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澳門<<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票
[打印本页]
作者:
danleung
时间:
2011-9-26 19:16
标题:
澳門<<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票
本帖最后由 danleung 于 2011-9-26 19:19 编辑
下载
(82.29 KB)
票
2011-9-26 19:09
澳門"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右上:黃興先生,左上:高劍父先生
右下:國父孫文先生 ;左下: 是誰?只看到最後一個字是坤字,這是哪位先賢呢?
下载
(96.01 KB)
小型張
2011-9-26 19:09
小型張是國父銅像.
票中票是哪枚郵票呢,請各位大大看看.
以上圖片引自澳門郵政集郵處網上的郵票圖
https://www.macaupost.gov.mo/Philately/XVersion/ProductList.aspx?ADM=MAC&EMI=201109
图片附件: [票]
MAC201109SEL04TD.jpg
(2011-9-26 19:09, 82.29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68823&k=7af4729a5b0080e96d7623ff1a277f3f&t=1732687196&sid=2mYyHZ
图片附件: [小型張]
MAC201109BLOC01S.jpg
(2011-9-26 19:09, 96.01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p1878.com/bbs/attachment.php?aid=468824&k=56457376384efd77116ac9dc50064536&t=1732687196&sid=2mYyHZ
作者:
danleung
时间:
2011-9-26 19:20
象數不高,較難看到文字
作者:
danleung
时间:
2011-9-26 19:24
高剑父
1879年生,1951年逝世,广东番禺人。著名画家,岭南画派领袖。 高剑父字剑父,以字行,高剑父的祖父高瑞彩,父亲高保样均擅医学、武术,亦能书画。高剑父少年丧父,家境萧条。他早年曾肄业广东水陆师学堂及岭南学堂,后从师居廉,继而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与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结识,同住一处,曾研究过日本及欧洲绘画。后加入白马会 、太平洋画会及水彩画会。1905年,高剑父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奉命回国,组织广东支会,任会长。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及光复广州战役,辛亥革命以后,高剑父携两弟(高奇峰、高剑僧)再渡赴日,研究绘画。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致力于声讨袁世凯和护法运动。民国初年他在孙中山资助下,与弟弟高奇峰在上海创立审美书馆,出版《真相画报》,宣传革命思想。孙中山去世后,他不满军阀官僚统治。国民党政府及伪政府汪精卫曾多次邀请他进入政府,均遭到拒绝,他公开表示永不做官,专心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和创造,抗战以前,高剑父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培养了不少美术人才。后历任中山大学国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广州解放时,高剑父在澳门养病。1950年冬,准备回国,不幸旧病复发,于1951年6月在澳门去逝,终年72岁。
高氐17岁时,转入澳门格致书院(今岭南大学前身),从法国传教士麦拉学习素描。
作者:
sggdxq168
时间:
2011-9-26 19:35
是熊炳坤吗,厉害的人物
作者:
danleung
时间:
2011-9-26 20:08
多謝孫兄提醒,
剛從網絡上查一下,
從圖片上看是熊炳坤先生.
熊秉坤(1885年─1969年5月30日),原名祥元,字載乾。湖北江夏(今武漢)修元鄉熊家灣人,後遷石嘴袁家河楠木廟村。
熊秉坤一般被認為是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的人;孫中山在所著《建國方略》中也稱「熊秉坤首先開槍發難」。但也有歷史學家馮天瑜教授考證後認為,共進會會員程正瀛開的第一槍[1] 。
生平
早年在武昌平湖門碼頭做搬運工,後來參加新建陸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升正目(相當於班長),加入日知會。宣統三年(1911年)加入「共進會」,任該營總代表,秘密發展會員200餘人。
1911年9月24日,共進會、文學社召開聯合大會,商討起義大計,但是到了10月9日共進會人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孫武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受傷的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湖廣總督瑞澂下令全城戒嚴,搜捕革命黨人。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聞訊後,決定當夜發動起義,並派人給各營送信。當日晚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斬首。
當天,熊秉坤等人決定起義,並拉來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作爲起義軍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參謀長,又出營與二十九標代表蔡濟民、三十標王文錦等革命同志秘密聯繫。當天晚上8時半,熊秉坤率工程兵首先發難,佔領楚望台軍械庫。次日黎明前,佔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瑞澂逃走。武昌起義至此終告成功。
1913年在南京參加討袁失敗,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護法運動期間在廣州大元帥府參軍;1927年參加北伐,後來長期國民黨政府參軍;1946年退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孫中山90誕辰全國紀念大會籌備委員。
1961年辛亥革命50週年時中國大陸舉辦宴會慶祝,熊秉坤和溥儀都有與會。席間,溥儀出乎意料地端著酒杯走來,向熊秉坤敬酒,並說他這個皇帝是被「你這個熊一槍」打垮的,但他要來表達感謝。熊秉坤回答溥儀:「過去冤家路窄、現在冤家路寬」,你我雖然殊途同歸,但如今卻都是新的人、一樣的人,要做新的事;兩個人相視一笑,一起喝下手中的酒[2]。
1969年逝世後葬於武昌九峰山
以上引自維基百科.
作者:
唐平
时间:
2011-9-26 22:42
澳門"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右上:黃興先生,左上:高劍父先生
右下:國父孫文先生 ;左下: 是誰?只看到最後一個字 ...
danleung 发表于 2011-9-26 19:16
梁友:方便時幫我寄相關首日實寄封,需要中華郵政雙十國慶再請告知!謝謝~
作者:
唐平
时间:
2011-9-26 22:51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革命時期化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等。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今長沙縣黃興鎮涼塘)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辛亥革命時期,以字黃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1]1916年10月31日,黃興於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於湖南長沙嶽麓山。著作有《黃克強先生全集》、《黃興集》、《黃興未刊電稿》及《黃克強先生書翰墨績》刊行。
反清革命
[編輯] 華興會時期
主條目:華興會
1874年10月25日,黃興在長沙市郊的一個地主家庭誕生。父親黃筱村是晚清秀才,母親羅氏出生名門,養育了2男4女。黃興在6個兄弟姐們中排第六。[2]黃興幼年時思想受湖南的明末大儒王夫之的影響很深。[1]22歲中秀才,黃興在讀書之餘亦喜愛武術,曾拜拳師李永球,學習巫家拳。1898年,受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推薦,入武昌兩湖書院讀書,開始同情維新運動、認同變法主張。1902年,於兩湖書院畢業後,被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師範科學習。抵達日本後不久,即和楊篤生等創辦了《遊學譯編》,並組織「湖南編輯社」,介紹西方的文化科學。
1903年,帝俄掠華加劇,引發留日學生掀起拒俄運動。黃興義憤之下組織拒俄義勇隊和軍國民教育會。5月,於弘文學院畢業後,黃興回到上海,途經武昌時,黃興返回母校兩湖書院發表演說,武昌府知府兼院長梁鼎芬奉上令將黃興驅逐出湖北省境。黃興於是將隨身所攜帶的四千餘冊《革命軍》和《猛回頭》分發給軍學各界,然後登輪返湘。旋即在長沙明德學堂創辦了「東文講習所」的日語學校,並翻印了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等大量革命人士的書籍。
1903年11月4日,他以其虛歲三十大壽為由,賣掉自己家36畝莊園,[3]邀集劉揆一、章士釗、宋教仁、周震鱗、胡瑛、張繼等十二人,在長沙坡子街附近的保甲巷彭淵恂宅集會,以興辦礦業為名成立華興公司,口號是:「同心撲滿,當面算清」。[3]
1904年2月15日,華興會在長沙龍璋的西園寓所正式成立,他被公推為會長,以「驅逐韃虜,復興中華」為革命志業口號。隨後約半年時間,華興會大力招募會員,並在外地設立分會,同時聯絡其他同性質的組織,議定於農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70歲生日大宴時在長沙起義。不久,黃興變賣長沙的祖屋、田產多處籌集革命資金,並在長沙小吳門正街創辦東文講習所作為活動據點。
1904年10月24日,由於起義的風聲走漏,清朝官府派兵查封了華興會,起義未發動即失敗。黃興從長沙轉移到上海,再逃往日本。次年黃興再次回國策劃起義,失敗後再次折回日本。
[編輯] 同盟會時期
主條目:中國同盟會、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
1905年7月,他在日本結識剛到日本的孫中山,并力主孫中山籌組中國同盟會。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正式成立。黃興任同盟會行政庶務組長兼任副會長,成為同盟會中僅次於孫中山的領袖,當時號稱孫黃,之後主要發展革命分子、組織武裝起義。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夏,到越南河內,與孫中山一起策劃在南方起義。9月時黃興先後發動並指揮了欽州、防州起義;12月發動鎮南關起義。1908年3月,黃興等人由安南再次進入廣西,率領200餘人在欽州、廉州、上思起義,與2萬清軍周旋月余,並激戰數十回,大破清軍。後彈盡糧絕,以四人而御六百敵軍,機智從容退回河內。之後他又發動雲南河口等起義,都遭失敗。
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秋受孫中山之託,在香港成立同盟會南方支部,策劃於次年春在廣州新軍中發動起義,起義再次失敗。1910年11月3日,與孫中山等在南洋檳榔嶼(馬來西亞)集會,決定在廣州再舉行起義,與清軍決一死戰。
宣統三年三月(1911年4月23日),同盟會組織發動第三次廣州起義,趙聲為總指揮,黃興為副總指揮。他連發三彈,首先發難,率敢死隊百餘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發現總督張鳴歧已逃跑。此次起義多人犧牲,事後收鹼殉難者遺體,有八十餘具,察實身分者七十二具,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興指揮隊伍殺敵,戰至最終只剩他一人。右手負傷,斷兩指,逃到廣州河南女同志徐宗漢家,由她護送至香港就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8日,黃興由上海到達漢口,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指揮民軍同清軍的戰鬥。在漢口、漢陽苦戰20餘日後,民軍退至武昌;此時,黃興認為應轉攻南京,遭當地革命黨人反對,乃辭職去上海。黃興於12月趕往南京指揮戰事,並於12月2日一舉攻下南京城。
在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相繼光復後,12月4日,宋教仁、陳其美等卻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在上海江蘇省教育總會舉行會議大會以投票的方式,議決公電孫中山歸國主持大政,推舉黃興為暫定大元帥,並主持南北議和的談判。黃興對大元帥之職務一再推讓。後改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黃興仍一再推讓。
[編輯] 民國時期
主條目: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黃興任陸軍總長兼任參謀本部總長。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之後,臨時政府北遷,黃興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編南方各軍。後因沒有經費,軍隊嘩變,乃取消留守,退居上海。同年8月,同盟會等組織改組為國民黨,黃興任理事。1913年3月,國民黨代理理事長( =黨負責人)宋教仁被袁世凱派人暗殺。 7月,孫中山興師討袁,發動二次革命。7月14日,黃興由上海至南京,次日強迫江蘇都督程德全宣布獨立,並被推為江蘇討袁軍總司令。9月,南京被北洋軍攻陷。不久討袁運動失敗,黃興再次逃往日本。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日本計劃將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黃興與孫中山意見不合,不贊成重新組黨並且拒絕加入。於7月8日乘船離開日本赴美國(15日到達)考察,宣傳反袁思想。
上海福開森路393號黃宅靈堂
1915年12月15日,袁世凱稱帝。黃興派人促進雲南護國軍起義討伐袁世凱,並在美洲為蔡鍔率領的雲南討袁護國軍籌措軍餉。1916年6月,因孫中山、蔡鍔多次電催,於是他由美國趕往日本,為國內反袁鬥爭籌款購買軍械。當月袁世凱憂憤而死。7月4日,黃興從日本返回上海。
由於長期為革命事業而奔波,積勞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黃興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終因食道與胃靜脈屈張破裂出血(肝門靜脈高壓所致;根據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腫大所推測,為肝硬化常見之併發症)在上海去世,時年僅42歲。孫中山親自主持治喪活動。次年4月15日國葬黃興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峰下小月亮坪。
以上轉載自維基百科!!
欢迎光临 华邮网 (http://p1878.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