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2.4.30.香港拍卖成交的两件邮政用品 [打印本页]

作者: keihk    时间: 2012-5-1 14:15     标题: 2012.4.30.香港拍卖成交的两件邮政用品

本帖最后由 keihk 于 2012-5-1 15:06 编辑

1. 如图东北邮简,目前存世唯一一件完整实寄品 。成交价52万港币,另加15%佣金后是59万,兑人民币49万。
5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98.56 KB)



2. 如图旅大邮资片 ,成交价港币48万,另加15%佣金是55.2万港币,兑人民币45万。
其实在买家眼中,10万与50万是等量的,最重要的是能买到手,钱只是个符号。
5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59.55 KB)
作者: 曹杰    时间: 2012-5-1 14:19

东北邮简太完美了。
作者: 南迦巴瓦    时间: 2012-5-1 14:23

品好!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2-5-1 14:55

去东北收废品了要。。。。。。
作者: scriptor    时间: 2012-5-1 15:09

260真不错!
作者: 武延江    时间: 2012-5-1 15:21


作者: 周升渊1    时间: 2012-5-1 17:02

1. 如图东北邮简,目前存世唯一一件完整实寄品 。成交价52万港币,另加15%佣金后是59万,兑人民币49万。
  ...
keihk 发表于 2012-5-1 14:15



    是你买的对吗?同时你的邮品也升值了。
作者: 于钧生    时间: 2012-5-1 17:04

精品!少见!
作者: 品佳邮船    时间: 2012-5-1 17:18

欣赏了
作者: keihk    时间: 2012-5-1 18:47

两件都不是我买的。
作者: ant2009    时间: 2012-5-1 20:32

去东北收废品了要。。。。。。
陆小凤 发表于 2012-5-1 14:55



   许哥,我都收了快20年了,几角一个的封倒是有几千,这样的连房子一起卖了也不值一件呀!
作者: liuyuan    时间: 2012-5-1 22:00

好东西好价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2-5-1 22:44

呵呵呵,开眼界了~~~
作者: 林延峰    时间: 2012-5-2 00:32

那些东北航空封,旅大区封拍的价位也很高。这么一比较,上次成交的19万的纪东2封成捡漏价了。哈哈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2-5-2 07:05

对有钱人说小意思,但谁买了谁执掌牛耳,谁买了谁将赚大钱。说这样的孤品珍品,比一幅普通字画和古董便宜多了,作为投资人这是个好选择,作为普通集邮者,无语。
作者: 李健雄    时间: 2012-5-2 13:39

只能在此平台上饱餐一顿了
作者: 饕餮    时间: 2012-5-2 14:23

卖房子可以买啦
作者: 彪马拖鞋    时间: 2012-5-3 20:32

这个价格我宁愿去买齐白石的画
作者: keihk    时间: 2012-5-5 23:38

邮资图没销戳,260元是2500东北币按9.5:1兑算成人民币值,那是可作邮资的,1951年9月葫芦岛寄营口的邮资应多少?邮简的邮资跟平信邮资是不是相同的?那加贴的800元邮票邮资就够了,260元是不是溢资了才不销戳?这封是以邮政用品来买的,邮政史的意义就不重要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6 10:32

早二年本网有一个,我捡漏失败了
作者: 569    时间: 2012-5-6 11:12

此简类似普9美术封28号"大炼钢铁",原260元邮资已不起作用,当然比28号少多啦。1951年7月1日东北币停用,至8月31日有两个月优军半价260元邮资过渡期,诺发现此时不加票的葫芦岛加盖实寄简,当过百万。
作者: keihk    时间: 2012-5-6 16:21

加蓋260元人民幣郵資9月1日也不能用了?那不是东北币而是人民币呀!学习了,谢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6 16:58

纪哥请看短信,谢谢
作者: 569    时间: 2012-5-6 17:19

纪先生说的当然有理,260元是人民币。但此简本属优軍简,一旦优军半价取消(以后軍邮免资),它的邮资也拚不成什么400元丶800元平信邮资了(沒40元及小额人民币值邮票),葫芦岛邮局当把它作为无资邮简加贴邮票后出售,类似格式邮品。存世的另外两件改值260元优军简,虽丢票却原都将邮票遮盖邮资图贴后使用,痕迹尚在。钟笑炉先生编(近代邮刋)1951年9期有过原始介绍。這次香港拍卖的1枚祘作例外,邮票沒在邮资图上,可見正如钟先生所说,它在1951年5月至8月曾发行过,极个别有可能散落在军人手上或民间。9月后军人使用另有免资方法,无須這260元。民间使用邮局不会承认其邮资,因为是在优军简上。我说的260元邮资已不起作用系指1951年9月后,是否妥贴可以深入讨论,我若有错,不想做到解释也出錯,那越描越黑。顺便说一声,另外的2枚改值260元简1枚现在胡不为先生手上,1枚在我手。拍卖我在现场,只恨财力有限,否则就要让它再翻倍,私利为抬高拙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6 17:23

缘份啊,国内二个我都有机会拿的,可惜了
作者: 569    时间: 2012-5-6 17:37

东北军人军属购买丶使用东北优军邮简是要出示军人军属相关证明的,否则按欠资处理,类似情况许明亮先生有藏品。另类民间使用优军简要补足邮资,加贴邮票,有幸在我手,指东北币时期。此加盖260元简确与麦会有缘又无缘,得失一瞬间,个中原委我明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6 17:40

龚哥那个是当年广州出的,在我手上把玩过,但大家都是友谊为重,不夺人所爱!

作者: 569    时间: 2012-5-6 17:45

后来赤峰的那个我尊重麦会,当时不便自己私下再去追,友情为重,多位邮友玩也是好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6 17:47

谢谢龚哥
让胡兄拿了也是好事,友情为重
作者: 569    时间: 2012-5-6 21:10

另外两个东北优军改值简幕后故事我与麦会明了,各读者以后囬忆录再見。
作者: hbw119    时间: 2012-5-7 09:08

赤峰那件已公开叫卖半年,我经朋友转手得到后,即将该件从上华邮网至大半年后买到手的全过程与麦会沟通过,以免引起误解。
关于该件邮资的解释,个人的理解:从邮政用品来说,该加盖260元在51年7月1日已失去邮资意义,仅以作废邮简对待,加票800元使用;从邮政史来说,该加盖260元人民币应该可以算做邮资,东北特殊邮资延缓期限约一周(记得只有几天时间),多见7月上旬加盖宣传戳,之后直接作欠资处理,由于是加盖260而非象东北币邮简打孔作废,因此若加贴540元邮票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没有符资邮票),因此加票800也符合当时情况。
如龚先生所说,若在6月底7月初承认260邮资使用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东西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7 09:31

胡兄为圈中公认厚道之人,多年对我支持极多.在此顺表感谢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2-5-7 10:35

漂亮漂亮!!!!
作者: 569    时间: 2012-5-7 10:52

当我们谈及加盖改值260元东北优军邮简时,还不能忘了刘广实先生目录中的邮资图剪片,起了宣传认知作用,那恐怕是钟笑炉先生原旧藏。该剪片五丶六年前在北京拍卖会上也近2万元成交,物有所值,拍入者颇具眼力。
作者: 569    时间: 2012-5-7 11:31

纪先生所提260元系人民币值问題,水平实高。我虽收集丶研究各种东北邮简,但对相关的东北邮政历史却知之甚微,須再深入学習。当初还自作主张的有种自我理解,认为葫芦岛寄出的极有可能是地方邮局加盖,非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加盖,它所获得认同的范囲及时效均有限。东北币停用后,东北邮简作为邮资邮简基本全部作废,260元也就跟着废了。這260元与优军邮简半价分不开,而优军邮简是要出示身份证件到邮政柜台寄出的,不能投筒。试想非军人军属那里敢去惦记那简上的资费,而军人有更优惠的政策在等着,特殊情况下,我的说法就沒有錯了。
作者: keihk    时间: 2012-5-7 22:14

非常感谢龚兄胡兄再三深入说明,寥寥数语已说清了大道理,学习到了,谢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8 08:20

好贴子
作者: 569    时间: 2012-5-8 12:07

所谓名師出高徒,所谓与高手过招,离不开一个"高"字,其含意包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丶本領。有幸在本贴得到纪兄丶胡兄丶麦兄的指点,受益非淺。即使自己某项看法是对的,也要讲得出所以然;錯了,更需明白錯在哪里。关于东北优军邮简改值260元简,我一直沒写过介绍或炒作文章,以后若下笔,肯定会减少误差,以免误人子弟。还想感谢一声,十几年前余跃强友的成全,以及幕后成全者让我较早的拥有了它,否则将会影响到以后剪片丶胡兄简的走向及本次拍卖简的价格,话中有话显唠叨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8 13:37

好事好事
作者: 569    时间: 2012-5-9 01:49

通过這次探讨,我对加盖260元东北优军邮简有了更清淅的理解,甚欣。以上我的各次发言,也有不严谨处,如改8丶改9发行同期,小额邮票说还欠说服力,只不过概率太小啦;地方邮局说,恐怕找不到依据,但会坚持己見。這贴冷落了另一珍罕邮品旅大毛像片加贴邮票寄朝鲜,对不起啦。
作者: scriptor    时间: 2012-5-10 19:49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