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 南昌城永恒的色彩 转自<江西大江网>
摄影:本报记者周霖等
编者按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里的一声枪响震醒了神州大地,为中国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从此,“八一”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不朽标志。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南昌旧居、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等,这些旧址将辉煌历史永远地印在城市胸口;八一广场、八一大道、八一大桥,铭记的是南昌人与生俱来的浓浓的“八一”情结,这里许许多多建筑物、街道、学校、商场等都以“八一”命名,八一小学、八一中学、八一公园、八一商场等。这些刚毅的名字,辉映着南昌永恒的、无以复制的色彩。
八一起义纪念馆用真诚记录历史
本报记者张雪 实习生周永波
建军80周年之际,改扩建后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露新姿——这里有着南昌起义最完整的记录,从1959年开放至今,千万人怀着景仰的心情来到这里,重温当年的战火硝烟。
建国之初,人们对当年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并不十分清楚:起义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其中有几场战役,多少人参与等。为了寻回这段光荣历史,1952年,“八一南昌起义历史调查组”成立。时任组长的徐巍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调查组寻访了大量当年参加起义的战士和江西大旅社附近的居民,努力收集与起义有关的珍贵文物,查阅南昌起义前后出版的报纸,寻找关于南昌起义的文字记载。随着调查不断深入,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终于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1957年,调查组将南昌起义的经过整理成文字交给解放军报社,再由报社交给中央领导审阅。周恩来、朱德等曾经参与起义的领导人亲自修改,修改后的文章《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不久之后发表在《江西日报》上,全文一万多字,这是最早关于八一南昌起义的详细记录。
根据调查组调查的结果,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始筹建。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第二十军第一师将“江西大旅社”包租下来,成为起义的总指挥部。解放后,“江西大旅社”成为江西省政府交际处招待所,专门用来接待外宾,是当时省内惟一的高级宾馆。1955年,为了保护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另建江西饭店。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当年,江西人民为了支援起义,成立了“江西人民慰劳前方将士委员会”,大家筹集了一万块大洋,起义部队收到捐赠之后,给委员会负责人朱大桢写了一张收条。纪念馆筹建时,纪念馆的同志希望朱大桢把这张珍贵的收条捐给纪念馆收藏,朱大桢不同意:“保留这张收条,说明我的确把人民的血汗钱交给了起义部队,没有中饱私囊。”纪念馆的同志多次上门做工作,最终朱大桢同意保留复制件,将原件捐赠出来。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自建馆以来经过多次修整。将于8月1日亮相的新馆,已由以往的5903平方米扩大到7403平方米。整个馆区把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陈列大楼和园林广场连成一体,突出了纪念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和休闲性。
八一广场走进新时代
本报记者刘勇 实习生张梦圆
从最初的护城河,到几近荒芜的沼泽地,再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这个位于南昌市中心的广场,见证着南昌城的变迁,更凝聚着人们魂牵梦萦的“八一”情缘。
76岁的南昌市地名办顾问陶端正是南昌的“活地图”。他有一幅1926年的南昌城地图,泛黄的纸张上,今天的八一广场所在位置当年还是旧南昌城东的护城河。
1928年,南昌开始拆除城墙,拆下来的砖石泥土就近倒入了护城河。渐渐地,这块填出来的地与西边的大校场连为一片,虽然地势起伏不平,杂草丛生,却也逐渐成为市民休憩、活动的场所。
南昌解放后的头几年,这里成为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的场地,但真正让它由低洼、易积水“旧貌换新颜”,挺直腰杆与八一大道比肩的,是南昌西湖的淤泥。1956年11月,南昌市当年最大的市政工程“西湖清淤”拉开帷幕,建设者想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妙招——用西湖里的淤泥来填整广场。接下来几个月,省直和南昌市各单位的人马轮番上阵,肩挑手推,几百吨淤泥变废为宝,铺出了一个粗具规模的广场。
1958年,这片历经沧海桑田的土地被命名为人民广场。建设者挖来草皮,铺设了5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在这之后的10年,广场几经改造,成为当时仅次于天安门广场的全国第二大广场。
1977年8月1日,在纪念八一南昌起义50周年的日子里,南昌人开始修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欲将这盘桓在心的“八一”情结在人民广场化为永恒。在本报资料库里,记者找到了1977年8月4日的报纸。泛黄的新闻纸上,“全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记录了当年的喜庆热闹,而“参加开工典礼的省市党政军负责同志和工农兵各界代表1200多人”则再现了人们激情澎湃。1979年1月8日,纪念塔落成,成为南昌城的新地标。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南昌市民,都要到纪念塔前留个影。1997年,在广泛征寻民意的基础上,人民广场更名为八一广场。
2001年7月,八一广场迎来了她最大一次规模的“梳妆打扮”,历时3年。2004年9月30日面纱揭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广场更宽广,核心区面积由原来5万平方米扩大到7.8万平方米;更雄伟,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在保持原有庄重风格的基础上,加高8.1米,塔基和塔身部分材料更换为洁白的汉白玉,显得更加挺拔、明快;更美,八一军史浮雕、江西山水浮雕栩栩如生;金水河下,百米长的音乐喷泉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走进新时代》等雄壮的乐曲翩翩起舞,向人们演绎着八一军魂的激昂雄浑,也表达着南昌人走进新时代的豪迈与喜悦。
八一大道江西第一路
本报记者刘勇 实习生张梦圆
南昌二中老教师戴继舜住在东湖区上营坊社区,离他家几百米处便是繁华的八一大道。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在这条全省最著名的大道上走走,见证了这条路的变迁,也感受着南昌市的发展变化。
八一大道原名安石路,始建于1928年,是在拆除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环城路东段,长约1900米,北起永和门(今叠山路口),南至永叔路(今长途汽车站)。该路以王安石命名。1936年,安石路计划拓宽至24.4米,但在年底仅完成计划的三分之一,后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停工。一直到解放前,安石路都是“坡陡曲折,路面坎坷,晴天灰尘满天,下雨泥泞路滑”。
安石路迎来新的春天得益于老省长邵式平的远见卓识。上世纪50年代,邵式平亲自兼任南昌市城市建设委员会首席主任委员。1951年,他力排众议将安石路拓宽改造至60多米,并更名为八一大道。1956年,八一大道进行了混凝土铺设,成为当时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的大道。戴继舜说,现在每次走在八一大道上,看见川流不息的车辆,都会想起当年邵省长的远见卓识。50多年前他就说:“有人说八一大道宽了,30年后汽车会比现在自行车多,没有顺畅的交通怎么体现城市的现代化呀?”
八一大道建成后,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对路面及地下管网设施进行改造、更新。最近的一次于今年4月6日结束,八一大道上铺上了厚厚的沥青。“不但路面更平坦,而且车走在上面噪音也减少了许多。”戴继舜说。
八一大道既是城市交通的主干道,从建成之日起,它两旁的建筑就成了展示城市形象与发展的最好窗口。戴继舜清楚地记得,上世纪50年代,八一大道旁最雄伟的建筑是位于广场南面的南昌电信大楼,这个当年苏联援建的工程是当时整个江西最气派的洋楼;到上世纪60年代,位于广场正中的“万岁馆”(后来的省展览馆)成为八一大道上最耀眼的建筑;再后来,路两侧的江西宾馆、新华书店、艺术剧院(1994年重建)、百货大楼等相继建成,无一不是南昌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进入新世纪,万达购物广场和财富购物广场又在八一大道旁拔地而起。戴继舜说,八一大道旁的这些建筑就像一个个标杆,标志着南昌的发展进步。
从“八一桥”到“八一大桥”
本报记者张雪 实习生宋春微
南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八一大桥”。大桥外形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桥下的绿化带宛如蝴蝶翩翩起舞,蝴蝶的“翅膀”上,矗立着记载江西历史文化的当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大楼台亭阁。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火眼金睛,精神抖擞。北岸铜铸双狮昂首挺胸,威武雄壮。
不过这座大桥在建设之初,却有一些争议。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八一大桥”的设计者,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勘测设计大师”称号的高级工程师车宇琳向记者讲述了大桥背后的故事。
八一桥建成于1936年,原名中正桥,系木面桥梁。1949年全国解放后,对大桥进行了改建,并更名为“八一桥”。当时“八一桥”桥宽仅为10米,后来,桥上交通日益繁忙,“八一桥”显得越来越不堪重负,特别是每逢清明时节,为了方便市民扫墓,大桥必须中断机动车交通,只允许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整个桥上人山人海。
在酝酿了一系列关于“八一桥”的改、扩建方案后,199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重建一座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大桥,以此取代“八一桥”。消息一出,引来了一些争议,毕竟这座桥已经伴随着南昌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大家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车宇琳和新桥设计建设工程部的所有同志顶着压力开始了设计施工,这必须是一座跨世纪、具有一流设计水平的新大桥。经多次讨论,最后在十余个桥型方案中选定了对称布置的“双独塔、双索面、密索体系斜拉桥”桥型。新八一大桥设计建设工程部大胆采用4米桩径为主塔基础,使主塔基础和工程数量仅为国内同等跨度斜拉桥的32%,创造了当时的国内第一。在全国同类规模的桥梁中,八一大桥建造时间最短、造价最低。1997年9月29日,大桥建成通车。新桥建成后,雄伟的桥姿、日益方便的交通,使曾经有过的争议日渐消失。
如今的八一大桥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040米、南引桥2017米、北桥1314米。桥面有效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南昌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成了南昌一道新的风景线。
“八一”群星闪烁旧址见证历史
本报记者张雪 实习生周永波
在南昌,除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与八一有关的旧址还有很多。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南昌旧居、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等等,它们共同见证着1927年朱德、贺龙、叶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战斗的点点滴滴。目前,这四处旧址正在修缮当中,8月1日将与改扩建后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同步开放。曾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任秘书的凌家传老人,参与了这些旧址的恢复建设工作。八一建军节前夕,老人与记者一起,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
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子固路,以前是美国圣公会创办的弘道学校。起义时,贺龙租用了牧师刘平庚的房子。当时,贺龙等冒着枪林弹雨,在小楼的台阶上指挥战斗。现在临街的门楼上,弹痕犹在。这里陈列着大部分珍贵文物的原件和小部分复制品。据刘平庚回忆,贺龙以前有单独的厨师,饭后喜欢喝茶听音乐,但是起义之后,为体现官兵一致的精神,贺龙将自己专用的茶具、留声机、唱片都送给了刘平庚。这些东西后来被刘平庚带回了安庆老家。旧址恢复建设后,刘老先生将这些物品悉数捐出。如今,这些历史文物都按原样摆放在旧址内。
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有“朱德同志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朱德同志生平照展”两个主题陈列,扼要地介绍了军官教育团的革命斗争历史和朱德同志伟大的一生。军官教育团发展和带动了很多共产党员,陈奇涵就是其中一位。解放后陈奇涵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1952年,他最早提议恢复军官教育团旧址,并在这里召开了江西省军区第一次党代会。195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建之时,军官教育团旧址被移交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统一管理。
位于南昌花园角二号的朱德南昌旧居恢复得相对较晚。因为解放后旧居归房管局管理,里面住了很多居民。1965年4月,郭沫若来南昌时,回忆说自己曾住在朱德的家里,并在这里写过很多文章,建议恢复“朱德南昌旧居”。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负责人将此事汇报南昌市文化局,文化局给朱德同志写了一封信,征求意见。不久,朱德同志回信说:“是否恢复由当地政府决定,如果要恢复,也要一切从简。”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恢复工作搁置下来,一直到1976年,花园角二号朱德旧居才正式恢复。
令人惋惜的是,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留下的文物甚少。指挥部旧址所在的心远中学,是现在的南昌二中。“现在,惟一留下的就是这座工字楼,内部布置已基本没有当年起义时的原物了。”凌老遗憾地说。
英雄已去,英魂犹在。我们缅怀先烈,是为了珍惜今天,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