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G20杭州峰会会标正式发布。会标主体为何会是桥,线条和倒影?其中又寓意着什么?随着G20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一起跟随G20杭州峰会会标的设计者、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袁由敏,听他与他的团队阐述会标设计背后的故事。
自参与G20杭州峰会会标设计开始,袁由敏团队便有一个强烈的意识:要找一个代表杭州、代表中国的载体。
杭州,在《马克•波罗游记》里便被描述为「千桥之城」。大运河上有拱宸桥,苏堤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吊桥”,白堤上有断桥、锦带桥,苏小小墓旁有西泠桥等。
所以,桥是这个城市特有的一个文化。桥,也是连接双边,构建对话机制的载体,能够很好地诠释G20峰会的精神。而桥的倒影,反映了中国人对虚实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国人对阴阳的认同。这,便是我们的传统。
很多市民认为,会标上的桥看着很像西湖边的断桥或者锦带桥。
袁由敏笑着说:其实会标上的桥并没有原型。G20峰会是国际性的盛会,会标上的桥形,代表的是开放、包容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是一座精神之桥。
会标中的20根线条代表与会的20国,这些线从世界各个地域,穿过海洋,穿过高山,来到杭州相汇聚。G20的「0」则与桥洞形成契合,寓意峰会是一个团结、融合的过程,借此回应峰会的圆桌会议精神。
此外,G20会议有一个要求——主办国不得出现当国文字。因此,袁由敏团队将汉字以印章的形式巧妙地嵌入图形中去。袁由敏认为,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印章是个人信用的体现。设计入G20会标中,更是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肩负的责任,以及对世界的承诺。
“中国”印章,最初设计的是多个版本的“西湖十景”肖形章,后来在相关建议下,最后选用隶书,因为汉隶看起来更有气质,更有中国美,也最能代表中国民族的气质。
对设计团队而言,会标设计过程中最困难之处在于,要让很多非专业人士了解到会标中线条粗细均衡度的把握。
线条间的粗细涉及到1毫米与1.2毫米之间的关系,乃至1.2、1.1、1、0.9、0.98或者更细的调整。会标主创人员之一方宏章如是说。
团队另一位主创隋焕臣提到,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会将60种不同线条的粗细,从大到小,全部打印出来,进行各种测试。
在外人看来,这20根线其实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袁由敏团队在背后做了很多细节处理,以保证会标在视觉上达到更清晰、更完整、更平衡的效果。
2016-25《G20杭州峰会》邮票、丝绸小版发行公告2016-08-07 08:03:57 来源:中国集邮门户网 浏览:11332次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