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孪生?元芳,你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1 16:34     标题: 孪生?元芳,你怎么看?

本帖最后由 中国飞剪 于 2012-10-21 17:05 编辑

1897.1.28b.jpg
1897.1.28a.jpg
1897.1.28bb.jpg 1897.1.28aa.jpg

1897.1.28cc.jpg

图片附件: 1897.1.28b.jpg (2012-10-21 16:28, 47.69 KB) / 下载次数 3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364&k=f226a2aa817db0696de568359a40b8fb&t=1717162638&sid=VbFZQP



图片附件: 1897.1.28a.jpg (2012-10-21 16:28, 53.63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365&k=a68db23a7991191098e8c4416230b842&t=1717162638&sid=VbFZQP



图片附件: 1897.1.28aa.jpg (2012-10-21 16:28, 8.06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366&k=d76ee821d058f58fd21798bda029ab2b&t=1717162638&sid=VbFZQP



图片附件: 1897.1.28bb.jpg (2012-10-21 16:28, 6.34 KB) / 下载次数 4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367&k=616ee87a22bac37b9f1a33fcceacff00&t=1717162638&sid=VbFZQP



图片附件: 1897.1.28cc.jpg (2012-10-21 17:04, 13.85 KB) / 下载次数 4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393&k=04ac229f0b707ee082f93bfb3ecf9ae8&t=1717162638&sid=VbFZQP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6:52

好东西,不错…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7:10

回复 1# 中国飞剪


    大人,这种情况在当年集邮圈很平常。在给邮友寄出时(也许不只一个人,或数枚),同时请求盖銷一枚自己收藏。而我们今天认为实寄的前者价值远高于后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7:18

看来清代懂得寄封片的资深集邮者真不少,学习了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1 17:28

本帖最后由 中国飞剪 于 2012-10-21 17:31 编辑

回复 3# 肖万里


    很多,不止片,盖销同日戳的信卡、包封纸等存世量都很大。寄福州的好像也见过,应该是当年的集邮者所为了。
但盖销的数量,远大于实寄的。

1897.1.28dd.jpg
1897.1.28d.jpg

图片附件: 1897.1.28d.jpg (2012-10-21 17:29, 65.1 KB) / 下载次数 4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400&k=71bcfca832a2eb6dada37083d269b5b5&t=1717162638&sid=VbFZQP



图片附件: 1897.1.28dd.jpg (2012-10-21 17:29, 11.29 KB) / 下载次数 3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5401&k=f8e39bd1e5d4517a3876c99fe0f9a775&t=1717162638&sid=VbFZQP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7:30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1 17:37 编辑

回复 4# 麦国培


    这在当年成为一种风气(时尚),但注重首日和尾日的人还是不多,京茨堡是佼佼者。而且他往往都同时寄出数枚(给自己收)。

国庆节期间有枚首日实寄片,可是我外出旅游忘记了,回后发现已拍出。心痛不已,后悔好久。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7:36

会否是工部撤局,已快是(和已是)废品的东西…,盖个戳留作销售而已!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7:41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1 17:57 编辑

回复 7# 麦国培


    要都能如此,也是好事,对研究其邮史很重要。但收集过程中发现并非如此,有,但很少。

邮政用品不同于邮票,成本高而售价低,存货不会很多的。例如烟台包封纸半分,用纸可印20几枚邮票,何况还可印高值票,成本太高。只是这些东西比喻有100件传世,而玩它的仅只20个人,则供大于求,出来的越多,价钱就越低了。呵呵,那一天玩家超过100人,则行情大变了。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1 17:48

回复 6# 肖万里


    国庆节期间有枚首日实寄片,可是我外出旅游忘记了,回后发现已拍出。心痛不已,后悔好久。

首发日?谢谢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7:49

看来统一归入集邮人实寄是有争议和商榷的,学到不少,再谢肖兄指点。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8:13

回复 10# 麦国培


    麦会过谦了。我这只是个人收集过程中的拙见。20多年前,那时是通信购买,没有网络,少见这些玩意儿,所以我当了寃大头,当年买了许多都是高价,比此刻的价还贵许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8:43

确实,现在开始收藏也还不晚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1 18:43

确实,现在开始收藏也还不晚
作者: 胖头鱼    时间: 2012-10-21 18:44

回复 8# 肖万里


   请肖兄上课...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8:55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1 19:01 编辑

回复 9# 中国飞剪


   “ 首发日?谢谢

是你买下了么?恭喜了。可否传上来?呵呵,很多人不知它是首日的。这多年我也是仅见,可惜失之交臂,而且可能是我心理价位的一半就被别人搞走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9:04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1 19:38 编辑

回复 14# 胖头鱼


   元芳 不敢上课的,交流而已,给大人参考。华邮网上藏龙卧虎众矣!
作者: 李健雄    时间: 2012-10-21 19:27

赶紧学习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1 19:34

回复 15# 肖万里


    呵呵,误会了,我是想问一下首发日期?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1 19:37

回复 8# 肖万里


    烟台商埠邮票这几年涨了有50%了,而片、卡、包封纸的价格却降了1/3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1 19:44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1 19:47 编辑

回复 19# 中国飞剪


    这是因为最近它一下子冒出来多了几件的原因,它比邮票的量少多了。日后会上扬无疑。例如你的这件烟台实寄片曾卖过千元以上。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2-10-21 20:57

各有各的解释。来学习。
作者: 大龙    时间: 2012-10-22 01:07

1 楼这件, 福州邮戳, 和地址都是近代仿品

福州到达邮戳是画蛇添足
作者: 大龙    时间: 2012-10-22 01:11

连烟台戳都不敢讲是真的,要去对比一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2 08:06

看来好东西并不好…!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2-10-22 08:40

我还以为是真的。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2-10-22 08:42

看来好东西并不好…!
麦国培 发表于 2012-10-22 08:06



    回信了,抱歉没有看见您的邮件。 这几天都在打呼噜中度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2 09:06

回复 26# 方鸿渐


    收到,很好很感谢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2 10:30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2 10:39 编辑
连烟台戳都不敢讲是真的,要去对比一下
大龙 发表于 2012-10-22 01:11



    上传一枚我的,也是寄福州的。版式不同,P在O下。


烟台戳为双圈(内圈细线),黑墨。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2 11:35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2 13:32 编辑

回复 28# 肖万里


   

注:元芳者,名探狄仁杰大人配角跟班也。其作用犹福尔摩斯助手华生医生,吾乃元芳、华生者也。呵呵,国内近期网络流行语,谨呈海外邮友。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2 14:26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2 14:27 编辑

回复 29# 肖万里


    再上传一枚拙藏,比较一下戳。版式为P在EF下。背面有上海落地戳。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2-10-22 14:39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2-10-22 14:43 编辑

回复 30# 肖万里


    还上枚拙藏,还收集到红戳的。但确实没收到紫戳单线边框的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4 09:50

本帖最后由 中国飞剪 于 2012-10-24 09:53 编辑
1 楼这件, 福州邮戳, 和地址都是近代仿品

福州到达邮戳是画蛇添足
大龙 发表于 2012-10-22 01:07



  赵涌鉴定: 经相关鉴定工作人员确认,该片为早期集邮品,非伪品。赵涌在线。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4 09:52

我还以为是真的。
方鸿渐 发表于 2012-10-22 08:40



    赵涌鉴定: 经相关鉴定工作人员确认,该片为早期集邮品,非伪品。赵涌在线。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4 09:53

看来好东西并不好…!
麦国培 发表于 2012-10-22 08:06



    赵涌鉴定: 经相关鉴定工作人员确认,该片为早期集邮品,非伪品。赵涌在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2-10-24 10:09

好东西
作者: 中国飞剪    时间: 2012-10-24 10:47

本帖最后由 中国飞剪 于 2012-10-24 10:53 编辑

回复 35# 麦国培


  专家也难啊?!
作者: 方鸿渐    时间: 2012-10-24 11:12

的确,专家不容易。
作者: 木有米    时间: 2012-10-24 13:43

回复 37# 方鸿渐


    未命名.jpg

图片附件: 未命名.jpg (2012-10-24 13:43, 23.21 KB) / 下载次数 5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626767&k=b30e540ec190a3f9e5f629671d03b1b7&t=1717162638&sid=VbFZQP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