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山夜雨 于 2010-11-15 11:41 编辑
游沙湖,遇专家 18日,我们去沙湖游玩,沙湖即是沙漠上的湖泊,“沙水相融、湖苇相印”,这里的沙漠虽没有沙坡头广大袤,但与湖水相映,特有情趣。我们还巧遇同来银川参加这次会议的台湾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赵镜中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王林博士,浙江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滕春友老师,高兴的合了影。
出了沙湖我们转道去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参观了拍摄了《红高粱》、《牧马人》、《刺陵》等电影的“明城”与“清城”,这里是作家张贤亮发现并创办的,张作家慧眼识珠,又善于运作,愣是在这样一块茫茫风沙的西北边陲,给整出一座让中国连结世界的西部影城,不得不认人敬佩。 在清城的小街上,我们又遇见赵镜中、王林等人……我客串当了一会演员,先是大口大口地喝酒,接着又是舞刀,又是弄枪,还在文革时期的大队办公室里当了一会村支书,并与王林同游“怡红楼”,可惜已是人去楼空,只能在楼前留个影而已。
中间为王林博士 白天听课 晚上会友 19日,我们在宁夏体育馆,参加全国第八届小学语阅读教学观摩会,一天共听了7节课,领略了来自全国各地选手呈现的不同风格的语文课,有令人眼耳一新的,也有令人越听越乏味的,地域不一样,水平也不同。 下午梅明就打来电话,约我晚上到银川迎宾楼相聚,并告之已经约了银川的几位邮友。6点半我如约来到迎宾楼,梅明等人已到,经介绍,分别是苗夏峰、孙胜民、梅明、黄立峰、李春生、田英同、周强等,周强、黄立峰有过封片的互寄,其他的是第一次认识,刚坐定不久,李宁勇到了。大家喝酒聊邮,各抒己见,可惜我酒力实在不行,只略喝了些宁夏红。大家对邮票的印刷、齿孔、邮政用品、邮展规则、邮展的评审等许多问题进行了交流。银川邮友人人都带来了邮品赠送与我,苗夏峰、李春生、黄立峰等人赠我银川的封片、周强先生赠我个性化邮票、田英同先生赠我他设计的银川纪念戳、孙胜民先生送我银川邮资机盖戳、李宁勇带来了银川50、60年代邮寄防疾卡,我一一收下这些记录着西北邮友浓浓情谊的情物,并好好地珍藏之。我由于走的匆忙,没有携带邮品,就把他们的地址记下,回温再给他们寄去。 我与他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毫无拘束,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轻松畅快地叙谈对集邮的看法,他们还向我介绍了宁夏的风土人情与旅游胜地。 喝着宁夏红、吃着清真餐、聊着集邮经,银川的邮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喝酒豪爽,说话直爽,邮识丰富,都是银川集邮协会的理事,是集邮界的精英。他们见我不大喝酒,也不劝酒(这点真好),还教会我“摇甩子”——就是互相猜点数,还带点“吹牛”的成分,好玩!
前排从左至右:李宁勇、苗夏峰、李少可、孙胜民;后排:梅明、黄立峰、李春生、田英同、周强
银川邮友赠我邮品
我不贪杯,但菜肴确实有味
干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