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走法我以前发贴过的,结论如下:
云中月:火车邮局戳。为了经由西伯利亚铁路邮件的交接业务,在南满铁路列车中设立了第一、二火车邮局,在长春与东清铁路进行接续,因此注有奉天?长春字样,反之为长春?奉天,表示上、下行。从1911年开始使用,1918年十月革命后,交接中止,此戳废止。
林志明:公告自1911年8月1日开始使用
?似行??局是??交?局
若一经眼:日本人管理的“南满铁路”行动邮局第一局为下行线(奉天??长春)主要是南满沿线地区及日本在华邮局及当时日本占领的朝鲜半岛寄往欧洲的邮件中使用。因经沙俄控制的“东清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到欧洲,所以在邮件上要注明“经由西伯利亚”字样。(因普通信件一定要经日本人管理的邮政检查部门开封检查后才能封口投寄)在宽城子交换给沙俄管理局。相对于第二局上行线(长春??奉天)的邮件来得少一些。公告告示为1911年8月1日开始,目前发现最早使用例为1011年9月22日。有的邮件上还盖有沙俄管理的东清铁路南线266班次(宽城子??哈尔滨)中转邮戳。(哈尔滨??宽城子为南线265班次)
对于日控“南满铁路”的“行动邮局”邮戳的使用情况,即使在日本,档案记载也相当少。
仅见当时任关东都督府邮政电信局局长的田中太郎的《关东递信30年史》一书中偶有提及。
原先从哈尔滨至大连、旅顺的“东清铁路”南线是沙俄在1902年7月开始运行的,并同时使用铁路行动邮局邮戳的。但由于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后,将南线的宽城子到大连的管理权割让给了日本。
日本人称“南满铁路”。“南满铁路”的行动邮局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无记录可考证,但最早使用例是在1907年6月9日,初期带日戳的上部是“大连铁岭线”,到1909年才改为“大连长春线”(都是带汉字的圆形戳)。从1911年8月1日公告开始,分区间使用的,因奉天(沈阳)是当时的管理中心,像沙俄的领事馆等都设在奉天。所以,奉天??长春区间成了重要的与国际交换邮件的管理部门。
这区间使用椭圆形罗马字邮戳,行动邮局分1局、2局。但实际上1917年8月日本已决定出兵西伯利亚,当年11月苏维埃政府成立,所以在1918年初停止了与俄国的邮件交换,此邮戳也随之停用。
可是值得研究的是从1914年起,有此邮戳的邮件就基本上看不见了。
另外,这片不是华沙寄出的,销票戳是ZBARAZ(当时属波兰,今属乌克兰)
所以,剑锋的理解不一定对。
王 骏

TOP

再看看11楼的回帖,讲得很清楚了
王 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