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大清邮票
»
清代邮史
» 考考大家的法眼
返回列表
发帖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8-10-29 08:25
|
显示全部帖子
考考大家的法眼
法眼
,
考考
<font color="#ff0000">考考大家的法眼,?封有甚?玄??</font></p>
</p>
??是 David Shao 邵先生提供的。
...............
收藏
分享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2
#
发表于 2008-10-29 09:01
|
显示全部帖子
我看不???,?以?是溢?。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3
#
发表于 2008-10-29 09:15
|
显示全部帖子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cm1595</i>在2008-10-29 9:01:54的发言:</b><br>
此件超重一?位。
</div><p></p>
???件超重一?位??收?6分,不知?否?只因?早期?史不大熟?。
而林兄所提及的冬季邮资,??是?的;至於方先生也?中了我的?限性思?。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4
#
发表于 2008-10-29 09:33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alainfang
在2008-10-29 9:19:38的发言:
田兄,偶像的意思是国内超重,国际不超重.国内起重是1/4盎司2分,国际是起重1/2盎司10分.所以应该是大于1/4盎司,小于1/2盎司.所以国内超重,2倍邮资,4分.国际不超重1倍邮资10分.
由于是冬季,所以变成国内加国外共14分邮资,加贴客邮贴英国客邮10分.
4分應該不是超重費用,應該是冬季邮资。國內超重,國外不超重,國際郵件有這樣收費?而所見國際超重一單位的,不是收6分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5
#
发表于 2008-10-29 09:35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麦国培
在2008-10-29 9:24:05的发言:
那枚方形戳好像也不错。
這枚方形戳是英國本土一小地方的郵戳。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6
#
发表于 2008-10-29 09:48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alainfang
在2008-10-29 9:41:55的发言:
国内是1/4盎司2分,1/2盎司4分.国际是1/2盎司10分.我写的没有人看,只有偶像写的有人看
請看16樓,我是看了您的帖子回應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7
#
发表于 2008-10-29 09:52
|
显示全部帖子
我最大的疑問是國際郵件也加收國內超重郵資?還是這4分是國內北方郵資?最後謝謝方先生的糾正,國際超重單位的收費問題。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8
#
发表于 2008-10-29 13:14
|
显示全部帖子
不知大家的法眼還看到甚麼?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9
#
发表于 2008-10-29 14:44
|
显示全部帖子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由塘沽1月26日至上海2月23日,這是否因冬路需時,還是另有玄機?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0
#
发表于 2008-10-29 15:24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卢长春
在2008-10-29 15:14:29的发言:
冬季邮路似乎经过镇江?
不懂。在《清代郵資》的「12分郵資國際封」的帖子內有否討論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1
#
发表于 2008-10-29 15:25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卢长春
在2008-10-29 15:14:29的发言:
冬季邮路似乎经过镇江?
不懂。在《清代郵資》的「12分郵資國際封」的帖子內有否討論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2
#
发表于 2008-10-30 08:13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alainfang
在2008-10-29 21:16:22的发言:
01年底大部分军队都回家了德国军邮局9/1回家了
但是這個是01年頭,加上在這期間英國強佔鐵路,最快捷的運輸工具,大清郵政也不能使用。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3
#
发表于 2008-10-30 08:49
|
显示全部帖子
鐵路行隧道,盡量將兩地距離拉近,另還可以比較沒有鐵路時的郵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4
#
发表于 2008-10-30 09:01
|
显示全部帖子
由塘沽至上海用了這麼多的時間,是否是正常的冬季郵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5
#
发表于 2008-10-30 09:19
|
显示全部帖子
那段鐵路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6
#
发表于 2008-10-30 09:46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lcm1595
在2008-10-30 9:39:00的发言:
各國郵件是可交德國車局(其實這時英國尚未取得經營權),大清郵政還是可以使用最快捷的運輸工具。
林兄意即是否在這期間鐵路仍由清政府管理?但是在戰爭期間,英人便優先佔鐵道。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7
#
发表于 2008-10-30 10:25
|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
lcm1595
在2008-10-30 9:51:50的发言:
這期間鐵路不是由清政府管理,而是由列強管理,但管理的列強國得接受其他在華北方各國(含大清)的郵件運輸。
謝謝林兄賜教!另需時一月,若不是因八國聯軍,令中國北方政局及社會動盪,致使郵政偶有受阻,還有甚麼原因?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8
#
发表于 2008-10-31 18:28
|
显示全部帖子
同意林兄的看法,但是請問若走路陸,是否會有其他的中轉戳?而在一般往常的冬季郵路封中,有否出現此需時一月到上海的情況?尤其在八國聯軍於1900年12月才大局已定,而1901年的1月冬季郵路正是唯一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的冬天,在當其時或許仍有零星的反抗及軍事介嚴,導致陸路不便?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edward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edward
当前离线
UID
131
帖子
5588
精华
8
积分
22132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7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6
最后登录
2011-4-13
华邮博士
19
#
发表于 2008-10-31 21:28
|
显示全部帖子
珍知焯見,眼界大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
侨批局
鉴宝(估价、鉴定)
上海邮史
上海书信馆
文献
普、改、航、欠邮票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