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考考大家的法眼

<font color="#ff0000">考考大家的法眼,?封有甚?玄??</font></p></p>
??是 David Shao 邵先生提供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我看不???,?以?是溢?。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cm1595</i>在2008-10-29 9:01:54的发言:</b><br>
       
         此件超重一?位。
       
</div><p></p>
???件超重一?位??收?6分,不知?否?只因?早期?史不大熟?。
而林兄所提及的冬季邮资,??是?的;至於方先生也?中了我的?限性思?。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10-29 9:19:38的发言:
田兄,偶像的意思是国内超重,国际不超重.国内起重是1/4盎司2分,国际是起重1/2盎司10分.所以应该是大于1/4盎司,小于1/2盎司.所以国内超重,2倍邮资,4分.国际不超重1倍邮资10分.
由于是冬季,所以变成国内加国外共14分邮资,加贴客邮贴英国客邮10分.

4分應該不是超重費用,應該是冬季邮资。國內超重,國外不超重,國際郵件有這樣收費?而所見國際超重一單位的,不是收6分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10-29 9:24:05的发言:
那枚方形戳好像也不错。

這枚方形戳是英國本土一小地方的郵戳。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10-29 9:41:55的发言:

国内是1/4盎司2分,1/2盎司4分.国际是1/2盎司10分.我写的没有人看,只有偶像写的有人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請看16樓,我是看了您的帖子回應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我最大的疑問是國際郵件也加收國內超重郵資?還是這4分是國內北方郵資?最後謝謝方先生的糾正,國際超重單位的收費問題。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不知大家的法眼還看到甚麼?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由塘沽1月26日至上海2月23日,這是否因冬路需時,還是另有玄機?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10-29 15:14:29的发言:
冬季邮路似乎经过镇江?

不懂。在《清代郵資》的「12分郵資國際封」的帖子內有否討論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10-29 15:14:29的发言:
冬季邮路似乎经过镇江?

不懂。在《清代郵資》的「12分郵資國際封」的帖子內有否討論過?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alainfang在2008-10-29 21:16:22的发言:

01年底大部分军队都回家了德国军邮局9/1回家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但是這個是01年頭,加上在這期間英國強佔鐵路,最快捷的運輸工具,大清郵政也不能使用。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鐵路行隧道,盡量將兩地距離拉近,另還可以比較沒有鐵路時的郵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由塘沽至上海用了這麼多的時間,是否是正常的冬季郵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那段鐵路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10-30 9:39:00的发言:

各國郵件是可交德國車局(其實這時英國尚未取得經營權),大清郵政還是可以使用最快捷的運輸工具。

林兄意即是否在這期間鐵路仍由清政府管理?但是在戰爭期間,英人便優先佔鐵道。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10-30 9:51:50的发言:

這期間鐵路不是由清政府管理,而是由列強管理,但管理的列強國得接受其他在華北方各國(含大清)的郵件運輸。

謝謝林兄賜教!另需時一月,若不是因八國聯軍,令中國北方政局及社會動盪,致使郵政偶有受阻,還有甚麼原因?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同意林兄的看法,但是請問若走路陸,是否會有其他的中轉戳?而在一般往常的冬季郵路封中,有否出現此需時一月到上海的情況?尤其在八國聯軍於1900年12月才大局已定,而1901年的1月冬季郵路正是唯一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的冬天,在當其時或許仍有零星的反抗及軍事介嚴,導致陸路不便?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珍知焯見,眼界大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