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件资费 1. 国内函件资费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时,国内函件资费无本埠和外埠之分。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上海大清邮政局成立,十月接收上海工部局书信馆,仍按当时工部局书信馆的本埠邮资收寄上海本地函件,这是中国邮政本埠邮资的开端。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一日(1902年4月8日),本埠邮资正式列入大清邮政寄费清单(邮件资费表)。民国34年(1945年)10月1日起国内函件资费取消本埠、外埠之分。上海解放后,自1949年5月28日起执行华东解放区各类邮件资费表收取邮资,国内函件邮资又分本埠、外埠,至8月1日起改为本埠、外埠信函邮资同价。1950年7月1日起又有本埠和外埠之分。 本埠信函资费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一日,规定本埠信函每重半英两收费银元半分,至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一日(1904年8月31日)调整为银元1分。以上两次规定的本埠信函邮资均为同期外埠信函邮资的半数。光绪三十年七月~民国21年4月,外埠信函邮资曾有多次调整,但本埠信函邮资保持未动。民国21年5月1日,重20克的本埠信函邮资调整为2分。民国29年9月23日~34年9月,本埠信函邮资提高过11次,每次提高后的邮资均为同期外埠信函邮资的半数。民国34年10月1日起,本埠和外埠信函邮资划一,至1950年7月1日又有本埠和外埠之分,重20克的本埠信函邮资为旧人民币400 元(折合现人民币4分)。1990年7月31日调整为人民币1角。以上两次规定的本埠信函邮资也均为同期外埠信函邮资的半数。 外埠信函资费 大清邮政开办时规定重半英两的外埠信函收费银元4分。由于有民信局和“客邮”的竞争,大清邮政当局将重半英两外埠信函的邮资,自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起从银元4分降为1分,这种低廉的邮资使国家邮政连年亏损。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和宣统二年七月初一(1910年8月5日)两次调整邮资,提高至银元3分,同时将计费单位由15克改为20克,这个标准维持了15年。民国14年11月和民国21年5月两次调整邮资,提高至银元5分,这个标准又维持了7年。民国26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随着战争的破坏和日本的掠夺,物价急剧上涨,邮政资费也频频提高。民国29年9月重20克外埠信函邮资提高至法币8分。至民国34年7月的大约5年时间内,外埠信函邮资共调整9次,重20克外埠信函邮资已高达中储券400元。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年9月17日重20克外埠信函邮资改为法币2元。以后随着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民国34年9月~38年5月,国内信函邮资(当时已不分本埠和外埠)提高多达19次,一封重20克的信函邮资从法币2元提高至金圆券120万元。由于邮资频频调高,上海邮政于民国38年5月16日发行单位(基数)邮票:国内信函费每枚基数4分、挂号12分、快递挂号16分、航空6分。每天公布基数分值,出售各种基数邮票。 1949年5月28日起,上海邮政根据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邮政处指示,执行《华东解放区邮件资费表》规定标准,重20克外埠信函邮资为旧人民币30元。由于国内战争仍在继续进行,加上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物价继续上涨,1949年8月1日~11月25日,邮政资费调整了3次,重20克的国内信函邮资(无本埠、外埠之分)从旧人民币30元提高至400元。同年12月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讨论邮政工作,决定国内信函邮资每重20克以12两(16两1斤)小米价格为标准。以后国内信函邮资根据这个标准作过几次调整。至1950年5月11日,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定为旧人民币800元(折合新人民币8分),这个标准稳定了40年。由于长期以来邮政资费偏低,使邮政企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于1990年7月31日起提高国内邮件资费,重20克外埠信函邮资提高至人民币2角。 印刷品资费 国内印刷品资费本埠和外埠的分合变迁情况与信函相同。在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以前,国内印刷品的邮资以每重2英两为一计费单位,以后改为按重量分级计算。民国34年9月17日以后,计费单位又有过几次变化,至1950年5月11日起定为每重100克为一计费单位,沿用至今。印刷品资费的变动通常随信函资费同时调整。民国元年3月,孙中山根据上海日报公会的请求,致电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要求为报界降低邮电资费,邮政总局奉令于是年4月1日起,在实行新闻纸减半收费的同时,对印刷品的邮资也减去一半,作为对新闻文化出版事业的优待。解放后,为普及教育和发展文化事业,对印刷品和新闻纸都采用低资费政策。印刷品按社会平均运价(即铁路、汽车、马车、驮骡、人力担挑、民船和手推小车七种运价的平均数)的90%,以500 公里作为平均寄递路程核订资费。 邮件挂号费 国内邮件挂号费按件计收,无本埠和外埠之分。其资费的变动通常也是随信函资费同时调整。民国38年5月16日上海邮政发行单位(基数)邮票,规定国内邮件挂号费为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的3倍。1949年12月,按邮电部《关于邮资计算标准的决议》规定,挂号邮资也为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的3倍。至1950年7月,为发展挂号业务,将挂号邮资减低50%,其与信函资费的比例降为1.5∶1。 邮件快递挂号费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上海邮政开办国内快递挂号邮件业务,当时只办快信一种。核定的资费,包括信函邮资在内,每件银元1角。宣统元年四月初一起,初重30克收银元1角,每续重30克加收银元5分。以后信函以外的其他函件也可作快递挂号交寄,遂于民国5年2月1日起,对快递挂号邮件除收普通邮资外,不分本埠和外埠,每件加收快递挂号费1角。快递挂号资费的变动,通常也是随信函资费同时调整。民国38年5月16日,上海邮政发行单位(基数)邮票,规定国内快递挂号费为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的4倍。1949年12月,根据邮电部《关于邮资计算标准的决议》规定,快递挂号邮资也为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的4倍。1950年7月,为发展快递挂号业务,将快递挂号邮资减低50%,其与信函资费的比例降为2∶1。 邮件平快费 民国23年10月1日,上海邮政开办普通快递邮件业务,后改称平快邮件。各类函件不分本埠和外埠,凡作为平快邮件交寄的,除收普通邮资外,每件加收相等于重20克国内信函邮资的平快费。 信函航空费 民国10年7月,中国邮政开办国内航空邮件业务,规定每重20克航空信函,除普通邮资外加收航空邮资银元1角5分。民国19年7月7日起,航空邮资改为每重20克,每一飞航区(1000公里)收银元1角5分,至民国23年改为每一飞航区收银元2角5分。民国25年3月1日起,取消按飞航区计费办法,恢复单以重量计费。 解放后,于1950年8月5日起恢复收寄国内航空信函,核定每重20克航空信函除普通邮资外,加收航空邮资旧人民币3000元。1952年5月1日,航空邮资的计费单位由20克改为10克,邮资同时改为旧人民币1500元。1953年1月5日航空邮资每重10克降为旧人民币800元,1958年7月1日又降为人民币2分。1990年7月31日调整邮政资费时,每重10克的航空邮资提高到人民币5分。 1897~1990年国内信函资费沿革表 实施日期 | 计费单位每重 | 资费(元) | 实施日期 | 计费单位每重 | 资费(元) | 本埠 | 外埠 | 本埠 | 外埠 | 1897.2.2 | 1/2英两 | | 银元(下同)0.04 | 1948.11.19 | 20克 | 本、外埠同价金圆券(下同)0.10 | 1902.4.8 | 1/2英两或15克 | 银元(下同)0.005 | 0.01 | 1949.1.1 | 20克 | 0.50 | 1904.9.1 | 1/2英两或15克 | 0.01 | 0.02 | 1949.2.7 | 20克 | 3.00 | 1910.8.5 | 20克 | 0.01 | 0.03 | 1949.2.21 | 20克 | 15.00 | 1925.11.1 | 20克 | 0.01 | 0.04 | 1949.3.1 | 20克 | 25.00 | 1932.5.1 | 20克 | 0.02 | 0.06 | 1949.3.11 | 20克 | 50.00 | 1932.5.20 | 20克 | 0.02 | 0.05 | 1949.4.1 | 20克 | 100.00 | 1940.9.23 | 20克 | 法币0.04 | 法币0.08 | 1949.4.17 | 20克 | 1,500.00 | 1941.12.15 | 20克 | 法币0.08 | 法币0.16 | 1949.4.30 | 20克 | 40.000.00 | 1942.9.1 | 20克 | 中储券(下同)0.16 | 中储券(下同)0.32 | 1949.5.2 | 20克 | 160,000.00 | 1943.6.1 | 20克 | 0.25 | 0.50 | 1949.5.20 | 20克 | 320,000.00 | 1943.11.1 | 20克 | 0.50 | 1.00 | 1949.5.22 | 20克 | 480,000.00 | 1944.5.16 | 20克 | 1.50 | 3.00 | 1949.5.24 | 20克 | 1200000.00 | 1944.10.1 | 20克 | 3.00 | 6.00 | 1949.5.28 | 20克 | 旧人民币15.00 | 旧人民币30.00 | 1945.1.20 | 20克 | 7.50 | 15.00 | 1949.8.1 | 20克 | 旧人民币(下同)70.00 | 1945.5.1 | 20克 | 25.00 | 50.00 | 1949.10.1 | 20克 | 100.00 | 1945.7.1 | 20克 | 200.00 | 400.00 | 1949.11.25 | 20克 | 400.00 | 1945.9.17 | 20克 | 法币1.00 | 法币2.00 | 1950.1.10 | 20克 | 500.00 | 1945.10.1 | 20克 | 法币(下同)20.00元 | 1950.2.1 | 20克 | 800.00 | 1946.11.2 | 20克 | 100.00 | 1950.3.11 | 20克 | 1000.00 | 1947.7.1 | 20克 | 500.00 | 1950.5.11 | 20克 | 800.00 | 1947.12.11 | 20克 | 2000.00 | 1950.7.1 | 20克 | 旧人民币400 | 旧人民币800 | 1948.4.5 | 20克 | 5000.00 | 1990.7.31 | 20克 | 人民币0.10 | 人民币0.20 | 1948.7.21 | 20克 | 1500O.00 | | | | | | | | | | | | |
说明:1955年3月1日起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人民币代替旧人民币,以新币1元折兑旧币1万元计算(后列其他资费表同)。本埠信邮资为人民币4分、外埠信邮资8分。 1897~1990年国内邮件挂号费沿革表 实施日期 | 每件邮资(元) | 实施日期 | 每件邮资(元) | 1897.2.2 | 银元(下同)0.04 | 1949.1.1 | 金圆券(下同)1.50 | 1897.11.24 | 0.05 | 1949.2.7 | 10.00 | 1929.2.1 | 0.06 | 1949.2.21 | 50.00 | 1932.5.1 | 0.10 | 1949.3.1 | 80.00 | 1932.5.20 | 0.08 | 1949.3.11 | 150.00 | 1940.9.23 | 法币0.13 | 1949.4.1 | 300.00 | 1941.12.15 | 法币0.26 | 1949.4.17 | 4500.00 | 1942.9.1 | 中储券(下同)0.52 | 1949.4.30 | 120000.00 | 1943.6.1 | 0.80 | 1949.5.2 | 480000.00 | 1943.11.1 | 2.00 | 1949.5.20 | 960000.00 | 1944.5.16 | 6.00 | 1949.5.22 | 1440000.00 | 1944.10.1 | 12.00 | 1949.5.24 | 3600000.00 | 1945.1.20 | 30.00 | 1949.5.28 | 旧人民币(下同)60.00 | 1945.5.1 | 100.00 | 1949.8.1 | 200.00 | 1945.7.1 | 800.00 | 1949.10.1 | 300.00 | 1945.9.17 | 法币(下同)3.00 | 1949.11.25 | 1200.00 | 1945.10.1 | 30.00 | 1950.1.10 | 1500.00 | 1946.11.2 | 150.00 | 1950.2.1 | 2400.00 | 1947.7.1 | 750.00 | 1950.3.11 | 3000.00 | 1947.12.11 | 3000.00 | 1950.5.11 | 2400.00 | 1948.4.5 | 10000.00 | 1950.7.1 | 1200.00 | 1948.7.21 | 30000.00 | 1990.7.31 | 人民币0.30 | 1948.11.19 | 金圆券0.30 | | |
摘自《上海邮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