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其它区
»
新手升级区
» 转: 邮市对集邮者的引导作用
返回列表
发帖
谢三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谢三
当前离线
UID
5809
帖子
359
精华
0
积分
416
阅读权限
30
在线时间
15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4
最后登录
2013-10-17
中级华邮迷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3-26 06:35
|
显示全部帖子
转: 邮市对集邮者的引导作用
爱好者
,
批发价
,
小型张
20多年前,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集邮协会并密集举办集邮展览。那时的集邮爱好者通常只预订一套邮票或加一个四方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集邮市场已经主导着集邮者的集藏倾向,大多集邮爱好者不再满足于只集藏一套邮票和一枚小型张,集藏版票和多连小型张已经成为集邮者中的普遍现象。
一、邮票的投资效应使邮市产生批发价高于零售的现象。这已成为全国各地邮市的普遍现象。方连邮票比单枚票价格要高,整版邮票又比连票价格高,再依次递进的是连号多版邮票、原封邮票、不拆封的原包邮票。邮票量越大、越是邮票厂的原包装,价格越高。这被集邮爱好者称为怪现象。其实这是投资性市场的必然结果。购买一两套邮票的集邮者是不能称为投资者的,因为它没有投资操作的基本特征。将一两套邮票拿到市场上出售,连时间成本都捞不回来。只有批量的邮品,其利润才能聚集,投资价值才得以凸显。市场的批量流通导致零售价低于批发价。
二、邮票的小版化印制更易于市场交易。邮票邮局全张的小版化是世界各国邮政为适应集邮市场新形势而采取的普遍措施。近年邮市的最大热点莫过于小版张和小版票了,其涨幅也远超过第一轮生肖“庚申猴”邮票。小版张和小版票缘何这么热?有邮商说“小版张和小版票设计得好看且在邮市上好交易”。真可谓一言中的。最近几年,即使是整版的大版票也比过去的大版票面积小了许多。全张票小版化,小版邮票精品化,深受集邮者和投资者的欢迎。目前有的小版张和小版票比某些小型张和小全张的票幅还要小许多。小版邮票在邮市中成为热点炒作品种后,也使集邮者对小版张和小版票的集藏投入了更多的热情,而各国邮票生产商当然更乐意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因此,邮市中零散的邮票交易份额下降也成为必然。
三、邮商不断挖掘热点品种,也使集邮者存在这种“趋热”心理。一枚8分面值的生肖“庚申猴”邮票可以升值到11000元,炒作者和个别邮商在网络上为其列出一堆理由,“龙头效应”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升值理由。于是乎,许多集邮网络的邮票销售店铺中都推出自己所谓的“龙头品种”,每一个邮品板块都号称有自己的龙头品种,甚至贺年片、兑奖片、小版张、绢质小版张、个性化邮票原版票、大本票册、小本票、特种片、双连小型张等,各个板块的龙头的未来市场期望值都不比“庚申猴”邮票逊色。另一个热点就是“错邮”,网上一百个说“错品”的帖子有一百个“错品”应该上涨的理由。个别邮商和炒作者如此,集邮者也受影响,有些集邮者也就时不时炫耀手中的这些错误邮品。如果仔细观察市场,先前被邮市炒作过的”错品”目前在邮市中都无声无息。原因是在邮市中没有流通,没有宣扬的价值,集邮者也就不再关注了。
四、邮市投资观念正在颠覆传统的集邮观念。以往的集邮爱好者普遍重视信销票的收集,对一些邮资封片,他们也喜欢收集首日实寄的。但这种传统的集邮观念正被邮市的投资观念所颠覆。一些大邮市中的邮商都经营着各种新邮,而经营中国早期邮票、信销邮票的店铺可谓凤毛麟角。一枚早期的纪念邮资片新片市价如果是100元,那么首日自然实寄片都未必能够卖到20元的价格。尽管一些懂行的邮商在网上挂出与新片相近的价格,却鲜有人问津。邮市的这种现实也影响着集邮爱好者,如今邮人在购到新的邮票或邮资封片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用来进行首日实寄了,为了集藏的邮品能升值,他们也开始投资新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上都是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集邮活动可以对邮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远不如邮市对集邮活动的影响大。(李茂长)
收藏
分享
民国, 客邮, 沦陷区。。。开始学邮戳。
MITBBS上网灌水的时候, 突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在吹牛
返回列表
文献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