Board logo

标题: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6 10:41     标题: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這枚片因在上海改投,所以蓋了五枚上海戳,其中最特別的是上海戳7號戳,這枚戳不知是否是工部間戳?同時亦有兩枚郵差戳。 3PZ76z57.gif
5Rx3kCsc.gif


图片附件: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3PZ76z57.gif (2008-6-6 10:40, 49.2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960&k=5a637c378c63118640289aac9ff4f38f&t=1719466240&sid=u0m1yu



图片附件: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5Rx3kCsc.gif (2008-6-6 10:40, 56.4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961&k=ed2ea428fdc2e4096705d066f3ec339c&t=1719466240&sid=u0m1yu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6 10:50

引夏大緯先生在鞠圓文史與集郵論壇上的帖子:『今日上傳續談上海「工部間」專用戳一文,附圖為清四次片銷上海書信館1912.6.13日戳,因更改地址多次,有多枚上海戳及上海7.6.15日(1912年)戳,「7」是專用戳?還是「戳號」?還待郵友們共同來探討。』 UilTkABG.gif


图片附件: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UilTkABG.gif (2008-6-6 10:50, 55.9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965&k=6f993058f148a20f1d250a7efab199ff&t=1719466240&sid=u0m1yu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6 13:56

据严平西先生考据,这种上海半切戳也是“工部间”戳,是一种明确责任的日戳。多见于需要负责人审批才能继续投递的信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6 15:59:50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16:09     标题: [2009年1月4日22点]四川理县上环带藏文戳一对

考证归考证,是否代表事实之全部,还要验证,这种中英文小圆戳并不是只有上海才有这种标注方式,汕头、汉口等都有,同类的戳用途是否一样?如果不是一样,为什么会用同样标注方式。

邮史考证应该全面比较才好!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6 17:54

麥先生是否手頭上有些資料?能否透露半點玄機?而我買這枚片亦是因嚴先生的郵文,而引起與趣。另外,就是有很多枚上海戳及上海書信館戳。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6 18:17

是的,考证还需要验证!我也只是引述一下名家的观点,并没有确定,我对此没有研究,希望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21:52

TSQb4AtH.jpg
QDhckH2b.jpg


图片附件: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TSQb4AtH.jpg (2008-6-6 21:51, 147.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144&k=dcff293957f436b8134bac3818abbccb&t=1719466240&sid=u0m1yu



图片附件: [前清四次上的上海7號戳] QDhckH2b.jpg (2008-6-6 21:51, 59.9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145&k=9a7aa5b8501825b6bfa93462268f8bed&t=1719466240&sid=u0m1yu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6 22:16

“汉口”戳销邮资!看来此种小圆戳确实还没到定论的时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22:19

所贴的是汉口1911年使用,四号戳,此号码只是戳号,民国还有大量使用!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6 22:44

此戳用汉口“戳号代替年代”戳销邮资,已经说明其使用范围及用途还有待深入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6 22:46:38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22:55

还有很多例子,我不玩此类戳,但也有数十件,可举出很多例子与一些文章明显相左的例子来!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6 23:11

实物是最好的证据!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23:23

此号码只是戳号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6 23:24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6 22:55:38的发言:
还有很多例子,我不玩此类戳,但也有数十件,可举出很多例子与一些文章明显相左的例子来!

夏大緯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亦列舉出很多不是嚴先生所論述的必然關係。嚴先生的郵文是對這類戳的一個嘗試開始,屬難能可貴。如能讓彼此補充,交換意見,往後更能惠澤郵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6 23:27

早有定论的东西,搞得复杂不知是福是祸?!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7 09:35

我試以民初的京奉火車戳上的號碼為例子,它們每組數子都有其對應關係,對津浦鐵路的關係,對俄國各處的火車銜接關係等(詳細資料: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68&id=1022&page=1&star=1)。而嚴文只是嘗試去破解(大家只知戳號,卻未能瞭解當中的含意。)當中戳號的意義及其對應關係,其方法是否有效(牽涉很多技術層面),在缺乏原始資料下,則需要透過實物來比較。一方面以嚴先生一人之力去作此事,我還是會對先生帶著敬意;另一方面也不要奉嚴文為金科玉律,把其他超越其結論的郵品視為異端。集郵始終是以興趣為主,勉強地說,它本身只是一門經驗學科,經驗並不是必然真理。只要大家玩得好心,透過這個興趣是可以啟發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態度。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0:12     标题: 2009年1月15日22点截标:73年贵州铜仁寄通知贴退改批条盖茶店戳,贴文17(漏销)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有个名人写篇文章说这种中英文小圆戳是1878年就使用,然后又有邮刊刊登,估计亦也可以迷惑不少人!特别是没有玩过或见过这种戳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7 10:55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7 10:12:10的发言: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有个名人写篇文章说这种中英文小圆戳是1878年就使用,然后又有邮刊刊登,估计亦也可以迷惑不少人!特别是没有玩过或见过这种戳的。

同意麥先生所說的,我亦曾受此之苦。曾有人為針對我,就拿著嚴文肆意攻擊我的藏品,指嚴文記載某戳只用至某年,為何我這枚郵品會超出嚴文的論述。但是深深一問,讀書的人亦應負其責任,古有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知識加上經驗才是最好的工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1:23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错,包括有名气的没有名气的,陈兆汉目录如此权威,但仍有记录伪品在书上。

可想而知,古有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是多么的有道理!

错了不要紧关键是知道和认识。以及勇于承认错误。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7 16:06

谢谢麦会和田先生的精彩分析!我对邮史知之甚少,藏品也很缺乏,也不是我的专长,只是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所知领域的不同看法,也好让大家学习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深,研究的更彻!网络真的很好,既能畅言观点,又能发表看法,随时可以发现新的东西,而且交流迅速,集百家于一堂,不分高低,切磋邮识,何其幸也!

论坛需要大家一起维护,需要大家积极参与,需要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朋友不走不近,结论不辩不明,一家之言孤掌难鸣,只有多方采集论证,才能更接近真实的结果!

能使得麦会拿出“藏宝”来真不容易!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的宝贝来让我们学习!

[em68]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6:34

QUOTE:
以下是引用hcyc555在2008-6-7 16:06:23的发言:

谢谢麦会和田先生的精彩分析!我对邮史知之甚少,藏品也很缺乏,也不是我的专长,只是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所知领域的不同看法,也好让大家学习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深,研究的更彻!网络真的很好,既能畅言观点,又能发表看法,随时可以发现新的东西,而且交流迅速,集百家于一堂,不分高低,切磋邮识,何其幸也!

论坛需要大家一起维护,需要大家积极参与,需要新的观点、新的发现,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朋友不走不近,结论不辩不明,一家之言孤掌难鸣,只有多方采集论证,才能更接近真实的结果!

能使得麦会拿出“藏宝”来真不容易!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的宝贝来让我们学习!

[em68]

 

张兄客气了,我在贴中的言论都是有感而发,但没有一个是针对你的,这点还请老朋友理解。

邮学研究没有百事通,更加没有永远的权威,只有靠实物说话和尊重事实才会获得大家的认同,包括本人亦在不断学习中和修正以前的各种观点。相信多些接受新鲜事物和别人意见,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张兄我是基本天天都贴图上来与大家交流和展示,只是有些你可能没有兴趣所以没有关注而已。[em63]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7 17:04

呵呵,麦会言重了,老朋友不用说客气,我只是看到一个新的论点搬上来讨论而已。可能以后还会尽我所知参与讨论一些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开阔眼界,少绕弯路,学到知识。可惜我很少看到这样的学术讨论。

我对邮史感兴趣也是“迫不得已”,火车邮政史也是中国邮史的一个分支,不能独立研究,离不开大环境,尽管实力所致收集有限,但是充实知识也是必需的,孤陋寡闻之处还有很多,需要多多向各位学习才行![em1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7 17:07:53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7 17:19

作為一位在郵壇有地位的人,嚴先生能有這種勇氣,嘗試破舊立新,還是應該獲得欣賞的。換一角度看,大家彼此補充嚴文的不足論據,在時間下的洗禮,真像更加明確。透過思考、經驗(實物比較),辨証的過程,彼此還是獲益良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7:26

是吖,期望大家多点交流和探讨。

邮坛一些“专家”怪论越来越多,只能靠读者擦亮眼睛仔细去看了!

最近我就拜读不少,例如一些宋版康熙字典式的文章,亦一样有“专家”写出来。

不知是该佩服这些“专家”的勇气和去欣赏他,还是该写文章辨驳一下?[em63]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7 17:39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7 17:26:57的发言:

是吖,期望大家多点交流和探讨。

邮坛一些“专家”怪论越来越多,只能靠读者擦亮眼睛仔细去看了!

最近我就拜读不少,例如一些宋版康熙字典式的文章,亦一样有“专家”写出来。

不知是该佩服这些“专家”的勇气和去欣赏他,还是该写文章辨驳一下?[em63]

 

我當然讚成麥先生為文討論,學術探討,對事不對人,那怕別人詬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7 19:47

呵呵,见怪不怪的时候,争鸣就没有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7 20:45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7 19:47:17的发言:
呵呵,见怪不怪的时候,争鸣就没有了!

時間就是最好的煉歷者,就如三水八掛戳一樣,始終水落石出。而嚴文的論述樣本不足,亦是明顯;不然,就不會發現很多實物與其論述有出入。不知怪而見怪不怪者,影響不大;但見怪而不怪者,則爭鳴哀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8 09:55

三水八卦就不要提了,现在还有人说有,而且他没有实物为证,但喜欢四处说有。

然后又写文章说三水邮政在1897年开办,问他有何根据,找了一个没有根据的根据出来。

总之有人写有人登,就算是假的错的你又如何?

如果大家多看集邮书刊,相信会发现这是很普遍的现像。社会就是这样,大家都把假的当真的时候,你还坚持真理,那你就是一个异类!

邮学研究中无奈的事多得很,亦管不了那么多!


作者: 永乐小小    时间: 2008-6-8 23:53

假作真时真亦假,难得糊涂,集邮也就是玩而已,不必当真的。我看到邮坛可笑之事,从来都是“清风过耳不留心”,呵呵一笑[em78][em78][em78][em79][em79][em79]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9 11:13

呵呵,玩得开心就好。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9 11:15

一樣米食百樣人,有人就會存在的問題。人在做,天在看;據理力爭,留待秋春歷史明鑑。明辨是非,很多時不是一日長短,還要基楚群眾的成熟。套用聖經一句話:我栽種了、我澆灌了,叫它生長的是神自己。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9 11:20

确实如此,但有些人根本不能讨论,而且他又有他的平台和市场,你又奈何不了他。

例如有个“名人”说,大龙是1877年发行,因为他有根据大龙在1877年设计和构思等资料,然后又有邮刊给他刊登,你辨驳他他又不停重复写这个故事,邮刊又不停的替他登,你要和他辨驳还有何意义?!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9 12:12

千多年來,人類不斷為了地球是圓還是平的爭論不休:當時教庭支持地平說,將支持地圓說的學說全部禁絕;去到最極端的時候,甚至將繼續研究地圓說的學者收監或處死。今天,民智開了,絕大部份的人都支持地圓說:當然,今天仍有人支持地平說。而集郵的論說亦不是以生命來作注碼,彼此爭嗚,還是輕鬆寫意的。就如同地圓及地平之爭,今天兩派仍有支持者,集郵之爭可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9 14:01

确实如此,但现在已经有卫星可以拍到地图是圆的,如果还有人说是方的,相信这样的讨论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有些可以证明是事实的东西,偏要去争论我也不能形容这类人和事。

就像有人欠你1000元,但他拿了一张100元说是1000元还给你,旁边还站了10个人说,是吖是吖,相信事实又变成无奈!

总之,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只要你碰上个野蛮不讲理的,那你只好自认倒霉,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9 16:45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9 14:01:37的发言:

确实如此,但现在已经有卫星可以拍到地图是圆的,如果还有人说是方的,相信这样的讨论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有些可以证明是事实的东西,偏要去争论我也不能形容这类人和事。

就像有人欠你1000元,但他拿了一张100元说是1000元还给你,旁边还站了10个人说,是吖是吖,相信事实又变成无奈!

总之,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只要你碰上个野蛮不讲理的,那你只好自认倒霉,

先生既然說已經有衛星可以拍到地球是圓的,如果還有人說是方的,相信這樣的討論根本沒有甚麼意義!您為何還為這類人而忿慨?做好自己應該所做的,讓時間來驗証。不論甚麼郵刊,甚麼郵人,只要荒謬其詞,片言隻語,亦會留讓給後人飯後笑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9 19:06

呵呵,一言难迟!谢谢田兄关注!
作者: 永乐小小    时间: 2008-6-9 22:04

从一件好东西扯出这么多题外话,田先生和麦会真是好口才呀,呵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9 23:07

哈哈,口水佬! [em104]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9 23:26     标题: 3月21日22時截止 臺灣 地圖和旗

哈哈,精彩![em80]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02:26     标题: 3月21日22時截標 解放區 五一勞動節 無齒票

以下是引用永乐小小在2008-6-9 22:04:35的发言:
从一件好东西扯出这么多题外话,田先生和麦会真是好口才呀,呵呵!

沒有感觸而發,也很難如此灌水...哈哈!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