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淸四片上的苏垣陆军速成学堂 [打印本页]

作者: zhenyue    时间: 2014-2-8 15:22     标题: 淸四片上的苏垣陆军速成学堂

本帖最后由 zhenyue 于 2014-2-8 15:54 编辑

寄信者: 钱武 字祿耕 时年二十四岁 无锡阳山新渎桥人 信柜或家业是当地“钱义昌   字号” 当时在江苏(苏州)陆军速成学堂学习

收信者: 龚笠如 无锡江阴巷城北学堂(无锡清末民初教育家

关系:   无锡锡金师范同学会会员

邮戳:  苏州(19081910)八月初二 寄出

         无锡              八月初三 到达   

戳记:   “第七号箱“(苏州陆军速成学堂信箱号)

         “上午”到达小戳

备注:   大清邮政第四版蟠龙图邮资片,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51日开始发行。


IMG_0135_副本1.jpg




      这是前不久购入的一枚淸四片,寄信的钱武两次写下了自己寄信的地址——苏垣陆军(速成)学堂,还敲上了“第七号箱”的信箱号。这个不起眼的信箱号戳,在清代的实寄片封中,却是极为罕见的。可见当时苏州的江苏陆军速成学堂,还是颇为新潮开放的。估计学校中这样的信箱还不少,大概是以班级或者宿舍来分号,方便学生收取信件。

      查阅相关资料,提及“苏州陆军速成学堂”的,屈指可数。原因想来也很简单,这所清末的短命军校,历史上并没有像保定和云南的两所学堂那样,出了一大批在近现代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

      据《苏州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罢武科,命各省建立武备学堂。江苏武备学堂建于1901年七月,位于苏州盘门外,为当时江苏布政使、护理江苏巡抚的聂辑槼委托丁翘山建立。武备学堂由丁翘山进行军事教育的随营学堂改建,学生基本为保送生,自江苏防营挑选识字兵勇40名为正课生,选募官绅世家子弟,以及文武举、贡生、监生40人为附课生,分两班教练,三年毕业。该学堂总办一名,以江苏候补道员、满人松峻担任,提调文案等6人,教员4名,选调江南(南京)陆师学堂毕业生担任。内堂课以战法、战势、军械、测绘、算学、营垒、汉文等门;外场教以操枪、操炮、柔软体操、器械体操、打靶、行军等。一切办学模式,都仿照江南陆师学堂章程。

     后清政府根据练兵处奏报出台《陆军学堂办法》,规定各省武备学堂一律改为陆军小学堂。江苏武备学堂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改为江苏陆军速成学校,修业一年半毕业。辛亥革命后停办。

     由此判断,钱武寄信的时间,应该在在19088后,1911年辛亥革命前。在这张淸四片上,钱武这样记述了当年暑假后开学的情形:“(农历七月)二十日行开校礼,二十八日开课。督办刘公办事热心,校中现象为之一新。”这里钱武写的是“开校礼”,结合上述地方志的记载,完全可以推断,这张淸四片,是1908年农历八月初二,从苏州寄出的。这一年的农历7月二十日(816日,周日),江苏武备学堂的学员钱武,参与见证了学堂更名“陆军速成学堂”的“开校礼”。在钱武的眼中,学堂“为之一新”的地方还挺多——“目今堂中所定课程,若地理、历史、军制、操典、算术、几何、战术、筑城、兵器、地形、场操、体操等科,合计十有余种。每周授课四十余小时。”这和上述地方志中所载武备学堂的课程相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多了。

     在这所江苏武备学堂,后来的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的名人,目前可知的有近代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国民党上将蒋伯诚等人。还有一位与之相关的人物,就是苏州天香小筑曾经的主人苏谦。“天香小筑”现在是苏州图书馆的一部分,可以自由出入参观。但民国初年这里可是钱业巨子金氏的内宅,民国九年苏谦买下来造园,始称苏庄。

     苏谦,南京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一度就职于这所江苏武备学堂。1911年随江苏巡抚程德全与新军将士参加辛亥光复。从这张淸四片的主人钱武后来的履历看,他肯定是在新军中,追随老师投身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苏谦民初曾任南京政府陆军第四旅旅长,而钱武191212月从南京寄出的另一张明信片表明,他也是第四旅步兵八团的一名连长了。

     老师苏谦后来弃武经商,随南通张骞经营实业,移居上海了。但淸四片的主人——出生于无锡阳山新渎桥的钱武,在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留下最后一片信札后,便消失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1908年农历八月初二(828日),钱武在信中这样写道:“自月前十九日起程赴苏 本拟到锡与诸同学畅谈种种 嗣因天气炎热 坐乘航船诸多未便 故于十九日乘洛社两点半钟(火)车 西行至至五句钟始克到堂”。这里钱武乘坐的“车”,肯定就是火车了。因为沪宁铁路1908(光绪34年)41也已全线通车(当时线路全长311公里,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沿途共设车站37个)。上海和无锡这一段,早在1906年就建成通车了。距离钱武家——阳山新渎桥最近的洛社站,也建于1906年,百年老站了。

     当年从阳山新渎桥去苏州,要么坐船,要么坐火车了。要在“五句钟”(五个小时)内达到苏州盘门外的陆军速成学堂,也只有火车了。

     一百多年前,无锡钱家,与钱基博、钱钟书同属一脉的,阳山新渎桥钱绍武的这位长辈——24岁的钱武(字祿耕),从锡金初等师范毕业后,投笔从戎报考了江苏武备学堂。从洛社小站出发,一度站在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潮头。

     一张淸四片,记录了一段历史。留下了两座学堂、一个小镇、一座小站,还有一个没被历史记录的小人物——存在的烙印。记住他吧——钱武,这张淸四片的主人。



图片附件: IMG_0135_副本1.jpg (2014-2-8 15:54, 65.64 KB) / 下载次数 1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69294&k=b287f5b0cc13d8cc0551b0eaf1873f32&t=1732324351&sid=8GDIW9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2-8 15:37

看图失败
作者: zhenyue    时间: 2014-2-8 15:57

回复 2# 麦国培


   这图片,麦会早看过啦。这是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钱武这人也在查无锡的钱氏宗谱,应该是钱绍武爷爷一辈的人,都是阳山新渎桥人。
作者: guojian2k    时间: 2014-2-8 16:16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2-8 16:37

值得考证
作者: 邹文    时间: 2014-2-8 19:43

好片好资料,口水一地了
作者: 曲阿学童    时间: 2014-2-8 21:45

欣赏、学习
作者: zhenyue    时间: 2014-2-10 11:11

本帖最后由 zhenyue 于 2014-2-10 11:18 编辑

五色旗邮资片上的民国元年金陵城

寄信者:
钱武
字祿耕
1885年生
无锡阳山新渎桥人
当时任南京步兵第八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
驻守金陵城内太平桥

收信者:孙寅宾
无锡东林学堂(无锡石塘湾孙家)

关系:
无锡锡金师范同学会会员

邮戳:南京城”一枚
“元年十二月廿一”寄


“南京”中英文小圆戳一枚 19121221日寄


“无锡
十二月廿二”到达戳一枚

戳记:“步兵第八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戳记”竖长条章

备注:
民国五色旗明信片(邮资片),1912年(民国元年)10月发行。

IMG_0137_副本.jpg



这封民国元年从南京城寄出的五色旗邮资片,主人仍是当年(1908年)就读苏州江苏陆军速成学堂的钱武。不过,身份已是步兵第八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了。19121221日,钱武在这张五色旗片上写道:“武于本月十九号移驻太平桥嗣后例信到宁望即寄至金陵城内太平桥步兵八团二营六连”。这里的“例信”指的是他们“无锡锡金初等师范”同学会的会刊(这所师范学校和相关人物,会在以后详细介绍)。收信的对象,是当时在无锡东林学堂任教的孙寅宾。孙寅宾的相关资料目前还是空白,只知道出自无锡清末有“孙半城”之称的石塘湾孙家。钱钟书的外婆也是来自石塘湾的孙家,孙家也是出了不少人物的。

孙寅宾1912年任教的东林学堂,那更是赫赫有名,前身就是东林书院。据无锡地方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清廷下诏,将各州、县的书院改设小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东林书院改为东林学堂。1927年,改为东林小学。解放后,命名为无锡市东林小学。东林学堂成立百年,人才辈出,秦邦宪、潘梓年、陈翰笙、薛暮桥、钱钟书等都是东林小学的学生。

或许是向无锡的老师、老同学们炫耀,钱武特地在这张邮资片上敲上了自己这连长的“官防大印”。这一长条红红的戳记,目前从记载来看,怕是同时期封片上绝无仅有的——也给我们留下了研究民国元年,南京城辛亥革命后驻军及军制变革的史料。

查阅相关资料,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但对旧军队军制的改革却是革命性的。19121,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陆军暂行编制,将清末新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改为,师为战略单位。12月,北洋(北京)政府也颁行了大体相同的陆军编制。

正是从1912年开始,中国的军队有了“师、团”这样的称呼。从这张发行首年(1912)实寄的五色旗邮资片上看,钱武特地敲上的“步兵第八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戳记”,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1912126日,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了第16师的师长。寄信的钱武就在其中的陆军第2师。首任师长杜淮川, 随即在222日由朱先志接任。   

第二师下辖:

步兵第3旅、旅长李玉昆(126日), 陈裕时(四月初五)

步兵第5团团长谢时(126日),柳天鼎(三月初十)

步兵第6团团长柳天鼎(126日),李玉昆(三月初十兼理),
洪恪(三月十六),
曾传范(四月初五)

步兵第4旅,旅长瞿钧(126日),戢翼翘(三月十六)。

步兵第7团团长邓超(126日),戢翼翘(三月初十),毛遇风(三月十六))

步兵第8团团长章武(126日),顾乃铸(三月十二)-第一营营长何应钦
第二师另外还下辖:骑兵第2团,
炮兵第2团,
工兵第2营,
辎重兵第2


晚年的戢翼翘回忆当年的岁月,曾有这样一段珍贵的记述——“民元临时政府成立,黄克强任陆军总长,开始整顿军队。这时成立的军队很多,长江一带就有四十几个师,多半有名无实。我奉命收编驻天长六合张承槱所部的江北义勇军为第七团,及驻无锡黄郛所部为第八团,改编为第二师第四旅,由我担任旅长。第二师师长朱先志(江苏省泰兴县人),第七团团长毛温风,第八团团长顾乃铸,当时何应钦任第八团的第一营营长。”

从戢翼翘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钱武所在的步兵八团前身,辛亥革命那年,是驻守钱武老家无锡城的。这支部队还是黄郛的旧部,身世不同一般啊。

从上述可以查阅到的史料记载来看,钱武所在的陆军第二师至少出过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和他同在八团,在一营任营长的何应钦;一个是后来成为国民党组织部长的戢翼翘。当年的钱武可是和何应钦只差一级啊。太遗憾了——不知后来钱武的命运是怎样演变的,原本无锡钱家完全可以再出一个大人物的。



图片附件: IMG_0137_副本.jpg (2014-2-10 11:11, 62.88 KB) / 下载次数 2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70492&k=07a25d344cb4d57b16aa99bf53029cd6&t=1732324351&sid=8GDIW9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