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工部郵史精品 - 封1 [打印本页]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19 13:48     标题: 工部郵史精品 - 封1

本帖最后由 eureka168 于 2014-1-19 23:27 编辑


在本周Ebay上,看到一些令人惊艳的工部郵史精品,但多看两眼后,心中疑问就多了。希望与个位讨论.



combo red.jpg



http://www.ebay.co.uk/itm/201021981582?ssPageName=STRK:MEWAX:IT&_trksid=p3984.m1438.l2648


疑问:


华北前锋报(North China Herald) 应该是工部邮政服务的订户,因此不需要加贴工部邮票



图片附件: combo red.jpg (2014-1-19 13:43, 109.03 KB) / 下载次数 8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58516&k=f1be27e4ff42e29d97a4bda6bea18666&t=1732228681&sid=AXvvMV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19 13:53

好东西啊,裸寄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17:54

回复 2# 麦国培

似乎不是裸寄。寄报纸使用包封纸,此件可能是自制类似于包封纸白纸条,贴上邮票寄出。写有收件人的左边已撕掉了,仅存右边。

为何混贴邮票 ?需作推敲。

《北华捷报》是英租界最大、最权威的报纸,也是工部局指定发佈其官方公告、事宜的 唯一报纸。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19 18:01

大珍品啊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18:46

回复 4# 麦国培


    我在投标,作为资料使用,诚盼各位大俠高抬贵手。谢谢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19 19:28

回复 5# 肖万里

我肯定让你老买进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19:36

回复 6# 麦国培


    承蒙麦会关心会员部下,谢谢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19:42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19 19:53 编辑

明年是上海大龙邮票发行150周年纪念,据悉邮政主管部门将举办大的纪念活动。邮政当局从未有过此开明之举,终于回归历史了,值得庆贺。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19 20:59

好货,等着学习成交价。赞同肖先生说的,似乎有被撕掉的封条,估计撕掉的封条上海有其他邮票。感觉2分的法国邮票有点少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19 21:09

或许报馆只贴了工部邮票,法国客邮是邮局贴的?可惜封条被撕掉了,一切都成了悬案。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21:41

或许报馆只贴了工部邮票,法国客邮是邮局贴的?可惜封条被撕掉了,一切都成了悬案。
alainfang 发表于 2014-1-19 21:09



    据史料云,报馆是把报纸送到书信馆派送的,他们不会自行贴邮票的。报社与书信馆签有合同,是立券付费的优惠方式。这份报纸,愚意以为是私人投寄的,所以贴票,那法国票是一大值得研究的谜团。当年此报发行量非常少,估计也就在200份左右,常年订户约60户而已。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19 21:49

我觉得法国票的使用合乎逻辑的 (付海外邮资)。那上海票用的奇怪.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19 22:09

我觉得立券也最多是本地或者国内。试想有几个海外订户?不大可能国际也立券。所以需要贴邮票。估计当时的邮件都是通过工部的,他们也应该被有工部的邮票。就像大清邮政一样,估计用户能够只贴工部的邮票支付所有邮资,然后由邮局加贴客邮邮票。如果封条没有撕掉说不定还有海关的戳。

同时当时新闻纸海外邮资应该是银元2分吧,折合法郎5生丁。这是我猜测应该在被撕掉的封条上海有法国邮票的原因。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22:10

我觉得法国票的使用合乎逻辑的 (付海外邮资)。那上海票用的奇怪.
eureka168 发表于 2014-1-19 21:49



    一点也不奇怪的,若是私人寄往法国,而是送交给上海工部书信馆,那是一定要贴上工部票的,同时贴上法国票。上海工部转交法国客邮局,法客邮局在本国邮票上盖銷。至于邮资多少尚需进一步研究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22:16

回复 14# alainfang


    立券规定只负责上海本埠投递。往外埠和国外是私人投寄,按章收费。收多少得进一步研究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19 22:25

其实海外邮资都是按照万国邮政的规定,很容易查的。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19 22:42

有可能是撕掉3生丁了。这是1877年以后大清邮政的资费,此前是否会不同呢?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19 23:31

大清不管,法国邮政应该参加万国邮政了吧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0 07:25

呵呵,我的意思你可能误会了。它可能资费还高一点的,越是早期的非信件类邮寄品。我还没查到相关标准,方先生若有,请告之,谢谢了。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0 07:46

我也没有,我的意思是客邮邮票其实是按照客邮的邮资表,这里就是法国邮资,只要法国当时是邮联的,就会执行邮联的标准。我有个疑问,现在各国寄海外的邮资都是不同的,不知道何时各国不用执行邮联的标准,或者是邮联不在固定海外邮资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0 07:46

我也没有,我的意思是客邮邮票其实是按照客邮的邮资表,这里就是法国邮资,只要法国当时是邮联的,就会执行邮联的标准。我有个疑问,现在各国寄海外的邮资都是不同的,不知道何时各国不用执行邮联的标准,或者是邮联不在固定海外邮资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0 08:12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3 07:10 编辑

是啊,有时是既有普遍性,但又会有特殊性的。如寄越南、日本……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2 03:38

这几个上海工部东西价格最终到达云顶,此帖和本网功不可没
作者: whitefurgoat    时间: 2014-1-22 05:11

請問成交多少?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2 06:01

还没有成交吧。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08:15

請問成交多少?
whitefurgoat 发表于 2014-1-22 05:11


尚未结束,已超过5000美元了。我已败下阵来。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08:32

19世纪末,玩上海大龙的高手(老外),参考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的资料来源)就是《北华捷报》。
创办于1859年,后被工部局指定为其发布公告的报纸。工部书信馆的成立、认捐制的实施与撤销、邮政规章、邮品的发行,以及其间的讨论纪要等等,都会在此报纸上登载出来。
所以作为难得的史料,玩上海工部的邮人能获此件带有邮资实寄过报纸,无疑是莫大的快慰!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2 08:37

又省钱了,多好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2 08:46

回复 23# hart


    这话倒是一点没夸张!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08:48

呵呵,但如果收集的报纸不完整,就可能会把中途讨论的意见当成了是最后的决定(规章),而误导后人了。包括上海大龙的权威周炜良先生,他使用的是前辈留下的微型胶卷(专拍的有关邮政事宜)。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2 09:33

尚未结束,已超过5000美元了。我已败下阵来。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22 08:15



    肖先生在$5000才退下来,我原以为人民币2万应没问题。都是月亮惹的祸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2 09:41

19世纪末,玩上海大龙的高手(老外),参考的重要文献(也是唯一的资料来源)就是《北华捷报》。
创办于18 ...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22 08:32



    肖先生是真正工部专家,以前读了先生的大作后,就全身心投入地找工部大龙实寄封,想一不小心也弄頂集邮大家的帽子戴一戴,但比登天还难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2 09:48

同一卖家上海大龙旧票都2500美元了,双联香港票也要2000多美元。这信封5000美元,不贵了,少见多了。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4-1-22 09:58

尚未结束,已超过5000美元了。我已败下阵来。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22 08:15



    虽败犹荣~~~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2 10:09

同一卖家上海大龙旧票都2500美元了,双联香港票也要2000多美元。这信封5000美元,不贵了,少见多了。
alainfang 发表于 2014-1-22 09:48



    问题是,$5000现在已被淘汰-------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14-1-22 10:12

我觉得超过5000,paypal如何支付都是一个问题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2 10:16

越看越喜欢啊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4-1-22 10:40

恶霸上几十万的房子,几万的车子都可以成交,半万1万的邮品还能付不出去?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4-1-22 10:43

已知的是,工部大龙仅大约250枚旧票存世,实寄邮品迄今尚未发现。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2 10:46

恶霸上几十万的房子,几万的车子都可以成交,半万1万的邮品还能付不出去?
加国过客 发表于 2014-1-22 10:40



   房子成交买主亲自付款吗?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4-1-22 10:50

既然允许买卖,总会成交。
我想办法总是有的。
欲知详情,请电PayPal.
作者: whitefurgoat    时间: 2014-1-22 18:33

回复 8# 肖万里
明年是上海大龙邮票发行150周年纪念,据悉邮政主管部门将举办大的纪念活动。邮政当局从未有过此开明之举,终于回归历史了,值得庆贺。肖兄 您好


台灣王豐銓先生得知您說國內郵政主管部門對於工部大龍票明年將舉辦大的紀念活動, 感到十分讚賞 想與您聯繫看是否能夠透過您與郵政當局聯繫 想出點力贊助王兄所出版的工部大龍目路 10本   及些許
經費 盡點綿薄之力 請問兄方便留下聯繫電話或電郵方便連繫嗎?  謝謝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19:19

回复 42# whitefurgoat

久仰王丰銓先生!其编译周炜良先生遗著《上海工部书信馆大龙邮票》,功德无量,投注了王先生的心血与成果,被奉为收集上海大龙邮票的圭臬。令人欽佩。且王先生《上海工部书信馆》邮集屡获世界邮展金奖、大金奖殊荣,实珠联璧合也。


我是在省邮恊委员会会上, 今年的会上传达的正式消息 。不会有误的。王先生有此雅意,吾当全力以赴。

wanli1945@sina.cn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19:35

我虽收集上海工部邮品多年,愧无建树,却冒昧塗鸦过几篇拙文,一并请王先生教正是荷。分别刋载于“集邮杂志增刋”第12期(2006年)和第14期(2009年)上: 照片 005.jpg


图片附件: 照片 005.jpg (2014-1-22 19:35, 107.67 KB) / 下载次数 55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60481&k=81e4f7c2c259aea7254c73c377688bf4&t=1732228681&sid=AXvvMV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19:39

照片 005.jpg

图片附件: 照片 005.jpg (2014-1-22 19:38, 109.59 KB) / 下载次数 6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60482&k=f6d68234a174bae42b167cdad6b5ca94&t=1732228681&sid=AXvvMV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19:45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2 20:24 编辑

第二篇的前面原本有一段开场白,可惜被删掉了。借此补贴在此:


     上海工部大龙邮票是中国境内最早发行、使用的邮票,比清朝海关大龙邮票的发行还早13年。上海工部大龙邮票以其庞杂无比的版式、高深难度的收集和探求创新的乐趣,深受资深集邮家的青睐。
  近一二十年来,以上海工部书信馆为题材的邮集频频在世界邮展上取得辉煌成绩,中外集邮家屡获大金奖和金奖的殊荣。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集邮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及历史档案资料的进一步披露发掘,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中的疑惑问题,已不像早年那样难以解决了。
  笔者依据已披露的部分历史档案讲述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印证已见过的史料,补充新的资料,匡正讹传的谬误。希冀对有兴趣于上海工部书信馆的集邮者有所助益,是幸。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2 19:55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3 07:04 编辑

去年“全方位”许求麒兄曾来汉,相晤甚欢。您也在台北吗?

卢家富先生是我景仰的上海大龙专家,虽不曾联络、更缘悭一面,但我收集上海工部乃是被他的邮集和邮文所吸引。岁在1992年《中国邮刋》第65期,拙文“西考……”有幸与卢先生大作同刋于上,拜读其邮文之后兴趣盎然所致……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4-1-22 23:39


作者: whitefurgoat    时间: 2014-1-23 01:28

回复 47# 肖万里

您好  多謝肖兄; 可否請您留下聯繫方式 王豐銓先生會與您聯繫 或者您可透過電郵與他直接聯繫 我只負責帶話 謝謝了  王先生的電郵:fortune@pacific-ks.tw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07:25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4 00:01 编辑

回复 49# whitefurgoat


    43楼已留下了电邮哦,并有电话和宅址。我也再去落实一下明年的庆祝活动事宜。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07:30

这件报纸已过6千美元了,看来竞争蛮激烈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07:36

估计要过万了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3 07:43

近9千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07:47

麦会是大手笔,可能又会被你言中了。大陆有二位收集上海工部的大腕,实力雄厚,其中一位仅为购一枚上海大龙邮票,专程“打飞的”去国外购买,且数度如此。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3 08:08

麦会是大手笔,可能又会被你言中了。大陆有二位收集上海工部的大腕,实力雄厚,其中一位仅为购一枚上海大龙 ...
肖万里 发表于 2014-1-23 07:47



    看来肖先生是真的放手了,可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09:09

机会一过又是难碰了,钞票易得,错过难求!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09:58

我只有点小积蓄,是防大病和养老的。对我这老头子来说,是进入人生的倒计时了。太高昂就只能挂个眼科、养眼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0:36

回复 57# 肖万里


    理智!

其实对于有钱人来说是毛毛雨,对于我等收入一般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大的支出,很多时都悔自己懂太多,但银子又太少!不懂倒不会上这心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12:03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3 16:44 编辑

回复 58# 麦国培


    呵呵,麦会不能下比我们哟,尽管是高知高管人员,我们退休不干了是入不敷出。有许多人辛辛苦苦攒了百把万准备养老,不幸一场大病反而背了债务。不得不防哦!

麦会福气好,香港身份可无后顾之忧也。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2:08

回复 59# 肖万里


   那是,身体健康才是王道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3 12:55

估计要过万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4-1-23 07:36



    过万了,还有3个半小时再加秒杀,有好戏看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2:57

回复 61# hart


    欢迎现场报道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13:02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4-1-23 13:06 编辑

慧眼高手看来不少!自贝克曼夫妇去世后,该中国人占领这个制高点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3:08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精品永远是精品
作者: 周升渊1    时间: 2014-1-23 13:09

2万美金还没有超过吧!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3 13:17

欢迎现场报道
麦国培 发表于 2014-1-23 12:57 [/quote]


    凑个热闹,不懂啊,学习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3 13:22

现在是11,700美金,看来都在等秒杀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3:59

回复 66# hart


   懂得价格就行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3 18:13

15600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4 22:23

今天厮杀的太激烈,俺咬紧牙,勇敢地秒杀两次,结果站一下的机会都没捞到,连成交价一半都不够,开眼了。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4 22:30

支持扫货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25 00:37

看到这些从意大利出来的工部惊艳,叹为观止!
三个封片,包括那个报纸,全是未见经传的,可以刷新工部纪录。
很多枚上海大龙旧票,包括一件大,小龙的混贴片(旷世奇品),说明此批东西不是偶然出世。
最稀奇的是多枚香港票销上海工部的戳和剪片,数量超越以前任何纪录,超越任何名家(周纬良,贝克曼,Kullman,有心人可以去统计一下这些名家的藏品)
很多香港早期票玩家知道,此工部戳是实在稀奇之物,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

这里我不禁要问一句,此批意大利出来的工部东西,到底来历如何?
作者: blayer    时间: 2014-1-25 03:05

回复 72# genel


   自称出自一个姓Chow的,此人出过一本上海工部的书。我自己对号入座是出自周玮良了。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5 04:05

看来工部大龙实寄封的出现,指日可待。
作者: whitefurgoat    时间: 2014-1-25 05:33

本帖最后由 whitefurgoat 于 2014-1-25 05:34 编辑

回复 73# blayer

73樓這位仁兄 您有參予投標嗎或得標嗎? 要不然賣家怎可能自動告訴您東西的原始物主為誰? 我想正常來說作為郵商, 不可能輕易透露自己的貨品來源吧? 那屬商業機密...如果如您所說此外國賣家認識周偉良, 那他也一定識貨,  那估計這些東西早上其他拍賣行出品了 怎可能等10年後再上ebay如此出售??
對您的發表感到十分懷疑. 有空得託得標的朋友們問問賣家看看是否與你所說的一樣. 哈哈
作者: whitefurgoat    时间: 2014-1-25 06:08

請問有會員在此是得標者的嗎? 麻煩幫我們問問這賣家 滿足一下我們的好奇心吧 哈哈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07:31

周玮良先生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由一个意大利邮商在Ebay上卖.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07:35

周玮良先生遗集拍目上; 并没有这些东西。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07:44

以下是卖方回覆我的email关于这些东西的来处:

The item is authentic. It comes from an old collection together with many other items I am offering and I will offer.
You can bid with confidence, we always respond of our sales.
Thank you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5 08:15

太好了,值得细究
作者: blayer    时间: 2014-1-25 08:52

回复 79# eureka168


    就是周目没有才奇怪的。以下他回复的,我只是猜测是周博士。
For your information the used stamp comes from an important old collection, it should be original and authentic. The collection was part of Chow study, he published a book on these cancels.
Regards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09:57

本帖最后由 eureka168 于 2014-1-25 10:56 编辑

两个买家买了所有东西.  无言

shanghai ebay red x2.jpg

图片附件: shanghai ebay red x2.jpg (2014-1-25 10:04, 71.98 KB) / 下载次数 5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61479&k=7e580590c660b2c5d0b6a8576f32f091&t=1732228681&sid=AXvvMV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0:29

combo collection.jpg




不知道郵友是否注意到這在左上角橡胶戳.

這戳标明這東西原是某欧美博物馆或图书馆的藏品

图片附件: combo collection.jpg (2014-1-25 10:20, 23.04 KB) / 下载次数 6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61485&k=0d07bb959f0050bb3fa6e942e7b2ca16&t=1732228681&sid=AXvvMV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5 10:43

不知道郵友是否注意到這在左上角橡胶戳.

這戳标明這東西原是某欧美博物馆或图书馆的藏品
eureka168 发表于 2014-1-25 10:29



   听说近几年流出一批了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0:52

因此,至少这东西应不是周玮良先生旧藏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25 12:15

回复 81# blayer

如此说来,此意大利人说是chow的旧藏,是在有目的撒蒙天大谎。

看了此帖开端,各位如看几年前足球中甲赛,跟踪到网拍最后结局,好是精彩。但各位有没有想到,整个赛局是安排好的,在踢假球。

这里要提醒各位玩上海工部旧票的,要重新评估新出的票品了。
作者: hart    时间: 2014-1-25 12:18

本帖最后由 hart 于 2014-1-25 12:21 编辑
回复  blayer

如此说来,此意大利人说是chow的旧藏,是在有目的撒蒙天大谎。

看了此帖开端,各位如看 ...
genel 发表于 2014-1-25 12:15



   也有些同样感觉,就怕与狼共舞。
作者: blayer    时间: 2014-1-25 12:32

回复 82# eureka168


    厉害。如何连买家账户都能看到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5 12:54

买家肯定吓坏了,我出一万人民币回收此封,总不能让人家亏光光了,欢迎出货,通收了,急啊!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3:07

回复 88# blayer


   使用捉鬼工具
作者: genel    时间: 2014-1-25 13:22

回复 89# 麦国培
人家一场假球,百万,千万进账。国培1万是想收购那个混球,还是哪件汗津津的球衣?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3:29

本帖最后由 eureka168 于 2014-1-26 08:05 编辑

顺便说一下,那枚短距离4cand旧大龙为啥是折过的,是不是舍不得用品相好的。其他宽距离旧大龙都是好品相(新的也便宜)。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1-25 13:39

回复 91# genel


    钱少只能掌握着来办事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4-1-25 14:11

本帖最后由 加国过客 于 2014-1-25 14:13 编辑

肯定不是Dr.Chow的藏品。
有些物件也在以前统计之外。
作者: 加国过客    时间: 2014-1-25 14:46

这是一个比裔美国人的家族收藏。
最有可能的是这批东西来源于美国,不大可能出自欧洲某地,刘兄错过了。
作者: 肖万里    时间: 2014-1-25 14:59

有可能原报纸的主人是位研究法国和比利时新闻史的,并非集邮者。真品无疑。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5:45

为什么卖家会说这些东西是Chou的 ?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6:05

回复 95# 加国过客


   您是卖家的朋友吗?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6:14

本帖最后由 eureka168 于 2014-1-26 08:09 编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
http://sunsite.berkeley.edu/uchi ... es/ucb/library.html

the Leon Clerbois collection illust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history of the press in France and Belgium, 1789-1914 (24,000 titles);
只有提到书/没提到报纸或其它文件
---------------------------------------------------------------------------------------------------------------
A selection of other existing collections, circa 1965, were: the Otto Bremer and Konrad Burdach library of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y German writings concerning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enaissance (10,000 volumes); the Leon Clerbois collection illust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history of the press in France and Belgium, 1789-1914 (24,000 titles); the Charles A. Kofoid libr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cluding 530 volumes of Darwiniana (31,000 volumes and 46,000 pamphlets); the Beatrix Farrand library of horti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the working library of the Reef Point Gardens, Maine, a hort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2,700 volumes and 2,000 herbarium specimens); and Mark Twain papers--11 four-drawer filing cases of letters, manuscripts and business records, together with books from Mark Twain's own library annotated by him, and an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criticism.
作者: eureka168    时间: 2014-1-25 16:16

卖方有学校授权出售学校的东西吗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