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曙光序:拂去尘埃尽珠玑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建平
时间:
2015-5-12 20:58
标题:
李曙光序:拂去尘埃尽珠玑
《民国时期我国集邮展览史料》(上卷)序言
(又名《老上海报刊中的我国集邮展览》)
拂去尘埃尽珠玑
李曙光
当许多人为名为利为挣钱拼命奔波时,有一位花甲老人却把自己宝贵精力投入到图书馆的旧报纸堆中。八年如一日,重复地做着一件事情。一页报纸、一页报纸地翻看。从头版到报尾,从中缝到广告,连一个标题也不放过,只要是集邮信息,便摘录复印下来。百年老报纸读完了,再换一种,查完了报纸,再阅刊物。他翻遍了老上海的《申报》、《时报》、《新闻报》和《时事新报》等20多种旧报刊,探秘鲜为人知的集邮故事,他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黄祥辉教授。
我和黄祥辉教授相熟,皆因参加他们学校举办的“《申报》邮史研讨会”而相识。同为教育工作者,我称他为黄老师。尤其当深入了解到他默默无闻地在旧报纸堆中搜寻集邮史料,填补了众多历史空白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如今,许多人都不愿意静下心来做学问,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他却坚定地固守着集邮天地,寻找众人意想不到的方向为突破品,以读史、鉴史为乐。
他像医生抢救病人一样,复活了无数沉睡的信息为今所用。1918年中国常州举办世界邮票展览会的信息、邮展规则、会场、会期以及筹备过程,全部一一从旧报纸堆中站出来,为中国首次举办集邮展览而慷慨举证。
他像老师启发学生一样,引导旧日的铅字讲诉当年集邮人的欣喜,娓娓道来,有根有据。展现海上时尚的集邮活动与大都市的繁华经济相辅相成,集邮使得一座城市更富有文化底蕴。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老师收获了一座金矿、富矿,最难得可贵的是他把发掘出来的大批史料加以整理、点评、升华。新的目标就是提炼所有的史料,整理著书,让史料为集邮服务,为社会服务。
最近他与常州近代集邮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者王建平先生合作,对《上海老报刊中的我国集邮展览》一书进行评注,并由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面世,将为研究我国集邮展览提供素材和史实。
王建平对集邮文献情有独钟。有几组数字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他收藏集邮文献上万种,影印整编集邮文献22种,编著集邮图书6种,主编集邮书刊23种,拥有专业的个人集邮图书工作室,在收藏、研究、出版集邮文献方面成绩斐然。早在1995年他就因收藏集邮图书而荣获常州市“优秀家庭藏书”称号,是文献集邮研究会的“集邮书刊优秀编者”、“十佳会员”。2014年10月,还“鉴于为中国早期集邮文献和整编作出了特别贡献”,被该会授予“文献集邮特别贡献奖”。王建平苦心打造的“旧文献”整编工程,潜移默化地传承着中华集邮文化的历史精髓,推动着中国集邮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认为,黄祥辉和王建平的强强联合,有益于让既忠于原著又整编创新的集邮历史文献尽快问世。他们摈弃复印机式的研究方法,以精益求精的责任心,对每一份史料加以考证、校对、纠错、注解、润色,让集邮图书易读易懂,为邮人所爱。比如,他们统计了1918年至1949年上海报刊上所刊载的44次集邮展览,归纳出所有大大小小的邮展都是在常州邮展的影响下陆续举办的。如规模最大的一次邮展是1948年国民政府邮政总局举办的南京邮展,后移展上海,盛况空前;最基层的一次邮展是1941年陕西城固附中的邮展,奇葩绽放。书中收录的大部分邮展是综合性邮展,以传统集邮为主,也出现了航空集邮等等。他们还可以从1927年4月11日常州邮局大罢工事件的起因和结局分析研究,认定常州邮局对于统一和提高邮务人员待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注)。
读着手中的书稿,顿感分量沉重。我想,这不仅仅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早期集邮史的资料宝库,更是他们为集邮事业殚精竭虑奉献的血汗结晶。
我在读,用心读,愿邮友们也是一样!
2015年4月25日草于井冈山
5月1日改于崇明岛
注:见《老上海报纸中的常州邮政和集邮》(纪念中国首次集邮展览100周年史料之一,2015年2月中国邮史出版社出版)。
作者:
沙子
时间:
2015-5-12 21:21
好 贴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5-5-12 21:21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