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才发现这个盖了70多层楼的帖子,费了老半天时间才看完 。
中国邮史研究会165号会员。出版、收藏、研究、交流集邮文献。609285946@qq.com710003西安北大街147号陕西人民出版社13228056663 工行卡:62122 6370000 1593609  农行卡:62284 8021 00714 87016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邮会春秋在2008-6-21 12:14:56的发言:

呵呵  足见<集邮通讯>的魅力

是啊,以上仅仅从该刊的宏观方面(相对而言)研究了《集邮通讯》的一些情况,如果有实物做一些微观方面的仔细研究的话,你会发现其中趣味无穷啊。我分两批得到该刊的第4-13期,其中有一些复品,就复品之间做一些简单的对比,发现其中很有趣的是,几乎每一本所贴的纪念邮戳(或者仅仅是纪念戳)各不相同,不少留有贴戳片的位置成了空白,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原来预留位置的纪念戳没有按时寄到,发刊时无奈只能留下空白;二是各地寄来的纪念邮戳数量不等,多的能够保证每一本刊物上都能贴上,少的就保证不了了,只能留白。这样就造成了同一期刊物的每一本之间也各不相同。

中国邮史研究会165号会员。出版、收藏、研究、交流集邮文献。609285946@qq.com710003西安北大街147号陕西人民出版社13228056663 工行卡:62122 6370000 1593609  农行卡:62284 8021 00714 87016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钟鼎文在2008-6-21 17:44:3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剑波在2008-6-21 11:21:14的发言:
才发现这个盖了70多层楼的帖子,费了老半天时间才看完 。

帖子题目特地第一个点了你的名,以引起你的注意,希你加入讨论。结果等了你好几天,房子都盖了这么高了,今天“才发现”,亏你说得出口。请问:这几天你跑到哪里去了?哈哈......

这几天我一直在“集邮文献”板块,那里非常热闹。你怎么把这个帖子放到这里了。这要么说明你放做地方了,要么说明这个板块的设置有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1 18:09:29编辑过]

中国邮史研究会165号会员。出版、收藏、研究、交流集邮文献。609285946@qq.com710003西安北大街147号陕西人民出版社13228056663 工行卡:62122 6370000 1593609  农行卡:62284 8021 00714 87016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钟鼎文在2008-6-22 17:55:59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钟鼎文在2008-6-21 17:28:13的发言:

 一,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有人对43楼我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既然如此,我姑且先在这里作一个假设性的大胆推断:根据《集邮》批评对象的地名一一德州,以及批评内容尤其所举二篇连载文题同该刊相吻合,我的结论是:24年前《集邮》“本刊评论员”文章所批评的《德州邮刊》明白无误就是指《集邮通讯》如果无人传上84年1月之前出版的也同样刊有与《集邮》批评内容尤其所举二篇连载文题相同且刊名为《德州邮刊》的邮刊贴图,那我这个结论便成立。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二,《集邮通讯》真正停刊的原因是什么?阴会长透露了“......最后在警方介入的情况下,无奈停刊”。这就证实了我原先猜测的《集邮通讯》的停刊并非经费、稿源等问题,而是内容,即一年半后《集邮》“本刊评论员”文章所批评的那些内容。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集邮》批评的《德州邮刊》就是《集邮通讯》这一推断的正确。

三,所谓集邮文献,是由集邮的“文”与集邮的“献”组成的。“文”为文字资料,“献”为口碑。集邮报刊是“文”,而当事人的口述、回忆为献。所以我一向主张研究与考证,要把“文”与“献”相结合,互相补充。在这里,我建议阴会长和尹沂秋能否请王主编拨冗写篇回忆文章,从当时萌发筹办邮刊的动机、最初为何如此定位、办刊过程中主编受到了哪些压力和无奈、到最后如何停刊的,以及一年半后《集邮》评论员文章发表后主编是否继续有压力等等向大家作一介绍,相信这段邮史如在《中国邮史》会刊上发表,会引起会员们兴趣的。

……

清除“集邮发财”论的流毒

……

 

 

请注意:

 

 

《集邮》所举“如山东《德州邮刊》全文转载海外某刊的《邮票保值投资漫话》《邮票保值增资学》等长文......”之例,难道是空穴来风?!

从逻辑上说,你犯了三个致命错误,不得不指出来,不然你会沿着这个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最终不知道为什么会出错:

第一,“如果无人传上84年1月之前出版的也同样刊有与《集邮》批评内容尤其所举二篇连载文题相同且刊名为《德州邮刊》的邮刊贴图,那我这个结论便成立。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你使用了排除法,而排除法的前提是所有被排除的对象必须是全部对象,排除了其他各项以后剩余的才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你无法列出所有被排除的对象。也就是说,即使网上没有人上传你所说的邮刊,也不排除广大的不上网的集邮文献爱好者有同样的东西,事实上,上网的集邮文献爱好者仅仅是一少部分,而您本人也仅仅是在不久前才开始“触网”。不是这样吗?

第二,“二,《集邮通讯》真正停刊的原因是什么?阴会长透露了“......最后在警方介入的情况下,无奈停刊”。这就证实了我原先猜测的《集邮通讯》的停刊并非经费、稿源等问题,而是内容,即一年半后《集邮》“本刊评论员”文章所批评的那些内容。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集邮》批评的《德州邮刊》就是《集邮通讯》这一推断的正确。”======你首先猜测出了一个结论,然后用一年半以后的一篇评论员文章来证实你的猜测,但是这个猜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如果是停刊时,那要佩服你的伟大的猜测;如果是在评论员文章以后,那这个猜测毫无意义。如果实在不久前,那该怎么说呢?

第三难道是空穴来风?!=====《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9月第186次印刷第721页解释: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见于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对照一下,这是否是你自己证明了你的说法“毫无根据”?(*^__^*)...嘻嘻……一笑而过

中国邮史研究会165号会员。出版、收藏、研究、交流集邮文献。609285946@qq.com710003西安北大街147号陕西人民出版社13228056663 工行卡:62122 6370000 1593609  农行卡:62284 8021 00714 87016

TOP

百层高楼平地起,现在已经是101楼了[em50][em50][em50]
中国邮史研究会165号会员。出版、收藏、研究、交流集邮文献。609285946@qq.com710003西安北大街147号陕西人民出版社13228056663 工行卡:62122 6370000 1593609  农行卡:62284 8021 00714 8701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