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邮票试样在不同阶段本身就有不同倍尺寸的样品,有资料可证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岳恒    时间: 2009-9-10 12:23     标题: 邮票试样在不同阶段本身就有不同倍尺寸的样品,有资料可证

我不说是为了大家充分的说,但使人遗憾的是论坛里真正公平.公正.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和谐的气氛太少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东西不对。也是为了大家把问题搞清,04和05年我即使在北京带着实物和向邮票设计家许颜博老师求教,我的很多设计稿素材都给以很好的认定,即使有他没看见过的东西他都指引我求证的及他路径,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又不厌其烦让后辈感动,也没听他说过--这是你画的,这是你做的。即使后来通过中国集邮报王宏伟老师,联系上了我国邮票印刷专家91年退休的董纯琦老师他也是如是相告,特别是对文革邮票史这一段他说文革期间我被靠边站,没有再搞技术工作在邮票厂打杂和挖防空洞,文革结束后才陆续从事技术工作,对于邮票设计和制版方面的一些素材的流出,他认为是有的,有很多东西是当成废弃物处理的,集邮界不是有很多人压根就不相信吗?游乃器老师作为邮博馆的鉴定专家曾经也多次到过邮票发行局,也知道一些内情--那么多设计资料素材堆积如山没有很好的保存,而邮票博物馆只是回收了极少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素材。而设计室主任孙少颖老师也曾披露过,当他看到很多设计资料胡乱的堆积胡乱的打包时感到很痛心,国家评审员福建的宋晓文老师因工作之便在80和90年代不就在邮票发行局的垃圾篓里捡了一些很粗糙的设计草图吗。而作为邮票设计家许颜博和万维生等老师也向本人袒露,他们有时到邮票发行局资料档案里想找出原来自己的设计素材很多都找不到了,他们也证实邮博馆到现在也是只回收有上级领导人签字的设计稿和极少有代表性的素材,作为永久的宣传教育之用,很多东西并没有上交,许老师说未采用稿和调整稿上级一会说要,一会又说不要。90年代北京出现了首次邮票图稿拍卖会后上级领导就又管的严了,等过了一段时间又不严了。对于力士母模雕刻样的违规是个别设计者所为,国家评审员宋晓文老师也是知情者之一,这方面06年澧县邮展时我们都取得了相同的共识,当然披露这些事实也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包括一轮猴票的黑色母模印样也是违规制作的,大量的流出是在02和03年,从那出来的呢,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好像是从我国一家最有名的画廊里出来的。广州的大杂货商得到了一批,在广州市场上有一段时间猴票的母模印样竟然比原票还要便宜一些。当然现在已不可能了,06年我的一篇邮票设计送审稿的文章在华夏专题集邮杂志发表,在此集邮报王宏伟老师对文稿非常赞赏,因为王老师作为记者经常同设计家和邮票厂相关部门打过很多次的交道也是熟悉一些内情的,因这编拙文我被特邀参加06年全国专题集邮展,与专家组和国家国际评审员同住一个滨馆,在集邮论坛上我连续发表了邮票设计稿素材研究的两编论文当场宣读一编。全国集邮联的领导和多位前辈老师林衡夫.李明.李伯琴.王宏伟.陆游.纪觉英.宋晓文.麦子敬.马麟.焦晓光和刘佳维老师及多位获高奖的邮集作者亲临现场。现场我带去的有关邮票印制局的相关技术资料都被大家要走了。有一天晚间在李明老师的房间,李老师拿出一件他收集的设计稿实物要我解答,我都尽我所能知道的给以了回答。特别是国际评审员香港的麦子敬先生从我这里搞清了邮票制版素材及制版过程的一些问题。当然在这里我先声明我不是专家,只是比大家先走一步而已,1999年在北京我获得的一大批风光邮资片原图稿和制版稿,经过我的研究和求证向熟悉的邮友吐露了一下,我记得当时在北京小麦也看过,但他没有看懂,没想到01和02年深圳的一位很有胆识的也不认识的邮友竟然全部拿下了那批设计稿大大小小一百多张啊。大概一年以后他找到了设计者全部得到了肯定。我后悔吗,永不后悔在邮界能认识一位真正的知音足矣!
一粒微尘就是3千大千世界,一根毫毛当它上下左右都不通达的时候,毫毛还是毫毛。我们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告诉我们阴极必定生阳,阳极必定生阴,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时间和机遇而已,在时时刻刻不能见阳光的深海里我们不是还能看见深海里游动的会发光的海鱼吗。在时时刻刻不能见到黑暗的无限光芒的太阳里不是还有太阳黑子在活动吗。哦对了今天上午北京邮票厂和印制局刚开完建厂50周年大庆的会议。让我们一起共贺吧!

图片附件: 77年邮票发行局编写邮票设计印刷工艺资料15.jpg (2009-9-10 12:23, 77.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2709&k=f3eeeb77ede1a7c9e6b3dce2940c5f93&t=1719468132&sid=SN83U2



图片附件: 77年邮票发行局编写邮票设计印刷工艺资料 001.jpg (2009-9-10 12:23, 75.5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92710&k=268fb1ff559f0201379ceae900e8c14d&t=1719468132&sid=SN83U2


作者: 练恺东    时间: 2009-9-10 13:14

进来了解学习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9-10 13:56

学习一下!
十几年前买过这书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9-9-10 18:17

哈哈。。。说了那么多权威人士的意见,好像没有一个人敢给你签名保证没有问题了,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你敢送去给你开出鉴定证书吗?大家都知道有些珍贵邮票因为珍贵避免真伪出现争议,都需要去邮票博物馆给开鉴定证书以证明,既然你的这个现在争议那么的大,而且又确实是你认为珍贵的东西,那你为什么就不敢送去邮票博物馆鉴定室开出鉴定证书,这样不但价值可以增加,大家也不会有什么争议了。
另外,你所谓的那些风光片的相片,好像用复印机扫描下原片在去印刷厂把胶片搞出来,就一模一样了,真的是生财有道啊!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9-9-10 18:42

另外,这里也不是如你说的
“但使人遗憾的是论坛里真正公平.公正.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和谐的气氛太少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东西不对。也是为了大家把问题搞清”,
你最近发的两个帖子,对于大家对你东西不同意见的看法,你是一句话都不敢说,既然你认为自己的东西是真的,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不敢回答大家的看法,话都不敢说,那还怎么如你上面所说的呢????

还有,你这本书,能代表什么吗?能保证你的东西就一定没有问题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拿本邮票目录对的里面有没有这枚邮票去到市场上买邮票,就一定是真的了
作者: lilinet    时间: 2009-9-12 14:02

潜力贴,先拿个板凳坐下来慢慢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9-12 14:10

再来看看
作者: 姜运南    时间: 2009-9-12 22:46

楼主只会发贴,不会回贴,好奇怪啊!而且就是这样还要说

“但使人遗憾的是论坛里真正公平.公正.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和谐的气氛太少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东西不对。也是为了大家把问题搞清”
作者: 潇湘夜雨    时间: 2010-1-22 21:03

好东西哦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