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非常罕见的清三次国际回片实寄 [打印本页]

作者: keihk    时间: 2009-7-23 22:58     标题: 非常罕见的清三次国际回片实寄

德国寄北京。可能是存世孤品。7日26日在香港拍卖,底价2.5万,成交价可能会超25万。


图片附件: 清三次德國—北京(縮小).jpg (2009-7-23 22:58, 99.08 KB) / 下载次数 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83695&k=cb9c6b77708b72afe6ddac3cfa14f8b1&t=1732669477&sid=6NLteE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3 23:01

进来关注一下!二戳为啥不同?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3 23:11

都是德国戳吗?

作者: 569    时间: 2009-7-23 23:17

希望?归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3 23:23

估计难以回归!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9-7-23 23:26

老师,回片是否要盖落地戳?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3 23:36

跟着学习。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23 23:53

关注学习!
作者: TC    时间: 2009-7-24 02:32

都是德国戳吗?
卢长春 发表于 2009-7-23 23:11

都是德国戳
寄出局????符?
德?火??局再??另?票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7-24 06:11

国外邮局有权销中国邮票吗?

作者: blackman    时间: 2009-7-24 07:03

好?西,一定非常?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4 08:19

反过来,外国的双片到中国就销中国戳!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7-24 08:51

那为什么客邮局的邮票,经过中国邮局时候中国邮局都不销戳?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7-24 08:51

那为什么客邮局的邮票,经过中国邮局时候中国邮局都不销戳?

作者: TC    时间: 2009-7-24 09:08

客邮局?回片不同,
回片是依?????章,
客邮局是???力的侵入。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7-24 09:14

1914年前中国还不是邮联国吧?再说客邮也有贴不加盖的外国邮票,中国邮局如何区分是客邮还是回件?
作者: tungkun    时间: 2009-7-24 09:14

此类片当前价格不菲!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4 10:11

1914年前中国还不是邮联国吧?再说客邮也有贴不加盖的外国邮票,中国邮局如何区分是客邮还是回件?
alainfang 发表于 2009-7-24 09:14


估计回片很少,容易分别的
作者: 全方位    时间: 2009-7-24 11:48

這件不錯  可惜雙片撕開了
再三次片一書中
全方位廣告那件雙片來回實際且未撕開
應該是孤品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4 12:32

看来许兄的要卖多一二倍了
作者: 放眼世界    时间: 2009-7-24 16:15

进来关注一下,惭愧没钱。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4 20:58

进来继续学习。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25 03:12

我只能看了实在太穷买不起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7 11:45

听说高价成交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27 11:48

不知麥先生出到甚麼價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7 11:55

我没玩,更没出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27 21:45

看来大家都错过了一个好东西
作者: 畅哥    时间: 2009-7-27 21:50

好东西一定好价钱!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7 22:26

真25万成交的?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9-7-27 22:51

看来三次片确实好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7 23:00

快收一点才行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7 23:08

的确不便宜呀,11万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7 23:18

看来不贵嘛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7 23:35

看来不贵嘛
麦国培 发表于 2009-7-27 23:18
有钱人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7 23:45

比纪兄估的便宜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28 21:03

11万啊,那完全可以买下啊,只可惜我还是没有钱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28 23:02

好象有一件片卖到了80万呀!
作者: keihk    时间: 2009-7-29 12:42

连佣126500元成交,现场有人说此片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戳,不完美。有钱也收此类邮品的人错过这机会,以后会后悔莫及。
作者: keihk    时间: 2009-7-29 12:44

80万是清三次双片右折新片,连佣舍92万。这是第二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29 14:19

好片好价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7-29 20:57

靠一个比一个牛比,现场看来怨言不少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29 23:54

外國不承認大清郵資,所以才需要客郵將郵件運往國外,但是此回片上的大清郵資亦應不被承認才對,為甚麼會有效投遞?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07:42

可能特例吧
作者: 名戳    时间: 2009-7-30 11:38

无国内落戳的话,价格就少了3分2咯。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1:58

无国内落戳的话,价格就少了3分2咯。
名戳 发表于 2009-7-30 11:38

底價是2.5萬!成交價真令人咋舌。
究竟是我一知半解,還是拍家?所以才如此勇猛出價?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30 15:08

或许有高人看中了吧。
作者: chebf_l    时间: 2009-7-30 18:07

纪会长说得不错,此片确实是本次拍卖中的珍品之一,可惜估计到场买家可能均以邮史见长而收集邮政用品的少,所以并没有了解到此片的价值,故低价成交。
邮政用品双邮资片最难得使用例就是回片的真正使用,既双片往返实寄片(指未撕开的)和国际回片。因国人不习惯使用邮资片,以及清代邮政局时常把双片裁开作两张单片的发行方式,所以大清第2、3、4三版双邮资片,目前发现的联在一起的往返实寄片和国际回片总和的数量都少于右折片的存世量。而此张三次国际回片为目前存世所仅见,从龚文生当年在欧洲购得之后近20年未见有第二片出现,所以龚文生生前曾撰文说:如果说三次右折片是清片的王中王的话,那么他认为此片就是清片里的皇中皇。
至于邮资问题,尽管清代国家邮政始终没有加入万国邮联,但1902年以后大清邮政局和各国分别通过邮政双边协议形式解决了邮资问题,所以此后寄国外的信件均不用加贴客邮。而,目前存世的10件左右清代第二、三、四版国际回片上,除了个别早期使用的加贴寄出国邮票或在华客邮外,后期只要付足大清邮政的四分国际邮资则都被各国承认而未再加贴外邮。
所以相比之前清二次国际回片4-5万港元、孙像15分国际回片2-4万人民币的成交价,此片作为清三次国际回片的存世孤品,11万港元的成交应该并不算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8:34

這個只是互換郵件合約,個人如沒有理解有誤,只是將中國郵件帶往國外及中國將對方郵件投遞於國內。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18:41

听听高见,看来捡漏了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8:44

若單以此片是否能解釋到終清一代,中國是有國際回片的郵政章程?
另請chebf_l先生能否講明有那些國際回片只要補足中國郵資便可當國際回片使用?
謝謝先生賜教!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19:03

找了一下,我没有!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9:10

站於集郵資片的角度,誠如先生所言是枚很罕有的使用例,若是站在郵史的角度,如何能証明終清一代,只要在雙片上貼足清票郵資便有可作國際回片的服務?
個人只能長氣的說,殊例不能視作罕有的常例,這就如有人加貼四分郵資於三次片上寄往德國,然後可以說成國際片郵資除四分外,還有五分郵資。
作者: chebf_l    时间: 2009-7-30 19:14

清代中国并未发行国际明信片,这里讲的国际回片是将国内邮资双明信片回片部分加贴3分邮资,收信人直接将回片裁下从国外寄回的使用例,作为邮资双片的正常使用形式回片上面的4分邮资在与各国签订协议之后是被承认的,而无需加贴收信人所在国邮票。至于例子,本次拍卖的三次回片即是一例,本次拍卖的298(二次回片)也是一例。
而被次拍卖的291(二次回片),就是在邮政协议签订之前的使用例,所以上面除了加贴的3分清邮政邮票之外,还需另外加贴10C法国客邮才能被德国邮政承认邮资,并从德国寄回,在这个时期起作用的就只有那张法国客邮的邮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9:23

本帖最后由 edward 于 2009-7-30 19:27 编辑

先生所提的298更是令人莫明奇妙,中德簽定互換郵件條約是1905年10月25日,生效日期是1905年11月3日,如按先生之言,此片理應加貼客郵。
若按此片實例,是否講明德郵一早承認大清郵資?那麼在生效日期前由中國寄出加貼德郵票的應怎樣理解?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19:41

另就個人有限知識,清國一直都是處於被動狀態。國內有客郵,只要單單貼上客郵郵票而未有客郵局銷票,清郵政也要義務投送至就近客郵局才轉投國外,所以基本上沒有所謂雙邊平等的郵政協約。若有人在法國貼上清郵票寄信回國內,是會視為欠資處理,當然萬一有漏網之漁,也不要高興,以為清國在列強設有中國客郵局。
作者: chebf_l    时间: 2009-7-30 19:58

先生所说疑问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这个个案确实是我举例不当,不好意思。不过此片为当时特例(详细见下段),我上面的回复中所说明的关于国际回片在清代使用的情况是不错的,在条约之后使用的二次片可以参见嘉德2001秋拍2129号。
关于298确实应该加贴客邮或者德国邮票,未加贴原因,龚文生在《中华邮联会刊(第八期)》P124-128提出了自己的3种假设:1)德国邮政局经手人疏忽而放行;2)回片上的外国邮票可能被原寄局(广州局)误贴在去片上,而寄件人持去片在邮局出示而获放行。这种在双片上误贴邮票的情况在当时确有所见,比如存世两张挂号实寄得完整三次双片中,就有一张是将回片邮资贴于去片上。无论他的假设是否成立,此片应算是特例。
我上面回复中的重点说明的是关于清代邮资明信片中国际回片使用例的情况,还有本次拍卖的三次国际回片的珍罕性问题,以上的说明是成立的。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20:26

謝謝先生賜教,使我獲益良多,用另一角度來審視郵品。

個人認同先生所言,站在某部分的郵政類(如三次片),此特例在同類郵品更能突顯出此類郵品閃耀及不同之處。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30 20:37

有意义,进来继续学习。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20:48

进来听听高见!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20:51

另外這類國際回片外國郵政單位如何理解為回片?既無法文也無英文標示為回片,是否國外的郵政人員只是慣性處理,不在乎郵資承認與否,反正此片來到本國,亦有人拿來投寄,便一視同仁蓋戳銷票放行,造成清代有國際回片的使用服務?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30 21:07

是不是此三次片回片的目的是供国内使用的?
不懂,瞎问的。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21:14

我也希望了解情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9-7-30 21:17

是不是此三次片回片的目的是供国内使用的?
不懂,瞎问的。
卢长春 发表于 2009-7-30 21:07

是!直至1914年9月1日加入郵盟後,中國才正式發行國際雙片。
先前由直式改為橫式的清四次片,正是為爭取加入郵盟才改動,片上加有法文以供國外郵政人員閱讀。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30 21:23

不知其他国家当时对非“邮联”国的邮资凭证有什么规定?
作者: chebf_l    时间: 2009-7-30 21:31

另外這類國際回片外國郵政單位如何理解為回片?既無法文也無英文標示為回片,是否國外的郵政人員只是慣性處理,不在乎郵資承認與否,反正此片來到本國,亦有人拿來投寄,便一視同仁蓋戳銷票放行,造成清代有國際回片 ...
edward 发表于 2009-7-30 20:51


大清邮政发行的四版邮资明信片全是国内邮资明信片,而且仅有第四版邮资片是按照万国邮联规定正确使用式样、颜色还有法文标头的。理论上国际回片是没有的(最早的国际邮资片是帆船一版4分片),这里所说得清国际回片实际上是由国内邮资双片加贴国际邮资,寄到国外以后,再被收件人撕下回片寄回的特殊使用形式。
个人认为在邮政协议签订前外国邮政机构只看回片是否贴有客邮或者本国邮资,而邮政协议之后就是看清邮政局邮票是否贴足邮资,如不足也要贴用本国邮票。至于清代邮票的价值折算问题,其实很简单,二战以前国际是通行金(银)本位制度,各国货币都有统一的折算比率,大清实行的银本位制度和各国货币之间是有通行折算率的,而国际邮资的具体资费是由当时的万国邮联来协调的(具体情况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各国也以此来对欠资邮件进行处罚)。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一些偶然性,或者完全不理会清邮资而直接加贴本国邮票的例子,比如目前仅见的两枚清四次回片就是如此。这其中很多邮史内容可能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7-30 21:32

值得关注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7-30 21:39

有意思,进来继续学习。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8-11 15:30

继续学习
作者: 老邮迷    时间: 2009-8-11 20:24

好像有点争议的片,买来贵了不值?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8-11 21:38

不知那位大侠买去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8-11 22:15

不少有争议的东西,也有卖了高价的。可能有高人的。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8-12 00:03

看来越争议的东西越有价值的呢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9-8-12 00:16

有时可能是的。
前些时间曾讨论的那件红印花一元的封,也是不低的价格呀。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8-12 00:34

是的!有人要就行
作者: alainfang    时间: 2009-8-12 05:04

谁有中德邮政协议?查一查不就清楚了?剧我所知中国邮政在加入邮联之前没有权利销德国邮票.相信反之亦然.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8-12 11:05

我没有!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8-12 16:53

继续关注学习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