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上海-天津航线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日,德国政府以山东省发生的“巨野教案”为借口,派舰队进入胶州湾,11月14日,德国海军陆战队占领青岛.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同年4月27日胶州湾德国租界成立.为了满足德海军在青岛基地通讯的需要,德国建立一条连接青岛和其他中国港口的邮路.刚开始的时候,该邮路由一些小汽轮承担.随着邮件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小汽轮组成的邮路已经不堪重负.1900年德国客邮局建立了一条自上海经青岛,芝罘(Tschifu)至天津或塘沽的邮路.服务于这条邮路的邮船有时也停靠秦皇岛,北戴河和山海关等地.随着中国义和团运动的平息,德国客邮局后来缩短了这条邮路的服务线路.最终这条邮路上的邮船由上海始发,停靠青岛,芝罘,到达Tongku后返回.开始的时候,共有4枚"德国邮船 上海-天津邮戳"用于4条邮船,分别为 *(Staatsskretaer Kraetke), a (Mathilde), b (Gouverneur Jaeschke), c(Sinkiang).这四枚邮戳于1901年2月2日在德国注册,估计大致在1901年3月运抵上海.其使用的最早纪录是1901年5月11日(实际那天开始使用不详),并使用至1914年7月. 销这种邮戳的邮票包括德国在华客邮邮票1-6号,15-47号.1906年夏由于需要,德国在华客邮局定购了第5枚邮戳(d戳).在d戳未运抵之前,一颗临时不标日期的木戳在此邮路中使用.至现在为止(译者注 1967年),共有5件实物存世.这5件实物的邮递时间界于1906年7月至10月间,邮戳销于德国在华客邮邮票28-37号,38和47号.我们认为这颗邮戳应该使用至d戳到达上海为止.d戳于1906年9月16日在德国注册,可能于1906年10月底到达上海.实物显示,该邮戳使用于邮船(Peiho)自1906年10月底至1908年2月,销这种邮戳的邮票包括德国在华客邮28-38,44,45,47号邮票.有纪录显示该邮戳最后使用的时间是1910年,地点在中国境外. 再次需要指出的是,这5枚”上海-天津航线邮戳”都曾销过德国胶州湾客邮邮票. 上海-天津航线邮戳 使用日期1901年5月11至1914年7月 销德国在华客邮1-6, 5-47
15马克
临时木戳 使用日期1906年7月至1906年10月 销德国在华客邮28-37,38,47
1000马克
d戳 使用日期1906年10月至1908年2月 销德国在华客邮28-38,44,45,47
50马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0:06: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