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片的背面有写信人标注的时间,青岛,1903年6月6日。说明此片还是从青岛寄出的。如果片是真的,只能说明是先在潍坊销的戳(戳的月份字钉错误),然后拿到青岛(不是通过邮局邮递)交德国客邮局邮寄。

TOP

进来关注了解,学习一下。
杨须海  会员号:1073联系地址:213200 江苏省金坛市滨河星城6-甲-301:13706145598信箱:yxh630520@163.com农行卡号;6228480411286695118

TOP

以下是引用qdjht在2009-4-1 16:18:47的发言:

片的背面有写信人标注的时间,青岛,1903年6月6日。说明此片还是从青岛寄出的。如果片是真的,只能说明是先在潍坊销的戳(戳的月份字钉错误),然后拿到青岛(不是通过邮局邮递)交德国客邮局邮寄。

青島是在租借地內,不屬客郵,其戳「TSINTAU KIAUTSCHOU」的KIAUTSCHOU是指膠州灣(膠澳租借地)。

膠州局戳內的「KIAUTSCHOU DEUTSCHE POST」的KIAUTSCHOU是指膠州,DEUTSCHE POST是我們所稱的德國客郵。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看来还是值得探讨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那在青岛的德国邮政和邮局应该怎么称呼?主要的邮票目录均把在胶州发行的邮票归到客邮里面,有的目录显示的是胶州湾租借地(如陈目),但大类仍归在客邮内。

另外,KIAUTSCHOU DEUTSCHE POST这种形式的邮戳使用的时间非常短暂,目前看法不统一,水原明窗的看法是只使用了2个月,1901年1月1日到当年2月底,还有其他集邮家的看法是1年,1901年1月1日到到当年12月31日,并有实物证明。绝大多数时期内的的邮戳都是TSINGTAU (或其他分局名称) KIAUTSCHOU 这种形式出现。

德国在青岛的邮政史领域内的研究,也许在德国已经研究得很深了,很细了,但可能无人翻译,相关的中文资料和著述甚少。也希望在德国的邮友能适当花些时间,搜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TOP

德國在華郵戳

租借地戳:
青島「TSINTAU KIAUTSCHOU」、李村「LITSUN KIAUTSCHOU」....

客戳:
膠州「KIAUTSCHOU DEUTSCHE POST」、上海「SHANGHAI DEUTSCHE POST」、天津「TINTSIN DEUTSCHE POST」...

英國的客郵戳「XXX B. P. O.」,英國香港「XXX HONGKONG」,我們不會稱香港為客郵,而德國膠州郵政與德客郵郵政也是不同,膠州郵政屬德國本土,郵資屬德國國內資費。

請參考《16期郵史研究》文內有介紹1900-1904年的山東小郵集,有102枚封片斷片,其中由陸路入膠澳租借地的中方郵件,絕大部分都有膠州(中立地)中轉戳。這說明,1900-1905年膠州郵局其中一主要業務是交換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9:45:05编辑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我赞同田先生的看法, 青岛当时的地位是和香港一样的,都是租界地,都使用外国邮票,应该叫 青岛(胶州)殖民地邮票,在德国的集邮目录胶州和其他在华客邮也是分开的,但胶州湾德国客邮是个习惯称谓,叫了很多年,许多权威的书也这样叫, 所以大家也习惯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非改不可

TOP

日据东北也有类似情况吧?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9-4-2 9:43:56的发言:
德國在華郵戳


請參考《16期郵史研究》文內有介紹1900-1904年的山東小郵集,有102枚封片斷片,其中由陸路入膠澳租借地的中方郵件,絕大部分都有膠州(中立地)中轉戳。這說明,1900-1905年膠州郵局其中一主要業務是交換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9:45:05编辑过]

膠州中轉戳 自 1899-1914 年一直使用, 而德国胶州客邮戳 只存在于1900-1905,这个戳是代表青岛交换局的戳(规定小圆戳只有通商口岸才能使用, 胶州不是通商口岸), 不是胶州的戳。所有邮件都是在青岛交换局交换, 这是1905年中德邮政协议明确规定的。
史料记载“1899年胶州邮界成立, 下辖 即墨, 胶州。。。。。及青岛交换局( 只准交换邮件, 不准收发)”

TOP

以下是引用风青在2009-4-2 11:47:22的发言:
我赞同田先生的看法, 青岛当时的地位是和香港一样的,都是租界地,都使用外国邮票,应该叫 青岛(胶州)殖民地邮票,在德国的集邮目录胶州和其他在华客邮也是分开的,但胶州湾德国客邮是个习惯称谓,叫了很多年,许多权威的书也这样叫, 所以大家也习惯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非改不可

殖民地郵政與客郵是有分別的,在戳式上已表明清楚。
當我們提到客郵時,基本上是指各通商口岸的外國郵政,但是現在很多人會因著客郵的名稱,混淆了膠州灣郵政與其他德客郵政。在外國專業的郵品拍行,將膠州郵政和其他德客郵政分開。這如中國的拍行不會將香港郵政及英國客郵編在同一類別上。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以下是引用风青在2009-4-2 12:01:23的发言:

膠州中轉戳 自 1899-1914 年一直使用, 而德国胶州客邮戳 只存在于1900-1905,这个戳是代表青岛交换局的戳(规定小圆戳只有通商口岸才能使用, 胶州不是通商口岸), 不是胶州的戳。所有邮件都是在青岛交换局交换, 这是1905年中德邮政协议明确规定的。
史料记载“1899年胶州邮界成立, 下辖 即墨, 胶州。。。。。及青岛交换局( 只准交换邮件, 不准收发)”

請參考嚴平西先生的小圓戳專著有膠州的。
為甚麼我說膠州局其中一重要對務是交換局,因為至1905年後,德國的膠州郵局封閉後,由陸路寄膠州租借地或經租借地出口的郵件已很少有膠州(中方)中轉戳了。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