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烧龙好玩.
近礼书斋 发表于 2010-5-3 08:09



    是插烟花上去吧?

TOP

51.惠阳
52.惠州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两区和博罗县、惠东县、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21万。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惠州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青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罗浮山酥醪莱
  罗浮山酥醪菜产于博罗境内的罗浮山酥醪村,又名仙人菜。由于酥醪村土质肥沃、气候独特、水源无污染,加上酥醪村人制作手法独特,所以酥醪菜具有味美、纤维质少、用量少等特点,是煲汤的上等材料,且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
  罗浮山百草油
  罗浮山百草油是由位于罗浮山脚的药厂采集百余种产于罗浮山的草药,采用古法提炼配制成的一种药油。其成份比例合理,药性平和,气味芬芳,药效显著,内服外用均可。
  罗浮山甜茶
  罗浮山甜茶味道甘甜可口,具有清凉解热、止渴生津、开胃消滞、降胆固醇等作用,是居住在罗浮山的制茶人采集天然生长在罗浮山的独有茶种,用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特产。
  东江糯米酒
  东江糯米酒所选用的糯米纯正,配方独特,形成了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红色,不含任何人工调味料的甜蜜,芬芳浓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宴客送礼的佳品。
  南昆山观音菜
  南昆山观音菜外型似兰花叶,碧绿而无污染,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会感有大蒜、大葱、微苦、甘甜的味道,具有清湿排瘀的功效。由于品偿观音菜时,要求吃者慢嚼细咽,因此,对面部美容有一定的好处。
  龙门竹笋
  龙门是惠州的东北部山区,盛产苗竹。每到竹笋收获的季节,竹农便到竹林挖取可加工的笋,经挑选后再加工。龙门笋干色泽金黄,香甜爽滑,其味特佳,可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
  龙门竹牙签
  龙门竹牙签选料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方便携带,因而,人们到了龙门,总要带一些龙门牙签,既可家用,又可送友,其实用价值远超出了牙签本身的内涵。
  龙门米粉
  龙门米粉选用优质的黄粘米作原料,用优质的山泉水和合加工精制而成,粉丝透明,幼滑、爽口,不易断,用沸水泡片刻,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作主食老少皆宜,作早餐更是干吃或配上上汤均可,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是不可多得的特产。
  博罗酥糖
  博罗酥糖酥松可口、甜而不腻,是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是只有博罗才有生产的地道特产,有罗浮山牌为正宗。
  博罗凉果
  惠州四时佳果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陈皮梅、甘草梅、话梅姜、应子、蛇胆陈皮等百种。这些凉果,93年曾获马来西亚食品博览会金虎奖,95年又获中国优质食品奖,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及东南亚,极受游客的青睐。
  荔枝
  惠州荔枝果形别致,颜色鲜红悦目,果肉状如凝脂,清甜浓香,风味独特的荔枝到处皆是。主要品种有:淮枝、糯米糍、桂味、黑叶、妃子笑等等。每年农历三月,惠州荔枝便有荔枝陆续上市,五、六月是荔枝的盛产期。主产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荔枝营养丰富,具有益智、开胃、补元气之功效,因此,每到荔枝产出期,不少游人墨客文人雅士云集惠州,成为惠州的一大盛事。
  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味道清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每年八月份左右,有大量的鲜龙眼上市,供人们尝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炼制成圆肉。用龙眼加工制成的龙眼肉(圆肉)是病后体虚、贫血、神经衰弱和产后血亏等症的滋补佳品。
  惠州产的龙眼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芒果
  芒果果实扁平,表皮为绿色,熟透时,表皮金黄,果肉香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鲜吃有生津止渴、消暑舒神之功效。不少有心人还将其制成芒果干、芒果叶等以备不时之需。
  惠州产的芒果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东、惠阳、博罗、惠城区。
  柑桔
  惠州产的柑、桔品种齐全,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是惠州的主产水果之一。其副产品主要有桔饼、鲜橙汁等。
惠州市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中下游。总面积1262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淡水街道金惠大道,邮编:516200。代码:441303。区号:0752。拼音:Huiyang Qu。
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风水宝地。
  惠阳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辖淡水、秋长、新圩、镇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澳头、霞涌10个镇和三和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1184平方公里,人口50.77万。区委、区政府驻淡水镇。撤市设区以后,惠阳成为惠州滨海城市的重要组团。境内的大亚湾海域宽有51.8公里海岸线,素有“黄金海岸”之誉;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宜于开发“三高”农业、工业和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蕴藏钨、锡、煤、泥炭土等矿产,盛产稻谷、花生、蔬菜、荔枝等农产品,以及海螺、石斑、龙虾、膏蟹等海产品。
惠阳市区淡水因古井得名,宋末年间,淡水只不过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墟,叫“上墟”。自从古井开凿之后,小镇人口才逐渐增多,到了乾隆初期,淡水才形成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墟”。 关于古井的传说,由于有着官方的记载,因此对当地人而言已不再神秘。据《惠阳县志》,古井平面呈不规则形状,沙底、井栏用石构筑,长约8米,宽6米,深约1.8米。井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源源不绝、四季常溢、水清且淡,故名“淡水古井”。 传说某年大旱,一农夫戽水灌田。中午骄阳似火,其妻往田里送粥。途遇一蓬头垢面、步履艰难的老翁向她讨粥充饥。见他可怜,妇人遂舀粥给他。老翁喝完粥后,递给妇人一节竹筒,便转身而去。农夫饥肠辘辘,正等粥喝,不料其妻只送来一节竹筒。听了妻子的叙述后,农夫大怒,将竹筒掷出数丈远,骂道:“此废物耳,何用之有!”忽然,竹筒落下的地方,水声哗然,泉水自竹筒源源不断地涌出。农夫这才知道老翁是仙人。后来,人们因此在这里筑成此井。在邓承修写成《淡水八景诗》之前,相传有人在古井里看到只能在海水里生存的青鳢鱼,于是就有了“古井连通东海殿”之说。 岁月如梭,当自来水厂的水管取代了古井之后,古井自然成了经济发展浪潮下的淘汰品。上世纪90年代末,古井一带的土地被征用建成今天的体育馆和游泳馆。
东晋后主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属梁化郡归乐善县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属循州(惠州的古称)归善县
  五代南汉置祯州,宋避仁宗讳改惠州。1913年改惠阳县。因州得名。取恩惠之意。
  宋代(1076年) 设淡水盐场,管理盐务事宜。场址设在今平海镇内(一说在今惠阳市淡水,后移于平海)。
  建归善县初无县城,移至城东白鹤峰(今惠阳卫生学校处),南汉迁至惠州府城,明朝初由河南岸(今惠城区河南岸镇)迁回白鹤峰,明永乐年间又迁回府城。明万历六年(1578)迁入惠州桥东(称为县城)东平,将民城变成县城。建国初,县城设在淡水镇,1950年4月县城迁回惠州镇。1990年3月县城再次迁回淡水镇。
  1994年5月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68号)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
  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6号):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惠阳区辖原县级惠阳市的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等10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淡水镇金惠大道。原惠阳市所辖的陈江、潼湖、潼桥、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等10个镇划归惠州市惠城区管辖。
  2000年,惠阳市辖20个镇。总人口862822人,各镇人口: 淡水镇 187022 沙田镇 15255 秋长镇 56311 新圩镇 78832 镇隆镇 47204 陈江镇 79027 沥林镇 40744 潼湖镇 30180 永湖镇 25103 良井镇 27721 平潭镇 32944 马安镇 27496 水口镇 64536 横沥镇 19469 矮陂镇 17424 大岚镇 5949 芦洲镇 9274 芦岚镇 7450 澳头镇 36196 霞涌镇 16290 西区虚拟街道 18390 潼湖华侨农场虚拟镇 2000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惠阳市辖20个镇(淡水 马安 永湖 水口 横沥 矮陂 良井 平潭 沙田 霞涌 澳头 秋长 新圩 镇隆 沥林 潼湖 陈江 芦洲 芦岚 大岚),250个村委会、45个居委会。
  2003年,辖10个镇(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辖4个街道(淡水、霞涌、澳头、秋长)、6个镇(永湖 良井 平潭 沙田 新圩 镇隆)。
  2006年4月28日,惠阳区淡水镇、秋长镇两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
原惠阳地区不是惠阳县也不是单单指惠州市.惠阳地区
  其实惠阳地区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广东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因为其驻地设在当时的惠州府城设惠州桥西,惠阳县县城则位于惠州桥东所以称谓惠阳地区,它的功能是代表省政府行使职权,是省政府派出机构。惠阳地区不称作政府而是称作行政公署,其代表省政府管理的各县市都由省直管,各县市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关系。惠州市是原惠阳县的中心镇,是原惠阳县的下级,1958年惠州镇从升格为县级惠州市与惠阳县的关系是平行关系。1989年惠州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与县级惠阳市的关系是代管关系。
  所属县市是:惠州市,博罗县,惠阳县(今惠州市惠阳区),东莞市,宝安(深圳市),紫金县,河源县(今河源市以及东源县),龙川县,海陆丰(今为汕尾市),连平州,和平县
  惠阳地区
  惠阳专区、惠阳地区 1956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粤东行政区所属惠阳、河源、龙川、紫金、海丰、陆丰6县及粤中行政区所属博罗(驻博城镇)、宝安(驻深圳)、东莞(驻莞城镇)、增城、龙门5县。粤北行政区所属连平、和平2县划入惠阳专区。辖13县。
  1958年由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由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署驻惠州市。由惠阳县析置惠东县(驻平山镇)。惠阳专区辖1市、14县。
  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撤销惠州市,改设惠州镇,划归惠阳县管辖。将惠阳、惠东、增城、龙门、博罗、宝安、东莞7县划归佛山专区;海丰、紫金、陆丰3县划归汕头专区;连平、龙川、河源3县划归韶关专区。撤销和平县,并入连平县。
  1963年复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属佛山专区的惠阳(驻惠州镇)、博罗、宝安(驻深圳)、东莞、增城、龙门(驻龙城镇)6县,韶关专区的河源、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4县及汕头专区的紫金县(驻紫城镇)划入惠阳专区。辖11县。
  1964年由惠州镇复设惠州市,属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区辖1市、11县。
  1965年恢复惠东县(驻平山镇,原惠东县划归佛山专区后于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地区驻惠州市。辖惠州市及惠阳(驻惠州市)、博罗、龙门(驻龙城镇)、河源(驻源城镇)、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紫金(驻紫城镇)、惠东(驻平山镇)、宝安(驻深圳镇)、东莞(驻莞城镇)、增城等12县。
  1975年将增城、龙门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连平县驻地元善镇改为红阳镇;和平县驻地阳明镇改为东风镇。惠阳地区辖1市、10县。
  1979年撤销宝安县,改设深圳市,由省直辖。惠阳地区辖1市、9县。
  〔东江专区〕 1949年设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连平(驻元善镇)、河源、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驻海城镇)、陆丰(驻东海镇)等11县。
  1951年原属北江专区的新丰县划入东江专区。东江专区辖12县。
  1952年撤销东江专区,将惠阳、紫金、河源、龙川、海丰、陆丰6县划归粤东行政区;连平、和平、新丰3县划归粤北行政区;博罗、龙门、增城3县划归粤中行政区。



PICT3993a.jpg PICT4051b.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好像经过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是插烟花上去吧?
西樵佬 发表于 2010-5-5 09:03



    是的.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罗浮山百草油今早就用了.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一哥,有一图用了紫外拍?

TOP

53.连州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连江上游。东北与湖南省宜章县相接,东南与阳山县交界,西南和连南县为邻,西北与湖南蓝山县、江化县接壤,北面同湖南省临武县相连。总面积2661平方千米/2663.33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连州镇,邮编:513401。代码:441882。区号:0763。拼音:Lianzhou Shi(Lianzhou City)。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五岭南麓,北江支流连江上游。北靠湖南省永州、郴州两市的宜章、临武、蓝山、江华等县;西部与连南、连山两个民族自治县以及广西贺州相接;东部与阳山县接壤;南临珠三角,是珠三角后花园。历史上,连州是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和商贸、文化中心,又是中原往南粤的主要通衢。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辖10个镇2个民族乡,全市总面积2663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市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 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初(公元前183年)立县,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州,称连州。连州2000多年前便有历史记载,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人刘禹锡,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宰相张浚、学者张式,明代诗人屈大均,清代学者翁方纲等文人雅士、墨客骚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墨迹和碑记。连州又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南宋著名将领岳飞以及唐朝黄巢都在连州驻守过。当年邓小平、张云逸曾率领红七军转战连州,留下一段佳话。连州还是唐朝宰相刘瞻、晚唐诗人孟宾于和抗日名将冯达飞的故乡。如今,连州还是第三批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旅游中心城市。
交通网络:连州是粤、湘、桂三省(区)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南距广州230公里。拥有交通物流快捷便利的区位优势,清连一级公路、国道107、323线,省道114、259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太原——澳门高速公路贯通全境。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连接周边县市的七大出口均为高等级公路。连接京广线的连州——坪石铁路正在建设中,柳州——赣州的铁路将横贯连州。水路运输直达珠三角地区。

矿产资源:连州市的矿产资源达23种之多,主要有煤,铁,锰,铝,铅,锌,钨,锡,硅灰石,白云石,花岗岩,滑石,石墨,石膏等,其中重钙,硅灰石蕴藏量达5亿立方米,仅朝天地区分布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煤炭蕴藏量1.6亿吨;锰矿储量550万吨;汉白玉储量5亿立方米。
电力资源:连州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未来几年将成为广东省粤北地区的能源基地。
水电:连州市辖有潭岭水电厂及一批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万千瓦。
火电:连州火电厂第一,二期装机容量达52万千瓦的机组已经投产,第三期装机容量60千瓦的项目正在筹建中,此外,火电厂四期扩建工程装机容量60万千瓦项目也正在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 目前,正在筹建当中还有装机容量164万千瓦的广东侨远发电厂项目。
   
古诗云“连州水石冠南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连州奇异秀美的山水,唐代诗人刘禹锡贬任连州刺史时,就曾写下了“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唐代文学家韩愈,亦在《燕喜亭记》中赞美“吾州之山水名天下”。湟川三峡即具有长江三峡之险峻,又具备了桂林漓江之秀美,明末屈大均游遍岭南诸峡,而在其所著《广东新语》中最为推崇的正是湟川三峡。“潭岭天湖”水面海拔高640多米,是广东海拔最高的湖泊,湖水明净似镜。神秘瑰丽的地下银河,全长1500米,穿越四座大山,河之两岸石钟乳千姿百态,造型巧夺天工,具有“广东地下第一河”的美称。大东山山峦深秀,妙趣天成,拥有雾海、奇峰、古松、秀木、温泉、瀑布。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连州市人文景观众多,建于南北朝的慧光塔和始建于唐朝的燕喜亭,古朴典雅,造型独特。而具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连州慧光塔(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更是被誉为“东方斜塔”,其倾斜值达1.0472米之多。始建于南北朝的福山古寺,是道家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具有很高的宗教价值。此外,还有大云洞摩岩石刻、燕喜山石刻等古胜名迹。游客走进了连州,就仿佛跨入了美丽的大自然画廊,而那浓厚的粤西北文化,亦将令你回味无穷。连州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5℃年日照1634.4小时,光照充足,年降雨量1571毫米,雨量充沛。
连州,粤北的一块边地,五岭中萌渚岭系的簸箕山、大东山、大龙山、大雾山和静福山五大山脉连成一体,成金字形雄踞大半个市,令连州地形千姿百态,或耸起为岭,或陷下为谷,或突然成丘,或坦然成畴。且岩系构造复杂,土地肥瘠不匀。这里一年四季更迭分明,地貌海拔不同,就“十里不同天”,令连州土特产丰富多样。


连州市
连州地属粤北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不管是在东陂的地下河还是湟川的两岸,钟乳石都是非常令人称奇的。“喀斯特”本是斯洛文尼亚的一个地区。那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连州的钟乳石早在唐朝就很著名了,当时还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刘禹锡在其连州刺史任上曾对连州描绘道:“山高而秀,灵液渗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铢……”屈大均则在《广东新语》中写道:“石皆雕镂通透,如破莲蓬,内外有悬乳千万支,长者逾千尺。"而作为岭南三家之首的诗人,屈翁也毫不例外写诗赞咏连州钟乳石:“石垂太古乳,泉溅半天长。倒插云根乱,横开水口斜”。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连州,
连州市因连口水得名。一说因有黄莲岭得名。1912年改连县。1994年设市。
2000年,连州市辖连州、附城、西岸、清水、东陂、丰阳、大路边、星子、龙坪、保安、朱岗、清江、山塘、潭岭、麻步、朝天、西江、高山、龙潭、九陂20个镇,三水、瑶安2个瑶族乡。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09360人,其中:连州镇 107269人、星子镇 35309人、大路边镇 25228人、龙坪镇 16892人、西岸镇 27912人、保安镇 25674人、丰阳镇 14131人、东陂镇 23730人、清水镇 9173人、九陂镇 19808人、高山镇 3392人、朝天镇 8330人、附城镇 16165人、朱岗镇 9319人、潭岭镇 2636人、龙潭镇 5781人、清江镇 13500人、山塘镇 15548人、西江镇 8536人、麻步镇 8258人、瑶安瑶族乡 9660人、三水瑶族乡 3109人。
2002年,连州市辖20个镇(连洲、保安、星子、龙坪、清水、西岸、东陂、丰阳、清江、麻步、山塘、潭岭、朝天、西江、高山、龙潭、九陂、附城、朱岗、大路边)、2个民族乡(瑶安瑶族、三水瑶族),207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3年,据《清远日报》报道:连州市将在年底前撤并山塘、清江、潭岭等9个镇(乡)。镇(乡)总数将由原来的22个变为12个。村级撤并工作将在2004年底前完成。 连州市乡镇撤并后,初步形成了中心镇格局,以该市巾峰山为界,山上片保留了龙坪、星子、大路边、西江4个中心集镇;山下片保留了连州、东陂、九陂、保安、丰阳、西岸6个中心集镇和三水、瑶安2个民族乡。其中有9个镇人口超过3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连州市辖10个镇(连州、保安、星子、龙坪、西岸、东陂、丰阳、西江、九陂、大路边)、2个民族乡(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



PICT3994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很远哦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很好的资料啊,进来学习一下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学习了!
广州工业大道石溪富全街10号(510288)   蓝俊平

TOP

这帖子是文游广东!省钱省力!配上图片就可出书!

TOP

连州改为市的欠资戳好一段时间还是连县的.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连州,连南应该是广东最艰苦的地方了!

TOP

前段时间去过连州三水瑶族乡,河里的鱼很鲜美。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下次也要带上我吧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麦会还敢去吗?
邓 ..德. .勤 -- 中国邮史研究会.728号会员!手机:1-3-5-5--6--3--0--8--8--1--0

TOP

三水是你的根据地啊。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要去要去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不是叫三排瑶吗?

TOP

三排瑶在连南。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