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集邮-09年第11期编辑寄语 [打印本页]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9-10-30 17:07     标题: 上海集邮-09年第11期编辑寄语


2009年第11期编辑寄语




    历史资料  邮展的获奖目录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集邮史资料,它不只记录了一个时期一个地方集邮精英们的名单,还记录了当时当地的集邮水平。尤其是大型竞赛性邮展,其评审结果实际上是现场考核评审员的答题记录。一方面反映了参赛者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测试了评审员的实战功力。本次上海邮展是1995年以来首次继续的竞赛性邮展,主办单位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隆重而又富有创意,印有精美的《展品目录》,但终因只在展场发放,本刊订户未必皆能获睹,为此,邮展主办单位将《获奖名单》即精简了的获奖目录印在本期本刊上,既含前者的主要资料,又有前者尚缺的获奖等级,以及适宜长期保存之便



    文献题录  独木不成林,树多了才成气候。为了配合上期本刊林霏开“写集邮回忆录”的号召,本期刊发《各地集邮史志类文献题录》,竟有105种之多,其中还未计入同名图书的不同版次、不同装订和不同稿次,例如《广东集邮史》从1984年以来已印过六种修订稿,这里只列为一种。但从中也可窥见,各地殊不平衡,所幸上海尚未吃着“鸭蛋”,但与林君所言“老底子的丰厚”特别不相适应,可惜这部“独家”史书还够不上市邮展的参赛资格。

    堵绝违规  邮资机是代替邮资已付戳的先进手段,可以堵绝邮资收入的跑冒滴漏。然而,道虽高而魔终不伏,居然还有各式各样偷天换日的伎俩。现在,集邮者找出了这么多“罪证”,倒不是想让相关部门去追查原犯,只想为今后的防微杜渐起些作用。

    公婆说理  细心的读者一定都还记得,本刊第9期曾发表过一篇《“玩”数字的设计难创新意》,不赞成采用数字作为设计元素,本期《让数字说话的邮票》一文也拿出一批实例,基本观点与前文相左,正是应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老话。究竟谁有道理,每位读者都可以做一次判官。(邵林)




作者: 徐刚    时间: 2009-10-30 18:07

2009年第11期编辑寄语

文献题录  独木不成林,树多了才成气候。为了配合上期本刊林霏开“写集邮回忆录”的号召,本期刊发《各地集邮史志类文献题录》,竟有105种之多,其中还未计入同名图书的不同版次、不同装订和不同稿次,例如《广东集邮史》从1984年以来已印过六种修订稿,这里只列为一种。但从中也可窥见,各地殊不平衡,所幸上海尚未吃着“鸭蛋”,但与林君所言“老底子的丰厚”特别不相适应,可惜这部“独家”史书还够不上市邮展的参赛资格。

集邮集邮 发表于 2009-10-30 17:07


关注本期杂志中的《各地集邮史志类文献题录》一文,不知楼主是否可以发个清晰的扫描件来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集邮集邮    时间: 2009-10-30 19:19

第11期现在还没有拿到手。
作者: 徐刚    时间: 2009-10-30 19:26

第11期现在还没有拿到手。
集邮集邮 发表于 2009-10-30 19:19




不好意思,心急了点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9-10-30 19:35

来看看
作者: 柏山蚁    时间: 2009-10-30 19:40

好,先睹为快。
作者: tangyaohui888    时间: 2009-10-30 19:43

看看
作者: 昨天的我    时间: 2009-10-30 22:09

新睹为快,期待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