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中立”大全套巨献华宇秋拍 在今日结束的华宇邮品专场,作为此次力推的1912年蟠龙及欠资加盖临时中立大全套新票46全,最终的成交价RMB2,875,000.00(含佣金)。对于在低迷邮市行情下,可以有如此高额成交,当属不易。 这套“临时中立”大全套,其中未发行之28枚均为无胶,有正式对外发行之18枚盖有钟笑炉保真章,整体品相上中品,目前已知大全套存世在10套以内,完整之大全套已近十年未曾在公开上拍卖出现过,极为罕见。 点击链接,关注华宇秋拍全程直播,了解第一手信息。 http://www.huabid.com/offline/series/10000
—缘起— 1911年12月袁世凯奉旨与民军议和,相峙两个月未决,直至1912年2月12日(阴历辛亥年12月25日),大清朝廷知大势已无可挽回,于是下逊位诏,宣告大清宣统皇帝退位。逊位诏其中一段话:「‧‧‧‧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可见当时北方与南方政府仍未能达成共识。 1912年1月,时值议和期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曾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将库存清代无水印蟠龙邮票十五种,加盖「中华民国」字样行用。满清末年,腐败积弱,邮政实权仍控制于外人之手,当时邮务总办为法国人帛黎(T. PIRY) 主持中国邮政大权,清政府向无干涉之余地。在当时帛黎虽见南方各省纷纷光复,但惟恐邮政受政治影响,故虽接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命令,亦不遵行,帛黎竟自作主张将蟠龙无水印票十五种及欠资票八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发行。 当时邮局所称「中立」,缘于各国驻华使馆共同决定对待中国革命时期之政策。武汉光复后,驻华各国领事团曾公布中立文告,上海议和时,驻沪六国领事会议有确守中立之意见书,致送议和代表。帛黎虽以外人而掌握中国邮政,但究竟属于中国官吏,其擅做主张发行「临时中立」邮票,意在表态,邮政机构完全独立,既不附属大清帝国,亦不遵从中华民国,此荒谬之举随即为革命人士知悉,指责之声四起,群情鼎沸,邮政当局见事态扩大,为平息众愤乃立即停售,并下令各局将该票缴回邮政总局,但已有部分面值于福州邮局发售出去。 当时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呈报孙大总统文中曾提及:「‧‧‧‧邮政现名中国自办,实则种种实权,仍在北京邮政总办帛黎之手,帛黎遇事把持,久为国人所共恨,即如此次起义,南北未曾统一之时,帛黎竟敢将前清邮票,私自印「临时中立」四字交局发行。后经本部司员向南京上海各邮局洋员一再阻止,始寝不发。彼之藐视主权,意图侵越,野心勃勃已可窥见一般‧‧‧‧」。 此加盖「临时中立」字样之邮票共计有蟠龙邮票15种,欠资邮票8种,据绵嘉礼华邮记要中记载,售出数量如下: 蟠龙叁分:6000枚 | 蟠龙壹圆:96枚 | 蟠龙贰圆:96枚 | 蟠龙伍圆:288枚 |
蓝欠资半分、肆分、伍分、壹角、贰角及参角虽有公开发售,但未见客观之统计数据。其余各面值均未公开发售,此售出数量,虽后人另有其他统计数据,但均相去不远。 嗣后,缴回总局之加盖「临时中立」邮票,数量相当可观,如废弃不用,未免可惜与浪费,于是民国政府乃下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将收回之「临时中立」邮票,以黑色或红色掩盖「临时中立」四字,再直行重盖「中华民国」四字,惟不知是否电文错误,抑或帛黎故意做对,竟刻意不将「临时中立」四字涂去,而直接加上「中华民国」四字,与原来之「临时中立」四字成十字形状,其措词不通,更与中国政府之原意背道而驰,故当局获悉之下,立令各局停售并缴回,惟南京、汉口、长沙等邮局,已有数种面值,曾经正式发售。 上述南京交通部呈报孙大总统文中,末段更有下列词句:「‧‧‧‧不料清帝逊位后,帛黎复电各省邮局,仍令发行,尤为轻蔑民国之铁证‧‧‧‧」。民国元年三月十九日,孙大总统致电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称:「‧‧‧‧邮政总办帛黎前于邮票上盖印「临时中立」字样,经外交部、交通部令其抹去此四字,加印「中华民国」字样于上,惟伊现在仍不将「临时中立」四字抹去,遂成「中华民国临时中立」八字,实属有碍国体,闻已颁发数省,应请即令帛黎转电各处,必须无「中立」字样方许发行。」 此「中华民国临时中立」邮票,于南京、汉口、长沙等邮局售出,加盖之邮票共计有蟠龙邮票15种,欠资邮票8种,依据绵嘉礼华邮记要中记载,售出数量如下: 蟠龙壹分:2289一枚 | 蟠龙叁分:2818枚 | 蟠龙壹角:492枚 | 蟠龙壹角陆分:200枚 | 蟠龙伍角:87枚 | 蟠龙壹圆:156枚 | 蟠龙贰圆:93一枚 | 蟠龙伍圆:52枚 |
其余各面值均未公开发售,此售出数量,虽后人另有其他统计数据,但均相去不远。 关于加盖「临时中立」邮票另有一说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成功,当年11月9日,福建新军随之举义,在福州成立军政府,推孙道仁为都督。11月13日,闽都督府正式成立,孙道仁任都督,发出安民告示,宣告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当时曾照会福州邮务总办卜礼士:「本都督已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嘱将邮票上「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并惟本都督命令是听,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查1911年11月14日《邮政总局致清邮传部邮政局移付》载:「据长沙、福州邮局,伪政府嘱将邮票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清邮局饬凡通行,以已占各省为限由。」福建军政府毫不动摇,提出更为坚决的4项办法:一、邮票应向上海大东书局定,须与该书局订不得私印之约。二、应派员到沪监印,宜派员二人轮值监视。三、应由都督府通电各独立省,请其承认闽省新邮票,俟总机关成立,再行改照章举办。四、新邮票备便时,即交卜总办行用,如其反抗,须由本部收回自办。面对福建军政府的严正要求,帛黎极为不安。他改变初衷,连忙下令上海邮政供应股,将一批清代伦敦版无水印皤龙邮票与欠资邮票加盖「临时中立」4字,作为福州应急之用。1912年1月27日发出的公函称:“鉴于目前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为顺应形势,避免事端,现有必要先将部分邮票加印「临时中立」字样,以应需要。己饬邮政供应处立即着手办理此项工作,将向各邮界配发此种加印邮票。”“各邮政局所一俟收到此种加印邮票,应即出售使用。”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原先提出4项办法态度坚决的福建军政府没有制止这种做法。于是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加印“临时中立”的邮票,1912年1月30日在福州发行。 “临时中立”大全套巨献华宇秋拍在今日结束的华宇邮品专场,作为此次力推的1912年蟠龙及欠资加盖临时中立大全套新票46全,最终的成交价RMB2,875,000.00(含佣金)。对于在低迷邮市行情下,可以有如此高额成交,当属不易。 这套“临时中立”大全套,其中未发行之28枚均为无胶,有正式对外发行之18枚盖有钟笑炉保真章,整体品相上中品,目前已知大全套存世在10套以内,完整之大全套已近十年未曾在公开上拍卖出现过,极为罕见。 点击链接,关注华宇秋拍全程直播,了解第一手信息。 http://www.huabid.com/offline/series/10000 —缘起— 1911年12月袁世凯奉旨与民军议和,相峙两个月未决,直至1912年2月12日(阴历辛亥年12月25日),大清朝廷知大势已无可挽回,于是下逊位诏,宣告大清宣统皇帝退位。逊位诏其中一段话:「‧‧‧‧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可见当时北方与南方政府仍未能达成共识。 1912年1月,时值议和期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曾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将库存清代无水印蟠龙邮票十五种,加盖「中华民国」字样行用。满清末年,腐败积弱,邮政实权仍控制于外人之手,当时邮务总办为法国人帛黎(T. PIRY) 主持中国邮政大权,清政府向无干涉之余地。在当时帛黎虽见南方各省纷纷光复,但惟恐邮政受政治影响,故虽接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命令,亦不遵行,帛黎竟自作主张将蟠龙无水印票十五种及欠资票八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发行。 当时邮局所称「中立」,缘于各国驻华使馆共同决定对待中国革命时期之政策。武汉光复后,驻华各国领事团曾公布中立文告,上海议和时,驻沪六国领事会议有确守中立之意见书,致送议和代表。帛黎虽以外人而掌握中国邮政,但究竟属于中国官吏,其擅做主张发行「临时中立」邮票,意在表态,邮政机构完全独立,既不附属大清帝国,亦不遵从中华民国,此荒谬之举随即为革命人士知悉,指责之声四起,群情鼎沸,邮政当局见事态扩大,为平息众愤乃立即停售,并下令各局将该票缴回邮政总局,但已有部分面值于福州邮局发售出去。 当时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呈报孙大总统文中曾提及:「‧‧‧‧邮政现名中国自办,实则种种实权,仍在北京邮政总办帛黎之手,帛黎遇事把持,久为国人所共恨,即如此次起义,南北未曾统一之时,帛黎竟敢将前清邮票,私自印「临时中立」四字交局发行。后经本部司员向南京上海各邮局洋员一再阻止,始寝不发。彼之藐视主权,意图侵越,野心勃勃已可窥见一般‧‧‧‧」。 此加盖「临时中立」字样之邮票共计有蟠龙邮票15种,欠资邮票8种,据绵嘉礼华邮记要中记载,售出数量如下: 蟠龙叁分:6000枚 | 蟠龙壹圆:96枚 | 蟠龙贰圆:96枚 | 蟠龙伍圆:288枚 |
蓝欠资半分、肆分、伍分、壹角、贰角及参角虽有公开发售,但未见客观之统计数据。其余各面值均未公开发售,此售出数量,虽后人另有其他统计数据,但均相去不远。 嗣后,缴回总局之加盖「临时中立」邮票,数量相当可观,如废弃不用,未免可惜与浪费,于是民国政府乃下令上海海关造册处,将收回之「临时中立」邮票,以黑色或红色掩盖「临时中立」四字,再直行重盖「中华民国」四字,惟不知是否电文错误,抑或帛黎故意做对,竟刻意不将「临时中立」四字涂去,而直接加上「中华民国」四字,与原来之「临时中立」四字成十字形状,其措词不通,更与中国政府之原意背道而驰,故当局获悉之下,立令各局停售并缴回,惟南京、汉口、长沙等邮局,已有数种面值,曾经正式发售。 上述南京交通部呈报孙大总统文中,末段更有下列词句:「‧‧‧‧不料清帝逊位后,帛黎复电各省邮局,仍令发行,尤为轻蔑民国之铁证‧‧‧‧」。民国元年三月十九日,孙大总统致电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称:「‧‧‧‧邮政总办帛黎前于邮票上盖印「临时中立」字样,经外交部、交通部令其抹去此四字,加印「中华民国」字样于上,惟伊现在仍不将「临时中立」四字抹去,遂成「中华民国临时中立」八字,实属有碍国体,闻已颁发数省,应请即令帛黎转电各处,必须无「中立」字样方许发行。」 此「中华民国临时中立」邮票,于南京、汉口、长沙等邮局售出,加盖之邮票共计有蟠龙邮票15种,欠资邮票8种,依据绵嘉礼华邮记要中记载,售出数量如下: 蟠龙壹分:2289一枚 | 蟠龙叁分:2818枚 | 蟠龙壹角:492枚 | 蟠龙壹角陆分:200枚 | 蟠龙伍角:87枚 | 蟠龙壹圆:156枚 | 蟠龙贰圆:93一枚 | 蟠龙伍圆:52枚 |
其余各面值均未公开发售,此售出数量,虽后人另有其他统计数据,但均相去不远。 关于加盖「临时中立」邮票另有一说为: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成功,当年11月9日,福建新军随之举义,在福州成立军政府,推孙道仁为都督。11月13日,闽都督府正式成立,孙道仁任都督,发出安民告示,宣告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当时曾照会福州邮务总办卜礼士:「本都督已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嘱将邮票上「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并惟本都督命令是听,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查1911年11月14日《邮政总局致清邮传部邮政局移付》载:「据长沙、福州邮局,伪政府嘱将邮票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清邮局饬凡通行,以已占各省为限由。」福建军政府毫不动摇,提出更为坚决的4项办法:一、邮票应向上海大东书局定,须与该书局订不得私印之约。二、应派员到沪监印,宜派员二人轮值监视。三、应由都督府通电各独立省,请其承认闽省新邮票,俟总机关成立,再行改照章举办。四、新邮票备便时,即交卜总办行用,如其反抗,须由本部收回自办。面对福建军政府的严正要求,帛黎极为不安。他改变初衷,连忙下令上海邮政供应股,将一批清代伦敦版无水印皤龙邮票与欠资邮票加盖「临时中立」4字,作为福州应急之用。1912年1月27日发出的公函称:“鉴于目前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为顺应形势,避免事端,现有必要先将部分邮票加印「临时中立」字样,以应需要。己饬邮政供应处立即着手办理此项工作,将向各邮界配发此种加印邮票。”“各邮政局所一俟收到此种加印邮票,应即出售使用。”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原先提出4项办法态度坚决的福建军政府没有制止这种做法。于是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加印“临时中立”的邮票,1912年1月30日在福州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