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埠邮票”指的是“重庆信局”票。其背景:1890年3月31日,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强迫重庆开埠,重庆正式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列强通向四川乃至西南的“门户”。同年,英国人A·LITTIL(立德尔)在重庆开办“利川公司” ”(ChungkingTransport Co. Ltd,中文直译“重庆转运公司”),为了满足重庆等地外国人的通信需求,在英国驻重庆领事的支持下,借鉴当时上海、汉口等地的做法,于1893年11月成立了一家名为“重庆信局”(Chungking L.P.O.)的商埠私营书信馆,并在其下游沿江的宜昌、汉口和上海各埠分别设置分局或代理处。同年12月1日,发行了第1版“重庆信局”邮票,票银贰分一枚。1894年3月1日发行第二套,票银贰分一枚。1894年11月1日发行第三套,共5枚,票银分别为贰分、肆分、捌分、一钱六分、两钱肆分。由任职于大清海关总税务署上海造册处的法籍绘图师罗伯特.亚历克西斯.棣.费拉尔(Robert Alexis de Villard)设计。
关于重庆“商埠邮票”的研究文章有很多,参阅重庆集邮家蓝为汉先生在《重庆集邮》1986年第4期发表的《重庆商埠邮票——《重庆信局》票简介》研究文章(以下简称“蓝文”)和《渝州邮政沿革鉴略》中《商埠票与文峰塔》一文(以下简称“渝文”),笔者对照两文对重庆“商埠邮票”的研究,发现论述各异,众说纷纭。现将两文中的论述对比如下:
蓝文中讲到:“重庆“商埠邮票”第一次票于1893年12月发行“贰分银”面值一枚,桔红色。齿孔12又1/2度,洋白纸(偶有1011空心字体造纸厂水印,亦有带黄,厚薄不同),上海石印,全张40(10×4)枚,每二横间有边格。
第二次票:1894年3月发行,图样与第一次票同。但全张改为横10(10×1)枚横条形。
第三次票:1894年11月到12月发行,日本石印(有认为日本制版,上海印刷的,也有指为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承印的)。无水印白纸,较厚,齿孔11又1/2度,全张50(横10×直5)枚(亦有记为一百枚而分为两格,每格50枚)。票图基本同上次票。此次票共五枚,有“票银,贰分(浅红或者桔红),肆分(蓝),八分(桔黄),一钱六分(紫),贰钱肆分(绿)”等。
另外,以第三次票中的二分银,一钱六分银,二钱四分银等三种于1894年用木戳手工加盖紫色(有记为青莲色)中英文改作欠资邮票。系分三行加盖 “POSTAGE,欠资,DUE”。其中二分银尚有用第二次票加盖黑色的,共计四种(枚)。
1895年,以第三次票的五种面值均以木戳手工加盖黑色中英文改作欠资邮票,共计五种(枚)。同年,改用机器,以四号宋体字平版黑色加印;有中英文的改作欠资,仍采用第三次票的五种面直加盖,共计五种(枚)。”
而渝文针对重庆“商埠邮票”的阐述却是:“自1893年12月至1895年,重庆信局发行了普通邮票3套7枚,加盖改作欠资邮票2套6枚,共计5套13枚。分别由上海别发洋行平版印制(一、二套);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平版印制(第三套);上海文兴印刷所木戳手盖(第四套),铅字机盖欠资(第五套)。
重庆(信局)第一次普通邮票为石印,无齿×12又1/12度(10×1)面值银2分。由上海别发洋行(Kelly&walsh)印制,全套10枚横条。邮票的色彩有桔红、玫红、蓝、桔黄、紫,由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承印。
1895年重庆第一次加盖欠资邮票,木戳手盖。随后第二次加盖欠资邮票用的是重庆信局票贰分、肆分、捌分。”
蓝文中讲重庆“商埠邮票”第一次票,齿孔12又1/2度,全张40(10×4)枚;第二次票(第二次票齿孔度数未作阐述),全张改为横10(10×1)枚;第三次票齿孔11又1/2度,全张50(横10×直5)枚。计3套7枚。又分别于1894年至1895年三次加盖改作欠资邮票3套14枚。而渝文却称重庆“商埠邮票”第一次票无齿×12又1/12度,全套10(10×1)枚横条,第二次票和第三次票未详细阐述,共计3套7枚。于1895年分别两次加盖改作欠资邮票2套6枚。
关于重庆“商埠邮票”第一次票的齿孔及全张枚数究竟是齿孔12又1/2度,全张40(10×4)枚?还是无齿×12又1/12度,全套10(10×1)枚横条?究竟是三次加盖改作欠资邮票3套14枚?还是两次加盖改作欠资邮票2套6枚?使得集邮者满头雾水,不知所云。不知重庆“商埠邮票”的真实情况。
集邮学术研究本身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集邮者都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研究成果及观点。但是,在发表不同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者观点时,如果你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不同的见解,在推翻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请拿出可以让人信服的论点论据及实物做佐证,不要是是而非,天马行空的凭空想象。还是请研究者慎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及观点,还重庆“商埠邮票”的历史真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21:21:11编辑过]
不错,学习了
好文章,请发来我那版块拉。谢谢!
集邮学术研究本身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研究看法及成果,但是如果你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不同的见解,那么请你在推翻别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拿出实际的论点论据,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凭空捏造,天马行空。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