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廣三鐵路戳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 21:50     标题: 廣三鐵路戳

此片為林志明先生藏品。三水戳(5月12日)、郵車戳(5月18日)、廣州戳(5月19日),三水至廣州需時8天。正常一天到達廣州,當中此片背後有甚麼玄機,請恕先賣個關子,希望各郵友能提供意見,增加討論氣紛。 tSec2Ruc.gif


图片附件: [廣三鐵路戳] tSec2Ruc.gif (2008-6-1 21:50, 43.33 KB) / 下载次数 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622&k=6b481a82de224319988bd7e57d2b017a&t=1732436423&sid=9EI9M2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 21:52

廣三鐵路段使用的火車郵戳 4wgCwQWn.jpg


图片附件: [廣三鐵路戳] 4wgCwQWn.jpg (2008-6-1 21:52, 54.31 KB) / 下载次数 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623&k=0f3161b39d6ae3a85632f26175c0eb47&t=1732436423&sid=9EI9M2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 21:53

廣九鐵路段使用的火車郵戳,感謝林兄提供相關訊息。 q8LYdvLW.jpg


图片附件: [廣三鐵路戳] q8LYdvLW.jpg (2008-6-1 21:53, 53.1 KB) / 下载次数 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626&k=06a7a9b0a1f998e9a0473aab2c7b6d4c&t=1732436423&sid=9EI9M2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1 22:04

 車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 22:08

没什么研究,记得类似片在多年前拍卖成交价是四千多元,我觉得太贵没买,所以我也只有戳无封片!不知是否就是这件?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1 22:15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1 22:08:03的发言:
没什么研究,记得类似片在多年前拍卖成交价是四千多元,我觉得太贵没买,所以我也只有戳无封片!不知是否就是这件?

20008年11月16日在香港舉行的蘇黎世亞洲拍會上,其成交價為8,625港元。


作者: 十一月    时间: 2008-6-1 23:23

欣赏。。。。。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1 23:30

这就没注意了,我说的大概是六七年前的事了!主要是此戳没直接标三水字样,故我不是很看重!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07:38

 其實這片看起來很簡單,銷票戳、中轉戳、到達戳各一,但在郵史特別鐵路郵史,是件關鍵例證,一般很常見2樓的戳,但一直無法定位是何線車局所使用,此片郵程是三水 -廣州,因此確認2樓的戳是廣三鐵路所使用。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08:0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 22:15:39的发言:

20008年11月16日在香港舉行的蘇黎世亞洲拍會上,其成交價為8,625港元。


edward兄能否貼此件觀賞一下,謝謝。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08:10

正是林兄這件。夏大緯先生的《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第181頁內有圖文介紹。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08:18

  喔!原來田兄拍賣年多一碼,我誤以為不同賣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 8:21:47编辑过]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08:20

該件是名家華裕寬前輩舊藏。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08:21

應該是2000年,手誤。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08:35

以個人分析,此片就算是2萬多港元也不高,容後分解。首先還是回到先前的問題,請大家留意片上三枚戳的日期,小心的分析當中關係,便能訓練出銳利的目光,對我們收藏郵品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考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09:40

实在不懂,但那个落地投递小戳应该是在沙面用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1:16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 9:40:53的发言:
实在不懂,但那个落地投递小戳应该是在沙面用的。

大家不要因麥先生說不懂,就不敢發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証,在綱路上就有這般好玩。眾志成城,柝解當中問題。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08-6-2 12:48

对铁路邮件没研究,虚心听各位高人详解![em243][em243][em24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 12:48:36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4:30

期待吖,希望田兄和林兄解迷。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08-6-2 14:45

在三水停了一个星期才上火车,不会是一般的事故,估计是比较大的天灾人祸吧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4:47

林兄曾以半開玩笑的說:車禍?麥先生您是地膽,廣三鐵沿線當年發生什麼事?會令此片用了這麼多天才來到廣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4:54

实在不清楚,本地相关文史资料很少,我也没有专门去查。
作者: tungkun    时间: 2008-6-2 15:17

 有历史背景的邮品难得,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它的邮人更是如此!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5:25

首先要拆解的是三水戳(5月12日)、郵車戳(5月18日)。通常郵件已經封袋妥當,然後由火車運往廣州,理應沒有車戳。然而郵件滯留三水多天,火車上郵務人員以示郵件滯留不是己方責任,便在收接郵袋當天,重開郵袋,蓋收當日收件日期,然後隔日運至廣州。試想,有什麼原因令火車及步班受阻,必然是一些重大事件發生(以上解說只是拾林兄牙慧)。車禍理應不會令步班受阻。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5:29

QUOTE:
以下是引用tungkun在2008-6-2 15:17:17的发言:
 有历史背景的邮品难得,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它的邮人更是如此!

难得罗兄亦发表高见,实在吊胃口,两位再不解迷的话,我要冲回香港直飞台湾了。[em53][em53][em53][em53][em53]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08-6-2 15:31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 15:25:36的发言:
首先要拆解的是三水戳(5月12日)、郵車戳(5月18日)。通常郵件已經封袋妥當,然後由火車運往廣州,理應沒有車戳。然而郵件滯留三水多天,火車上郵務人員以示郵件滯留不是己方責任,便在收接郵袋當天,重開郵袋,蓋收當日收件日期,然後隔日運至廣州。試想,有什麼原因令火車及步班受阻,必然是一些重大事件發生(以上解說只是拾林兄牙慧)。車禍理應不會令步班受阻。

学习了

 

車禍理應不會令步班受阻。

那很有可能是天灾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5:39

當年4 月,廣東許多地方暴雨成災,潮州、鶴山、廣寧、南雄、惠州、佛山、從化等地被淹,房屋倒塌,禾田盡浸,人畜溺斃無數。5 月14 日,都督胡漢民指令內務司派員查勘水災,撥款賑恤

廣三鐵路一大段都是位於佛山,而佛山災情嚴重。如張先生所言,天災水患引致交通中斷,亦因此造成此片能蓋上如此珍罕車戳。

請參考:
http://www.gdmz.gov.cn:8888/b5/www.gdmz.gov.cn/jggk/tsjs/lsds/200704/t20070428_9708.htm
作者: 张冬冬    时间: 2008-6-2 15:46

谜底终于揭开了

原来是水灾,仔细想想广东地区大的天灾能导致交通中断的,也就是暴雨成灾了

“然而郵件滯留三水多天,火車上郵務人員以示郵件滯留不是己方責任,便在收接郵袋當天,重開郵袋,蓋收當日收件日期,然後隔日運至廣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5:52

这个实在没有考虑,我手头有三水县志,记录的是1915年大水,1913年的相对来说只是小灾,故没有往这方面想。

谢谢两位解迷。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6:04

1915年的是指全省,尤其是西北三江洪水瀑漲,而1913年4月的則是局部性,同年5月都督胡漢民指令內務司派員查勘水災,撥款賑恤。其災情亦是嚴重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6:13

此片珍罕之處:1)因緣際會蓋了此車戳,使1913年4月的水災在郵史中留了半點烙印;2)因此車戳蓋在三水及廣州郵路之間,是廣三鐵路的証物;3)存世不多。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6:18

4)五色旗片中的精品。好的五色旗片能賣得頗高的價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 16:19:46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7:30

确实难得,说得我心都动了!

看来是错过机会了!恭喜林兄得宝。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17:44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 17:30:20的发言:

确实难得,说得我心都动了!

看来是错过机会了!恭喜林兄得宝。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17:55

 幸好麥兄鬆手,才未飆上20000港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19:00

哈哈,太高我也没有此实力!而且好东西也要分散一下才好玩,全在你我手上其它人没有也就引不起集者的兴趣了!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 20:24

关于此一历史与邮史,请田兄写篇短文在《火车邮戳研究》上刊登,好吗?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 21:03

 贊成附議!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 21:11

以下是引用liudan在2008-6-2 20:24:55的发言:

关于此一历史与邮史,请田兄写篇短文在《火车邮戳研究》上刊登,好吗?

留先生言重,我只是拾林兄牙慧,事實上,最有資格寫的是林兄自己。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 23:07

那我是否可以把此贴子稍作整理,以论坛贴子的模式在《火车邮戳研究》上发表?也有待本网站的许可了,不知麦会认为如何?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 23:11

当然可以!但个人还是一句旧话,贵刊图片可以再清楚一点,这并非成本问题,而是技术上没调好而已,供参考。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3 00:06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 23:11:21的发言:
当然可以!但个人还是一句旧话,贵刊图片可以再清楚一点,这并非成本问题,而是技术上没调好而已,供参考。

谢谢支持!

图片问题已经解决了。

原来在本地印的时候,只能是四色套印,今年第一期出现重大印刷质量问题(换软件造成的),后来我给印刷厂谈时,他们找了杭州的印刷厂用四色机补印了封面,下期时会把封面寄给大家。从这期开始,彩色印刷全部放在杭州用四色机印刷,质量应该会有保证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3 05:51

留先生,圖像最好用EPS格式排版輸出,儘量不要用JPG。所有收回來的圖檔可能是JPG,而且都是用掃描器輸入,圖像本身會有蒙鬆,用photoshop打開後,先用photoshop的filter的Unsharp Mask去處理,圖像質素會大增,然後轉換成EPS格式,便可排版輸出。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3 08:06

 還是內行厲害。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3 23:04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3 5:51:19的发言:
留先生,圖像最好用EPS格式排版輸出,儘量不要用JPG。所有收回來的圖檔可能是JPG,而且都是用掃描器輸入,圖像本身會有蒙鬆,用photoshop打開後,先用photoshop的filter的Unsharp Mask去處理,圖像質素會大增,然後轉換成EPS格式,便可排版輸出。

谢谢!

原始图片是JPG的(我自己扫描处理的是最高质量的,即不压缩的,但是其他人扫描提供的可能会有压缩),这些图我在排版软件中一并提供给出片公司,由他们自行转换成EPS格式或者其他排版格式的(上一期出现问题是出片厂在转换时搞错了,把应该转换成高质量的变成了转换成低质量的)。

此前主要是我地的印刷厂都是小厂,没有四色印刷机,采用套印方式印的话,质量肯定有影响。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3 23:26     标题: 山东李登强先生请进

一定要用photoshop的filter的Unsharp Mask去處理,不然圖片會蒙鬆的。另最好都是由自己轉換成CMYK的EPS格式去排版。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3 23:50

从头看完此帖尤如看金庸小说一般跌宕起伏、勾人心魄!羡慕田先生有说评书的好口才,三页才出结果,把个枯燥的邮史讲得栩栩如生,真是好资料!好文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3 23:52

田兄是邮史历史并重之高手也!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4 00:23

張先生與麥先生,您倆一言一語,我沒有招架的能力,舉手投降。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4 00:36

田先生不用客气,这种“出谜式”引导讲解邮史的方法确实引人入胜,记忆很深,受益匪浅!
作者: 季克全    时间: 2008-6-4 08:09

欣赏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22 00:06

不好意思,咱跑这来学习了。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2 13:35

此戳时间有误,三水戳应该是18日,不过看上去确实非常象12日的。背面寄信人所书的时间也是18日。

 

0kJuRx7d.jpg


图片附件: [廣三鐵路戳] 0kJuRx7d.jpg (2008-6-22 13:35, 69.5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665&k=59b509510e2f268813953a1ae8972d7c&t=1732436423&sid=9EI9M2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14:14

美麗的誤會。這樣如何解釋廣三車戳存在在這片上? BhmDlTp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14:25:29编辑过]



图片附件: BhmDlTp5.jpg (2008-6-22 14:25, 65.8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673&k=b7afee6465a3158cae9638b7bb1b4b4d&t=1732436423&sid=9EI9M2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2 14:16

果然還是要兩面都仔細看才能發現片中的奧妙!光看戳有時還是會栽跟斗呀!學習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4:17

呵呵,看走眼是常有的事,亦是一个经验和经历。

田兄这还是小事,我曾经试过多次写文章错误,发表在会刊了,印出后才发觉,只得重印,损失很大!

这都是编辑部秘密,今天才公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4:25

QUOTE:
以下是引用謝明書在2008-6-22 14:16:29的发言:
果然還是要兩面都仔細看才能發現片中的奧妙!光看戳有時還是會栽跟斗呀!學習了!

确实如此,上次我的清四次片民国二年使用就是如此。

看了日期才知是看错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14:32

確實是一個好的經歷,但是如何理解廣三車戳的問題?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4:34

不清楚,所以我在三水邮集中弃而不用。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2 14:43

火车邮局中转戳不多见,但并非没有。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4:56

确实如此,值得继续关注和考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4:57

但需补充一点,广州与三水实在太近,中途不可能再拆开封发一次。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2 14:57

但是這段路程卻是很短,有沒有必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再蓋此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15:04

估计是到广州后盖的。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2 15:54

 很抱歉!因該件貼於展卡,未注意封背,今留兄要高圖檔,取下才發覺錯誤,但誤打誤撞卻也牽扯出一段真實事故,依通信內容,此可能是集郵人士的傑作,這段路程雖很短,也近百公里,以當年行車速度,也需3小時左右,足夠時間處理散件,散件並未封發,需要車局開拆 分揀封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16:18:25编辑过]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2 16:28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14:57:10的发言:
但需补充一点,广州与三水实在太近,中途不可能再拆开封发一次。


 自有火車郵局後,銷票並不一定表示銷票局都已分揀封发完畢,有趕班散裝郵袋,需要車局開拆 分揀封發,因此才會有火車郵戳的中轉戳存在。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2 19:38

QUOTE: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6-22 16:28:22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14:57:10的发言:
但需补充一点,广州与三水实在太近,中途不可能再拆开封发一次。


 自有火車郵局後,銷票並不一定表示銷票局都已分揀封发完畢,有趕班散裝郵袋,需要車局開拆 分揀封發,因此才會有火車郵戳的中轉戳存在。

新中国也有不少火车邮局加盖中转戳的,直到80年代末期,火车邮局接收的散件才很少加盖火车邮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2:22

呵呵,二位,三水到广州只有数十公里(40-50公里左右),当时时速不高是事实,但如此短途中间再来分发盖戳,实在难令人信服!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2 23:42

 三水到广州只有40-50公里左右,以當年行車速度,也需1小時左右,足夠時間處理散件,散件一般不會太多,因是封發完畢,再收寄不及封發的趕件郵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2 23:52

我有时间表,倒可以查查时间!值得继续探讨。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3 00:35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22:22:34的发言:
呵呵,二位,三水到广州只有数十公里(40-50公里左右),当时时速不高是事实,但如此短途中间再来分发盖戳,实在难令人信服!

不用说是从广三铁路起讫站的散件有可能在车上分发,就是火车在沿线有交换邮件的地方都可能有散件上车,为节省邮件邮递时间,车局分拣后都会盖上邮戳以明责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1:10:54编辑过]


作者: -邓-    时间: 2008-6-23 10:46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 22:15:39的发言:

20008年11月16日在香港舉行的蘇黎世亞洲拍會上,其成交價為8,625港元。

哈哈......这是田兄的预测!    可我认为其时值1亿港元......

 

 

 

火车邮局加盖中转戳应当属正常范围内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0:54

QUOTE:
以下是引用hcyc555在2008-6-23 0:35:24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22:22:34的发言:
呵呵,二位,三水到广州只有数十公里(40-50公里左右),当时时速不高是事实,但如此短途中间再来分发盖戳,实在难令人信服!

不用说是从广三铁路起讫站的散件有可能在车上分发,就是火车在沿线有交换邮件的地方都可能有散件上车,为节省邮件邮递时间,车局分拣后都会盖上邮戳以明责任!

老兄是用现代的操作模式去思考近百年前的作业过程,是否有可比性和准确性?

要知道每一个时代操作模式均有不同,根本没有可比性,而只有参考性,别说近百年前的事,就算现在每个省市县区的操作方式都有很多误差!

试想广三只有短短四五十公里,你认为有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吗?而且此件明显是三水寄出,在三水与广州中途为什么又要分检盖戳?

张兄的理由实在难以让人认同和理解。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0:55

QUOTE:
以下是引用-邓-在2008-6-23 10:46:34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1 22:15:39的发言:

20008年11月16日在香港舉行的蘇黎世亞洲拍會上,其成交價為8,625港元。

哈哈......这是田兄的预测!    可我认为其时值1亿港元......

 

 

 

火车邮局加盖中转戳应当属正常范围内吧.

这个是当然,但在那里盖也要考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1:09

以下是引用lcm1595在2008-6-22 16:28:22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2 14:57:10的发言:
但需补充一点,广州与三水实在太近,中途不可能再拆开封发一次。


 自有火車郵局後,銷票並不一定表示銷票局都已分揀封发完畢,有趕班散裝郵袋,需要車局開拆 分揀封發,因此才會有火車郵戳的中轉戳存在。

若果蓋廣三火車戳是在這類情況下出現,應該這類郵品也不會太少,亦屬正常操作下的產品,只可惜暫時只見一件。若在早前的情況(天災),蓋此戳,發現一件,還能理解。此一件,是何等孤獨,還是容讓日後有較多發現,才較有明確的定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1:15

个人认为这个戳是在广州(或广州至深圳中国邮界内)盖的,并非广三途中所盖。其实此戳的地名已是大大的“广州”两字。

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戳的名称来看,都不能确定其在三水境内所盖。早期邮政非常严谨,这种戳的地名不会随便刻。

其它直接刻有三水名称的各种火车邮戳,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无须辨驳的广三火车邮戳。

可见大清邮政和中华邮政的操作是相当严谨!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3 11:18

火车邮局从开创之初就开始接收散件,这里说的散件是指地面邮局销了邮资没有来得及分拣,为赶火车而直接交由押运员在车上分拣的邮件,这些邮件发往全国各地,押运员应该要加盖火车中转邮戳的,从三水寄往广州的邮件也是从这些散件中分拣出来当然也要加盖,但并不是说所有在车上分拣的邮件都肯定加盖火车邮戳,这是由押运员的责任所决定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1:29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3 11:15:05的发言:

个人认为这个戳是在广州(或广州至深圳中国邮界内)盖的,并非广三途中所盖。其实此戳的地名已是大大的“广州”两字。

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戳的名称来看,都不能确定其在三水境内所盖。早期邮政非常严谨,这种戳的地名不会随便刻。

其它直接刻有三水名称的各种火车邮戳,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无须辨驳的广三火车邮戳。

可见大清邮政和中华邮政的操作是相当严谨!

 

但是從片上看這三枚戳:三水戳(5月18日)、車戳(5月18日)、廣州戳(5月19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1:30

三水是始发站,此邮件也盖了三水邮戳,难道这样也算散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1:32

还有就是我所说的,邮戳的地名又如何解释?

为什么只有“广州”这个地名,而不加广三或广九。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3 11:33

盖了日戳的邮件为了赶火车没有来得及分拣不是散件吗?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1:46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3 11:32:41的发言:

还有就是我所说的,邮戳的地名又如何解释?

为什么只有“广州”这个地名,而不加广三或广九。

廣三鐵路段使用的火車郵戳

 

廣九鐵路段使用的火車郵戳。

 

頭站(三水)_____中途戳(車戳)___尾詀(廣州)

假設此片沒有其他爭議性,看其戳的次序,介乎三水及廣州的車戳應如何看待?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1:52

個人認為首先解決的不是車戳的定性問題,而是為何會戳有此車戳的問題。

若果蓋廣三火車戳是在散件情況下出現,應該這類郵品也不會太少,亦屬正常操作下的產品,只可惜暫時只見一件。若在早前的情況(天災),蓋此戳,發現一件,還能理解。此一件,是何等孤獨,還是容讓日後有較多發現,才較有明確的定論。


作者: lcm1595    时间: 2008-6-23 14:25

  因廣三先占了廣州這個位置,以至於稍晚出現的廣九使用廣州時還要附註廣九,以資區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4:37

广三戳式很多,从清代到民国加起来大概没有十种也有七八种。

而且都是注明“广三”的。

林兄此件只注明“广州”的。

个人认为只是在广州使用。

清末民初,邮戳刻制很严肃,如在三水段内使用,相信也会(所见实物亦确实是)加刻三水字样。

目前发现广三、广州邮车、广州广九。不是正好反映它们各自的所在位置和用途吗!?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3 17:23

那只是派押局的问题,跟戳式又有何相干?我对客邮火车邮局再生疏,对早期火车邮局毕竟还有了解,如果对火车邮局了解甚少,那真的没有必要集研火车邮戳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7:31

那就不知道张兄了。

个人一直都是这种看法。


作者: hcyc555    时间: 2008-6-23 17:35

火车邮局不管派押局为谁?只是尽其职责!三水寄广州的邮件,到广州再加盖火车邮戳反而是莫名其妙!何况日期不符!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7:47

以下是引用hcyc555在2008-6-23 17:35:01的发言:
火车邮局不管派押局为谁?只是尽其职责!三水寄广州的邮件,到广州再加盖火车邮戳反而是莫名其妙!何况日期不符!

終於回到問題徵結!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8-6-23 18:14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 16:18:07的发言:
4)五色旗片中的精品。好的五色旗片能賣得頗高的價錢。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3 18:17

以下是引用小马哥在2008-6-23 18:14:0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8-6-2 16:18:07的发言:
4)五色旗片中的精品。好的五色旗片能賣得頗高的價錢。

小馬哥何時變了周星馳?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3 19:24

继续探讨!好贴。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7 14:10

车上开拆处理一下邮件也很正常的,有的赶班邮件,只盖好了戳来不及分拣的,就会装入邮袋,在袋牌上标明“车拆”,火车邮局即对此邮袋进行拆袋处理,此时盖上戳就行了。这种情况现代有,那时也是有这样的处理方式。

至于时间短不是问题,因为广三间路途也短,需要中间交接的地方也不多,因此押运员并不会太忙,完全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拆袋处理。

至于为什么只有“广州邮车”而不标明广三,应该是当时(此种邮戳应该是1911年5月后开始启用)广州只有这一条广三邮路所致,广九铁路是1911年底才通车的。因此后刻的广九戳就带上了“广九”以示区别。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6-27 14:36

继续探讨!好贴。
这个戳我有不少销票的。说明曾大量用于收发戳使用。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6-27 22:31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6-27 14:36:07的发言:
继续探讨!好贴。
这个戳我有不少销票的。说明曾大量用于收发戳使用。

是的,比较常见的戳。如果是封片的话,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作者: liudan    时间: 2008-7-2 21:26

火车邮戳在实寄封上出现,大多是以收寄戳的形式销票使用,用于中转戳使用的并不多。唯一例外的是京奉、津浦行动邮局戳是相反的情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 21:31

确实,世上无绝对!
作者: 韩生    时间: 2008-7-8 21:25

听高人论道 受益多多 学习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9-9 21:04

想起我多年前收集过新加坡寄台山封也盖此类火车戳!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9-9 22:20

总算看完了,是值得探讨。继续学习。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