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集邮道一品封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1:52 标题: 集邮道一品封
集邮的乐趣在于分享,独乐不如众乐,大家通过分享,得到了知识,结交了同好,此为集邮之真谛。
实寄封、片由于集邮票、邮资、邮戳、邮路、内件等多位一体,反映了当时的人文历史,邮政情况,加上不可再生及唯一性,越来越受到有识之仕的青睐。
无论是清代民国,还是近期封片,只要是自然实寄的,都有人在大量收集(购),真有洛阳纸贵的感觉。
实寄封片的收集,目前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传统的集邮人仕,他们只注重封上的邮政信息及品相,即邮票、邮资、邮戳、邮路等,对于有否内件,则无所谓。
而另一派为文史(学院)派,他们刚好相反,只注重封片的内函,至于邮票、邮戳、邮资、邮路、品相,反而不是很注重,文史派异军特起,尤其以侨批为领头羊,基本把早年集邮人视为“垃圾”的普通侨批收光,并发扬光大。2013年6月19日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绩令人刮目。
近年社会倡导人文关怀,家书文化应运而生,所以普通的书信也大受藏家欢迎,两派各取所需。直接导致所有实寄封片,不管那个时代的,都有买卖市场。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1:52
个人认为,如果能两派结合,邮史+书信文化,互相佐证结合,那更为完美。要知道很多时一批数百封同一家族书信中,常被集邮人抽去几封邮史价值高的,变成系列不全。
同样,有的文化机构收到一批书信,内中可能有价值万金之珍贵邮史封,但由于不懂邮史,而任由其与三五元的封片混放,失去其应有之价值和重视。
个人属于两派结合型,故一毛钱的封片也买,十万元的邮封也收。对于我来说,更喜欢买那些普通低档封片,我觉得与其10万元买一件贵货,倒不如买一千几百件或更多的低档封片,因为故事更多,乐趣更多。
当然,这只是我对封片收集的个人看法,不一定适合每位朋友。各人收集目的与方向不同,并无标准,特别是想编组邮集的邮友,确实需要多买些中高档邮品,否则难获高奖。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1:52
10多年前曾经见过一位香港邮商,把收到的过千封大陆六、七十年代寄香港家书逐一抽出,然后一大包掉到邮票市场的垃圾桶中,那个场景令我一生也忘不了,心痛啊!但当时我还年轻,怎么说我也是个小老板,在商场公开捡垃圾丢不起那个面子,现在每每想起,真心后悔,如果我让再见一次,我一定去捡回来,因为我就是捡垃圾的。
其实各位珍藏的,花费数千元--数十万元甚至过百万元买进的封片,在到你手之前,何尝不是别人丢掉的垃圾?!
近期整理邮品,翻出一件福州5支局1929年1月1日寄出,经福州总局经转出口寄新加坡商函,值新年前夕,与大家分享。
图片附件: 2.jpg (2017-1-31 12:58, 217.96 KB) / 下载次数 6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78577&k=222e86bc394184a8ada4dcc86640523c&t=1732305758&sid=uUs058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1:54
1、此件为福州黄万春协记寄给三春茶行的商函,内带有信件,谈及收款3000元等,可见此两商行当时的茶业买卖相当巨额。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家乡的一信一物都令人怀念,福建人爱喝茶,茶道文化深远。异乡之中,泡上一杯乡茶,解乡愁之余也令人心旷神怡,此件既是茶文化,也是闽省商业之见证,从文史角度解读,相当有价值。
2、大家都知道公历1月1日为元旦,本件即为元旦日寄出,但你可能不知道“元旦”在清代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邮局休息并不营业。只是到了民国才改为西历的1月1日,到新中国更是发扬光大,所以大家都知道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些冷知识,相信知者不多。
图片附件: 1.jpg (2017-1-31 11:54, 374.58 KB) / 下载次数 6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478576&k=8963e2b32a9631b5c588b46fc4d86ee7&t=1732305758&sid=uUs058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1:54
3、根据邮政的作业、支局收到邮件后,交总局集中处理出口,故本件由5支局收寄后,需经总局处理,因当时规定需盖日戳以明责任,故可以看到此完整操作过程,现在则为节省时间,已不再盖总局或中转戳了。
此件因是国际邮件,总局出口时盖上公元年历日戳,以方便联邮国辨识。此种操作有时并不规范,但福州总局看来相当的规范,所以封上支局戳为民国纪年,总局戳又是公元纪年。
实寄封片的乐趣很多,泡上一壶茶,仔细品读,文史、历史、邮史,真是乐趣无穷,此为真正的一集邮道,未入道者很难体会其意义所在。以上浅见希望给大家带来启迪,并祝各位新春愉快。
作者: 阮秀佑 时间: 2017-1-31 12:20
好邮道,好享受!
作者: 唐山 时间: 2017-1-31 12:27
品邮论道,乐哉悠哉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2:59
作者: shwfz4502 时间: 2017-1-31 15:38
“邮史+书信文化,互相佐证结合,那更为完美”。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7:11
回复 9# shwfz4502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17:12
回复 6# 阮秀佑
品邮的越来越少了.都吃快餐去了
作者: shwfz4502 时间: 2017-1-31 17:49
“实寄封片的乐趣很多,泡上一壶茶,仔细品读,文史、历史、邮史,真是乐趣无穷,此为真正的一集邮道,未入道者很难体会其意义所在”。
作者: 方大晶 时间: 2017-1-31 19:57
品茗是一种养生,品邮是一种精神修养需求,个中味道只有入道者能有福同享。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20:11
快乐集邮方为正道~
作者: williamzhang 时间: 2017-1-31 20:41
集邮的乐趣在于分享,独乐不如众乐,大家通过分享,得到了知识,结交了同好,此为集邮之真谛。
实寄封、片 ...
麦国培 发表于 2017-1-31 11:52
麦会, 看了你写的我才明白为何我在华邮网上时常看到你在收购带信件的信封, 那些信封在我看来很普通, 一点也没收藏价值。
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你写的这篇邮文就好了, 因为我把我多年来收集的好多家信和岳父遗留下的信件只保留信封, 其中的信件全撕了。
我还把一些邮简特意把信内容封住。
这错误有点像我把一些版票特意撕成四方连, 不知道保藏版票更有价值呵。很遗憾。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1-31 21:52
回复 15# williamzhang
非常遗憾~。
作者: 山川木丁 时间: 2017-2-1 10:46
回复 16# 麦国培
此乃品邮正道,提升集邮品味之道.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2-1 11:56
回复 17# 山川木丁
作者: 杨先明 时间: 2017-2-1 12:12
集邮未来发的必经之路,民间信扎 文史邮记 现在收集正当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2-1 12:12
回复 19# 杨先明
有眼光
作者: 杨先明 时间: 2017-2-1 12:21
价值发现于众人的不屑一顾之中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2-1 12:29
回复 21# 杨先明
继续努力,发扬光大
作者: 杨先明 时间: 2017-2-1 12:36
坚守阵地不易!价值终会在价格上体现。
作者: zzka601 时间: 2017-2-18 21:17
邮风淳朴,集腋成裘,学习了!
作者: 罗平 时间: 2017-2-19 06:52
其乐无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7-2-19 09:09
谢谢大家欣赏
作者: 郭秀宝 时间: 2017-2-22 18:47
集邮的故事好精彩,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真实无虚构!!!
作者: 8888168qq 时间: 2017-3-5 20:39
可惜了,信都丢了。 多数只有信封。
作者: 中国邮史 时间: 2019-8-1 14:20
来学习!
作者: nmgwgt 时间: 2021-3-3 17:02
品邮
作者: wjw_hy 时间: 2021-3-4 15:23
欣赏 学习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