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林書豪訪問錄無刪剪版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10:53     标题: 林書豪訪問錄無刪剪版

主持人: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把篮球当成你的职业的?

林书豪:在我大学快要毕业时,我真的很想打篮球,我想先试打一年,当时我觉得如果我不做的话会后悔一辈子。对我而言这是我喜爱做的事,我就先打一年,看看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很感恩能打进NBA,所以现在我想要一直打,能打多久就打多久。

主持人:你那个时候有没有想说,跟家人哪一个人先商量商量。

林书豪:跟全家人一起商量。我跟家人都很亲近,我很在乎他们的意见。他们很早就知道我想这样做。他们也相信我会做得很好。

主持人:林妈妈你们全家人都支持吗?如果他要打篮球,就会影响他的前途,因为他是哈佛大学经济系毕业的。

林妈妈: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我记得我们那时候,我有说最了不起就再多养你几年,因为他如果进不去MBA, 就只能打国家篮球协会发展联盟,薪水就会很低。所以我们就说,如果你想再多打几年,可以,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打太多,我养不起你这么多年。所以,你再打个两年。我很感谢神,他第一年就可以进NBA,所以现在我不用养他,是他养我了。

主持人:你们家里的关系很亲近,所以你们读彼此很知道对方的需要,然后给与最大的支持和爱。可是Jeremy(林书豪)在高中时,带领学校球队拿下的是加州的高中联赛冠军,那个时候你还被评为“年度最佳球员”, 但是你申请大学的时候你却受到了一个挫折,因为你申请史丹福大学奖学金,没有申请上。

林书豪:是的,我真的很想上史丹福大学,他就在我高中的对面,我从小就把史丹福大学的球员当作偶像,我真的很想上这所大学。但事实上我的父母告诉我,他们不认为我应该上这所大学,因为申请不到奖学金,他们 也说(他们的)教练并不很想要我去那里打球。我记得我为此时祷告近6个月,在那段甄选的过程中,有一天早上,我发现史丹福大学的教练对我所说的话几乎都是 谎言,所以我就决定去哈佛。但对我而言我并不想去哈佛,事实上哈佛是我的最后选择,但是神将其他的门都关上了,很清楚地让我知道他要我去哈佛。现在回过头 来看看,我可以明白是为什么,我也很感谢,我没有去史丹福或其他学校。

主持人:很多人都想进NBA,你是怎么样让球探去发现你的?

林 书豪:我只是很喜爱打球,我尽量多打球,让自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但是仍然需要很多条件才能让我进入NBA。我列举了12到15项需要做得事,但都不是我 能做到的,所以惟有神在其中掌权,就像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遇见会影响我生涯发展的教练,或者是神关上这扇门,却奇迹般的开启另一扇门,有这么多这样的故事 和事件,每一件事都看见神的作为在其中。

主持人:请林妈妈谈一下,就是这一次NBA选秀的时候,书豪不是第一次就进去的,对不对?你们那个时候有没有很忐忑?然后再那场选秀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准备的?

林 妈妈:书豪尽了他的力,所有的锻炼他都准备了,所以我们原先以为他最后会被选上,没有选中的那一霎那时蛮沮丧的,但是我觉得神也很恩待他,我们原先以为湖 人队会选他,湖人队排第58,而58没有选他的时候,电话铃就响了,达拉斯的那个Donnie Nelson就打给他,他那个时候正在忙着跟Donnie Nelson讲话,我们大家当然都很沮丧,等到他讲完话,虽然Donnie Nelson邀请他去打夏季联赛,我们还是很沮丧,所以有蛮长一段时间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要讲什么。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林书豪,我当时觉得很生气。

主持人:生气?

林书豪:是的。真的很懊丧,因为我觉得我打得很好,也被告知我很有机会,有几个队都说要将我放在考虑之中,但是就像妈妈所说的那样,Donnie Nelson打电话来,他也是一位很虔诚的基督徒,当我在和他谈话中,他说要知道神对我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这(次失败)可能只是一个需要挪开的小石块,或是一个你需要跨越的小障碍。神是掌权的,这是他(Donnie Nelson)对我的提醒,同时他也邀请我去参加夏季联赛。

主持人:就是那一次你吃了很多辣鸡翅来出气?

林书豪:是的。

主持人:吃了几个?

林书豪:我不知道,大约有40只吧。

主持人:这样令你觉得好一些吗?

林书豪:没有。后来我肚子很痛,但我以为这样会令我好过一些。

主持人:你后来是怎么选择金州勇士队的?

林书豪:有5个主要原因:他们给我最好的合约,这是我长大的地方,他们给我最大的上场空间,他们的球风很好,他们也是第一个积极来争取我。

主持人:所以当你进入了金州勇士队时,你有觉得是上帝在带你走这条路吗?

林书豪:绝对是。我一直都想打进NBA,当这一切发生时,我知道神一直都在为我准备,我心中很明白,这就是神现在所要我做的。

主持人:没有被选上或者失败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会说我不行了,算了,我放弃了,你当然会觉得很沮丧,但是是什么动力让你一直继续去尝试?

林书豪:圣经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章节,例如罗马书5 章3-5节,讲到很多苦难如何磨练品格,产生忍耐,对我来说,每次当我被击倒时,我会尝试再站起来重新开始,我不喜欢放弃,我很固执。圣经也讲到很多有关神如何用困难的环境来引导我们更亲近他。

主持人:当你成为NBA成员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什么?

林书豪:我记得当时我的兄弟正在休息小睡,我进房把他们叫醒,我大喊大叫,并打电话给我爸妈,然后我们外出去吃饭庆祝。那天晚上我无法入睡,我出门去买了三台iPad,送给我的兄弟姐妹,我们非常开心,接下来几个星期我们都会一直笑。

主持人:林妈妈你们全家人的心情是什么?

林妈妈:很开心,我们也很感恩,因为他走的这条路不是我们刻意去计划的,他要打NBA,我相信每一个男孩如果是喜欢打球的,他从小的心愿都是要进NBA。我们知道神要带他一条特别的路,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将来要怎么走。

主持人:打进NBA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你是哈佛毕业的,你进NBA之后,上场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会不会让你觉得很疑惑?

林 书豪:当然会有这种时候。每次比赛后当我做下来时,我就祷告求问神,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所以我一直和神在一起,他一直教导我要谦虚。过去 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一年,但是也是我在神面前最多的一年。我可以见证说越是困难的时候,神真的是是每一步都与我同行。他带领我走过想放弃的每一刻。

主持人:我们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很棒,那个攻击和煎熬可能不是你一个人有怀疑,可能会有同学或朋友说:你这样的选择对吗?会不会有很多声音在你旁边围绕着?

林书豪:有。当事情很不顺利时,每个人都试图告诉我一切都会顺利。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告诉我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但是因为我的家庭和我的经纪人都是基督徒,我们都试图从圣经中找出神要我们学习什么,这就是我一直专注的。

主持人:你进入NBA之后,媒体就开始注意你了,会有很多访问,你可以适应吗?

林书豪:开始的确很困难,因为我以前不太爱出现在摄影机前。

主持人:真的吗?

林书豪:我不是一个爱出镜的人,我不愿意在闪光灯前曝光,但是神教我要接受它,他给了我一个特殊的平台,现在我试图正确的利用它,试着习惯它,微笑面对镜头。

主持人:林妈妈,你会不会担心这一切对他诱惑太大?

林妈妈:我们替他祈祷,我们也知道很多人在替他祷告,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和牧师,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人,也都在替他祷告,我觉得背后有很多看不到的力量在支持他,我们也相信书豪和神的关系好的时候,很多诱惑就不会在那边。

主持人:你有没有感觉到美国的体坛存在种族歧视?

林 书豪:我会说比较多的歧视是在大学里面。当我打球时会听到一些歧视的话语,有些来自球员,有些来自粉丝,但是当我进入NBA之后,我就没有听到过这种话 语,这些都不见了。事实上过去这一年,我更多的是感觉到来自别人的尊重,很多球员用他们的方式来支持我,鼓励我。甚至一些我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球员,也走过 来恭喜我。从大学球队到NBA绝对有很大的改变。

主持人:所以在大学时你是经过这一段的,你是怎么面对的?

林书豪:起先我会很生气,比赛后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但是我的一位助理教练,他名叫布雷德尼,当他在高中和大学时,他也曾经经历这样的过程,他是非裔美国人,他也经历过种族歧视问题,他教我如何面对,如何把这种情绪转变成动力,而不是变成愤怒。

主持人:林妈妈,你听他谈过这些吗?

林妈妈:有。我自己有时候都会听得见。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很刻薄的话?

林妈妈:有一些让你很不舒服,但是你也没有办法,因为大学的环境里是很敌对的。在球场上他的有些教练都会用一些很不好的话对他的球员说,你不能.......

林书豪:例如说你们不能让那个东方小子如愿,有的话的确很过分。有的教练会问我: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什么不同?像这类话。

主持人:你有没有反击?

林书豪:没有,很多时候你不能反击,因为那是从观众中喊出来的,我没有什么可以做,我不可能把他找出来和他对话,或和他单挑。如果是教练或其他球员说这种话而我反击的话,我会惹上麻烦或被踢出比赛。所以我试着不去反击。

主持人:体型上会有吃亏的吗?我说的是东方人的体型。

林书豪:有一些偏见认为亚洲人比较缺乏体力,不能打篮球。但我觉得亚洲人在体育方面还有很多没有被肯定。对我而言,速度一直是我的强项,所以在运动方面,速度真的对我很有帮助。

主持人:林妈妈,小时候的书豪,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林妈妈:很皮。他意志很坚强,和哥哥不一样。哥哥是那种照书养照书反映的那种。他的话完全不一样,但是他有很多好的优点,比方说我讲什么他虽然会跟我吵,但是最后他还是做了我和他讲的事情。他一开始会为反对而反对,但是经过思考后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主持人:对吗?

林书豪:有时候。

主持人:你小时候是谁启发你打篮球的?

林书豪:我爸爸带我看篮球,当我会打球时,我哥哥已经是一个球员,所以对我来说很容易,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打球,有时我妈妈也会参加一起玩。全家人会在客厅的篮筐或在后院玩。

主持人:是你爸爸喜欢篮球吧?

林书豪:对,他是超级篮球迷。

主持人:所以从小你们几个就讨论篮球到打篮球。

林书豪:对,所以我妈妈总想要有一个女儿。

主持人:有哪一个篮球球员是你的超级球星?

林书豪:迈克乔丹。每个人都会说是他。我看他的每一场比赛,我会在后院隔着窗户看他的比赛。当他投篮得分时,我会在外面篮框下模仿他的动作。我和我哥哥在对决赛中就会这样做。

主持人:一般亚洲家庭比较重视课业,妈妈会不会说你打篮球打太多了,要好好写功课。

林 妈妈:当然会啊。我们一直都有谈过说,你想将来打球没问题,但是你要有一个后备的职业,万一你受伤不能打的时候,你怎么办?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功课还是很重 要。做学生嘛,学生的工作就是先把书读好。所以我们对他的要求是只要先把书读好,你要打多少球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的成绩退步,我们就要调整你打球的时 间。

主持人:所以家人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是要为他想好一个很好的轨道,然他循着这个轨道去走。

林妈妈:我想是需要的,因为究竟还是小孩子嘛。小学的时候没有什么功课,所以没有什么问题,高中的那几年比较忙,我们要不时的看他的功课有没有退步。

主持人:会不会很难?

林书豪:高中时非常困难。功课很多,我希望做好,但是有些功课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经常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协调一下来度过困难。

主持人:不过你很了不起,你在哈佛是“双主修”?

林书豪:我主修经济,副修社会学。

主持人:然后你还要打球。

林书豪:对。

主持人:你还能够把这些全都顾得很好。

林书豪:这没有像听起来这么难做。你一旦进了哈佛,他们会把你照顾好。最困难的是进入,被篮球队招募让我入学,我一旦进去了,老师们都很帮忙,特别如果你是篮球队员。有时候我需要家教,他们都会帮助我。

主持人:他是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

林妈妈:算是蛮聪明的。

主持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打理得很好。

林 妈妈:对。大部分时间他都打理得很好,但通常就是在秋季最关键的时候,不仅是练球的时间,还要加上打球的时间,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说,不是明天的功 课做完没有,而是下一个礼拜的功课做完没有?有没有什么考试要来?有没有什么功课要交?有的时候礼拜天就一定要他在家里把功课做一做。

主持人:一个小孩子要应付这么多压力而又做的这么好,可见你的家庭教育是很成功的,你的自律教育也是做得很好的。

林妈妈:他的自律是做得很好的。

林书豪:他们教了我所有的事,这当然不是简单容易或天生的。

主持人:你觉得家庭教育对你最大最好的影响是什么?

林 书豪:他们对我的最大影响就是教我要先爱上帝,甚至在学校和家庭之上。这就是我的优先次序,也是我父母的优先次序。上帝就是一切。如果一切都很美好,但是 如果你和神没有好的关系,那么一切就没有意义了。还有就是他们在所有事情上都支持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妈妈的一些朋友会告诉她说,让我打篮球是浪费每 个人的时间。她受到批评,但是还让我打,因为她 看到我打篮球时很快乐,她希望我快乐,所以支持我所做的事情。有意思的是,我进入哈佛后,那些过去批评我母亲的朋友反而来问她,他们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运动 才能进入哈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也让我看到了过去他们对我的支持。

主持人:你三个儿子都喜欢打篮球,为什么后来只有他选择了这条路?

林 妈妈:我想神对他有特别的带领,所以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身上。因为哥哥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像一般中国的家长,不是很懂这个体育方面的事情,所以哥哥很 小的时候他就没有得到像书豪那样好的训练。等到我们发现哥哥很喜欢打球,在帮哥哥寻找不同球队的时候,也顺便帮书豪一起找,因此哥哥就错失了一些机会。另 外书豪碰到了一些好教练,他们都对他很好也很喜欢他,对他有很多的帮助,哥哥就没有这个机会,弟弟也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我觉得神在很多事情上待他特别,当 然他自己也比较高,比较壮,比较大。

主持人:所以我听得出来你的家庭一直说神的旨意和神在带领你们,我也一直听到你谈家庭教育是说要把上帝放在第一位,这些东西听起来好像都很宗教化,一般小孩不会很快去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你有没有怀疑过,什么叫做神的意旨?

林 书豪: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还在探讨的挣扎的问题,不是我们现在可以完全明白的。但是对我来说,过去这一年,学习依赖上帝的意旨和他的恩 典,就是要满足于他所安置我所处的环境,如果不顺利,我必须明白神有个完美的计划,他比我更智慧。我要把我的欲望交给他,没错,我可以要些什么,但是当我 要写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必须确定要有正当的理由和动机。我想进MBA,是因为我要很多钱吗?我想进MBA,使因为我要荣耀和名声?还是因为我想进MBA, 是因为我可以利用全国电视转播和媒体,来宣扬我的信仰,来讲神在我的生命中为我做了多少,而不是我自己做了多少才进入MBA。这里有很多不同的想法,这里 有很多内心的自我反省,来检查我的心和我的动机,基本上是如何定位我的信仰。

主持人:让我们来谈谈你低潮时的那一段,也就是你必须面对神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你不太想打球了,你甚至觉得宁可没有得到金州勇士队的合同,为什么?

林 书豪:为了打得好,我对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的确使我迷失了打球的目的。当我第一次签约时,有那么多媒体和那么多粉丝,我觉得我必须打好每一场球,这样大 家才会高兴。这是我一直面对的挣扎,因为我仍然是一个人,仍然生活在我的肉体中,但是我必须真正了解,我不是为球迷打球,不是为家人打球,甚至不是为我自 己打球,我必须要为神的荣耀打球。当别人看到我打球,看到我打球的方式,看到我怎样对待我的队友,怎样对待我的对手,怎样对待其他人,这些都反映了神的形 象,也反映了神的爱。这些都是我需要专注的,比赢球更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那段时间你是不是不想打球了,也被骚扰到了某种地步了对不对?

林书豪:是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再对球赛有任何热情,因为我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而且我打球的动机不正。所以那段时间我表现不好,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很多人批评我,我问神这是为什么?我为什么要经历这些?

主持人:你曾经想过放弃吗?

林 书豪:当然有。有时候我还情愿没有和勇士队签约。我甚至把这写在我的日记上,希望这些都没有发生过。有时候我甚至躲在被窝里哭,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 觉得很无助。我所希望做的每一件事,进入MBA,把打球当作一个职业等等,都没有带来该有的喜乐。这些都只带来了短暂的快乐,但是很快就没了。这时我就需 要提醒我自己,怎样才能找到永恒的喜乐,而不是短暂的快乐。

主持人:你的转折点是什么?你怎么发现你所做的事情是过分专注于篮球,而不是神?

林 书豪:当我打完一场球或练习时,如果打得不好,我发现我回家后的心情会很不好,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或做任何事情。我发现我的快乐和我的定位完全取决于我在 篮球上的表现,当我打得好我的情绪就高,打得不好就下降,这时我需要检查自己,来发现我的自我定位在哪里,是定位在MBA球员还是定位在基督徒。这个时候 我必须让神来检查我,也就是神令我感到谦卑。

主持人:你在球场上有没有觉得上帝与你同在的经验吗?

林书豪:有。有时候甚 至当我在打球时,当我在国家篮球协会发展联盟打球时,有几场球我觉得打得很好,觉得上帝在控制我。当时我觉得自己打得好,事后想想自己也不敢相信当时怎么 能做到这些,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我只是觉得有人在带领我。这时我真实的体会。我记得我在球赛后打电话给我哥哥,他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不知道,我 只觉得是神在掌控我。

林妈妈:有一场球我觉得真的不可能赢,已经输了很多分,最后赢回来了,他队上有一个小朋友就跑来问我,书豪是神仙 吗?他们赢了球都不相信会赢,我回答说书豪不是神,但是神与他同在。这就是在他自己的很多经历里,看到神在那里掌权,不见得说输球就不是神的意思,但是有 很多时候,神帮助他们赢了球,怎么做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赢了就是了。

主持人:对一般人来说,知道要信赖神,和知道如何信赖神,是不一样的事情。

林书豪:的确有很大差别,这就是心灵和头脑之间的差别。我很固执,花费了很长时间把我头脑里的知识转到我的心里去。这是需要学习的。

主持人: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你就很清楚,你就摆脱了之前的那个不愉快的感觉。

林 书豪:是的,这些肯定是一些令我挣扎的事情,当然现在我感觉比较轻松,也不会想放弃打篮球,我仍然热爱打篮球,我的热情仍然存在,但是每当我站在球场上, 当周围有两万球迷在高声叫喊时,我仍然要提醒我自己,我试图隔离所有的人,想象上帝就坐在球场边上,我只是打球,打球给他看。当然我还有一些其他挣扎,我 会受到诱惑,会走出正道一些在回来。

主持人:你能够把那个分数再打回来,在场上充满信心,真是“有如神助”哦。

林书豪: 是的,对我来说就是有内心的平安,当我知道有神与我同在,就有了我心中的平安,就算事情出了差错,我仍然坐在那里,仍然可以醒过来,可以微笑面对,一切都 会变好,我只要保持快乐。圣经里很多地方讲到祝福,但是神从未应允每一个人能得到他们所梦想得到的职业,或每个人都发财,他唯一应允的就是当你说到信仰和 祝福时,能给你带来平安喜乐。所以当我有了那个平安,我知道那来自神。

主持人:所以当你在球场上表现超级好的时候,在你内心里却感觉到一个跟以前很不一样的力量,不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和平?

林书豪,我常处于忙乱,当我打得不好,我内心没有和平,当我有了和平,我知道那来自神,不是来自我自己。

主持人:所以现在的你打球,和以前的你打球,就很不一样啰。

林书豪:我不敢说我已经都搞清楚了,我想这和其他事情一样,是与骄傲的斗争。会有起伏,但是必须时时与之斗争。有时我会斗争得很好,上帝就会给我和平。

主持人:你觉得作为一个基督徒球员,和其他非基督徒球员之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林 书豪:很多人打球的动机是金钱、女孩和生活方式。我不是说基督徒不要这些,基督徒经常处于这些诱惑之中。我也是人,我也经常被世俗所诱惑,但是我知道我打 球不是为这些,而是为了得到天上的奖赏,就好像保罗所说的那样,这也就是我每天要提醒我自己的。我想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主持人:你对自己将来在体坛上有没有什么计划?

林书豪:我有几个目标:成为轮换球员,成为先发控球后卫,以及赢得MBA冠军。

主持人:你在台湾有一个为孩子设立的训练营,你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

林 书豪:因为我真的很喜欢教人打篮球,我也很喜欢教孩子打篮球,只要他们肯努力。过去这四天我在训练营里,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努力的孩子。所以我要回馈。 我知道在我幼小的时候,很多教练对我付出很多,他们给我很多知道,所以我希望到那些缺乏指导的地方去协助他们。上帝把这个欲望放在我的心里,

主持人:在台湾这四天你有什么感想?

林书豪:我有很多乐趣,也看到很多笑脸,肯定很累,因为在四天中,每天教足七个小时,但是肯定很值得。

主持人:你和这些孩子如何沟通?

林书豪:靠翻译人员。

主持人:发生了什么有趣事事情吗?

林书豪:很多对话都很好笑,孩子们都很可爱,和他们相处真的很有趣,他们的所说所行都非常有趣。

主持人:林妈妈你在旁边看他教那些孩子,你的感觉是什么?

林妈妈:很好,很开心。我们其实都蛮喜欢小孩的。他从初中开始就在教会教主日学,他就是很喜欢和小孩在一起。

主持人:所以你应付小孩不是第一次了,对不对?

林书豪:不是。

主持人:所以你对小孩有一套?

林书豪:是的。

林妈妈:因为他小时候很皮,所以他知道皮孩子。

主持人:但是小孩子看你,会把你当成大树爬吧?会不会?

林书豪:肯定有一些小孩把把我当成树来爬。

主持人:打篮球或其他运动都是要向下扎根的,我知道你在美国也在做一些培训小孩的事情,你的想法是什么?

林 书豪:我所教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玩得有乐趣,我觉得这很重要,当你觉得有乐趣,你自然就会努力去做,自然就会越做越好。没有这样的热情和自然的欲望,能进步 的空间不大。例如我学钢琴,我没有这种欲望,所以妈妈总要强迫我去做,我很讨厌钢琴,所以结果是我弹得很差。这和打篮球一样,你必须喜欢它。这也就是我在 训练营内所做的事情,试着把它变成很有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指导他们。

主持人:会不会有很多人来问你,林妈妈,要怎么样才能培养一个MBA选手?

林妈妈:会。

主持人:那你会怎么说?

林 妈妈:如果说只是讲篮球的话,我会说基础最重要,所以说小小的时候要从基础来,基本动作一定要有,就好像你数学要好,你加减乘除一定要好。这就使书豪为什 么很愿意教小朋友打球,因为越小的话,如果你学的东西是正确的,以后改的机会就比较少,不然你学了一个错误的,要改就比较难。

主持人:现在台湾的很多家长也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有兴趣也有天分的话,不管是打高尔夫球,打网球,或是打篮球,打棒球也好,你会怎么劝这些父母亲去陪伴这些比较倾向运动的孩子,让他们(考虑)得失?毕竟这是一个有输有赢的战场。

林妈妈:我觉得培养他的个性要重于培养他的球技。如果你两方面都能够平行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还有就是要跟着他们一起,我觉得我们不是要看到结果,我们重视的是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跟孩子其实是很开心的,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经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主持人:我可以想象你会在NBA发光发热,会有一段时间,但是毕竟球员的生命是比较短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打球了,你要做什么?

林 书豪:这是我现在要做的,但我不能确定这是我做成之后所要继续做的(This is what I want to do now, but I am not sure this is what I want to be doing when I am done.),我希望能进入神学院,最终成为一个牧师。我真的很喜欢社会工作,在低收入社区(under-privilege community)工作。我喜欢这样做,因为我有很多队友在很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可能没有父母,或只有一个单亲父母,他们或许没有什么钱,没有什么 资源,这就是我愿意工作的社区。

主持人:这很特别哦,因为你是学经济的,然后你打MBA,变得很知名,然后你对社会工作很有兴趣,你会把你的这些经历融合在一起......

林书豪:是的。这是我的计划。把社会学、经济学,和我的篮球结合在一起,成为我进入这些低收入社区的途径,然后把神放在中间,展示篮球和上帝的福音。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现在很多人崇拜你,但是一讲到你的宗教信仰,很多人会质疑你,或者不认同你。你怎么办?怎么来面对?

林 书豪:这经常发生。事实上我不在乎。我现在是在做我应该做的,反映神的形象,为他工作。我的工作就是告诉别人我的感受,我尽我所能来和每一个人分享我的心 情,其它事情就要相信取决于上帝了。我无法改变人的心,我无法软化人的心,这是我无法做到的,但是只要我专注在我的召唤和使命,其它的事情都交给上帝。

主持人:我想这也就是这次林书豪到台湾来,除了带小朋友打球,做一些公益事情之外,他坚持要来《真情部落格》分享他的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林妈妈你对书豪的将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许?

林妈妈:期许他一直走在神的路上,这就是我的期许。

主持人:这样你就放心了?

林妈妈:对,我觉得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神里面。我觉得那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现在很多孩子崇拜你,把你看作是篮球明星,就像你小时候看迈可乔丹一样,如果要你和他们说些话,你会说什么呢?

林 书豪:谢谢他们的支持,这对我很重要。如果他们打篮球的话,我希望大家记得这是一场比赛,我要你享受其中的乐趣。最后我要鼓励大家,我不是要强迫大家成为 基督徒,我只是希望大家至少多认识他。也许更超前走一步,想一想这个信仰,也许到教堂去一次,读几次圣经,或者类似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信仰起了很大的作 用,我希望看到更多人相信上帝,为上帝打篮球。

主持人:林妈妈呢?

林妈妈:我们信神,是因为我们相信有一个永生,我们将来要到的那个地方。我也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错,也会犯罪,我们和神有隔阂,将来要有那个永生,如果不经过耶稣基督的话,我们不可能到达。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的一个永生,一个美好的盼望。

主持人:这也就是你们这次来台湾,不仅是要传递打篮球的技巧,也要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台湾的观众。

林妈妈:对。因为我们的经历,我们知道这个神是真的,我们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全文完)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2-2-20 11:07

又沒艷情的,又沒爆粗口的,到底有什麼好刪的
作者: edvardtin    时间: 2012-2-20 11:09

我看过他现场的比赛,当时哈佛做客康奈尔,当时他应该是哈佛中的明星球员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11:10

據說大陸版是有目的地刪剪了,可能自信心不足吧!?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2-2-20 11:15

可能他忘了感謝共和黨,民主黨和美國人民的栽培吧,有點失教養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0 12:19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2-2-20 12:21 编辑
據說大陸版是有目的地刪剪了,可能自信心不足吧!?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11:10



    不知删了哪些?这个是台湾媒体的访谈!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0 12:24

而且这个访谈似乎不是这个月的,也就是说不是他这几场成名之战后的。有可能是被选入NBA后的。
作者: ausrising1    时间: 2012-2-20 12:25

因为大陆害怕基督教。
作者: ausrising1    时间: 2012-2-20 12:25

所以有关上帝,信仰的,基本上都删掉了,或者改的面目全非。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2-2-20 12:26

看了高兴!!!!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12:28

回复 6# 王小虎
您也感覺奇怪,有甚麼好刪剪。事實是新華網轉載這訪問是刪剪了有關林書豪的信仰談話。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0 13:13

国内官方媒体对于宗教信仰是尊重个人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秩序,但不会提倡,也不宜宣扬,因此删除这些访谈内容实属正常。
作者: 希利    时间: 2012-2-20 13:29

国内官方媒体对于宗教信仰是尊重个人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秩序,但不会提倡,也不宜宣扬,因此删除这些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2-20 13:13



    果然是专业人士!!!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0 13:34

果然是专业人士!!!
希利 发表于 2012-2-20 13:29



   何兄客气。吃公家饭,也要大体了解国家政策才行,吃白饭不干事,对不起自己的薪水,呵呵。
作者: 希利    时间: 2012-2-20 13:54

何兄客气。吃公家饭,也要大体了解国家政策才行,吃白饭不干事,对不起自己的薪水,呵呵。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2-20 13:34



好同志呀!!呵呵。
我回兴宁老家时,必当抽空“骚扰”一下黄局。。。。。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0 13:56

好同志呀!!呵呵。
我回兴宁老家时,必当抽空“骚扰”一下黄局。。。。。
希利 发表于 2012-2-20 13:54



    欢迎欢迎!一定要抽个时间大家认识认识,一起聚一聚!
作者: jackwz3    时间: 2012-2-20 16:06

回复  王小虎
您也感覺奇怪,有甚麼好刪剪。事實是新華網轉載這訪問是刪剪了有關林書豪的信仰談話。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12:28



    版面有限,这么长的文章,肯定讲重点,删除一些无关重要的内容很正常。不必事事敏感!
作者: 郑松    时间: 2012-2-20 21:26

我不信上帝。只信自己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1:53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0 21:59 编辑

删节正常,再怎么说他也就是在自己的领域作的出色,一个国家的媒体没必要全文刊登吧,也别把他看的太高了,杨利伟飞太空的相关访谈也是节选的(杨利伟是中国飞太空的第一人),也没听过一字不少的,和杨利伟比起来,他就渺小多了吧,呵呵!至于楼上的说是删除了宗教信仰,我是没有看到两个版本的比较啊,但是个人感觉这东西即使不登也是正常的,毕竟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是少数,一个国家媒体没必要在上面说这个吧,关键就是刊登了也没啥意义啊,反正我是不信,说句武断点的话(没有一个一个人去统计,但是就身边的各类人群来看),大多数的大陆人也不咋信!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2:00

回复 19# 清史
楊利偉是傾全國之力,林書豪的成功只是一已之力,林怎能與楊比?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2:10

回复  清史
楊利偉是傾全國之力,林書豪的成功只是一已之力,林怎能與楊比?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2:00



   我不是说林书豪不行,他很厉害,我们都承认,但是他毕竟在一个常人的范伟内,有机会您看看杨利伟的访谈,一年一年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训练(是若干年),连家人都不知道再干啥,就是训练出来了,也只有8分之一的可能性被选上(因为只上一个人么),个人感觉啊,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寂寞,他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是几个名牌院校的高材生所能比拟的,要不为什么钱学森和邓稼先的社会评价远远大于杨振宁呢,我感觉这个一己之力都是相对的,对吧,别说林书豪了,就是乔丹也不能一个人对一个球队吧,每个人的一己之力都有各自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利伟能被选上在他的个人范围内也是一己之力的。况且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己之力这么一说,呵呵!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2:17

回复 21# 清史
林的成功歷程,不是機械而冰冷,是充滿人性,是自我選擇,不是被逼,是充滿愛。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2:27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0 22:29 编辑
回复  清史
林的成功歷程,不是機械而冰冷,是充滿人性,是自我選擇,不是被逼,是充滿愛。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2:17



   别这么说,谁能说杨利伟是被逼迫的呢,要想若干年甘于寂寞,最大的决心来源于自己。是他自己争取,否则的话,就他想轮也轮不到他啊。有机会,您回大陆看看,在中国当兵叫志愿兵,我是老师,在校的学生能当兵是个莫大的荣幸,您没看到全村敲锣打鼓送孩子当兵的情景。真的,大陆的男孩子小时候有多少没做过当兵梦呢,没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条是挺主要的,那就是可惜自己条件不够没选上。现在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像二战后的日本(自己感觉啊,不代表任何立场),有一大批人是自愿奉献这个国家的,我们这类人不算在内,太普通了,但是真的有太多的无名英雄了。否则30年的建设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没有靠殖民地的原始积累),那是不可能的。补充一句啊,杨利伟飞天时候的,副总设计师当时接受了采访(29岁),我想他是充满爱的!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2:44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2-20 22:47 编辑

回复 23# 清史
王先生誤會我的意思了,不是被逼是指林有多項選擇,他可以自主性地去選他喜歡做的事,然後不靠關係走後門,自已努力,獲得NBA的合約是不簡單。就像早前有一套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探討的就是人的真我問題,究竟人為誰而活,若果為已而活,獨位思考,又有高尚情操,不自私自利,怎能才能做到?若果為國而活,日本二戰時的軍人何嘗不是,但這有甚麼可取?
作者: ausrising1    时间: 2012-2-20 22:49

删节正常,再怎么说他也就是在自己的领域作的出色,一个国家的媒体没必要全文刊登吧,也别把他看的太高了, ...
清史 发表于 2012-2-20 21:53

错,绝大多数大陆人信钱和权。
作者: wzqwu    时间: 2012-2-20 22:51

刘墉父子:昨天是先母忌日,去上墳.她生前不太能管我,我初中玩火藥,她只說小心;我登山,她只說早點回;我高中交女友,她說別吃女生東西,有毒;女生約我出去,她說別被吃豆腐;我選藝術系,她說你喜歡就好;我大三要結婚,她說不把媽扔了就成.除了我出國的前兩年,她一直跟在我身邊,到93歲.她給我很大的自由,所以我能有今天。

腾讯刘墉的微博
作者: wzqwu    时间: 2012-2-20 22:54

http://www.ctitv.com.tw/newchina_video_c136v72828.html
中天电视台对刘墉儿子的访问
作者: ausrising1    时间: 2012-2-20 22:55

别这么说,谁能说杨利伟是被逼迫的呢,要想若干年甘于寂寞,最大的决心来源于自己。是他自己争取, ...
清史 发表于 2012-2-20 22:27

当志愿兵,是有机会跳出农村的。别把当兵说的太高尚,农村孩子当兵是为了跳出这个环境,在中国,绝大多数(不是每个)当兵的,都是来自农村或者学习差或者家庭条件差的。这是一条谋生的道路,没有那么高尚,为国为民,为自己还差不多。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2:57

回复  清史
王先生誤會我的意思了,不是被逼是指林有多項選擇,他可以自主性地去選他喜歡做的事,然後不靠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2:44



   呵呵,您说的对,我承认大陆有很多走后门的情况,但是我要说,他能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是他父母移民到美国,给他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学习条件。因为您和我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我真的希望您能到大陆来看看,有多少孩子就是因为没有这个良好的教育学习条件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我们不否认有贪污不公平等因素,但是就这么大个国家,这么些资源,将近15亿的人口,还面临这么个烂摊子,要想说让大家都能做喜欢做的事情,我自己都不信。大家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啊。我承认,我们在生活模式,生活质量和欧美有很大差距,但是,他们要是也面临我们这多的人口,比如让美国再多个3倍人口,我想自主的选择就是个空话。毕竟,国情不同,能在短短的30年开放成这样很不容易了,我们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还有这么大的亏空,不容易啊。您说的对,您在香港的生活环境下,这么想是应该的,但是要是在我们大陆的情况下,连吃饭都成问题,那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可能那是接下来20-30年后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2:59

当志愿兵,是有机会跳出农村的。别把当兵说的太高尚,农村孩子当兵是为了跳出这个环境,在中国,绝大多数 ...
ausrising1 发表于 2012-2-20 22:55



   我不把当兵的说太高尚,但是从90年代的洪水,到03年的非典,到08年的抗震,不是当兵的好像真不行。我不否认您说的那样,谁不为自己着想呢,但是一个人能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还为别人国家着想就不容易了吧!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3:03

回复 29# 清史
引述劉墉的話:
刘墉:白登宴请习近平的主厨蔡明昊是耶鲁毕业;尼克的神奇球员林书豪是哈佛毕业;比尔盖兹和贾伯斯半路就从学校溜了;如果他们的父母当年哭天抢地地阻止,如果他们自己没能坚持理想。会怎样?行行出状元,状元入行行。希望年轻人有突破,先得给他们选择的自由。僵化的价值观,出不了灿然的文化。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3:05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1 00:58 编辑
当志愿兵,是有机会跳出农村的。别把当兵说的太高尚,农村孩子当兵是为了跳出这个环境,在中国,绝大多数 ...
ausrising1 发表于 2012-2-20 22:55



   另外,补充说一句,现在当兵的还真不像你想的那样,很多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学习不好的,因为我接触的这样人挺多的!
作者: ausrising1    时间: 2012-2-20 23:08

另外,补充说一句,现在当兵的还真不像你想的那样,很多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学习不好的,因为我接触 ...
清史 发表于 2012-2-20 23:05
同样的道理的,我家有亲戚也是找关系才去的军校。军校不要学费,毕业还包分配,在现在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军校生或者大学生军人在就业上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3:13

回复  清史
引述劉墉的話:
刘墉:白登宴请习近平的主厨蔡明昊是耶鲁毕业;尼克的神奇球员林书豪是哈佛毕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3:03



   你你说的这些都对,我承认,从理论上是这么回事情,我举双手赞同。但是具体的国情不同啊,刘墉没有面对过接近15个亿的人口啊,这么大的竞争,因此,我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选择自己愿意的工作,最起码可以选择不干自己特别不想做的工作,没办法的,我们换位思考下,不竞争就没饭吃,是先吃饭还是先选择爱好呢?如果您出生在大陆会如何呢?我还是建议您多到大陆走走,南方、北方,田间小路,风土人情,真不错,这比在信封上研究邮路爽多了,多说一句啊,我特别喜欢旅游,而且是穷游,可能我是老师的因素啊,每年都有寒暑假,可以自己背包去远足,我认为这对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奢侈的一件事情了。其实您想想,人这一辈子最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有多少钱,而是自己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但是在现在大陆的竞争压力下,能有多少人去做这么奢侈的事情呢?不顾父母的温饱?妻儿的温饱?只能说国情不同,所以我说20-30年后是我们该想您说的问题的时候了!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3:15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0 23:16 编辑
同样的道理的,我家有亲戚也是找关系才去的军校。军校不要学费,毕业还包分配,在现在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情 ...
ausrising1 发表于 2012-2-20 23:08



   您可能是没有看清楚,我这里面说的不是军校,说的是志愿兵,呵呵呵,和你你说的军校不是一个概念。他没有分配,但是给报销部份学费,最多一年报销6000学费。呵呵呵,不过有一点我赞同您,就是志愿兵找工作也好找,因为企业愿意找有过当兵经验的,这是实践经验,我们接触的企业非常多!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3:40

多补充一句啊,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是阿甘正传,看了30多遍了,越看越感觉到,阿甘之所以可以有那么多的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他家的生还环境不错,母亲可以凭借出租房屋来生活,而且还生活的不错,否则的话,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可能连个买辅助腿部的医疗设备都买不起,就不用说参加橄榄球队了,我们的国情就是这样的,房屋贷款,父母养老(很多老人的养老金是不足以满足生活的,尤其在农村),子女升学,您说,我们怎么可能像刘墉说的那样去做呢?换句话说,如果刘墉在我们这个国情下会成刘墉吗?但是话又说回来,整体的环境没完善,我们怎么能在土壤都没有的时候,让孩子在水里栽花呢,当然有的花比如荷花等会活的很好,但是大多数其他的花呢?国家的政策导向必须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刘墉作为一个新闻话题,就必须要体现出他的不同,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深思的话就会发现激进的模式目前在大陆行不通啊,我们其实也在调整,只不过教育不允许激进啊,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完毕的情况下,教育理念、模式调成才可以起作用,否则的话带来的负效应更大!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3:40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2-20 23:49 编辑

回复 34# 清史
事實上,香港的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為孩子選擇,不論大學及職業,都是父母之命,如劉墉所言般。中國人移民至美國,都是以此為教導,故此有中國虎媽响譽番邦,這是中國人的特質,好的一面是兒女能得父母庇廕,少走彎路,成效較快;壞的是固步自封,缺乏進步及冒險的元素。印度人何嘗不像中國人,他們在文化層面去探討這傳統問題,正是嘗試透過文化及電影說服國人解放個人的才華,這叫軟實力的升級。

林書豪的成功正正是其家庭信仰,信仰改變其一家中國人的傳統思考模式,讓家人能尊重每個成員在信仰上所領受,然後在精神及行動支援下支持成員的實踐。若果我們討論林的努力,撇除了林的根本核心價值,便只能看到硬件的功效。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0 23:49

回复  清史
事實上,香港的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為孩子選擇,不論大學及職業,都是父母之命,如劉墉所言般。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3:40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我得承认美国的培养孩子理念的确先进,同时中国几千年的中庸理念其实也有一套完备的系统,两种途径都能培养出人才。就林书豪个人而言,我想他太个例了,首先他成功与否我们还无法判断,尤其是体育项目,得打个1-2个赛季才能看出端倪(毕竟你是新人,很多人不了解你的习惯,战术,等你成为重点任务了,就有人研究你了,到时候怎么样现在也很难说);其次,就算他成功了,他也仅仅算一个个例。就像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全世界的媒体都会播送一样,他的这种成功可否复制,复制的概率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地方,真正要是实践,有多少人肯冒险呢?其实,看似大陆人儒家思想浓厚,但就我认识的人来看,香港,台湾的儒家思想比我们浓厚多了,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固步自封?我们必须承认,因为这样的体制的确可以让很多人得到美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像我们常对学生说的,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找工作,要找自己喜欢的,一下难啊,要骑驴找驴,否则,连温饱、住房都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您说是吧!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0 23:53

回复 38# 清史
推廌王先生看看余英時的訪問: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0:03

回复 38# 清史

另推廌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03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1 00:06 编辑
回复  清史
推廌王先生看看余英時的訪問: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0 23:53



   那篇访问,我之前看了,我不否认,他说的在某种程度正确,但是我要说理论的东西和具体的国情必须要有结合,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现状。对了去年中国拍了一部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40多集,我建议您看下,讲的就是钱学森、邓稼先。我承认电视里面都少有弘扬红色旋律的因素,但是挺能反映现状的,真的强力推荐,我喜欢的电视剧。无论杨振宁,还是余英时他们毕竟是出去了,然后一直在西方环境下,可能中间偶尔回来几次,但是那就是考察(走马观花)。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北大教授到任我上大学的客座教授(本人学的不咋滴,没考上北大),他和我说的一句话,我现在还受用:多看看外国人些的书,但做事时外国先进理论多结合国内的国情来办事情!这就是国情啊!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06

回复  清史

另推廌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1 00:03


我还是那句话:多看看外国人些的书,但做事时外国先进理论多结合国内的国情来办事情!这就是国情啊! 学者的讲的是理论的,可以指导,但不能照搬,可以借鉴,但不能全用,说句实话,有几个学者的理论能像毛泽东的理论一样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啊,没有实践的检验,我们只能看看,做事情要结合自身情况!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1 00:07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2-2-21 00:10 编辑
呵呵,您说的对,我承认大陆有很多走后门的情况,但是我要说,他能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是他父母移 ...
清史 发表于 2012-2-20 22:57



    呵,老师就是老师,能够循循善导,挖掘深层的一些东西。挺你一下!

其实不管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优是劣,首要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豪哥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并不是靠什么上帝,如果靠上帝才能成功,那么中国人就没有“成功”这个名词了。姚明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他打篮球也不是他天生就喜欢打,可能更多的是家庭培养的因素。如果他当年有“选择”的权利,我想他可能会选择打电玩!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09

呵,老师就是老师,能够循循善导,挖掘深层的一些东西。挺你一下!

其实不管你生活的环境是优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2-21 00:07



   呵呵,打电玩的确很过瘾啊,小时后也逃课去玩,后来回家一顿胖揍啊!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0:10

回复 41# 清史

余老的探討是如何重構國人的價值觀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1 00:13

呵呵,打电玩的确很过瘾啊,小时后也逃课去玩,后来回家一顿胖揍啊!
清史 发表于 2012-2-21 00:09



    其实打电玩也能打出“成功人士”的,因为这个世界是“神奇”的。就象豪哥的“神奇”一样,因为包括美国人、NBA都没人知道他能成功!(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确实“神奇”!“神奇的上帝”!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15

回复  清史

余老的探討是如何重構國人的價值觀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1 00:10



   是的,但是学者都偏理论,呵呵,我这里不针对他啊,很多都这样,社会的现实他们一般不咋考虑的(就像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您不能同时研究,因为所有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大小不同,所以我们通常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他们也是一样,必须要剔除一些社会的现状(这种剔除是必须的,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只有在某些因素下才能产生,不会一直持有),他们可以不考虑,人家是做理论研究的,咱们哪行啊!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16

其实打电玩也能打出“成功人士”的,因为这个世界是“神奇”的。就象豪哥的“神奇”一样,因为包 ...
王小虎 发表于 2012-2-21 00:13



   唉,真成功啊,打的我一星期才缓过来,神奇也有,神奇的是,我一星期后居然能又活蹦乱跳了,呵呵!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0:30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2-21 00:32 编辑

回复 47# 清史
余老所談的正是由我做起,從而影响週邊的人。

您所說理論要按國情,這個我明白,就如有中港司機所言,若果在國內依香港的駕駛模式,守燈號及交通規則,恐怕車子開不上道路了。所以這情況下不能依余老所言實踐,只能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下去實踐。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35

回复  清史
余老所談的正是由我做起,從而影响週邊的人。

您所說理論要按國情,這個我明白,就如有中港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1 00:30



   是的,我赞同您的说法,所以我说,要有借鉴的看,可以做指导,参考吧,具体还得在现有国情下,要不能怎么办呢?我想从这点上咱们是达成共识了,呵呵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38

本帖最后由 清史 于 2012-2-21 00:40 编辑

真的,有时间您多到大陆转转,花不了几个钱,经常看您上好封,估计您来一趟都用不了您半个封的费用,慢慢走,刚开始可以跟团,慢慢的就可以自己走,很有意思!今年本打算去西藏,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家人的一致否决下,只能作罢了,最终达成共识,只有在把其他省份都去过后,最后才能去西藏,要不他们怕我一个人走丢了!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0:51

回复 43# 王小虎
若果陳君宣稱他的財富是靠父親,但是有很多富人的財富不是靠父親,是否因而得出陳君的財富不是靠父親?
林的成功,他宣稱是靠上帝,這種動力正正是影响其一家人的思維模式,從而尊重個人的決定,和拿出實質的支持。
作者: 东昌文献    时间: 2012-2-21 00:55

这个社会需要神奇,同一水平,机遇不同,结果天渊之别,不会同情弱者,成功者付出的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0:57

回复 51# 清史
好的,會考慮多去幾趟大陸旅遊。
另建意您還是趁身體機能好的時去西藏,若然年紀大了,心血管退化,便不能去高原一闖了。
作者: 清史    时间: 2012-2-21 00:59

回复  清史
好的,會考慮多去幾趟大陸旅遊。
另建意您還是趁身體機能好的時去西藏,若然年紀大了,心血管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2-2-21 00:57


谢谢,经常徒步走,身体还行,希望能去上!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1:11

这个社会需要神奇,同一水平,机遇不同,结果天渊之别,不会同情弱者,成功者付出的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
东昌文献 发表于 2012-2-21 00:55

林的成功不簡單,除了一面若練球技外,還要在大學主修經濟及副修社會學,畢業於哈佛,他的付出不止在球技上,還在學業上。但是有樣很重要的,他沒有將個人成就全歸功自已,他誠心地,相信地將榮耀歸與他的神,這樣使他不自高自大,才能有更多的進步空間。
作者: edwardtin    时间: 2012-2-21 07:00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2-21 07:43 编辑

回复 46# 王小虎
再補充些,就是林與姚不同之處,姚是進入少年體校,在一個封閉式的訓練下,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電玩、沒有男女之追求等種種誘惑下,只要專心打球,相對較易得到成功。林是要面對這些,還有他有較多選擇出路,可以不打球,可以做其本科事業,亦可以透過是名牌哈佛的畢業生來獲得優職,但是他望清目標,是要讓自已不後悔,要盡力一試去打藍球。在這過程中,除其個人的意志外,若沒有信仰的支持,他一早在未入讀大學時,便已被種種誘惑打倒。
林在NBA打球遭遇並不怎樣順利,先有兩隊召手,投閒置散,後被解約。他在紐約尼克隊也是好不了多少,原本與前兩次遭遇一樣會被解約,後因隊中兩位主將不能上陣,由他補上為正選出戰,才讓其初露光芒。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這就是林的個人神蹟經歷。這種經歷對無神論者來說是不明白的,就如有人初次接觸立體電影,感受到視覺的震撼後,向一名從不看電影的人如何描述視覺的震撼也只是徒勞一樣。
作者: 摩云金翅    时间: 2012-2-21 10:57

成功的个例当然值得关注--金字塔尖下的基石一大片--
作者: 香港內詳封大王    时间: 2012-2-21 11:14

內心感覺到喜樂,自己就是塔尖.功名利祿都是虛幻的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2-21 13:20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2-2-21 21:29 编辑

豪哥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把他的成功归功于“神”,这在基督教世界里完全可以理解。可在我们这种不信奉神灵的人眼中,他的成功,首先是归功于他自己的努力,其次是家庭、教育、环境和机遇,各个条件相互结合,才最后成就了现在的豪哥。若果“神”真对他及他的家人有影响,也只是在教化培养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长及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但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并非你们所说的只能靠“神”的帮助,我们无神论者(异教徒),也一样在身处的社会当中、家庭当中、教育当中,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要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人生的目标。


客观说,我们国内的很多传统教育体制和理念(包括家庭教育),的确有不少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借鉴的地方。但学习借鉴也不能全盘照搬,先进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应地方实际。就象中国足球,即使你请来世界最大牌的教练,你在100年内,我看也不可能超越巴西。讲究实际,因需而取,“合适的”才是你“需要”的。




豪哥的父母之所以从不支持到支持他打篮球,首先基于一点,是他的父母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懂事、有责任、有坚持、有人生方向的孩子,离开了这点,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学好,父母又怎么会放心支持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



姚明的成功我个人认为要比豪哥困难的多,他所付出的努力要远比豪哥大的多。中国人口多,什么都要面临近乎残酷的竞争。姚明是靠竞争才能进入体校,是靠竞争才能进入地方青年队,是靠竞争才能进入国家青年队,是靠竞争才能进入CBA,是靠竞争才能进入国家队,是靠竞争才能进入NBA,是靠竞争才能成为NBA一流的中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拼出来的,最终达到个人的事业巅峰。这中间的每一个坎、每一次优胜劣汰,被淘汰下来的会有多少人呢?



而豪哥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因素是主因外,偶然因素也不可或缺,如果他不是在尼克斯,如果他不是刚好碰上2个主力控卫受伤,那么这位有才华的球员,可能还是一名“饮水机服务员”。所以我相信,在美国这种全世界最顶尖的篮球世界里,具备豪哥这种能力的球员大把存在,他们还被深深埋在土里,可能欠缺的就是一个机会,或者还有把握机会的能力!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