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6 12:15:23的发言:

除非先生同時指出三水戳亦有問題,不然,單就香港銷戳來研究,似乎說服力不夠。試看黑白圖片的兩枚香港戳,先生是否認為由兩枚戳所做成的,還是有人劃了兩枚郵戳?。

邵先生不斷的針對香港日戳的真偽,是否香港戳是假的,便印証出香港票是後貼的?意即有人拿了一枚真封後加香港票戳及IPO戳?似乎造假者也很落本,但是造假水平低劣,將枚香港日戳造到如此面貌。這就如有人拿了枚紅印花原票造假,並且其加蓋字更是變形,尤如郵票放在不平均的表面上加蓋。

田兄莫忘一個蓋銷封是無特別郵史意義的,但是加上"莫斯"和香港票就可以用真品來論斷嗎?您走偏了.若是您對於我針對香港日戳的懷疑,大可拿出香港郵局的歷史資料貼出來,正聲說這香港日戳在香港郵政史上是有記錄的,這問題就解決了,目前您若是拿不出來,就不要再說甚麼,因為日後證明要是沒有時,這些辯駁的話都會反而轉為質疑您的態度,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對此日戳的戳型和內置年月日位置的質疑是沒有問題.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Kiungchow是个好东东。

TOP


8ff4PNoX.jpg
我將二枚香港戳重疊,黑色那枚是左票,紅色是右票。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謝謝邵先生的分享!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樓上討論太生硬,上點我收集的香港戳票娛樂一下.

我手中最早的一枚上海商埠戳,Dec.8,1862年發行十八先時銷Feb.7,1863年上海商埠戳,離發行日僅兩個月就使用,應該算早期使用.其他3枚皆是第2套帶"CC"水印96先時關鍵票,銷"B62"或"62B" 殺手戳.

tHpdEeZE.jpg


香港票銷上海商埠戳自1886年至1900年.

WSX6CQZt.jpg

yFQIerEa.jpg


兩枚皆1893年但不同型的廣州商埠戳.

7uqVTtKC.jpg


下圖這5枚較有趣,分別銷1).Jul.10,1905年NOIHOW全戳,2).Dec.15,1893年倫敦到達戳,3).Oct.26,1915年Tietsin(天津)Br.P.O.,4)Oct.31,1896年Swatow汕頭商埠戳,5).Jul.6,1880年Kiungchow瓊州商埠戳.

mVmctFXZ.jpg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以下是引用大龙在2009-4-26 12:45:48的发言:
不是专家,个人看法而以。

那个C还是不在1的上面。

有沒有留意兩枚IPO也不是一樣的!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不是专家,个人看法而以。

那个C还是不在1的上面。

TOP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9-4-21 21:29:11的发言:
来个全图解解大家的问题!点一下可放大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三水ipo 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請參考此圖。我曾用Photoshop將兩枚香港日戳重置在一起比較,分別不大。大龍與邵先生可以借助電腦工具作個比較。

順便一提,人看東西是有視差的,所以設計字形時,會將「日」字中間的橫劃輕輕放上一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12:43:22编辑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6 12:24:57的发言:

我所討論的是郵政史,而被揭發的是否比華郵更有效率及理據!華郵的郵政史問題一大堆,由大至紅印花的使用,小至三水開局問題,只因檔案資料不齊。但是港郵的郵政史簡單清晰,容易有章可依,造假者被揭穿的亦較華郵容易。所以港郵的問題封片是用在郵集比賽的例子相當的少。


田兄这个当然是对的。

TOP

以下是引用大龙在2009-4-26 12:07:09的发言:


在香港郵政制度下, 造假者胡來的機會是很小. 早期華郵造假也远远超过香港郵品。

香港邮品, 可以在米国造假, 再卖到英国。这类例子是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12:11:26编辑过]

我所討論的是郵政史,而被揭發的是否比華郵更有效率及理據!華郵的郵政史問題一大堆,由大至紅印花的使用,小至三水開局問題,只因檔案資料不齊。但是港郵的郵政史簡單清晰,容易有章可依,造假者被揭穿的亦較華郵容易。所以港郵的問題封片是用在郵集比賽的例子相當的少。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shao8086在2009-4-26 11:38:10的发言:

我之前也提及,要排除一些枝節問題,才能更進一步探討主題,您的重點是IPO戳真假我瞭解,但是莫斯封是有問題的大家都知道,若香港日戳也有疑問,這封上面銷個三水IPO值得大家去研究嗎?

除非先生同時指出三水戳亦有問題,不然,單就香港銷戳來研究,似乎說服力不夠。試看黑白圖片的兩枚香港戳,先生是否認為由兩枚戳所做成的,還是有人劃了兩枚郵戳?。

邵先生不斷的針對香港日戳的真偽,是否香港戳是假的,便印証出香港票是後貼的?意即有人拿了一枚真封後加香港票戳及IPO戳?似乎造假者也很落本,但是造假水平低劣,將枚香港日戳造到如此面貌。這就如有人拿了枚紅印花原票造假,並且其加蓋字更是變形,尤如郵票放在不平均的表面上加蓋。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6 11:59:45的发言:

收集香港郵品當然與制度沒有關聯,我只是指出香港郵政在這制度下,讓別人(造假者)胡來的機會是相較早期華郵是天壤之別。


在香港郵政制度下, 造假者胡來的機會是很小. 早期華郵造假也远远超过香港郵品。

香港邮品, 可以在米国造假, 再卖到英国。这类例子是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12:11:26编辑过]

TOP

以下是引用大龙在2009-4-26 11:51:36的发言:


田兄误会了。

知道收集香港邮品的,很多是西人。 但西人收集香港邮品的原因, 应与香港制度无关。 钦此而已。

收集香港郵品當然與制度沒有關聯,我只是指出香港郵政在這制度下,讓別人(造假者)胡來的機會是相較早期華郵是天壤之別。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原来那位布約翰港區負責人, 在Michael Rogers公司任职时, 我就熟识。其在Michael Rogers公司最重要职责, 为将中文译为英文。

后来Gibson收购布約翰, 将他挖到布約翰。

并非人身攻擊.

Michael Rogers公司现任翻译, 听说还是国内来的美眉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12:34:09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6 11:41:29的发言:

若先生能力許可,就請先生為香港早期郵政史把把脈。還有我說的是制度,有制度,便不會容易胡來。


田兄误会了。

知道收集香港邮品的,很多是西人。 但西人收集香港邮品的原因, 应与香港制度无关。 钦此而已。

TOP

以下是引用大龙在2009-4-26 11:38:46的发言:

原来那位是从美国挖过来的。 专长是懂中文。


并非港郵大老。

 

專長港郵,不是等於是港郵大老,請勿人身攻擊。我自認自己是專長民初郵史,但我從不自認自己是民初郵史大老。請以事論事,尊重及自重!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6 11:32:53的发言:

但是我們討論的是港郵專家,況且我沒有說布約翰是華郵專家,而且其港區負責人亦曾對我說其專長是港郵。希望不要將郵華的缺點體會套在港郵上。當然,我不是說港郵沒有造假的機會,但是被驗証真偽的方法會比華郵的更有效,只因郵政檔案保留得好及郵政史較簡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6 11:37:15编辑过]

布約翰的負責人,對所有具有出品意願的客戶,或者潛在的買家說法是一致的,他們絕對是香港最好專家,我都聽過無數次,而且每期拍目都有收到,但我在評估拍賣公司的公信力時,是針對拍品上的專業說明和鑑定,這點他們的能力是有疑問的,相信最近幾期香港戳票也有被要求撤銷成交的,我在國內也聽到許多案例,因為與此無關不再贅述.

姓名: 邵道彥 手機: 13701868171 郵箱: shao8086@hotmail.com

TOP

香港邮票田兄应比我懂得多。

只是说说个人经验和知道的而以。

田兄勿怪。

TOP

以下是引用大龙在2009-4-26 11:28:34的发言:
个人看法

西方人收集和研究香港早期郵政, 一是因香港为英属。 二是因香港东东主要为英文。和胡來与否, 关系不大。

若先生能力許可,就請先生為香港早期郵政史把把脈。還有我說的是制度,有制度,便不會容易胡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原来那位是从美国挖过来的。 专长是懂中文。


并非港郵大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