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
投诉与建议
» 建议
返回列表
发帖
T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TK
当前离线
UID
624
帖子
3760
精华
2
积分
6325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25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27
最后登录
2019-11-3
高级华邮家
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0-10-12 19:25
|
显示全部帖子
对这些个人纷争,原本不想说话。
想起我当年与某个自称、人称
X大
的人,只因在台湾某网站与其开开玩笑,怎知被其以为存心揭露他制假(其制假香港实寄封确是事实),我虽然不再在该帖子与他纠缠下去(当时大家是认识的朋友),怎知该X大不断(长达两三年——甚至到现在仍深心不忿)在某网站借意对我进行攻击,又在某网站发帖说自己如何“悲哀”,还很“豁达”说“把悲哀留给自己”(其帖子标题),但通篇帖子说话隐隐晦晦,而且谎话连篇(这是其一贯的“做人方式”,我与其仍是朋友时,他不少话我哪里会怀疑?后来才知道该人事无分大少,说话总是颠颠倒倒)。但还是博得不少被其手惯用段欺骗的人的同情……
后来一次直接对我人身攻击,我忍无可忍才发帖将其臭骂(其实是有理有据的反击,不涉粗言秽语);对我的帖子,赞成、支持的固然有,但不少人就说什么“和谐”“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说话。我很佩服一些真正豁达的人,就如耶稣说别人打了你左面,就让他也打你右面。但我相信不少人只是置身度外,或针不是刺到自己不会痛,才会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该X大到现在还对我深心不忿,只是没有再在帖子“明刀明枪”针对我,但你看看其签名栏:
自我牢记,古人之金句名言:“人在做,天在看.”乃做人宗旨。 鄙视没道德、伪君子的小人。
(就是该X大在上述“悲哀”帖子的话“
我时去台湾,也永记他们时说的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粤语也有句话:‘因果若然未报,乃时
辰未到。哈哈哈~~~~~~~
”的“浓缩本”
)
如果该X大相信报应,就不会说这些话,就是因为其不信报应才大言不惭说这些话……
该X大又说“
做人也要厚道,集邮有邮德,做人有品德,‘小人’与‘君子’是有别,‘小人’就是‘小人’,但‘君子‘不一定是‘君子’,在这两字前加个‘伪’字,就等於是‘伪君子’了。别像从猪体取出来的内脏 猪肚,挡开往里面翻,翻滚出来内里都是猪屎啦。
”
这种人竟然如此厚颜!!!连“小人”也不如。
该X大与某些人有“意见”,但为争取当某网站的版主,竟然还厚面皮发短消息要求别人回贴支持其当版主……
说了这些与此次事件无关,让我吐吐闷气的话(大概很多人看了仍是不明所以),无非让小虎哥知道:你比我幸运得多——对方向你道歉,但直道现在,那位X大仍没半点悔意,不止没有悔意,还不断针对我……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
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TK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TK
当前离线
UID
624
帖子
3760
精华
2
积分
6325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25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27
最后登录
2019-11-3
高级华邮家
2
#
发表于 2010-10-13 09:09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TK 于 2010-10-13 09:11 编辑
人贵乎懂得反省,自我反省,有过则改。
但如那个X大,绝不会反省,反而变本加厉,在香港已臭名远播,但大部分人因为不予其计较,见到仍会客气寒暄几句,也可能因大部分人不计较,令其自鸣得意,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完全正确,因此得寸进尺,更不思改过。
该X大为何在大陆、甚至台湾网站“吃得开”(某台湾人在帖子所说)?可能不少收集自动化的人有求于他,或不少人被其手段蒙蔽,以为该人确有X大的架势,实际该X大的胸襟比蚂蚁还小。
该X大居然够胆说什么品德,但多年前,该X大与深圳某人有争议,竟然发短小息给其“拥趸”,要求他们“围攻”对手,这就是该X大的品德“标准”。后来该X大也死厚脸皮找那位深圳朋友呢。
我对这种人决不会以德报怨这么豁达,有时在邮市见到也当其不存在。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
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返回列表
邮品交流区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文献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网上大讲堂
鉴宝(估价、鉴定)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