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一框蟠龍加蓋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2:38 标题: 一框蟠龍加蓋
考考大家的眼力,?框票有甚?特另。
<br/>
<br/>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0 12:41:08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Y8YE9bU9.jpg (2008-6-10 12:34, 88.6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48&k=6918fad455052b1609f8372c5293d82c&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086GXJoO.jpg (2008-6-10 12:38, 82.3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49&k=309af45c32e3568a198432ff5a08938e&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UZYCbCHb.jpg (2008-6-10 12:41, 50.13 KB) / 下载次数 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50&k=94ad30e8b75131360cdb33eec694024c&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海陵一游 时间: 2008-6-10 13:03 标题: 3月27日22时20截标:美国寄台山广州漂亮机戳中转
是否齿孔有点特殊?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3: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海陵一游</i>在2008-6-10 13:03:31的发言:</B><br>是否齿孔有点特殊?</DIV><p>
不是?孔出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0 13:46
我也来学习一下。我只收集过无边的旧票全格,手头上还有几枚旧票。
作者: davidshao 时间: 2008-6-10 13:49
全格的后期固定版式,同时含原票壬字头修饰和大头壹修饰,此二种修饰位置相临,并带有特殊的印刷线条,如要详细述说,又要大费笔墨,英文RETOUCH意思即为修饰.
作者: davidshao 时间: 2008-6-10 13:57
此种印刷线条很值得玩味,在伦敦版帆船票上全格固定位置,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线条,所以瑞典集邮家BECKMAN的集子拍卖时,曾有过单独的几项付拍,可惜由于底价较高,全部流拍,殊为可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0 14:09
老兄也是高手,确实如此,蟠龙加盖很有玩头,可惜有些品种很难得以及分散,故给研究和收集带来了困难。
作者: 姚天才 时间: 2008-6-10 14:22
此次?太拍目有beckman?克曼集子,?未流?,以37??出,其中就有包含<br/>前面所展示的楷字加?全格<br/>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0 14:25
好货好价格,接近人民币10万元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0 15:29
好东西!学习学习。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5:39
除邵先生所描述外,此全框?有一特徵。
作者: davidshao 时间: 2008-6-10 15:56
呵呵,这个特征应该与加盖字体的细部特征有关.
作者: davidshao 时间: 2008-6-10 16:01
因为楼主特意放大了第2图的局部,可以明显看到4连票的第2枚繁体字华字与其他3枚不同,就是华字的最后2横起笔部齐头.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6:1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avidshao</i>在2008-6-10 15:56:21的发言:</B><br>呵呵,这个特征应该与加盖字体的细部特征有关.</DIV><p>
<br/>
是加?字由左面?第二枚的?字,最下?????。?海??岸?史研究?之?史研究第十期?介?,此“?“字??票??只存在?一框?。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r2zdNgaW.jpg (2008-6-10 16:02, 82.3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80&k=9a55e6021a33482c6b71fdd75f4442c2&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3cJYsuIQ.gif (2008-6-10 16:06, 52.3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81&k=930116c83827ec7079a5750f102724bb&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0 16:12
俺是没啥水平,跟二位高手学习,其乐无穷。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6:20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0 16:12:59的发言:俺是没啥水平,跟二位高手学习,其乐无穷。
盧先生先過奬了,事實上我對郵票版模沒有研究,我只是以收集民初郵品為主,才拍下這框的。同時,還拍了同樣一全框的實寄封。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y4SCb2Bk.jpg (2008-6-10 16:19, 71.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86&k=b98e013708dd5391eabb6eb469c96fb4&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MHY1anfj.jpg (2008-6-10 16:20, 77.0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87&k=c1f04994af44a63fabf6f9c9111755ad&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6:24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PJzaoCxJ.jpg (2008-6-10 16:24, 74.8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088&k=4e3fc6da189c9c11f0ba43609651bdcb&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davidshao 时间: 2008-6-10 16:28 标题: 09年3月28日21时截标:芙蓉花加印封审核样张
其实不光此种面值,而且在其他面值票上均有发现,我收藏有几枚新票,好象有一枚为20分,但是此种字体加盖所形成的趣味品似乎价值并不太高,这或许与许多人并不特别重视有关,对此枚仅仅出现在此框的说法我持保留意见,我记得在集邮杂志某期,好象是96年,有一篇上海潘家沣先生的文章专门提到此种字体的异常.我近年来与荷兰的蟠龙票专家交流联系中也提及此种加盖, 似乎也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到修饰票上去了,所以由此得不到关注的类似结果就是造成BECKMEN香港拍卖帆船带印刷线条票全部流标,其价值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0 16:33 标题: 09年3月28日21时截标:1986年张包.居老莶名实寄片一件
以下是引用davidshao在2008-6-10 16:28:54的发言:
其实不光此种面值,而且在其他面值票上均有发现,我收藏有几枚新票,好象有一枚为20分,但是此种字体加盖所形成的趣味品似乎价值并不太高,这或许与许多人并不特别重视有关,对此枚仅仅出现在此框的说法我持保留意见,我记得在集邮杂志某期,好象是96年,有一篇上海潘家沣先生的文章专门提到此种字体的异常.我近年来与荷兰的蟠龙票专家交流联系中也提及此种加盖, 似乎也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到修饰票上去了,所以由此得不到关注的类似结果就是造成BECKMEN香港拍卖帆船带印刷线条票全部流标,其价值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一針見血!佩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0 16:49
田兄的说法可能有误,我们说的是广府话名称。但正确名称应该是称之为一格!
这种票大连的或全格可遇不可求,但单枚旧票还是比较多,收集一件亦是乐事。
我还注意到这些加盖票还有加盖日期,但极之罕见,只存在于少量的边纸上。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8-6-10 21:32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0 16:11:03的发言:

是加蓋字由左面數第二枚的華字,最下兩橫劃齊頭。據海峽兩岸郵史研究會之郵史研究第十期內介紹,此“華“字異體票應該只存在這一框內。
华字这样的,我有个10分的,国际超重回执封,中间的一枚票也是这样的华字,买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后来给上海的徐星瑛先生看过,经过他的指点才知道了,同时他还送了枚别的面值也是这样的华字的旧票给我对比用了
作者: -邓- 时间: 2008-6-10 21:35
对啊,我一看标题还以为是一部邮集.
好东东!学习中...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00:17 标题: 值多少钱
我近来刚在书上学到蟠龙加盖的一些类别,看了几位老师的贴子,一下又令让进了一大步。姜先生有时间将那封的片片传上来,让我们这些初学的也观摩观摩。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01:16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0 16:20:26的发言:
盧先生先過奬了,事實上我對郵票版模沒有研究,我只是以收集民初郵品為主,才拍下這框的。同時,還拍了同樣一全框的實寄封。
這些一全格壬字頭加蓋新票以楷體字較為少有,但是一全格的實寄封則以這枚孤品了。可以用絕對珍罕來形容它,這枚除粘上一全格的含壬字頭及大頭壹外,它還有一些亮點,又考考大家的眼力,請講講有甚麼亮點?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01:20
此封的郵戳及郵路清晰(請按圖放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1:21:13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okdRyGgQ.jpg (2008-6-11 01:19, 79.8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62&k=d9b078a917f237f95f04439c00de3bee&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01:24
好好,喜欢呢。您开个讲座吧。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8-6-11 02:03
好啊,华邮网多点这样的贴,各位老师们多点介绍,那真的是再好不过的学习地方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02:09
论坛就是学习和交流的好地方!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06:08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1:24:51的发言:好好,喜欢呢。您开个讲座吧。
開講座就不敢當,只是希望提高些討論氣份,亦可藉網絡作互動式的探討。這樣,彼此積極參與,好讓印像深刻,總好過夫子自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6:10:03编辑过]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8-6-11 07:16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0:17:27的发言:
我近来刚在书上学到蟠龙加盖的一些类别,看了几位老师的贴子,一下又令让进了一大步。姜先生有时间将那封的片片传上来,让我们这些初学的也观摩观摩。
东西现在不在身边啊,放在海口的家里了,等以后回家的时候在拿出来扫描个图片,到时候大家在一起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09:24
好贴,在田兄的带领下,我们又向邮学研究走近了一步。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1:05
几位大家讲得太精彩了。别太谦虚了。此些贴子,越多越好。
作者: -邓- 时间: 2008-6-11 11:05

单枚、连票壬字頭加蓋新及旧票(即便是楷體字)虽然較為少见些,但是说不上珍品;但是这枚贴最右格整格的實寄封則的确珍罕.
我不知道1分的壬字頭和1角的壬字頭,相比价值如何?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1:12
壬字頭的實寄封比一枚普通蟠票封貴8-9倍,品相好的壬字頭封在拍行起拍價在HK$8,000元起。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1:17
玩這些版模變票的,最好是以雙連為基礎。以壬字頭加大頭壹的三連票,其價值又會加碼。事實,我對古典票只是白痴一名,最好是請教邵先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11:20
确实是非常之难得和珍贵的东西,珍品不在乎多,有一两件镇山之宝就得了。
我比较喜欢那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不一定要价值很高,但一定要难以找到和代替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3:35
再放大來貼
要發掘一枚實寄封片,除了要考慮其郵票外,亦可考慮1)信封的性質;2)寄信人;3)收信人;4)中轉戳(日期、戳式);5)郵資:6)時代背景;7)郵路。大家可以依此蛛絲馬跡,來看看這枚封的亮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13:37:46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lEpIxvqJ.jpg (2008-6-11 13:28, 89.1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346&k=b1bfc7e13f10bec4561e041eb40e16a4&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30E1A7ei.jpg (2008-6-11 13:28, 95.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347&k=50011e7f8f224c19912b1013fed8c1ce&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14:03
真是令人流口水的东西。
只有田兄这样的高手才能发现和收藏!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4:23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1 14:03:41的发言:真是令人流口水的东西。
只有田兄这样的高手才能发现和收藏!
我的東西來來去去都是這幾件,自然便會地毯式搜查。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4:23
"要發掘一枚實寄封片,除了要考慮其郵票外,亦可考慮1)信封的性質;2)寄信人;3)收信人;4)中轉戳(日期、戳式);5)郵資:6)時代背景;7)郵路。大家可以依此蛛絲馬跡,來看看這枚封的亮點。 "讲得详细扼要!佩服!我对邮史、邮戳、邮资等等是空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14:27
邮史远比传统复杂和有趣。而且永远无穷无尽,所以玩邮史比玩传统多很多乐趣。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4:32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14:23:44的发言:
"要發掘一枚實寄封片,除了要考慮其郵票外,亦可考慮1)信封的性質;2)寄信人;3)收信人;4)中轉戳(日期、戳式);5)郵資:6)時代背景;7)郵路。大家可以依此蛛絲馬跡,來看看這枚封的亮點。 "讲得详细扼要!佩服!我对邮史、邮戳、邮资等等是空白。
從信封的性質來看,這枚是總檢察廳的公函封,這樣便可以查考民初的司法制度,亦順便知道總檢察廳在北洋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接著便要查考寄信人和總檢察廳的關係,當然,多時追查到這裡,很多時都會追不上;但是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查查寄信人。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4:38
是“罗钧任”吗?好象是民国的一财政总长呀。好象也在司法部干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14:39:53编辑过]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4:40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14:38:07的发言:
是“罗钧任”吗?好象是民国的一财政总长呀。
是呀,為甚麼既然是財政部長,為甚麼會用總檢察廳公函封?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4:41
再多咱就不知道了。还请明示。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4:50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14:41:52的发言:
再多咱就不知道了。还请明示。
很多資料都是隨手所得的,譬如可去圖書館找人物傳記,而最簡單的就是在電搜尋網頁內輸入名字查找等。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15:03
内涵确实丰富,值得我们细加研究和考证。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5:03
是的,尤其是些“名人”,资料很详细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16:27
以下資料都是從網絡上找到的,現簡介:檢察機關建立於清未年間,其架構可分為4級,即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及初級檢察廳。其職權包括:刑事案件偵察、起訴、監督審判、民事案件的訴訟人或權益代表人。寄件人為總檢察廳長羅文幹,字鈞任,1915年參與彈劾“籌安會”,遭袁世凱冷遇,南返廣東策劃倒袁。翌年袁死後回北京,任修訂法律館副總裁、北京大學教授及外交部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16:28:41编辑过]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16:44
谢谢详细介绍!
作者: -邓- 时间: 2008-6-11 21:57
学习中......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22:10
收信人是印度加爾各答的一間法律書籍的出版社,另從郵戳可以得知郵路。戳內的日期可以告訢我們當時郵路的時間長短,若果發現時間的差異很大,便可翻查歷史,在那段時間有甚麼事情發生。
逐一分析每枚戳的用途及背景(這個是需要多看郵史書刊及多留意相關討論),但現在我只叫大家留意掛號戳,它有甚麼特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1 22:11:35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urCztSrj.jpg (2008-6-11 22:02, 75.1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517&k=c1f5f2000ebad8341696d8a09fdcfbb2&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22:18
邮政信箱收的挂号邮件确实特别!
作者: 施辉平 时间: 2008-6-11 22:25
是一个小代办处的挂号戳吗?
而且其挂号号码也是十六开头的吗?
瞎猜,请指正!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1 22:29
田兄的东西件件精品.
让我等晚辈们垂涎.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22:30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1 22:18:38的发言:
邮政信箱收的挂号邮件确实特别!
對!這枚封投寄及掛號均在一個名叫“北京郵政信箱十六號“的郵政代辦所完成。因郵政代辦所屬非正規郵政官局,只是輔助式的迷你郵局,理論上寄國際郵件除不能用非正規郵政官局戳蓋銷郵票外,同時理應不能擁有本身專用的信箱掛號戳記。此類非正式而罕有的掛號戳以郵政代辦所及信柜開出仍有所聞外,郵政信箱開出的,則更是鳳毛麟角。另從個人有限郵識,暫時只發現兩個有權蓋掛號戳的代辦所在北京設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22:34
好东西还需慢慢品尝!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1 22:35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11 14:38:07的发言:
是“罗钧任”吗?好象是民国的一财政总长呀。好象也在司法部干过。
我有件当年"万国改良会"创始人之一,丁义华先生(另外一位创始人是南开中学校长,教育家张伯苓)寄给其夫人的私人特制明信片.
就因为此片,让我对万国改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收集了很多关于万国改良会的相关资料和实物.
确实有意思!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22:36
總檢察廳與北京郵政信箱第十六號及總檢察廳長有甚麼關係,大家可以放膽猜猜。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1 22:51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1 11:20:55的发言:
确实是非常之难得和珍贵的东西,珍品不在乎多,有一两件镇山之宝就得了。
我比较喜欢那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不一定要价值很高,但一定要难以找到和代替的。
小弟跟培哥观点一致!
花钱买不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1 22:52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11 22:29:59的发言:田兄的东西件件精品.
让我等晚辈们垂涎.
小馬哥過譽了。我真是有點不好意思,並且斑門弄斧,請大家見諒外,還請大家發帖鼓勵。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1 22:53
咱得慢慢学习、消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1 23:51
相信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一定会有所认识和收获的!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2 00:05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1 22:52:05的发言:
小馬哥過譽了。我真是有點不好意思,並且斑門弄斧,請大家見諒外,還請大家發帖鼓勵。
又谦虚了。连我这臭水平的都敢发贴子,您比我强好几个台阶。欢迎您多发贴子,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2 00:06 标题: 5月3日22:30时截标:5个贴5角邮资第一期快件实寄封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1 23:51:13的发言:
相信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一定会有所认识和收获的!
有耕耘就有收获的。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2 11:24
都比我强多了,都是前辈!
晚辈清代票属于白痴级水平.
尤其是万寿,想学都钻不进去.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14:13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1 22:36:00的发言:
總檢察廳與北京郵政信箱第十六號及總檢察廳長有甚麼關係,大家可以放膽猜猜。
我提出這假設的問題,是因為總檢察廳是一個重要部門(雖然北洋政府視其為花瓶裝飾),日常往來郵遞文件不少,尤其涉及法津訴訟,郵件多以掛號投遞為主,以明責任。若果在部門內設置一代辦所兼擁有掛號職權,亦屬無可厚非。但是這些都是基於假設,暫未能找到同類總檢察廳公函封來印証。玩郵史有時就是這樣拖著一條尾巴,要有恆心及機遇,當時來運到時,那種喜悅非筆墨所能形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14:16
慢慢来,其实北京有邮政史料,我是有但没空去查,有机会查的时候帮你看看。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14:58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2 14:16:43的发言:
慢慢来,其实北京有邮政史料,我是有但没空去查,有机会查的时候帮你看看。
謝謝麥先生,期待,期待又期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15:36
但要一段时间,因为东西太多亦不知放那里了,要碰巧才能查。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2 16:23 标题: 5月10日22时二战佳品43年墨西哥寄美国挂号+少见封口纸+军检条实寄封,5戳清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2 14:16:43的发言:
慢慢来,其实北京有邮政史料,我是有但没空去查,有机会查的时候帮你看看。
是那三本的的什么《邮电史料》吗?希望能找出点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16:27 标题: 5月10日22时二战佳品44年乌拉圭寄美国航空军检封,少见飞机图案日戳
有好几本,包括北京邮政大事记。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16:57
總結其亮點:1)貼一全格蟠龍加蓋含壬字頭及大頭壹版模變異票;2)掛號郵資封;3)蓋代辦所戳及罕有信箱掛號戳;4)中轉/過途戳清楚;5)寄印度(郵路)較少;6)總檢察廳公函封配最高負責人總檢察廳長(趣味);7)名人及親筆封(趣味);8)北京郵政信箱第十六號(職能待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16:59
确实是很多特殊于一身,看到都想过来抢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20:18 标题: 考考大家由英國至上海的郵路
此片是由英軍俘擄從德國的戰俘收容所寄出,蓋德國GROMITZ(1917年8月7日)、不清晰英國中轉戳,到達上海蓋英國上海客郵(12月14日)、上海書信館(12月?日)、上海(12月14日及15日)日戳。
大家可以利用電腦查查在這段時間發生甚麼事,明白背景,就能事半功倍,查考其郵路。當然,還要考慮郵戳的關係。
1)蘇彝士運河郵路
2)西伯利亞郵路
3)經美國郵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2 20:42:34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afIODtTS.jpg (2008-6-12 20:06, 96.4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07&k=5bfebae39d01f73965f387d5f9b25ab8&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j0SVe9Ve.jpg (2008-6-12 20:06, 93.9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08&k=ea81fad00f8ea073ed78c5ee4b993003&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Ia2cmPxz.jpg (2008-6-12 20:10, 73.8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09&k=d0a24a9eb297d7d21220d3c30373dd08&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4d6d2uYo.jpg (2008-6-12 20:12, 73.2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10&k=d7349a9e1f3febc6ea9797de84bf5ee1&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I3xz1fwm.jpg (2008-6-12 20:13, 73.9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811&k=bac8617dc3c3655355d8eef5534823de&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20:18
這枚片暫設有三種投遞郵路,請大家踴躍發言,考考自己的觀察及分析能力,並加以解釋為何走此郵路。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20:37
利害,走遍全球的样子了!欣赏和学习中!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8-6-12 22:18
大开眼界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08-6-12 22:25
既能开眼,又能向高手们学习!幸福向花开一样啊~~~~~~~[em77][em77][em77]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22:28
感謝大家的支持,還請大家看看這枚戰俘片應走那條郵路?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2 22:29
开眼了,开眼了。继续聆听、学习。早说过我对邮路等不了解,先弄张椅子好好听讲。请各位老师讲解。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12 22:47
我来作一推测。首先,这片不是经由西伯利亚邮路的,因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全境骚乱,铁路军运频繁,邮路虽未停顿,但也不畅通。另若经西伯利亚邮路寄递,正常情况下只需20天左右即可到达。第二,这片也不是经美国太平洋邮路的,因为这条邮路通常要由日本邮局转递,到上海时应盖有日本客邮戳或是法国客邮戳,而不应盖英国客邮戳。第三,这片也不是一开始就直接经苏伊士邮路的。因为苏伊士邮路一直比较稳定,需时约34天左右即可到达,但此片走了4个多月。因此,我推测此片应该是先走西伯利亚邮路,在路上由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动荡原因,被阻隔好几个月后,退回改走苏伊士邮路,因此最终到达上海已是4个多月后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22:53
学习了,李兄古典票有研究,连邮路也如此精通,佩服!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2 22:54
李先生可算是古典票品和邮史的专家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23:12
謝謝李先生的參與,先生所說差不多全對了。由德國至上海用了四個月,而英國中轉戳可惜看不到日子,不能太確切推論。除了先生所說俄國的動亂外,還另有一重要因素可以令郵投延誤,就是英國對外海運被德國封銷,令其航班不穩。若果曾經嘗試走西伯利亞,應該會在彼德格勒停留,會留有俄國中轉戳或檢查戳的;當然,這些都是推論,而最重要的英國戳卻不清,尤為何惜。最後,歡迎李先生的指導,提供了寶貴意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23:15
在田兄的引诱下,高手都忍不住冒出来了,集邮交流真是乐事,谢谢大家参与!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2 23:19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2 23:15:16的发言:
在田兄的引诱下,高手都忍不住冒出来了,集邮交流真是乐事,谢谢大家参与!
輪到麥先生亮寶出來,引誘大家積極討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2 23:20
我没什么宝贝啊,邮路我是不太懂了,国内的还好点!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8-6-13 00:29
早知道中学的时候历史课就得专心点听,现在听起各位老师讲的,才懂得书到用时方很少!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3 10:48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在2008-6-12 22:47:11的发言:
我来作一推测。首先,这片不是经由西伯利亚邮路的,因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全境骚乱,铁路军运频繁,邮路虽未停顿,但也不畅通。另若经西伯利亚邮路寄递,正常情况下只需20天左右即可到达。第二,这片也不是经美国太平洋邮路的,因为这条邮路通常要由日本邮局转递,到上海时应盖有日本客邮戳或是法国客邮戳,而不应盖英国客邮戳。第三,这片也不是一开始就直接经苏伊士邮路的。因为苏伊士邮路一直比较稳定,需时约34天左右即可到达,但此片走了4个多月。因此,我推测此片应该是先走西伯利亚邮路,在路上由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动荡原因,被阻隔好几个月后,退回改走苏伊士邮路,因此最终到达上海已是4个多月后了。
這枚片的關鍵是英國上海客郵戳,若果缺了這枚戳,三種郵路都可成立。最後,再次感謝李先生的參與。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13 10:52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2 23:15:16的发言:
在田兄的引诱下,高手都忍不住冒出来了,集邮交流真是乐事,谢谢大家参与!
是呀,可是用心良苦!接着来点在引引各位高手。象我这样的臭水平是引不来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3 11:04 标题: 再來一枚郵路封,放下面子放膽猜。
大家已經看了一封一片如何找其亮點的小方法,可以依樣劃胡蔖來瞎猜,蠻好玩的。
台灣林志明先生藏品
這次郵路、郵戳很特別,若有甚麼不太明白,可以提問後才去分析此封。亦可以參考這張鐵路郵路圖: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32&Id=209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3 11:07:49编辑过]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sE0ixpGY.jpg (2008-6-13 10:57, 70.9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947&k=a79149f82bacf2359171df9b757e1973&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yVIrc9R5.jpg (2008-6-13 10:58, 73.9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948&k=ba75534bf4dba58cb305b52af8e09445&t=1740236734&sid=HLIV45

图片附件: [一框蟠龍加蓋] 1dqVxp6X.jpg (2008-6-13 11:00, 61.0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949&k=dc53e6e62217e779f1e090c3338837fb&t=1740236734&sid=HLIV45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3 11:10
厉害,林老兄连非火车邮戳封都玩了!
不错不错。期待田兄继续传经授道。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3 11:14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3 11:04:35的发言:大家已經看了一封一片如何找其亮點的小方法,可以依樣劃胡蔖來瞎猜,蠻好玩的。


台灣林志明先生藏品

這次郵路、郵戳很特別,若有甚麼不太明白,可以提問後才去分析此封。亦可以參考這張鐵路郵路圖:http://www.p1878.com/dispbbs.asp?boardid=32&Id=2094
田兄给讲讲吧.
除了元年戳以外实在看不出此封特殊在哪里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3 11:20
小馬哥,您可以再次小心看各戳的關係,及參考鐵路郵路圖,便能看出其端倪。另小馬能否講講這些元年有那些特別?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3 11:35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3 11:20:11的发言:
小馬哥,您可以再次小心看各戳的關係,及參考鐵路郵路圖,便能看出其端倪。另小馬能否講講這些元年有那些特別?
呵呵~
小弟克讲不出来.
我还属于小学生呢.
现在正是学习阶段.
要学习各位前辈的东西.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13 11:36
哦!
总站
呵呵
总站戳本身就少见.
我只有一个.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3 11:38
是啊!洪憲年間總站車戳絕對罕見。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3 11:44
此封由天津城總站投遞,然後直接上火車經京奉鐵路,到了奉天,為何會有兩枚不同的奉天戳?同時,請大家參考這張鐵路郵路圖,可以看到鐵路的主權誰屬,從而有一簡單既念去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3 11:48:28编辑过]
作者: -邓- 时间: 2008-6-13 11:58
以前只知道奉天-哈尔滨-西伯利亚线,
这津山-奉山如何出去没研究.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