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观点与角度,君子和而不同。
小丑兄知道我什么价买的,让卖家“捡漏”了?
TK 发表于 2010-7-18 14:26 
抱歉,言语中得罪了陈先生。此欠资不是邮局流程所为。
到底有没有寄出国没有认为欠资而被寄入国做欠资的情况,有,但不是这种情况。
此2片应该认为是后贴盖销,从邮史上说价值低于不贴欠资票的寄入邮件。我认为陈先生断不可能比买入未贴欠资票的寄入邮件低的价格买入此片,所以我认为卖家赚了。
其实我错了。因为,物件市场价格并非=邮史价值。
1)即使此盖销封能骗过陈先生这等人物,试想高价卖出又有何难。
2)绝大多数集邮人关心的并非邮史价值,而是市场价值。整个华邮网中,真正乐终于邮史,有几人?所以邮史价值到底如何,并不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市场价值。
3)即使我是陈先生,我也会出1000买此件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