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天文 于 2013-4-15 06:33 编辑
2012年刊53、54页我的文章编辑出了问题
我的原文:
53台湾全方位通讯拍卖第 73 期11203号拍品描述为:中式封,贴帆船3分镇江5.9.25寄南京邮政公署,正面书写“交当日夜车发”,落地戳为南京车站5.9.25腰框戳。该件信封正面书写收信人地址和姓名为“南京城内邮政公署 邮政总办启”,署名为“镇江李寄”。信封反面书写“克日接到延误必究”并加以圈点式着重号,信封中间用毛笔护封写有“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封”字样(见图片)。
54关于邮路。自海关试办邮政开始,镇江邮运均依赖人力步行(旱班)、兽力(骑差)或委托木帆船及轮船公司等运送。,1898年,英国政府以最惠国待遇为由,向清政府索办沪宁铁路,但处于弱势的清政府只能同意商办。铁路总公司督办盛宣怀与英商怡和洋行签订《沪宁铁路借款草合同》,准许英商出资承办沪宁铁路。1903年又正式签订借款合同,先后共借款290万英镑。1905年4月25日,沪宁铁路分开成上海—苏州、苏州—常州、常州—镇江、镇江—南京四段同时开工建造。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沪宁铁路全线通车后,始有火车运输邮件,接发火车邮件,南京使用汽车,镇江使用马车。该邮件由当日夜间发出,利用镇江—南京段铁路运输,当天到达南京落地处理,一日即到,可见邮件传输速度。
开始以为是发错了,打开原来发送的邮件发现并没有错,不知道是编辑时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最后一部分看不懂了。实在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