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走后门 [打印本页]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0-12-27 05:45     标题: 请走后门

转贴
关于上海民居的新思考
2008-8-12 9:17:27 来源:中华收藏网 作者:未知


  在一套色彩斑斓风格迥然的普通邮票“民居”大观园中,最不起眼、最难看、最讨人嫌的也许就是“上海民居”了。一是它的色泽太淡,几乎没有给人什么视觉的冲击力;二是它的形象不佳,整体感不强,人家都是有整幢建筑的模样,而它却好象只是舞台上一堵挖了门窗的砖墙;三是它的印量最大,平信邮资8分年代的后期,它主宰着挂号信;到了20分的年代它更是一副普通信函“舍我其谁”的嘴脸;到了现在80分的时代,它还不肯退出历史舞台,时不时挤贴在邮票阵里。老贴老贴,贴了挂号信又贴平信,难免心烦。说三道四,反正“上海民居”给我的感觉很不好。

  我看过多篇介绍“上海民居”的“邮文”,大同小异,基本是抄录自同一个资料,什么“里弄建筑,外为黑漆石库门,内有小天井,供通风采光,房屋二至三层,底层是客堂、厨房,楼上是卧室,顶层有阁楼和晒台。青瓦坡屋顶。正立面和墙头、大门等处常作简单装修,有其独特的近代建筑风格……”等等,枯干的文字、无精打采的罗列,读来索然无味,与邮票画面的平庸亦步亦趋,相辅相成。唯一的新得是在“上海民居”和“石库门”房子间划上了约等号。

  近日借得一部《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卷),读了其中葛剑雄教授的一题《石库门,留得住吗?》,茅塞顿开,从而开始动摇了对“上海民居”的老印象,邮迷自然是性情中人,邮票的模样竟一直随着文章浮显在心头,自始至终挥之不去!

  葛先生开门见山,“石库门房子并没有太大的年岁,也没有很广的分布,它产生于清末的上海。石库门房子不是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西方的建筑,而是中西合璧,不中不西的一种新品种。”邮票上的《民居》建筑纷繁,可“不中不西”的恐怕还仅此一种。特点一点出,随之令人注目。葛先生进而写道:“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不久,……精明的上海人与急于扩大自己影响的西方人一拍即合,一种新的民居建筑——石库门房子应运而生。它保留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砖木平房或院落中客堂、卧室、厢房、厨房、小院等基本结构,但用欧洲排联式房屋的布置格局,将这些紧缩并封闭在一座面积不大的两层楼房中。石库门房子使中产阶级既保留了昔日的身份,又吸取了西方建筑的优越性,所以问世之初就在租界和华界风行一时。”葛先生不愧为人口历史学家,让我们的目光不仅穿透了“那堵挖了门窗的砖墙”,而且拨开历史的阴霾,窥见了房主规划图纸时最初的构想,令人豁然开朗。

  学者散文最大的妙处在于既有文学精练生动的表达,又有学术敏锐的透析,高屋建瓴,一语中的,每每读之,总有一番痛饮文字美酒的畅快!你听,葛先生亲和地侃侃而谈,“旧上海有‘七十二家房客’的说法,还被编成一部滑稽戏。一幢房子住七十二家自然是夸张,但住上十家八家却很平常……”经先生这么一点拨,我脑海中库存的许许多多关于石库门房子拥塞的记忆就一下影影绰绰地释放了出来,岂止是那部滑稽戏,在大半个世纪以来所有有关于上海的写实影片的回闪中,都有石库门房子里里外外的镜头:从名躁一时的《乌鸦与麻雀》,一直到刚刚夺得大奖的《花样年华》,无论是遥远的阮玲玉、胡蝶、周旋,还是婀娜多姿的张曼玉,争相从狭窄的石库门里侧着身子向我们走来,走来……

  “……作为历史的石库门房子是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几代上海人的一部分,不仅应该保留,而且要尽可能完整地长期地保存下去……”作者进而和盘托出了他如何保存石库门老宅的精心构想……中国邮票早就留驻了石库门的楼影,《民居》至少在选题上显得颇有先见之明。

  夕照中的石库门镀上了一层金色的余辉,青瓦坡的屋顶流溢出《渔舟唱晚》的琴音,邮票上最不起眼的“上海民居”在橙黄的灯色下竟也渐渐好看了起来,耐看了起来……毫不逊色地在中国《民居》画廊中风姿绰约楚楚动人!

  读精致的邮票,品典雅的散文,不亦乐乎!

其他关于石库门的文章
http://www.longdang.com/bbs/thread-21162-1-2.html

http://www.longdang.com/bbs/thread-2764-1-2.html

2008081209195803.jpg

1012160417f56d769a6c1450bb.jpg

图片附件: 2008081209195803.jpg (2010-12-27 05:43, 49.19 KB) / 下载次数 2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09872&k=f7f0c8970b9bfaa9d8d1b661e14448b8&t=1732835463&sid=1u2FXM



图片附件: 1012160417f56d769a6c1450bb.jpg (2010-12-27 05:44, 62.24 KB) / 下载次数 24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09873&k=9917616ca89658d70f7974c494f79a49&t=1732835463&sid=1u2FXM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0-12-27 05:50

回复 1# parisiica


    http://www.longdang.com/bbs/thread-21162-1-2.html


2008081209195803.jpg

1012160417f56d769a6c1450bb.jpg
此处曾经是法国租界与老城厢的分界,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 四明公署 事件,历史的见证,海派经典民居从地球上消失了

图片附件: 2008081209195803.jpg (2010-12-27 05:47, 49.19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09874&k=7bee29e0d46939565dd2a664d731771f&t=1732835463&sid=1u2FXM



图片附件: 1012160417f56d769a6c1450bb.jpg (2010-12-27 05:47, 62.24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09875&k=f125b12389ff3ef0adbbaaeb3cae7216&t=1732835463&sid=1u2FXM


作者: 假师爷    时间: 2010-12-27 06:50

本帖最后由 假师爷 于 2010-12-27 09:07 编辑

好文章,帮顶一下。
标题更好。看到标题,想起我母亲家的石库门房子的后门。
母亲家在上海,也住的是石库门的房子,是老辈儿留下来的。我在那里住过,玩过,有过美好的童年记忆。但从来没想到我每天进出的门是后门今年夏天去上海,专门想看一看自己家的正门是什么样子的,走一走,感觉一下(当然看过许多别人家的,后门对的就是别人家的正门-标准的石库门)。结果被告知正门早已封上了,无法进出了
经过近百年沧桑,院子里,楼顶都加盖了小房,显得更加拥挤了。狭窄,陡直,灰暗的楼梯,走上去嘎嘎作响,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老人们一个个离开了,只剩下众多的小辈们仍挤在狭小的石库门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离开,去外地工作或住新盖的商品房住了。
石库门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走进历史。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2-27 09:14

好文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10-12-27 09:24

心疼啊,咱们的人就是喜新厌旧,没有办法的。以后再说那家花园直接说和平饭店即可。
作者: 郑建华    时间: 2010-12-27 10:12

在与邮票相关的文章里很少阅读到散文,特别像楼主转帖的《关于上海民居的新思考》读来很有味道的散文,评普23上海民居,一票一文,采用先贬后扬的手法,短小精悍。先骂后捧,看似贬,实为夸,其实使用频率高的不仅20分,还有北京民居8分,江苏民居4分。上海民居,中西文化合璧的精髓。记住上海石库门,记住上海民居,记住普23。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0-12-27 11:45

真好
作者: 轻云    时间: 2010-12-27 15:23

好文。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0-12-27 19:09

回复 3# 假师爷


谢谢真情回复!   
我的童年也是在石库门,亭子间,弄堂里度过的,美好的童年回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职责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0-12-27 19:16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中国人大方,不像外国人100来年的东西他们都珍贵,我们中国人的文物多的是了。。。。
败家子!!!!!!!!!!!!!!!!!!!!!!!
作者: parisiica    时间: 2010-12-27 19:34

回复 10# 曾雷


    网上见到的讽刺文字: 怪不得老外称我们 CHINA 用普通话说就是 "拆拿" ; "拆"了你的,我就能"拿"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0-12-27 22:03

中国的又没有钱,还瞎折腾,真不知道部分地方主要领导怎么想的,要捞政绩简直是掘地三尺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