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铅笔经济研究社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有些道理,但也有些偏颇,发出来大家看下。
人行道上停着一辆小三轮车。车上有一些旧书报,不很多,看上去像是收来的废品。车前站着一个收废品的人,弯腰整理着那些旧书报。 我经过时,看见那人手里捧着一个对开的集邮册页,带塑料膜插槽的那种,里面插满了邮票一类的东西,口中念念有词:收废品收来了个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看上去那是他收来的废品中夹杂的集邮册。出于好奇,我停下来,看看会是些什么邮票。一看,好像全都是很老旧的、六七十年代的邮票。正想细看,那人又自言自语地说道:这邮票也不值钱啊,全都是四分、八分的。 一听这话,我立刻明白了。这是给我设套呐,想骗我啊。凑近一看,果然,“邮票”上的邮戳都是印上去的,很粗糙的“当代仿品”。我也没说话,就走开了。 走出几步回头一看,不出所料,那人也不整理了,也不自言自语了,直起腰来,站在那里四处打量着。显然,在寻找下一个机会。这种事情,报警,警察也不会管。我也别瞎耽误功夫了,只但愿不要有人上当。 一个小骗子,本无足挂齿,但我却由此想到了集邮这件事。现在和年轻人说集邮,仿佛是在说前朝往事。还有人集邮吗?也不知道那个骗子为什么会选取这样一个偏门主题。 我并不集邮,但我曾经编辑过一本关于集邮的书,和国内几个著名的集邮家有过来往,由此对集邮略知一二。集邮曾经是非常热门的社会话题,事关收藏和投资这两大热点。或许现在还有一些热度,但肯定是远不如当年了。 集邮的衰落,当然首先是因为通信技术的革新。私人之间已经很少使用邮政信函了。集邮已成无源之水。不过,事实上,在技术革新以前,集邮就已经大大衰落了。 至于原因,是在政府那里。为什么这么说?怎么什么事情都在政府那里找原因啊? 不,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那些著名的集邮家说的。集邮家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全世界,唯有中国,是政府来办集邮的。 政府办邮政,和政府办集邮,这是两码事。世界上办邮政、并垄断办的国家不少。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至今仍然维持了政府对邮政的某种垄断。很多人批评政府对邮政的垄断,但却很少见到他们批评政府办集邮。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居然哪个政府连集邮这种个人兴趣类的领域也要插手其中。 但在中国就是这样的。且看相关政府机构的介绍: 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接领导下的全国性集邮专业公司,被授权为全国唯一从事国家级集邮品制作与销售、邮票进出口业务的全国性公司。(引自中国集邮总公司网站 http://www.cpi.com.cn) 这个介绍包含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集邮机构在邮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二是他们被授权唯一从事,也就是官办垄断。 1949年以前,集邮都是由私人来办的。那时,社会上有不少集邮社一类的机构,或商业,或非商业,为集邮者提供各种服务。政府固然垄断邮政,但从没想过也要官营集邮。如果政府连集邮也要办,那或许也应该办提笼架鸟局、追星委员会和斗蛐蛐部。 1949年以后,集邮界和其他实业界、文化界一样,经过一番公私合营,经营者或者卷铺盖走人,或者进入官办集邮公司。民间集邮机构基本消失殆尽。 随后的几十年,大家为衣食和安全奔波。集邮被看作不良嗜好,封资修,打入冷宫,除极少数人外,没有人集邮了。官办集邮的问题无人注意。 到了1980年代,大家摆脱了衣食之忧和运动之苦,有条件有心情找乐儿了,集邮又枯木逢春。这时候,官办集邮的弊端就开始逐渐显露了。最大的弊端就是滥发邮票。 如果集邮是私营的,只是民间的爱好,那么发邮票的官人就和集邮没有利害关系。官人发邮票,只是用于他们垄断的邮政业务。他们挣的是邮政的钱。可是,当邮政和集邮都是官办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时,发邮票的人无异于有了发钞权。他们印出来的小小的花纸片,是有价证券,可以直接换来现金。这就刺激邮政当局滥发邮票。滥发邮票会让集邮变得毫无意义,可是,任期有限的官员,会去考虑集邮的长远利益吗? 于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邮票发行量节节攀升,不少邮票的发行量居然都过亿。一般邮票发行量也都是数千万。全国的集邮者总数不过千万人左右。这种发行量让集邮者很尴尬,进退两难。 集邮,原意是关注别人不经意之事,并乐在其中,现在,人家却专门给你批量提供,你说你尴尬不尴尬?本来你到街上去拍摄原生态的市井风情,结果却来到了摄影棚,所有的“市井风情”都是人家演给你看的,就等着你来拍摄,并向你收费。你付费来自欺欺人,未免傻得有些出格。 滥发邮票,让邮票作为一种投资品,也迅速无效。由于滥发,邮市上甚至发生过邮票打折出售的怪事。邮票是邮资已付的凭证。打折卖等于邮资降价。一些需要大量寄信的机构,就不再去邮局买邮票,而是去收藏市场买打折邮票。 1990年代后半期,是滥发邮票的高峰期。经过几年折腾,集邮界元气大伤。一些老集邮者还有一些旧存货可以把玩,新来者已经根本找不到什么乐趣了。后来,政府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实施了一些补救措施,降低新邮发行量,销毁封存一些过多的邮票。但是,还没等到这些措施产生效果,信息技术革命来了,集邮无可挽回地衰落了。2000年以后,集邮逐渐萎缩,集邮人数锐减。 或许,即使没有官方的滥发邮票,由于技术革命,集邮也会逐渐衰落。但人们不能因此对官办集邮的恶果视而不见,或者不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政府插手社会事务,导致不良后果,集邮可称是个典型案例。如果人们不吸取教训,类似的丑剧今后还将继续上演。 最后,举个例子,说说集邮其实可以很有趣。一个集邮家给我看过几个民国早期的实寄封,实寄封就是通过邮局进行过邮递的信封。收集实寄封是集邮的高阶表现。 从这些实寄封可以知道两个重要而有趣的信息: 一、民国早期,京津之间通信,上午九点以前投到邮局,当天就可以寄到。九点以后,次日可以寄到。实寄封是明确的证据。这个速度,今天的官方邮政也不见得能达到,虽然已经有了时速两三百公里的列车。 二、鉴别这个时期实寄封的真伪很简单,看信封上的毛笔字即可。过去的人们,即使不是书法家,毛笔字也写得流畅优美。后世的仿造者,别的都可以作伪,唯有这一笔字,硬是弄不出来。他们那毛笔字,稍有经验者,一看就知道是新中国人写的。 手拿几十上百年前的老物件,琢磨这些东西,不是很有乐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