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0-12-4 06:37 编辑
22)1909年2月15日寄法國掛號
圖片來自上海拍賣
PC. 1909年清四次邮资明信片,加贴蟠龙1分、2分、10分各一 ...
edward 发表于 2010-5-24 11:52



    是北京市内挂号邮品,但国际邮资,不知为何?可能收寄时邮递误以为是法国
收信人地址
légation de France    法国公使馆
Pékin   北
邮局批注: 法府
1

评分人数

塞納河畔

TOP

本帖最后由 parisiica 于 2010-12-4 07:54 编辑
不倫不類的片,是掛號還是不是?是實寄還是未曾實寄?660美有點寃。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11-30 10:36



214楼的片上有寄信人自己用不同的笔写的解释(笔迹与其他文字相同,所以判定是寄信人本人): J'ai mis cette carte sous enveloppe car je crains que l'on chippe les timbres en route
(生怕路途中邮票被偷揭,所以采用信封套寄此片)

估计原先贴足邮资(超贴一分银)准备挂号寄,想想仍旧不放心干脆请邮递销票后再用贴普票的封套寄,多花了冤枉钱,是不懂集邮者善意的错误 怪不得法国人常拿比利时人开玩笑,笑话他们是"傻阿乡"  而且有一个拼写错误,动词 chiper 本身就是俗语,其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变位是chipe 而不是"chippe",从侧面反映寄信人文化层次并不高
是一枚被套寄的邮品,从邮政史研究角度不能算真正"实寄"的,也不符资
个人认为花660美元的买主比寄信的比利时人更"傻阿乡"
1

评分人数

塞納河畔

TOP

本埠掛號變成國際掛號,真奇特!可惜沒有背圖參考,不知道收信人能否收到此片?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12-4 08:08



    收信人应该是收到的,因为在传递过程中,邮局投递(翻译)员,批注 "法府"

至于为何是国际邮资,较符合逻辑的推理:
老外拿着片到邮局要求挂号寄,柜台邮递疏忽,只注意到 France 并没仔细看完整收信人地址,或对外语一知半解,误认为是寄法国的,则收取国际邮资。老外并不了解中国邮资,则按邮递的要求贴票付款
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地址是完全用法语写的,经翻译发现收信人地址是北京法国公使馆,则批注 "法府" 由于是本埠则连地名也没翻译,收信人应该是正常收到的
这种低级错误直到今天仍有发生
1

评分人数

塞納河畔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