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军楼戳
[打印本页]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1 10:56
标题:
军楼戳
下载
(25.04 KB)
2011-1-21 10:53
友人询问"旱路汪振文军楼"封,苏北的。好像在这里有先生(傅老)介绍过,帖子找不到了.军楼何意请教了.
寄来的封似手递的,对此戳存疑.如伪制应不会只有一二件.
近见民信局封伪制的特多,拍目中也不少见!?人家寄赠拍目我再去出他们的洋相,好像于心不忍!
有的大人物拍到后留存到也吧,还有著文论说的见到不少,更不能揭穿,报刊也不能登!
会刊林老金华的信局戳如细看也似有疑问。
图片附件:
军楼D..jpg
(2011-1-21 10:53, 25.04 KB) / 下载次数 2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581&k=bf30df78247d01b609a0d52c0e5233da&t=1739773725&sid=44j0a4
作者:
甄民馨
时间:
2011-1-21 11:55
不懂,来学习。
作者:
曾雷
时间:
2011-1-21 12:17
军楼是不是职位名称?
作者:
欧阳雷生
时间:
2011-1-21 12:34
来学习!
作者:
邮谭
时间:
2011-1-21 14:34
熊看看正背的全貌吗?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1 16:35
本帖最后由 郑挥 于 2011-1-21 16:41 编辑
回复
5#
邮谭
台驾大人吉便……,手递封,无邮资记录。军楼免资邮件!?
金华那个封戳一并细看一下。
图片附件:
军楼C.jpg
(2011-1-21 16:21, 74.68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652&k=adc6d4babcd18e34c03133e6b62db696&t=1739773725&sid=44j0a4
图片附件:
军楼C.jpg
(2011-1-21 16:26, 74.68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653&k=75200830b8bab81140a531fbd8d938aa&t=1739773725&sid=44j0a4
图片附件:
军楼C.jpg
(2011-1-21 16:30, 74.68 KB) / 下载次数 22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654&k=3a38e4ca2d06b5d1eef8b4460c7d6974&t=1739773725&sid=44j0a4
图片附件:
军楼B..jpg
(2011-1-21 16:31, 81.21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322655&k=bc6bf029fb25f76bda73c25756135684&t=1739773725&sid=44j0a4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1 16:45
看一下字号与封口戳印泥,同局戳完全不同,局戳油迹特重.
图多帖了两张!
作者:
邮谭
时间:
2011-1-21 18:17
看起来信客封应不会错!书柬印与护封印的印泥相同,和信客戳记印泥有异,前者干涩,后者油润。如相同反倒令人生疑了!旱路汪振文可以理解是旱路信客以区别水上信客,军楼或许是他寓住之点?曾见有信客附有寓XX之戳记的信客封,有个固定的收寄点招揽业务的意思。另外,戓许此君姓汪名振文字军楼,也未可知。不过从未见过这种署姓连名带字的先例。望识者指点迷津。
作者:
刘少华
时间:
2011-1-21 20:22
学习,学习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2 09:19
"军楼"戳看来不是这里见到的,戳色当然是鉴定的方法,我的意思是同一年代的印泥军楼戳渗透太明显了,似新盖?安徽与上海人的伪制品太多了.信客的称呼大多为叔伯爷哥兄等,称台驾大人不合情理.手递封不假,军楼戳存疑.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2 11:35
此件是友人咨询,作了回复.
"旱路汪振文军楼"封,安徽邮苏北姜埝.
封是手递的,对此戳存疑.如伪制应不会只有一二件.再找一下.同一年代的印泥军楼戳渗透太明显,似新盖?安徽与上海人的伪制品太多.信客的称呼大多为叔伯爷哥兄等,称台驾大人不合情理.手递封不假,信客军楼戳存疑.
近见民信局封伪制的特多,拍目中也不少见!?人家寄赠拍目我再去出他们的洋相,好像于心不忍!
有的大人物拍到后留存到也吧,还著文论说见到不少,但不能揭穿,报刊也不敢登!粗糙的很易识别,精制的则难鉴别,但破绽总是有的.
浙江邮史研究第二期会刊林老拍到金华的信局戳,如细看也有疑问。
旱路汪振文可以理解是旱路信客以区别水上信客,军楼皖南地名?
旱路汪振文信客见过介绍和实寄封但是已记不清楚在何处.
我有一件皖南唐里方氏邮寄的实寄封,地图中找一下皖南是否另有"里中"地方.或则是先生另一种说法.
皖南邮苏北由旱路信客送递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水路.从长江入运河.旱路汪振文信客也不可能走的这么运.
祝新年好!
ZH
最近有会士猖狂攻击区票,其实并不会怪,当今社会混浊一片,从上到下汉奸成堆,不足为奇!
作者:
刘少华
时间:
2011-1-22 16:01
不懂,再学习一下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22 18:56
喜欢得很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3 10:18
是否发自皖南,军楼何意先生知道地,不会是江苏吧,哈!就不要卖关子了.您17岁就往皖南跑了!
身份证还借别人的真有风趣啦!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23 18:50
郑老好,这个真不知道
没听说过,会否是地点,像批局都在一些商号上挂单方便寄收信人寻找的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5 16:17
终究找到了记亿中的那个封,在我的脑子里一直认为是麦老曾经介绍过!我终究第二次回复了这位大人物,幸苦一番.未知有无成果!?附函:
前函想必已收到,不复也无妨.为了对实物作客观的分析,终究找到了记亿中的那个封.一件中式红条封,背书"新正月九日封"及"二月初九XX"回复日.左盖"XX汪振文信客"戳,著文者介绍为"水路汪振文".右盖"寓公和栈山塘街通贵桥下塘".山塘街在苏州,这位水路信客寄寓于公和栈而不是军楼,不清楚苏州是否有军楼地名!?信客单程邮路固定而且走不太远.此件对分析"旱路汪振文"会有用处的.苏州周边都是水路,去江北也一样.近年来苏州出的伪品也甚著名.特再复.如此
"集邮"信息已来.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25 17:06
有发现就好,邮史乐趣所在。
作者:
邮谭
时间:
2011-1-26 08:34
本帖最后由 邮谭 于 2011-1-26 08:35 编辑
晥南一带未见有里中,倒是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有个里中村,不会这么遥远吧?还是请本地人在姜埝附近搜索搜索!另请教郑老,林老的金华封破绽何在?此局名是我首见的实物,但曾有所耳闻。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26 08:56
继续学习
作者:
郑挥
时间:
2011-1-26 09:46
此封通报市情,由信客水路船递,无邮资记录正常.盖双线碑形信局戳存疑,注意一下双线,有这样细条的木戳吗(或牛角),应是电刻.我卖过几枚电刻的钱庄票和字号戳,刻的非常精制,细条都是如此,化了600元!信局必需收费不可能义务劳动,否则如何维持生计!记帐按节或年跟结算,封上照常书明已讫,照例或双方付费.信局封上不计邮资是不可能的.漏记极个别.真封假戳,如此.
林老宁波来开会,带了一个封,说此封证明清代上海至宁波隔日就可以到达(这只是常识),我问了价对他说您发了,此封是民转官,由上海'萃昌升'信局收件后转官局的实寄封,告诉他识别方法,价可加一倍.他是作家活动家各有所长吧.
汪振文在苏州阊门外山塘街水乡不是皖南,1950年我在阊门外军营住过三个月,军营地方很大,不知早年是否曾称军楼.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水乡全长3600米到处都是桥。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姑苏第一名街”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5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作者:
麦国培
时间:
2011-1-26 10:02
合递的确实少
作者:
邮谭
时间:
2011-1-26 10:57
又学习了!
作者:
刘少华
时间:
2011-1-26 12:44
也学习了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