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上海集邮》2015年第12期编辑寄语

振奋人心 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向邮票诞生国的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夫妇赠送装有三套现行中国邮票的邮票册。这一事件对中国的邮迷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莫道邮政通信业务量的变迁,莫道纪念、特种邮票发行品种和数量的增减,小小方寸,经由国家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英国皇家邮集的持有者,永远珍藏,它们承担着多么厚重的份量呀!


邮资微调 好多年没有遇着邮资调整了,现在又“赶上”一回,国内印刷品资费微升,本、外埠每件分别上调4角、5角。邮资史爱好者一定未雨绸缪,为制作旧资 尾日、新资 首日的实寄邮件充分准备,为“00后”、“10后”的集邮新军留下“历史作品”。如果中国今后发行“永久邮资”邮票,这类调资封片就更为难得了。然而,制作品终究逊色于自然品,寻觅期刊正常投递的调资首尾日实寄品正还并不容易。


耄耋邮会 90年前成立的中华邮票会实际存在只15年,同年诞生的新光邮票会勉力维持也不足30年,但在中国集邮复苏以来,每当它们成立年份的逢五逢十,都会有人发起和举行纪念活动,并且得到广泛的响应,早已超过了30年,还会延续下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半是出于老人们的怀旧情结,半是现今会员对邮会发展的期盼。旧邮会的实况无法重现,亲历者的回忆也难免模糊,后人们记着先人们美好的一面,借古励今,意在继承优良的传统,未尝不是又一种值得弘扬的传统。


局所变迁 城市在发展,通信习惯在改变,邮政局所的迁、并、撤、建会或紧或慢地实现。注意收集同一地区不同地名的邮戳,编组成集,描绘城市建设的沧桑,应是一番很有意义的玩赏。何况,及时记录邮戳使用的实况,还是为实寄封真伪鉴定准备资料的重要举措。


何剑均 402号
微信号:hjj12312399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