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5931
日據儲金簿上加貼的宣傳貼紙及加蓋戳記 --- 夏大緯
郵友聚會時,有郵友拿出剛得標的郵品檢視,發現其得標品中有一件為日據儲金簿,開玩笑跟該郵友說「打對台哦!搶標我要的郵品。」,之前所知該郵友並不收集儲金簿,詢問為何會高價投標該本儲金簿,告知其正面處加貼了一張宣傳貼紙並銷有一個特戳,正是其收藏範圍及他要找的,此類加貼有宣傳貼紙的儲金簿確是較為少見,個人在收集日據儲金簿過程時也會特别多加注意,盡量如有遇見都會網羅收入,可見吾道不孤遇見同好相當高興,告知個人也有收集一些、之前即曾想為文介紹但確一直未動筆,難得遇見知音同好,返家後決定盡速公諸同好共享之。
(圖1)為綠色、內6頁、65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78×185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左中處加貼「愛國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灣總督府、昭和16.5.22日、交通局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台中戳,第15及第16次銷台中敷島町昭和17年戳(圖2)。
(圖3)同上,封面左中處加貼「銃後の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6.3.18日、台湾小圓戳,第2次使用銷台中、昭和16.4.30日戳(圖4)。
(圖5)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貼「大詔奉戴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6.5.26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新竹戳(圖6)。
(圖7)同上,但原簿所管原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後劃線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中處加貼「銃後の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7.2.13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台湾‧潭子戳,第24次使用時改為潭子、昭和19.1.6日戳(圖8),後持續使用到昭和20.10.3日。
(圖9)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貼「大詔奉戴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新竹、昭和17.6.24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新竹戳(圖10),後持續使用到昭和20.9.12日。
(圖11)為紅色、4折式、28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76×186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左中處加貼「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豊原、昭和15.3.25日戳,第3次使用銷台湾‧東勢、昭和18.5.24日戳(圖12)。
(圖13)同上,封面左中處加貼「銃後の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苑裡、昭和13.8.20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同樣台湾‧苑裡戳(圖14)。
(圖15)為紅色大型、4折式、44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105×170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左中處加貼「銃後の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竹山、昭和17.12.15日戳,第10次使用時改為竹山、昭和18.10.4日戳(圖16),後持續使用到昭和19.8.12日。
(圖17)同上,封面左中處加貼「大詔奉戴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竹山、昭和17.12.8日戳(圖18)。
(圖19)同上,但原簿所管原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後劃線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上處加貼「大詔奉戴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銅鑼、昭和17.12.8日戳,第4次使用時改為銅鑼、昭和19.1.8日戳(圖20)。
(圖21)同上,但原簿所管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中處加貼「銃後の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9.2.23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麻豆戳(圖22)。
(圖23)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貼「大詔奉戴貯金」貼紙,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三峽、昭和18.7.13日戳,儲金的金額註明為「切手」較為特殊(圖24),另該本儲金簿還保留原始儲金簿封套更是難得(圖25),有收集日據儲金簿的郵友,相信都知道儲金簿的封套,較儲金簿更難收集到。
(圖26)另介紹一種和美國民學校使用的「聖戰完遂貯蓄報國、大詔奉戴貯金」儲金簿封套。
上項介紹為儲金簿上加貼宣傳貼紙的使用案例,是否還有其他不同宣傳貼紙的使用案例,還待郵友補充介紹,除此之外另見有儲金簿上加蓋相關戳記使用的案例,一併介紹給郵友参考。
(圖27)為綠色、內6頁、65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78×185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感謝貯蓄」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5.10.30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新竹東門町戳,第47次使用時改為新竹、昭和19.4.22日戳(圖28)。
(圖29)同上,但原簿所管原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後劃線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基隆市國民貯蓄組合」戳,右下處也有另一種加蓋藍色類似長方型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基隆、昭和17.8.22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多枚基隆戳,最後一次使用銷基隆、昭和20.5.21日戳(圖30)。
(圖31)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蓋紅色「頂東勢區國民貯蓄組合長印」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松山、昭和17.9.3日戳(圖32)。
(圖33)為紅色、4折式、28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76×186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右上處加蓋藍色「感謝貯蓄」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南投、昭和16.8.22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多枚台湾‧南投戳,第22次使用時改為銷南投、昭和18.10.28日戳(圖34)。
(圖35)同上,但原簿所管原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後劃線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中處加蓋紅色「感謝貯蓄」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嘉義宮前町、昭和17.2.18日戳(圖36)。
(圖37)為紅色、4折式、28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76×186mm,原簿所管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國債貯金」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昭和19.11.28日、貯金戳(圖38)。
(圖39)為紅色大型、4折式、44次儲金簿,尺寸大小為105×170mm,原簿所管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內閣印刷局製造,封面左上處加蓋紅色「臺東街國民貯蓄組合員」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8.2.22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台東戳(圖40)。
(圖41)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新起町區國民貯金」戳,右上處同樣加蓋藍色相同類似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北新起町、昭和18.4.12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台北新起町戳(圖42)。
(圖43)同上,但原簿所管改為「臺北貯金管理所」,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感謝貯金、大日本婦人會沙鹿分會」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沙鹿、昭和19.5.10日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沙鹿戳(圖44)。
(圖45)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必勝貯金」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檢閱、昭和18.12.9日、台湾小圓戳,後持續使用銷多個東港戳(圖46)。
(圖47)同上,封面左上處加蓋藍色「國債貯金」戳,該本儲金簿第一次使用時銷台湾、昭和19.7.13日、貯金戳,後持續使用銷基隆、基隆義重町戳(圖48)。
上項介紹為儲金簿上加蓋相關戳記使用的案例,是否還有其他不同的相關戳記使用案例,還待郵友補充介紹,雖然本篇介紹主要是談日據儲金簿上加貼的宣傳貼紙及加蓋戳記,但郵友也可從中發現儲金簿的「版式」有多種不同,另如所銷的「台湾‧潭子」戳,在何時改為「潭子」戳,由儲金簿上也大致可窺出一二,各地所銷的「台湾‧XX」戳,在儲金簿上的使用何時改為無「台湾」字樣,日期似乎並没有統一有所差異,另有一些因非關本文要介紹的重點而未介紹,有心的郵友也都可自行按圖所驥可窺之一二,因此雖然本篇所談及介紹的是以二項為重點,但可看到的確不止此二項,郵友可自行搜尋自己想要知道、想要看到的部份,希望都能有所收獲。
2010.7.6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06期內(2010.8.4日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