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件奇怪的欠资片 [打印本页]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8 11:48     标题: 一件奇怪的欠资片

<p>此片北京1910年3月16日寄英国,3月18日北京法国客邮转出。片上未贴任何票,北京局盖欠资“T”戳,下边的“2D”应该是英国的欠资戳记(?)。片上虽未盖英国的到达戳,但从下边的英国欠资戳记来看,应该是已经寄达目的地的。右上的北京干支戳的左下有一缺口,似为原来贴票后掉票,但仔细分析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枚蟠龙票贴上去就会把边上寄件人所写的名址和“经西伯利亚”字样给遮盖了,寄件人不可能空着右上角的空位不用而贴在这位置上。另片上的欠资戳也表明了这片就根本没有贴票。</p>
<p>只是奇怪了,大清邮政为何会寄递这件未付一分邮资的片呢?大清之邮票章程中有过规定,寄往国外的邮件中,普通信函是否缴纳资费悉听寄信人自便,但所有其他邮件至少部分付费,所有挂号信函必须全额付费。但这项规定以个人的理解应该是相对于1902年之前尚未和他国客邮签定互递邮件协议时而言的,那时寄往国外的邮件都需要加贴他国的在华客邮,大清的邮票加贴与否就不是很紧要了,而且这一类封片在1902年之前并不少见。但此片在1910年寄出,不贴一分邮资,岂不是显然的亏本生意?</p> xdH8w2rc.jpg <br/> KlOwX2Js.jpg <br/>


图片附件: [一件奇怪的欠资片] xdH8w2rc.jpg (2008-6-28 11:47, 76.5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328&k=7d1b4bd13adbfdd91dc999000172083a&t=1719462594&sid=7V3I91



图片附件: [一件奇怪的欠资片] KlOwX2Js.jpg (2008-6-28 11:48, 66.9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329&k=27f62f4d6f13d4674376e427d3e66fc4&t=1719462594&sid=7V3I91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8-6-28 12:03

?外寄中?的欠?,欠??的收取?是中??政,可以?家家有求。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12:33

不?看起?明?就像有掉票的?子?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12:37

从贴票位置看,的确不可能贴蟠龙票,因此可以判断此片之前应该是没贴票而欠资。而存在的英国在华客邮戳和李兄所的已经到达英国来看(英国欠资戳记来看,应该是已经寄达目的地的,不大理解,请李兄指点)此片应该是补了资费的,否则应该不会交由客邮局寄出,从贴票位置来看应该补贴了清代蓝欠资或者棕色欠资票,而后来给别人揭去收藏了。可惜了。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12:51

可是欠?票不是到?局?的??在寄?地北京?欠???戳似乎比?奇怪?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13:0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明?</i>在2008-6-28 12:51:47的发言:</b><br/>可是欠?票不是到?局?的??在寄?地北京?欠???戳似乎比?奇怪?</div>
<p>可能是北京局收到片后发现没贴资费,盖上欠资戳记并补贴欠资邮费后,另行通知寄件人到邮局补付邮资。否则掉票处好像无法解释了。(按位置看是不可能贴正常的蟠龙票的)</p>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8 14:4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怡永在</i>在2008-6-28 13:02:19的发言:</b><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明?</i>在2008-6-28 12:51:47的发言:</b><br/>可是欠?票不是到?局?的??在寄?地北京?欠???戳似乎比?奇怪?</div>
<p>可能是北京局收到片后发现没贴资费,盖上欠资戳记并补贴欠资邮费后,另行通知寄件人到邮局补付邮资。否则掉票处好像无法解释了。(按位置看是不可能贴正常的蟠龙票的)</p></div>
<p>大清寄国外邮件,应该不会贴大清的欠资票。就算补贴了欠资票,似乎也不应贴在书写的名字上。先贴欠资票,后盖北京干支戳的,应该贴在右上角;以欠资票的面积,也可贴在片的上方。而且尽可以因未付邮资而不予寄递。</p>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8 14:47     标题: 回复:(liyunxiao)以下是引用心怡永在在2008-6-28 1...

(英国欠资戳记来看,应该是已经寄达目的地的,不大理解,请李兄指点)??我是从片上的北京法国客邮戳和下方的数字戳认为这片是已经递送到目的地的。下方的数字戳我并不了解,自认为可能是到英国后英国邮局盖的欠资戳。如是的话这片也就不会在北京就已补费了,因此也不会掉了一枚蓝欠资票。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8 14:56     标题: 回复:(謝明書)不過看起來明顯就像有掉票的樣子?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明?</i>在2008-6-28 12:33:29的发言:</b><br/>不?看起?明?就像有掉票的?子?</div>
<p>片上可能掉票的位置,仔细查看了也没有任何贴过票的痕迹。非常清洁,没有涂过胶水的黄斑。
<p>所以说这片有些奇怪,虽说各国间互递邮件互收欠资费,也说不上亏不亏的,但象这件样未付一分资费也准予寄出的,还是很少碰到的,不知其中可有什么特别的规定了。当然,也有可能片上还有什么痕迹是我没有看出和没有想到的。</p>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15:00

<p>?不?寄件人本?就是??票?北京局寄?,</p>
<p>而?局?了不要?到via Siberia的字,</p>
<p>所以北京的?戳故意?成那副?子的呢?</p>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15:2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iyunxiao</i>在2008-6-28 14:40:30的发言:</b><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怡永在</i>在2008-6-28 13:02:19的发言:</b><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明?</i>在2008-6-28 12:51:47的发言:</b><br/>可是欠?票不是到?局?的??在寄?地北京?欠???戳似乎比?奇怪?</div>
<p>可能是北京局收到片后发现没贴资费,盖上欠资戳记并补贴欠资邮费后,另行通知寄件人到邮局补付邮资。否则掉票处好像无法解释了。(按位置看是不可能贴正常的蟠龙票的)</p></div>
<p>大清寄国外邮件,应该不会贴大清的欠资票。就算补贴了欠资票,似乎也不应贴在书写的名字上。先贴欠资票,后盖北京干支戳的,应该贴在右上角;以欠资票的面积,也可贴在片的上方。而且尽可以因未付邮资而不予寄递。</p></div>
<p>按常理寄外埠是不应该贴大清欠资票的,不合乎情理,但如果有掉票,只能这样大胆假设了。这个片除非的确是没贴任何邮资寄出,而非漏掉票,邮局发现欠资,销T欠资戳照样寄出,这样的解释才能行的通。之前见过欠资后销欠资戳照样寄出,而到达外埠也没补邮资的实寄片记录,因此,欠1C也是欠,无贴票也是欠,性质是一样的。</p>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15:32

QUOTE:
以下是引用謝明書在2008-6-28 15:00:45的发言:

會不會寄件人本來就是沒貼票請北京局寄發,

而郵局為了不要蓋到via Siberia的字,

所以北京的銷戳故意銷成那副樣子的呢?

有意思的设想,也有可能,用隔物印刷的思路隔物销戳以便保留地址等信息,大家有没有发现,“掉票”或者隔物的地方比较干净,片其他地方有点带黑油墨和不净,因此我觉得掉票机会大点,我看过之前别人掉票的封和片,掉票地方都显的比别的地方干净和白。


作者: 謝明書    时间: 2008-6-28 16:18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怡永在在2008-6-28 15:32:0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謝明書在2008-6-28 15:00:45的发言:

會不會寄件人本來就是沒貼票請北京局寄發,

而郵局為了不要蓋到via Siberia的字,

所以北京的銷戳故意銷成那副樣子的呢?

有意思的设想,也有可能,用隔物印刷的思路隔物销戳以便保留地址等信息,大家有没有发现,“掉票”或者隔物的地方比较干净,片其他地方有点带黑油墨和不净,因此我觉得掉票机会大点,我看过之前别人掉票的封和片,掉票地方都显的比别的地方干净和白。

有道理!這個解釋比較好!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8 18:39

刚刚仔细察看了片上北京干支戳缺失的部位,可以确定没有掉票现象。应该就是未贴邮资的欠资邮件。其实因前面分析过的原因,掉票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掉票远不如未贴票更具可能。
作者: 全方位    时间: 2008-6-28 19:34

此片之書寫面.個人覺得應該沒有貼票也沒有掉票.也不可能是"隔物銷戳".因為右上邊還有許多空間.若因需要保留收件資料.郵戳大可以往右上邊移.載著.一班郵局銷戳往往是順手即可.部會刻意[以紙張隔開].再者收件人地址上也消了幾各祇是戳.不是嗎?
倒是有各可能.郵票貼在圖畫面而漏銷.然後收件人(或他人)因為收藏而取下.當然也有烤能在郵遞途中脫落
以上只是臆測.上請方家指正

作者: 心怡永在    时间: 2008-6-28 20:18

如果李兄确认实物非掉票而是未贴票,那就是两种可能了。1.实寄片是无贴票的欠资片。2.许老板的推测:可能背面贴了票后掉票了(为什么正面有写明贴票的地方不贴,反而贴到后面呢?)。 

无贴票直接寄出的欠资片还是第一次看到

如果是背面贴过票后掉票,就无法判断欠资多少了,那个时期寄外埠好像要4C。估计是少于这个面值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28 22:34

学习了,有意思,欢迎各位专家继续探讨。
作者: 永乐小小    时间: 2008-6-29 00:51

一件非常奇怪的东西,看不明白,个人倾向于许先生的意见。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6-29 01:42

此戳是“3月18日北京法国客邮转出”的戳吗? PzCG4jgk.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9 1:43:12编辑过]



图片附件: PzCG4jgk.jpg (2008-6-29 01:42, 2.9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11585&k=a61402e97d6792d1d6f376f6d16816a3&t=1719462594&sid=7V3I91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9 08:29

QUOTE: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6-29 1:42:18的发言:
此戳是“3月18日北京法国客邮转出”的戳吗?

抢答:正确。


作者: liyunxiao    时间: 2008-6-29 08:47

QUOTE:
以下是引用永乐小小在2008-6-29 0:51:35的发言:
一件非常奇怪的东西,看不明白,个人倾向于许先生的意见。

其实无需去察看背面是否有贴票痕迹,推敲一番也能排除许先生的推论。

片正面盖有北京局欠资“T”戳,邮局人员在盖此戳是必定仔细察看了有无贴票的。如有贴票,必不可能视而不见的漏销。到英国后再盖了英国的欠资戳,也可以排除后人揭去收藏的可能。

若说未贴足4分邮资,只贴了1分或2分或3分邮资,情况回怎么样呢?如贴有邮资但未贴足,自也会作欠资处理并盖了欠资戳记,但已贴之邮资也必会被看到而被盖销,不可能未看到而漏销。

综上分析:邮局在加盖欠资戳记时必会仔细察看片上有无贴票,片背面如贴有邮资,不论是否贴足,都会被盖销,而不会未看到而漏销,而以当时之蟠龙票的面积,自会在背面留下部分邮戳痕迹。因此,这封应该就是没有贴任何票的一件欠资实寄片。


作者: 永乐小小    时间: 2008-6-29 10:43

若是这样,我只能说寄件人也许是个不平凡的人物,邮局大概不敢得罪他(她)吧,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9 10:44:15编辑过]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08-7-2 14:23

完全没有贴票的清片欠资也有发现,我也有。

具体要看楼主的实物为准。

 


作者: 卢长春    时间: 2008-7-3 22:06

继续学习,哪位来点阶段性的小节?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