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看到篇好文"九江开埠与近代江西社会经济的变迁" [打印本页]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9-9-15 09:46     标题: 看到篇好文"九江开埠与近代江西社会经济的变迁"

和大家共享下

九江开埠通商是江西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相对封闭的江西地区开启了对外接触的窗口,同时也对江西内腹地区的社会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商路变迁和货流逆转,市场重心位移与市镇结构变化以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局部调整等三个方面对江西社会经济变迁作些简要论列。

一、商路变迁与货流的逆转

    “江右一省额设二关,赣关抽收江粤往来商税,九江关抽收江楚往来船税。”①这一南一北两关,从传统到近代的变迁中,决定了江西商业的基本路径和货物流向,亦决定了江西在全国的贸易地位。
    传统社会,国内市场流通多依赖水运,内河交通异常发达。自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广州,这条被称之为“京广大水道”的流通路线成为全国漕运和南北货物对流的运输线。从明代海禁,到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大庾岭商道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干线。“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②处于南北贸易重要干线上的江西,以其“屏蔽吴越,控制荆楚,南腧庾岭,又可提挈粤东”③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连接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安徽、广东的襟要之区,是中原王朝与南方数省联系的枢纽。自然地担负起闽、苏、浙、皖、湘、粤等省物货交流的中介作用,相应地带动了江西以赣江为主体的过境贸易的繁荣,并由此形成了若干条重要的商路。
其一是广东—大庾岭—赣州—樟树—吴城—汉口:这条商道在鸦片战争以前曾是国内长距离贸易的黄金商道,也是江西省际贸易的主要渠道。大庾岭是连接这条商路主要陆上通道,
————————
①  档案:乾隆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唐绥祖折。
②  李鼎:《李长卿集》卷一九《借箸篇》。
③  同治《铅山县志》卷一八《人物·善举》。

“许多省份的大量商货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运进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同一条道路输入内地”①。同治《南安府志》亦记载:“与夫诸夷朝贡,皆取道于斯,则斯路之所系匪小。”②赣州、樟树、吴城三地构成江西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和集散中心。吴城又是赣江人鄱阳湖的咽喉,赣江流域各种农副产品及由大庾岭商路输入的洋广杂货北出长江,转销江、汉、皖、豫诸省均要经过吴城转口换大船出江,素有“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盛誉。
    其二是广东—大庾岭—赣江—信江—河口镇—衢江—富春江—杭州、宁波:这条商路在江西境内是以信江为沟通纽带,以河口镇为主要集散码头,沟通闽、浙与广州联系的重要水陆运线。该商道在五口通商以前,极为发达,江浙一带的丝棉产品、福建的茶叶均由该条商道进入江西,或于江西内地行销,或溯赣江而上入赣关转大庾岭商道而下广州出口。而河口作为该条商路的主要集散码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③。其商业十分繁荣,所谓“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④。由于这些省份通过江西水路的过境物资的运输量占有很大的比重,明清时期通过信江、赣江两条运道航运为生的省内外挑夫、客店、小贩再加船民,“以此为生者,不下数千万人”⑤。
    其三是赣州—贡水—瑞金—汀州—汀江、韩江—漳州、潮汕。这条商道是赣南地区连接潮汕、厦漳泉地区的重要商道,也是由赣关商品流通派生出的一条商道,汀州是主要的中继集散地。据史料记载:这条商路外运的货物有稻米、大豆、烟叶、夏布、药材、瓷器等,运人的货物有来自福建的纸品、果品、最主要的是来自闽、粤的盐。汀州“山多田少,产谷不敷民食,江右人肩挑背负以米易盐,汀民赖以接济”⑥。与这条商道相伴的线路是赣州—贡水—会昌—筠门岭—嘉应—潮州,其交易物资与上一条商路基本相同,主要体现的是米、盐交易,会昌县南部的筠门岭是集散码头。
由此还派生出两条比较重要的商路。其中一条鄱阳湖—鄱阳—昌江—浮梁—徽州(祁门、至德、休宁、黟县),这条商道是徽州地区两条重要出入商道之一。徽州“农者十三,……即丰年谷不能三之一。大抵东人负祁水人鄱,民以茗、漆、纸、木行江西,仰其米自给”⑦。大体说明江西与皖南徽州地区的贸易情况;另一条则是樟树—赣江—袁江—萍乡—醴陵—株洲—湘江。这条商道是湘赣贸易的主要通道,其间主要靠袁江和湘江相连,萍乡是重要的集散地,相互贸易中原材料是这条商道的特征,输入远高于输出。⑧
——————————
①  利玛窦:《利玛窦札记》。
②  同治《南安府志》卷二《疆域》。

③  乾隆《铅山县志》卷二《地理·疆域》。
④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三三《河口》。
⑤  黄赞汤:《请预防失业民夫疏》。
⑥  卞宝弟:《闽峤輏轩录》卷二。
⑦  《祁门县志》卷五《风俗》。
⑧  刘家豪:《赣湘贸易调查报告》,载《经济旬刊》第7卷,第1期。

    以上货运较为集中的几条省际贸易路线,连接三个经济区域,即万安十八滩以北连接汉口、沪杭地区,万安以南连接福建的厦漳泉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江西的物产通过这些路线加入全国市场流通网。就江西自身而言,在地域上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经济区域,万安以北处于长江经济区的边缘,万安以南处于以华南沿海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域的边缘,这两个基本经济区域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工的特点和作用。
就贸易量而论,以信江和赣江为主体的商路最为重要。以此形成三个商品流通层面:其一是以河口为集散中心的浙赣闽交易线。信江是沟通的纽带,浙江的生丝、福建的茶叶必须借道信江而人赣江出大庾岭而下广州出口,因而河口镇的集散作用十分明显。其二是吴城出入江西与湖北汉口的商路,赣江则担负着广东洋货入长江进入鄂、皖、湘、豫、山陕的输出以及鄂、皖、湘、豫、山陕的货物南下广东的输入,吴城镇为集散中心;其三是赣江为经的江西内河主运道,其起点为赣关,中经樟树,北出吴城。而这条商路以樟树为中心,负担江西地区的分销,吴为极点,担负起外销的任务。而赣州关,由于独口通商的政策影响,外贸进出口货物均要以此集散。因而商贾辐辏,“或棨戢之出入,或钱贝之纷驰,从朝至暮攘攘熙熙”①。往来贸易亦十分繁荣。清末商部大员傅春官在其《江西商务说略》中曾追述嘉道年间江西商务概况时有这样一段描述:

           (江西)各处市镇除景德镇外,以临江府之樟树镇、南昌府之吴城镇为最盛。樟树居吉安、南昌之中,东连抚州、建昌,西通瑞州、临江、袁州。吴城濒江而瞰湖,上百八十里至南昌,下百八十里至湖口,凡商船之由南昌而下,由湖口而上,道路所过,无大埠头,吴城适当其冲。故货之由广东来江者,至樟树而会集,由吴城而出口;货之由湘、鄂、皖、吴入江者,至吴城而趸存,至樟树而分销。四省通衢。两埠为之枢纽。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连原有广州在内的厦门、上海、宁波和福州等五个口岸对外通商。从一口通商,到五口开放,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在本质上促使中国传统的贸易商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此十余年间,中外贸易格局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很快由广州转向上海。中国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路线。
与此相适应的是,江西的过境贸易亦开始逐渐衰落。以前江浙皖等省进出口货物多经赣江走大庾岭赴粤,“由南昌至广州计程二千余里,中隔大庾县之梅岭极其高峻,山路陡险”②。但至上海开埠,原先南下走大庾岭的商货纷纷改道经赣江趋九江转上海。“洋货广货亦
————————
①  乾隆《赣州府志》卷一六《濂溪书院赋》。
②  《江西巡抚钱宝琮奏》,见《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3册,第103页。

由轮船运入长江,不复经由赣郡。”①“商贾懋迁趋利乘便,孰肯舍近图远再出广东,以致赣关绝无大宗货物经过,所收税课均属小贩零星,纵使竭力招徕,总不能照前畅旺,实为时势使然,莫能强求。”②以往“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③的大庾岭商道顿显冷落。赣关关税“仅赖本省所产杉木、白糖、茶油等项以及零星土产”④。
九江开埠以后,由于其“扼沪汉交通之咽喉,轮船接迹,铁轨交驰,赣省商业集中于此。森林矿产,靡不以此埠为转运趸积制造之所”⑤;成为江西对接长江横向贸易路线的中介口岸,而一跃成为江西近代贸易的中心。“本省一切输出物产,莫不以此为输运枢纽。”⑥江西境内主要的进出货物运输线路,虽仍走赣江水系,但已形成了以九江为中枢的赣州—吉安—樟树—南昌—吴城—湖口—九江的基本构架。⑦九江取代了赣州、吴城成为江西进出口总汇。“米谷、瓷器、茶叶、夏布、纸、竹木、钨以及植物油等,均有大宗出口,价值动辄百万,悉皆由此转入长江各口,行销国内外。九江各大码头及货栈,悉皆堆货垒垒,转运栈、报关行、押款钱庄,以及各种行栈庄客,林立栉比,较之南昌,有过之而无不及。”⑧与此相伴随的是传统的过境贸易商路出现衰落的气象。
昔时,江轮未兴,凡本省及汴鄂各省,贩买洋货者,均仰给广东,其输出输入之道,多取径江西,故内销之货以樟树为中心点,外销之货以吴城为极点。  自江轮通行,洋货由粤入江,由江复出口者,悉由上海径运内地,江省输出输入之货减,樟树、吴城最盛之埠,商业亦十减八九。⑨

同样,传统社会以进出口贸易主体的赣关亦随之衰落。由于过往货物锐减而导致税收短绌,以致当时赣抚亦不得不对赣关关税锐减作出说明:⑩

赣关货税,向以丝茶为大宗。自各口通商以后,凡洋、广、川、楚、闽、浙、苏、皖往来营运之货,商人利于便捷,皆用轮船装载,不从赣关经过,湖丝则归沪关代收,茶叶则分厘无收,遂因之骤绌矣。然光绪二十六年以前之不闻赔累者,初则因沪关代征丝税,收数较旺,继则因赣属厘金土药膏捐,均归关道经理,堪以挹彼注兹。近年厘金土药,均已派员专办,沪关丝税,又因洋商收买干茧年短一年。外省之客税既无,而本省及广东之土货,亦多被邮政包裹、子口单、三联单、保商票侵占过半。

总之,九江开埠通商以前,受广州一口通商禁令的影响,江西内腹地区的货物集散以河口、樟树、吴城为中心,以赣关为出入总汇;五口通商以后,全国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转向上海,以其量大面广的内外贸易商品吐纳,直接带动了覆盖整个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组合。九江开埠以后,成为这个市场网络组合的中介口岸,江西的物流多改由九江经长江水运而趋上海。
————————
    ①  《钞档》光绪十年九月初二日,江西巡抚潘尉题本。
    ②  刘坤一:《赣关短征四年分盈余银两邀恳援案减免折》(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刘坤一遗集·奏疏》卷二。
    ③  桑悦:《重修岭路记》,同治《南安府志》卷二一《艺文》
    ④  《钞档)光绪十年九月初二日,江西巡抚潘尉题本。
    ⑤  中央地学社编:《中华民国省区全志》第五编,第四卷《江西省志》。
    ⑥  (江西)《工商通讯》第1卷(1937年),第13期。
    ⑦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⑧  《申报》,1934年12月27日。
  ⑨  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清江县,商务。
⑩  《抚院胡请免赣关赔贴折》,见(江西官报),丙午年(1906年)第七期,《奏牍》。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9-15 09:48

好好学习中!
作者: 邹元    时间: 2009-9-15 09:58

货运之路也是邮路,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徐刚    时间: 2009-9-15 10:08

学习下
作者: 吴世君    时间: 2009-9-17 07:16

学习了
作者: 宜宾430061    时间: 2011-1-22 20:18


作者: 黄瓜头    时间: 2011-1-23 14:46

好资料!
作者: 欧阳雷生    时间: 2011-1-23 19:30

好好的学习!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1-23 19:45

好资料,要好好的学习。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