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此帖以删 [打印本页]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8 19:31     标题: 此帖以删

本帖最后由 可辣斯 于 2014-9-10 14:11 编辑

真抱歉!在这贴上我看不到好的一面,我无法证明是假的,也看不到有人证明是真的,只看到不好的学习方式,再三考虑的结果,删去此篇,再次致歉!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9-8 19:36

中秋节开玩笑吗?!?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4-9-8 19:47

依照樓主的邏輯,民國封上有簡體字就是假的,那麼文字改革以後的新中國封上出現繁體字也就同樣不可能是真的了。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4-9-8 21:11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糊涂了多少世间妄人,呵~~~~
作者: macl    时间: 2014-9-9 07:24

回复 3# 姜劍

逻辑关系不对呀,老兄!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09:50

本帖最后由 可辣斯 于 2014-9-9 09:52 编辑

回复 3# 姜劍 1,这是习惯问题,您寄信给人,总要邮局和送信人看的懂吧?2,繁体字也有一些简体的,不过,比现行的少很多,上述的字根本还没有“出生”出来(刘除外,但用法不同),可想而知这封信的“身份”。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0:04

楼主的意思是伪造了简体字, 所以这封是伪造? 但问题是楼主如何这么肯定这些简体字是伪造?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0:25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 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 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 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 “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 “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 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 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 、“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字》,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 ,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   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  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解放区继续发展。中共取得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这些民国人写啥简体字啊, 弄得封都成伪造了。
作者: 中大小张    时间: 2014-9-9 10:38

看来是真的了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1:12

本帖最后由 可辣斯 于 2014-9-9 11:14 编辑

回复 9# 中大小张
不是。简体字在民国时期还是很少通用的,在像寄信这种“正式”场合是看不到的。不要说台湾,您可以看看明国封就知道了。6楼的版主只是说明文字的进步是往简体字方向进行的必然性。对文字方面,我近7、8年都在研究甲骨文,了解、理解了很多现在人不知道的意义,在此就不说了,说这个是代表我对文字方面也是有所了解的。我只是指出这封是假的的证明,尤其是那个刘,是个大大的错笔。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9-9 11:13

回复 8# 泡面与可乐

一千年前就有“广”字了,其实二十年前我已经如你这引经据典介绍所谓简体字问题,可惜永远是无知者无畏!
作者: 姜劍    时间: 2014-9-9 11:23

簡體字在1949年以前就存在,以信封上書寫的文字的繁簡,甚至是否寫了錯別字去判定實寄封的真僞,其實是極可笑且沒有技術水準的鑑別方法,在高水平集郵家的眼裏,也只能是一個笑話而已。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1:29

回复  中大小张
不是。简体字在民国时期还是很少通用的,在像寄信这种“正式”场合是看不到的。不要说台湾 ...
可辣斯 发表于 2014-9-9 11:12



    写信算不上正式场合吧.要知道民国时代还有好多人不会写字得请人写家信, 就算会写信的也不一定文化素质就高, 不是人人都那么有素质可以不写别字,不写错字的。所以写错,写简体都可是可能的事。只要不是宋版康熙字典的明显错误,都不宜为作封假的证据。看封真假学问大,不是简凭几个简体字就下结论。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1:32

回复  泡面与可乐

一千年前就有“广”字了,其实二十年前我已经如你这引经据典介绍所谓简体字问题,可惜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4-9-9 11:13



    会长真是前辈啊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4-9-9 11:42

回复 14# 泡面与可乐


    希望更多人来理性的参与,现在搞学术研究的人太少了,社会风气问题,只能够自己了!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2:10

回复 12# 姜劍
先生太过了吧?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12:17

回复  泡面与可乐


    希望更多人来理性的参与,现在搞学术研究的人太少了,社会风气问题,只能够自己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4-9-9 11:42



  票残戳糊,我们就当是假的吧,有啥好争的,这年头,只能够自己。。。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12:23

回复 14# 泡面与可乐


   惨了,这2个封上都有简化字“号”,看来是假封了,又上当了,哎。。。。

图片附件: 7.jpg (2014-9-9 12:23, 44.22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21049&k=d88ef7baf3e3c2df714e6c03ffaca445&t=1732702757&sid=7311s8



图片附件: 6.jpg (2014-9-9 12:23, 67.68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21050&k=1aa4d70d3fff6dd3f7f16e3d5bc3417a&t=1732702757&sid=7311s8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2:30

回复 7# 泡面与可乐
您这个是大问题,我只是依我从小所学,来加以判断,而且,还不是一个字。要我提出证明,对不起!我是可以提,但要时间,而,有必要吗?我认为有一点怀疑就要判断是假的,就说刘吧!在台湾写这种刘寄信的,最后是“同学”,他代表的是未成年,但不一定,也有未成年也写劉的,但先生一定是劉 ,这是约定成俗也好,习惯也好,事实就是这样。民国封有刘的,我没看过,除了这封外,请告知(不用上材料),让我张张见识,不要像某人来个无意义的谩骂评论。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2:46

本帖最后由 可辣斯 于 2014-9-9 12:59 编辑

回复 18# 小晟
我还是认真的回您,我觉得有些偏了主题了,也知道您“善意”的提醒我。这个号,在繁体字是和號通用,而主题的县、镇、转是和繁体字的縣、鎮、轉是不通用的。我对所谓的正式场合的认识可能和民国有些差异,我比个例子:我寄应征工作、写给老师大概用 號,而寄给下属、同学用号,慎重和一般的差别。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14-9-9 13:01

其实在清代的日戳上就使用过简体字了。
作者: 风的味道    时间: 2014-9-9 13:02

继续关注,学习!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3:13

对不起!各位,我只是依我判断来定的,由谈论中得到学习。我虽54了,我还在读甲骨文及重温大众传播学,偶尔读读历史和文化人类学。会读,表示不足,但,还是有些判断能力的(不管对不对)。说断定,那是笑话,麦会都笑我是专门买假货的“大善翁”,还要向我致敬。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3:27

回复  泡面与可乐
您这个是大问题,我只是依我从小所学,来加以判断,而且,还不是一个字。要我提出证明, ...
可辣斯 发表于 2014-9-9 12:30



    你的思考角度可能不对,你是从自已角度来认定一封信如果是你写你该怎么写。但如果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他未必能弄清简体刘和繁体刘的差别。 事实无绝对,就算是约定俗成也只是大部分人这样,而不是所有人这样。这封上的这字看起来写得就不是太好,估计文化程度不高。
    华邮网是一个很好的论坛,有的邮友意见激烈, 有的中肯,但如果能多听听别人意见,多换个角度思考,这样也许会进步更快。不多讲了。你自已思考吧。听不进别人意见很容易钻在自已的小牛角尖里出不来。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3:42

本帖最后由 可辣斯 于 2014-9-9 14:00 编辑

谢谢您的意见!有想买的人,可登陆七七八八网拍买。http://www.7788.com/pr/detail_auction_164_7645790.html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4-9-9 14:19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和我们自己有限的认知相比,未学习到和未了解到的知识太多了。读书学习是好事,但态度也很重要,善学善用,自己下结论的话就要自己去求证考据了,到底这个简体“刘”字始用于何时呢?蛮好的一个课题了,刘先生不妨研究下,我们也乐闻其详。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4-9-9 14:25

查了下资料,有人说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简体字的刘,还有比较确切的是《水浒传》已经有简体刘的写法了(大概元末明初),看来历史很悠久了。近代简化字始于太平天国。

后又查到资料如下,足以佐证。
据史书记载简体的“刘”与繁体的“刘”通用同意,古代称之为俗体字。最早出现在金代,辽以后的女真族王朝,大约在1115年,距今大约900年,简体的“刘”这是明代工匠的习惯写法,很多明朝遗址瓷器出现简体的“刘”字,例如“明代建筑清凉门一处城墙上发现刻有简体字的这块城砖的,简体字为“刘”。这些城砖上的铭文是这样的:“总甲刘 □成 窑匠谢七”、“安庆府桐城县提调司更刘惟中洪武七年”。”还有“在江西省安福县横龙乡翠竹寺遗址中,出土的一口清代康熙癸亥年间铸造的铁质古钟,上铸铭文323个,内含异体字9个,简化字27个(33字),占全文约11%。其中,师、为、门、云、宝、万、计、罗、刘、谢、许、庙、国等15个字,与现在我国法定通用的规范简化字完全相同,从而证实了早在300多年前,简化汉字就在我国民间盛行。”简化字“师、为、门、云、宝、万、计、罗、刘、谢、许、庙、国”是制造的能工巧匠的一种标记,在民间已多数引用。
作者: 陆小凤    时间: 2014-9-9 14:34

即便是甲骨文的书籍,也只是民国和新中国的考古学家,根据自身知识和历史资料对甲骨文的群体解读,也会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代表事实全部,未来出现更多的样本和进行更多的考据工作,也许会有新的释义。不过这些基本是靠谱的,现在的那些“专家”靠谱的就少了。

有感而发,扯远了。
作者: 可辣斯    时间: 2014-9-9 15:08

多谢陆道友的指教!或许大陆和台湾之差吧!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从不说你不对,应该是那样,或者讥笑别人的见解,因为,那是幸苦所得的人生见解,应该尊重,而且,也未必是对的。老实说,我还真不相信各位有我读的广、多,不管是不是好意,您就认为一定是对的吗?别人一定就要接受吗?没有就不对吗?没得选吗?我所读的那些思想家是叫人选择的,而不是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不是做学问的态度。
作者: 仁者无敌    时间: 2014-9-9 16:02

简体字自古就有,古代草书中有许多简写。若是有简体字便是伪封,那完了,就连世界大金奖获得者也不能幸免,比如李曙光将军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6:11

读的广、多和能鉴定实寄封真假是两回事. 鉴定实寄封是很专业的事. 读懂甲骨文是更专业的事。但两者各有各属。把能读懂甲骨文的自信放在鉴定实寄封上恐怕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
作者: 仁者无敌    时间: 2014-9-9 16:22

《集邮》2000年第11期上,有李曙光将军的一篇文章,你可以看一下。另外,这封已经破成这种德性了,还拍它干嘛,烧火用吗?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16:29

读的广、多和能鉴定实寄封真假是两回事. 鉴定实寄封是很专业的事. 读懂甲骨文是更专业的事。但两者各有各属 ...
泡面与可乐 发表于 2014-9-9 16:11



   认真看了一下楼主这些年发的帖子,我决定“跪”了。可乐,放弃吧,面对如此强悍的大叔,没法说道理的。。。。

   PS:楼主读的书可能比我广、多,但是集邮书一定不到我的1/10 ,嘻嘻。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16:30

《集邮》2000年第11期上,有李曙光将军的一篇文章,你可以看一下。另外,这封已经破成这种德性了,还拍它干 ...
仁者无敌 发表于 2014-9-9 16:22



   也能值1,2百块钱吧,好歹有个单位票。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6:34

认真看了一下楼主这些年发的帖子,我决定“跪”了。可乐,放弃吧,面对如此强悍的大叔,没法说道理 ...
小晟 发表于 2014-9-9 16:29



      晟哥集邮书肯定多,这点俺相信。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14-9-9 16:35

读的广、多和能鉴定实寄封真假是两回事. 鉴定实寄封是很专业的事. 读懂甲骨文是更专业的事。但两者各有各属 ...
泡面与可乐 发表于 2014-9-9 16:11



    所以楼主买的东西,都是你我买不到的东西,玩了几十年还是如此,和他辩再多,都是无用的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16:36

晟哥集邮书肯定多,这点俺相信。
泡面与可乐 发表于 2014-9-9 16:34



   前几年,持续几年每年买3-5千元的集邮书,这2年多买的少了,时间不够用,好书也不多了,一年有选择的买个2000元左右的书吧。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6:38

所以楼主买的东西,都是你我买不到的东西,玩了几十年还是如此,和他辩再多,都是无用的
姜运南 发表于 2014-9-9 16:35



    他生活在他的世界里,不愿看看更广阔的邮海大千世界。
作者: 泡面与可乐    时间: 2014-9-9 16:39

前几年,持续几年每年买3-5千元的集邮书,这2年多买的少了,时间不够用,好书也不多了,一年有选择 ...
小晟 发表于 2014-9-9 16:36



    强,舍得在邮识上投资啊.
作者: 中大小张    时间: 2014-9-9 16:57

QQ截图20140909165707.jpg


我比较想知道,为什么底部会呈这个样子...

图片附件: QQ截图20140909165707.jpg (2014-9-9 16:57, 75.29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021142&k=34c26ec9c21c3e1b8eed6edbba0da5b1&t=1732702757&sid=7311s8


作者: 仁者无敌    时间: 2014-9-9 19:45

也能值1,2百块钱吧,好歹有个单位票。
小晟 发表于 2014-9-9 16:30


太破了,还不如省钱买本邮书看看,待以后有钱买个好品的
作者: 小晟    时间: 2014-9-9 20:54

太破了,还不如省钱买本邮书看看,待以后有钱买个好品的
仁者无敌 发表于 2014-9-9 19:45



   你当买信销票。。。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