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局名的纪念邮戳
纪念邮戳上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上面都刻有局名。图1所示的实寄封从湖北江陵寄武汉,图2是背面的情况,上面贴有一枚“纪16”800元邮票,销“五一”纪念邮戳,封上还盖有“湖北/53.5.1/江陵”收寄日戳和“武汉/53.5.6/武昌(投甲)”投递日戳。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纪念邮戳上无局名,在光线充足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在局名处没有找到一丝墨迹,而通常的情况是,如果是漏墨的话,多少会留下一点痕迹;另外,局名处周围的图案非常清晰,照常理,似不会单单将局名漏盖且不留下一丝痕迹。所以,我的初步判断是,这是一枚漏刻(而不是漏盖)局名的纪念邮戳。需要请读者朋友帮忙的是,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件江陵的“五一”纪戳邮品,来证实或反驳我的说法。
纪念邮戳邮品的难度问题
我在“国庆十周年纪念邮戳一框邮集简介”一文中向大家介绍了邮集的基本内容(《武汉邮苑》2008年第1期第3版),该邮集参加了在山东潍坊举办的“2008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参展成绩不理想,得了一个三等奖,而且只有60分,刚刚踩到及格线上。
多次参加邮展,对成绩的高低我不是太在意,重在参与,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玩的事。但这一次我不敢马虎了,因为根据我的经验,一部邮集如果只有60分的话,那一定是存在重大的缺陷,因此,我迫切地想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2008年5月13日,在武汉市集邮协会召开的全国“新人新作”邮展讲评会上,征集员万新女士向我市参展邮集的作者传达了评审员对每部邮集的点评意见,对我的邮集的意见是:“这种纪念戳是非常容易收集的,没有难度,在地摊上一捡就是一大堆。全国发行的,图案都是一样,只不过是油墨不同。” 我归纳一下,就是收集无难度,展示无意义,核心问题是无难度。
原来如此,这下放心了。
关于纪念邮戳邮品的难度问题,我要申辩几句。
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纪念邮戳的收集高峰期,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仍留下了大量的纪戳邮品,确实如评审员所说的那样,没有难度。但是,在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纪戳邮品中,90%以上的是集邮品,没有集邮痕迹的自然邮品却比较少见。在我的邮集中,大部分素材是自然邮品,另有少量有研究价值的集邮品,难度不敢说很大,但在地摊上是很难看到的(我就没有找到一件),更不要说“一大堆”了。
我对纪戳邮品的要求很简单:保证基本的品相,无集邮痕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向大家简单地汇报一下我的收集经历,来说明一下怎么个难法。
我从1993年开始就确立了全国性纪念邮戳的收集、研究方向,已经15年了。多年来,在邮市、拍卖、网上等各种场合,凡是被我碰见的我所需要的纪戳邮品,90%以上的邮品都被我买下来了,只有极少数价太高且无理的邮品被我放弃了。我要坦率地说,和我的主要收集对象邮资信封比较起来,在纪戳邮品上花的钱只是“小钱”,一般来说,见到了就不会贵到那里去,但就是难以见到。为了纪戳邮品的收集,我还拜托南昌的龚振鑫、黄石的邹俊、武汉的谢伟运和蒋海涛、长春的张景伟等邮友帮忙,这些邮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接触邮品的机会比我多多了,他们非常努力地帮我寻找,也找到了几件,但总体上来说收获不大,他们反馈给我的信息是:杨老师,你要的东西太难找了。
虽然纪戳邮品的收集坚持了多年,但仍不成气候,唯一的原因就是难找。
评审员把集邮品和自然邮品混为一谈了。那么,把集邮品和自然邮品分开来说有意义吗?有意义,如果有必要,我以后再说。
这部一框邮集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对60分的评审结果是欣然接受的,只是对“没有难度”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见。
以上就是我的申辩意见,不一定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武汉邮苑》2008年第11期)
纪戳漫谈
原版邮票的身份证明
如图所示的一张黄纸上贴有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特1《国徽》邮票一套5枚,邮票上销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二周年纪念/1951.10.1/沙市”纪念邮戳。
值得一提的是,该邮品上的纪念邮戳可以起到一个身份证明的作用,即可证明所销盖的邮票是原版邮票(1951.10.1发行),而不是再版邮票(1955.1.10发行),这就为我们鉴别特1邮票的原、再版提供了方便。邮票目录在提到特1原、再版的区别时说“再版纸发白,背面凹凸不平,第5枚颜色比原版浅。”这种仅以纸质、印刷压力大小和颜色深浅来区分的方法,一般的集邮者很难掌握。但如果以图示邮品(其上的邮票为浮贴,仅粘住一角)作为参照物,就容易分清原版与再版了。
《武汉邮苑》2003年第5期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