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記錄的價格~ 國父像加蓋伍拾圓明信片的補充
夏大緯
臺灣中華集郵會2004年度郵學演講集,該書內林光照先生率先發表「國父像國幣伍拾圓加蓋明信片漫談」一文,此應是繼該片當年發行之後,國內首次有系統及以加蓋伍拾圓片來探討的第一篇專文,可算是一大重點突破,多年來對國父像加蓋伍拾圓片的討論,都僅止於新片版式的介紹及種類等,較少深入分析及討論到實寄片的介紹,其實僅就新片來說要收集齊全就己不容易,更何況是每種新片至少還要再搭配一張實寄片,才勉強可組成一部正規郵集,相信此點可謂不可能的挑戰,至目前為止個人還未聽聞有人籌組成此加蓋伍拾圓片專集(新片收集完整全套者,目前所知則已有數人),其困難度不言可喻,難就難在實寄片這部份,由於伍拾圓片其真正符合郵資,僅在35.11.1日至36.6.30日期間是屬於有效範圍,此伍拾圓郵資前後只使用8個月時間,但郵政總局確到36.1.17日才通令各區就地加印「國幣伍拾圓」片,最早加蓋完成並推出使用的,為36.3.28日發行的廣東加蓋伍拾圓片,其次4月發行的有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山西、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5月發行的有河北(北平、天津)、上海、西川、雲南加蓋的伍拾圓片,6月發行的有貴州加蓋的伍拾圓片,以最早發行的廣東加蓋伍拾圓片來說,也只不過真正使用3個月時間郵資就不符合了。
其他各局加蓋的伍拾圓片,有些只短暫使用2個月或1個月時間,郵資同樣就不符合使用了,而貴州加蓋伍拾圓片在6月底才發行,是否趕得上6月30日前使用的時效,有符合伍拾圓郵資的實寄片存世?此點都頗有疑問?而河南加蓋伍拾圓片則是在伍拾圓郵資漲價後才加蓋完成,因此未公開發行,如此來說就不可能有符合伍拾圓郵資的實寄片存世了,因此真正在35.11.1日至36.6.30日伍拾圓郵資期間,使用的各種加蓋「國幣伍拾圓」明信片是相當難能可貴的,而在超過36.6.30日後郵資漲價,還在使用的「國幣伍拾圓」明信片,同樣也存世不多,原因除隨後郵資不停漲價,如要使用伍拾圓片還需要再另行加貼大量郵資相當不方便,且随後在36年初左右及36年10月份,郵局分別另行發售「暫售貳佰圓」明信片及「貳佰伍拾圓」明信片,相信如此可謂大幅的取代了伍拾圓明信片的使用功能,因此在林光照先生郵文中介紹的10張伍拾圓實寄片,除2張為符合伍拾圓郵資使用外,其餘8張均為郵資漲價後實寄使用者,也可兹証明雖為伍拾圓郵資漲價後實寄使用,但同樣也頗不容昜見到實物存世。
在林光照先生郵文發表後,遠東2005年夏季拍賣目錄(2005年6月1日截標),其中第2107項為河北(天津)加蓋伍拾圓明信片,另加貼郵資200元連同明信片郵資50元共計250元(36.7.1日起至36.12.10日明信片國內郵資由50元調整為250元),銷天津1947年10月17日戳寄上海(圖1),該片背面印刷有「中華民國業餘無綫電台」的通信文字,事後該片成交價格含10﹪佣金為台幣貳萬陸仟肆佰元,遠東2005年秋季拍賣目錄(2005年9月7日截標),其中第2048項為民國雲南加蓋國幣伍拾圓明信片郵集1組共102片(含變體片33件)(圖2),事後該組明信片郵集成交價格含10﹪佣金為台幣貳拾柒萬伍仟元,全方位通訊拍賣第59期(2006年5月31日截標),其中第9642項為上海加蓋伍拾圓片,另加貼7枚郵票連同明信片郵資共計為2849元(36.10.2日起寄歐州航空郵資為2300元,另須加國際水陸郵資700元共計為3000元,該片應是仍以36.7.1日舊航空郵資2100元來計算,則只共需2800元即可,以新郵資計算尚差151元郵資,以舊郵資計算則多餘49元郵資),銷上海1947.10.10日戳航空寄奥地利(圖3),該片的訂價為台幣45000元,相信受(圖1)片成交價的影響,郵友一時無法接受由貳萬多元躍升至肆萬多元,且大多數郵友都認為就算是珍罕的國父片,也應該沒有如此高的行情及價格,因此該片事後並未成交。
但事隔半年相信大多數的郵友都會大吃一驚,會重新對一些珍罕的國父片另眼相看及不再漠視他們的存在並開始重視,中國嘉德2006秋季拍賣會(2006年11月24日於北京截標),其中第5742項為廣東加蓋伍拾圓明信片,另加貼國民大會紀念票4全其郵資共計200元,連同明信片郵資50元共計250元(36.7.1日起至36.12.10日明信片國內郵資由50元調整為250元,因此該片郵資符合正確無誤),銷廣州卅六年九月六日十七時戳寄沙面,背有同日到達戳(圖4),該片參考價訂為人民幣1000-3000元,但實際成交價格含10﹪佣金為人民幣20350元(如以人民幣1比4來換算台幣,則為台幣81400元),此價格應打破及創造了以往各項國父像加蓋伍拾圓實寄單片,多年來的最高成交價格,改寫及締造了一個創新的成交記錄,也算是替國父片揚眉吐氣,一掃郵人多年來不重視、不收集國父片的心態,相信今後郵友會對國父片給予重新訂位及評價,但其實就因國父片長期以來給人感覺量多、價廉、後發行的錯覺,看到國父片直覺認為不過是幾佰元到幾仟元的行情而己,會超過萬元以上者幾乎不可能。
其實國父片不論是新片或實寄片,確是有一些罕少者身價都不低,只是一般郵友較不接觸或收集此方面郵品因此並不了解,且該類罕少國父片的身價,其漲勢有著方興未艾之勢,在默默無聞較少人關注的情况之下都能有此身價,等相關郵文陸續報導及介紹後,相信郵友就會愰然大悟到其珍貴之處,許多郵品都因收集者增加或因受人注意到罕少珍貴而被購買,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隨後的價格產生劇烈變動,相信國父片在未來將會是一顆閃亮的明日之星,另(圖4)片為廣州名郵人林萍湘先生寄沙面陳三達先生,據查廣州郵刊第4期(36年8月出版)內,有會員申請更改地址,其地址同為「廣州沙面博愛路6號」,但該會員姓名並非陳三達先生而是陳競齋先生,陳競齋先生為廣東郵票研究會第12號會員,並且當選該會第一屆常務監事,是否陳三達先生跟其有親戚關係?因此共住在同一地址?惜未見背面附圖無法進一步得知真實情況,此是對該片的進一步考証,除郵戳、郵資、郵史之外,另類的趣味及小故事相信也可讓枯燥、冷硬的郵品,增加感性及溫暖的另一面。
國父加蓋伍拾圓片在當初發行時,即因種類多(約41片)、發行時間不一(約從36年3月到7月均有發行)、加蓋地區分散(共有13個不同地區加蓋)、發行數量有多有少(最低480張到最高28萬張均有)、郵資隨後不久即漲價且持續不斷變動(明信片國內郵資由35.11.1日調漲為50元、後36.7.1日調漲為250元、36.12.11日調漲為1000元、37.4.5日調漲為2500元、37.7.21日調漲為1萬元、後還持續不斷調漲),除郵資漲不停、且相當快速並呈多倍數的上漲之外,郵政總局約在36年初左右發行暫售貳佰圓片、又在36年10月發行貳佰伍拾圓片,到37年初時百姓可向郵局購買上述2種明信片來使用,大致已不會再購買及使用加蓋伍拾圓片了(否則需要另行補貼甚多郵資才能使用相當麻煩),因此在37年初時,相信郵局大約也己停售加蓋伍拾圓片了,而加蓋伍拾圓片在當初發行時,因各區加蓋及發行的時間不同,真正可出售的時間由最早出售的36.3.28日開始算起,大約也只賣到36年底左右,之後就因郵資持續調漲太多而停售,因此各局真正出售加蓋伍拾圓片的時間,短者只有6個月最長也不過9個月而己,到37年初起除停售之外,大約已暫時庫存各局或退繳郵政總局庫存了,因此在37年之前售出的加蓋伍拾圓片,除少數為一般百姓購買使用外,相信多數均為集郵人仕購買及收藏,但整體數量來說應還是並不多,要較其他明信片要少許多。
在大陸地區還未解放前,由於加蓋伍拾圓片在當初發行時,有些地區加蓋的數量較多,相信售出的數量也較多,在後期雖郵資不符合使用需要加貼甚多郵資,但還是有少數人使用並存世外,還見有集郵人仕把它當做低值明信片,拿來加蓋紀念戳而存世,此類存世明片雖較實寄片為多,但其實跟其他明片或加蓋伍拾圓新片來相比,其存世數量還是算少的,且在實寄明片如此罕少的情況之下,也可替代一部份檢証功能,如可由銷戳明片上所銷蓋的郵戳或紀念戳,可立即得知是由那地區加蓋(除非甲地加蓋却拿去乙地銷戳則另當別論),而不用去比對其特徵才能知道是由那地區加蓋的,另最重要的則是可滿足一下郵友「無漁蝦也好」的心情,在還未找到實寄片替換之前,可填補此部份的缺憾。
(圖5)為上海加蓋伍拾圓片,銷上海37.5.14日第7屆全國運動會臨時郵局紀念戳。
(圖6)同為上海加蓋伍拾圓片,銷上海37.5. 22日郵票展覽會臨時郵局紀念戳。
(圖7)同為上海加蓋伍拾圓片,銷上海37.10.11日衛生展覽會臨時郵局紀念戳。
上海加蓋的伍拾圓片種類僅此一種,於36年5月發行,其加蓋的數量為所有伍拾圓加蓋片中數量最多者,共計加蓋28萬張,因此除實寄片之外,另有事後銷蓋紀念戳的明片存世。
(圖8)為廣東加蓋伍拾圓片,銷廣州36.5.5日慶祝還都周年紀念戳。
(圖9)同為廣東加蓋伍拾圓片,銷廣州37.5. 20日中華民國蔣總統就任紀念戳。
廣東加蓋的伍拾圓片種類僅此一種,於36.3.28日發行,為所有伍拾圓加蓋片中最早發行者,共計加蓋82000張也算是加蓋數量較多的幾個地區之一,因此同樣有事後銷蓋紀念戳的明片存世,(圖8)片在銷戳使用時,還是屬伍拾圓郵資符合使用期間,雖僅為銷戳也頗難得,如當時能夠拿去實寄現今身價至少還要再上漲幾十倍也不止。
(圖10)為河北加蓋(天津)伍拾圓片,銷天津36.5.5日慶祝還都週年紀念戳。
河北加蓋的伍拾圓片種類僅此一種,但可詳分為北平及天津2種不同地區加蓋,於36年5月發行,其加蓋的數量共計9000張(是否北平、天津加蓋各半數?或誰多誰少?則無法得知),也算是加蓋伍拾圓片中加蓋數量較少的幾個地區之一,同樣(圖10)片在銷戳使用時,還是屬伍拾圓郵資符合使用期間,雖僅為銷戳也頗難得。
(圖11)為湖南加蓋伍拾圓片,銷湖南長沙37.3.20日郵政紀念日紀念戳。
湖南加蓋的伍拾圓片種類僅此一種,於36年4月發行,發行數量共計5萬張,雖發行數量也不算少,但存世實物除新片外,不論是銷戳片或實寄片都頗少見,另所見湖南加蓋伍拾圓片,其「5」字第二筆均向上並尖長、「圓」字下橫線幾乎未印出,但(圖11)其「5」字第二筆確較粗平且鈍尾,不知是否為第二種版式或僅是變異而形成的特例?還待郵友們共同來追踪及考証。
上項僅為個人所收集到的,相信除此四地區之外應該還有其他地區加蓋伍拾圓片,也同樣有此種事後銷蓋紀念戳的郵品存世,但由於當初利用此類片拿來銷蓋使用者似乎並不多,因此所見留存至今的種類或數量均不多,還是有其一定的價值存在。
在大陸地區解放之後,則還見有加蓋伍拾圓片被拿來公、私兩種用途使用,使用的情況如下:
A、國父壹分、貳分伍釐面值由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其郵資符誌處加蓋「註銷」字樣、並再加貼郵資30元或150元2種方式(圖12A、B),另中華民國郵政明信片的「中華民國」4字處,加蓋改為「西北人民」字樣後使用,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原本加蓋種類有4種,除壹分、貳分伍釐面值外,另有拾伍分双片及拾圓片也被加蓋改為伍拾圓片,原於36.4.25日發行使用,發行數量壹分加蓋伍拾圓片共計發行23000張、貳分伍釐加蓋伍拾圓片共計發行7萬張,其餘2種則發行數量較少,是否該壹分及貳分伍釐加蓋伍拾圓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因庫存還甚多因此被利用來再次加蓋使用。
B、國父壹分面值由貴州加蓋的伍拾圓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其中華民國郵政明信片的「民國」2字處,加蓋改為「人民」字樣後使用(圖13),貴州加蓋的伍拾圓片原本加蓋種類有4種,除壹分面值有2種顏色外、另有貳分伍釐及拾圓片也被加蓋改為伍拾圓片,原於36年6月底發售時間甚晚,發行數量壹分2種顏色加蓋伍拾圓片,共計發行167846張,其餘2種則發行數量較少,是否因當初發行時間甚晚,不久郵資即漲價因此剩餘甚多未賣出而庫存,且壹分加蓋的伍拾圓片發行數量也是最多的,因此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壹分加蓋的伍拾圓片被利用來再次加蓋使用。
C、苪偉松藏品集第一集內P.167頁,記載有國父壹分面值由福建加蓋的伍拾圓片、國父貳分伍釐面值由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國父拾圓面值由上海加蓋的伍拾圓片,共3地區加蓋4張伍拾圓片(圖14),此3地區加蓋伍拾圓片似乎也跟其原本當初加蓋發行時的數量均較多有關,因此才有庫存還甚多或當初被百姓購入較多的關係,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再被繼續拿來加貼郵票後使用的情況。
D、國父拾圓面值由上海加蓋的伍拾圓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被裁剪及打洞,做為「子民圖書室」的書籍登記卡字樣後使用(圖15),上海加蓋的伍拾圓片僅此一種,原於36年5月發行使用,發行數量共計28萬張,是加蓋伍拾圓片中發行數量最多者,因此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因庫存甚多,也被大量重新利用做他種用途使用。
E、國父貳分伍釐面值由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被裁剪及打洞,做為「國立西安圖書館」的書籍登記卡字樣後使用(圖16),陝西加蓋的伍拾圓片原本加蓋種類有4種,除貳分伍釐面值外、另有壹分、拾伍分双片及拾圓片也被加蓋改為伍拾圓片,原於36.4. 25日發行使用,發行數量貳分伍釐加蓋伍拾圓片共計發行7萬張,是4種面值加蓋中發行數量最多的一種,其餘3種均較少,因此在大陸地區解放後同樣因庫存甚多,被大量重新利用做為他種用途使用。
該A、B、C、D、E五種片,在大陸地區解放後,重新被拿來大量使用,如此當初原先加蓋伍拾圓片的發行數量,在扣除此A、B、C、D、E五種所使用到的加蓋伍拾圓片後,其原本發行數量勢必會大幅減少不少,因此不論是原加蓋伍拾圓片的新片或實寄片,也均因存世數量的大幅減少,而相對覺得更加稀少及珍貴。
上項僅為個人所知及收集到的部份,相信應該還有其他地區,也有像上項A、B、C、D、E所介紹的使用情況,由於此種大量的消耗使用,相對的使其原本發行的數量就會隨之大幅减少,由於此攸關各地區加蓋片其真正的最後存世數量多寡,因此如果某地區加蓋片,有像A、B、C、D、E所介紹的相同使用情況,且使用的情況越多其原本加蓋伍拾圓片的存世數量就會越少,相信郵友都會相當關心及重視,到底還有那些地區加蓋伍拾圓片,也有像A、B、C、D、E一樣的相同使用情況,還望郵友大家一同來關心及探討。
在林光照先生的郵文中,最後還介紹了10張加蓋伍拾圓實寄片分屬8個地區加蓋,個人在此也補充15張實寄片,其中2張乃是該郵文中沒有介紹到的貴州及陝西地區加蓋實寄片,同時也要感謝朱明德先生、張建濱先生等大力支持提供影本及資料,才得以順利完成此篇郵文及提供較為豐富的內容給郵友們參考。
(圖17)為拾圓面值廣東加蓋伍拾圓片,銷廣州36.6.1日10時戳寄香港,明片左側另銷有「廣州郵票研究會卅六年六月壹日成立紀念」戳,証明該片為該會成立首日寄出的紀念片,民國34年至42年寄香港明片郵資同國內郵資,在35.11.1日至36.7.1日前國內明片郵資為50元,因此該片郵資符合正確無誤,且為伍拾圓郵資有效期限內使用相當難能可貴,另該片跟林光照先生郵文內(圖28)片相似,僅收信人姓名及地址不同而己。
(圖18)為拾圓面值廣東加蓋伍拾圓片,銷廣州卅六年六月廿二日十四時戳寄香港,雖然該片左側同樣銷有「廣州郵票研究會卅六年六月壹日成立紀念」戳,但使用日期己是六月廿二日並非首日,另銷蓋有「廣州六榕路稻谷倉非園」長方形地址章,由此章可得知寄片人為名郵人「林萍湘」先生,其郵資同(圖17)同樣符合正確無誤,該片同(圖17)均為寄香港陳江村先生收,陳江村先生為廣州郵票研究會第116號會員,曾在數期廣州郵刊上刊登徵求交換香港郵票廣告,因此跟林萍湘先生及郵友間會有較多書信往來。
(圖19)為拾圓面值廣東加蓋伍拾圓片,銷廣州卅六年七月一日九時戳寄當地,有廣州36.7.1日18時到達戳,該片為當時廣州名郵人黄文祿先生寄林萍湘先生親筆片,片中所談均與郵人、郵事等相關事項,黄文祿先生為廣州郵票研究會第10號會員,從廣州郵刊第1期起即見有發表郵文及刊登交換郵票廣告,後持續見發表多篇郵文及廣告,另由該片背面所註明寄信日期可得知為36年6月30日,此為明片國內郵資伍拾圓使用的最後一天,自36年7月1日起明片國內郵資由50元調漲為250元,黃文祿先生可能知道郵資要漲價,因此趕在郵資漲價前一天投郵寄出,但郵局在當天收到後可能時間己晚,改為第二天一早銷戳寄出,或在第二天的一早才由郵筒收回到郵局處理,因此銷蓋36.7.1日早上9時的郵戳寄出,雖然7月1日己是新郵資實施的首日,但並未銷蓋欠資戳記,或是新郵資實施初期,有緩衝期限特別優待並未予以欠資處罰,該片既可說是50元郵資末日實寄片,也可說是250元新郵資實施首日、舊郵資續用未罰欠資的實寄片,有著双重的代表身份極為特殊。
(圖20)為拾圓面值廣東加蓋伍拾圓片,另加貼2枚郵票郵資200元,連同明片郵資50元共計250元,銷廣州36.7.20日戳寄香港,該片同(圖17、18)均為名郵人林萍湘先生寄香港陳江村先生收,寄香港明片郵資在36.7.1日至36.12.11日前郵資調漲為250元,該片郵資符合正確無誤。
文長 移 下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