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教,马站与古鳌头是什么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仙人    时间: 2012-5-29 20:08     标题: 请教,马站与古鳌头是什么关系

1950-8-5马站-上海.jpg


未标题-3.jpg



未标题-2.jpg

图片附件: 1950-8-5马站-上海.jpg (2012-5-29 20:07, 112.81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76702&k=d2a04d8b6d4ca8022d4811f086d4db85&t=1732389011&sid=zCcZuU



图片附件: 未标题-3.jpg (2012-5-29 20:07, 40.37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76703&k=c3b7e77daff8c353ef44f34a4b6a2401&t=1732389011&sid=zCcZuU



图片附件: 未标题-2.jpg (2012-5-29 20:07, 50.14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576704&k=b461dc752dc7bad73a200f02ab214413&t=1732389011&sid=zCcZuU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2-5-29 20:21

好封,喜欢的~
作者: zxw    时间: 2012-5-29 21:08

哈哈,我更喜欢
马站原属平阳县,解放初期,乡镇干部要到县城开会,就必须起三更穿草鞋爬赤岭到赤溪、爬龙沙岭、石塘岭、下将军岭到岭下坐河船到方岩下,渡鳌江,再坐船或跑路,傍晚时分方到达平阳。平阳人称马站是平阳的西藏。过去,本县江南的小货郎要去马站,挑着担子上上下下的翻山过岭,旅途十分艰辛。所以有“蒲门三条岭,条条到天顶”的说话。常忆砍柴爬赤岭,难忘挑担上矾山,这是永远储存在我脑中的陈年旧事。

1958年,大跃进运动风起云涌,政府召集大量民工,决定修建连接矾山的公路。沿着陡峭的山坡,弯弯曲曲通过海拔800米左右的坑门岭头。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马站人可以走西口了。那时每天有两个班车,一班上午到平阳,另一班是下午到鳌江,大约四个钟头到达目的地。

建县三十年来,马站的公路交通发展迅速,通往外地的主通道,就是现在的78省道,从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变成柏油路,行车时间也缩短了。另外也开通到沙埕、福鼎、霞关、渔寮的各条线路。但马站沟通外地的主要线路要经过坑门岭头,那里几乎长年云雾缭绕,山高坡陡,有时能见度不足于二三米,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大大的安全隐患。

记得大约是2004年,习近平副主席视察马站并到达渔寮,那年决定改建78省道,并开凿鹤顶山和顶魁山隧道,这样就打通西岭,直贯东滩,缩短路程,从此马灵无险路,千男万女出乡关。四年后如愿以偿。现在从马站到灵溪仅几分钟就有一辆车开出,时间又短缩到50分钟。马站到灵溪,当年的旅途艰辛现在变成一种享受。沿途郁郁葱葱,春天,鹤顶山杜鹃异常艳丽夺目。放眼先前那么多的山岭古道全都湮没在绿草茂林之中,再也看不到人的足迹。

小时候听老人说,刘伯温的锦囊里记载着将来“有路没有走,有房没人住”的说法。这给人们造成恐慌。人们担心着是否会发生饥荒、地震、洪水、瘟疫、战乱或是难以测算的灾难降临。时到今日,想不到这倒印证了现实。你看现在人们不是以车代步,有路不走吗?许多人脱贫致富,搬进城镇敞亮舒适的套房里居住。那些留下的古民居,绝大多数人去楼空,确确实实是有房没人住。

交通发达,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使马站大地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蘑菇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虾皮之乡,还有浙江的荔枝之乡,这一张张金名片从此扬名五湖四海,有的甚至走出国门,飘洋过洲。那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渔寮金沙滩和国保蒲壮所城,再也不会沉睡在东海之滨和浙南边陲,而是更加出色壮观地每天接待着四面八方和他洲异国的贵客。

最近,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又开工建设了,届时,马站的交通面貌又将获得更大的改观。今后马站人又可以驱车更便捷地行驶在东边的滨海高速路上。
作者: zxw    时间: 2012-5-29 21:12

1936年,平阳邮局设马站信柜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2-5-29 21:18

好地方,好资料~
作者: 仙人    时间: 2012-5-29 21:24

1936年,平阳邮局设马站信柜
zxw 发表于 2012-5-29 21:12


谢谢曾先生详细介绍马站,但古鳌头是否是邮路的中转局望指点,印象中古鳌头也是小地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5-30 10:30

热心人
作者: zxw    时间: 2012-5-30 19:50

古鳌头就是现在的鳌江(抗战时期由于温州港被封锁曾一段时间古鳌头曾是邮件的集散地),当然这封信不是那时期的,但马站邮件必经古鳌头的,再到温州中转。
作者: 邮谭    时间: 2012-5-31 17:36

学习了
作者: 不进则退    时间: 2012-6-3 15:34

马站古鳌头,好名字,好信封,好资料~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