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nbsp;是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span>封,但多贴的2分邮资不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因不管利用水路或陆路,主要是由北方政所寄往外,都需加的邮资,由外寄往中北方政所,需向收件人收取的邮资,所以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路</span>的,冬季邮<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资</span>,主要是以中<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北方</span>政所寄出或投依。<br/><br/>是冬季水路件是加收的邮资<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7/2008729750176548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封被有<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7/2008729751109488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12:09:51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1899 大清郵政章程第五章內,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意即由北京。天津。牛莊三處經轉的郵件)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23楼李先生所说剛好相反,
李先生所说的才是海关邮政时期的情况,即加收国内邮资是用来支付经这条陆路的邮资

这种情况在1897年后(国家邮政时期)即已有所改变,此国家邮政时期的改变,就是我所提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無論水路或陸路都需加繳納國內的邮资,由國外寄往中國北方郵政處所,需向收件人收取國內的邮资所以冬季邮资冬季邮路的選擇無關,而是以中國北方郵政處所寄出或投遞為依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0:23:01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如沒誤解,純是北方郵界對進出口郵件在冬季時的國內投遞附加郵費。

有此意味,因此官方英文稱為WINTER MAIL SERVICE.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按1899 大清郵政章程
北方之北京。天津。牛莊三處。於冬季封河時。往來外國之信件等類。除已入郵會各國資費外。尚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只講明由
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並未說何郵路要加国内邮资,何郵路不要加国内邮资。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這段更清楚表示不是走陆路差班邮路时才须加收的附加邮费,在从北戴河海运到上海,就不需要加收附加邮费了。
而是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或水路或陸路均須加付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冬季
加收的附加邮费,不是依據水路或陸路,而是依據寄收地決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18:44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是否有冬季从北方邮寄到国外,贴了一般邮资(没有加冬季邮资),然后走的是水路,然后销欠资戳.
因個人僅收集火車郵局類,見識有限,還望這時期專家指點!
個人所見二件1900火車郵局封走海路,都有加冬季邮资,我那件封面有註明 by steamer,也乖乖加冬季邮资。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nbsp; 其實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因之前的海关邮政,確實是因陆路差班邮路而產生,所以會使人誤以為1897- 1901的冬季資費,也是陆路才要加收国内邮资,水路則不要加收国内邮资,我查看水原先生的華郵集錦,也只發現兩件1897- 1901的冬季資費封,且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但連水原先生也未了解此情況,一件還註明是overpaid,目前我見這4件都是水路加收符合国内邮资,不多也不短少,可見1897- 1901的冬季資費,確實有實施,但是否有嚴格執行,就靜待更多的發現來判斷。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經審閱“大圓戳探索(1897-1913)”一書,關於1897- 1901於冬季封河時期,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計有8件,皆由水路至上海,8件全部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並未有沒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資費之件,其中甚至有件印刷品,也加貼中國境內郵政處所之資費。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以下是引用liyunxiao2008-7-31 14:21:21的发言:
稍加思索及多找些这类实寄封就能找出真实情况了。其实林先生提供的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而且类似的这类“中文”资料上,描述有些差别是正常的,如多找些同类之资料对比,也就能发现相互的矛盾处。



你如何判斷这份扫描资料是描述有误,
那已找出來的十餘件1897- 1901的冬季封河時,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經水路至上海,每件都有加貼符合国内邮资,又將如何解釋?都是溢貼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1 16:05:50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nbsp;是大清邮政章程的原件複印,再以複印件原件印刷,不是重新排版印刷的,所以等於原件的原文字。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原本就是中文版,並非由英文本翻譯的,所以不存在有翻譯的問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 8:09:38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之前 於58楼提及『已找出來的十餘件1897- 1901的冬季封河時,由北方郵政處所寄往國外,經水路至上海,每件都有加貼符合国内邮资』,這些實寄例在“華郵集錦 7”和“大圓戳探索(1897-1913)”二書都有圖片,可自行參 閱比對。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是官方印製公開販賣給公眾的,不是內部往來公文,所以印製中文版。
後也印
製英文版供外籍人士使用,英文版取名為“POSTAL GUIDE”。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  1899 大清郵政章程”中文版,是台灣 郵政總局1984景印發行,當時售價NT35,不知是否尚有存書,您可問一問。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 9:07:48的发言:
据我所知是早已售缺。

因只印2000冊。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刘公岛寄英国封,贴10分邮资,烟台到上海间用时4天,系走水路,并无加贴2分国内邮资,也并不做欠资处理。

刘公岛 並不在北方局所範圍。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郵政通令第1號         1897年11月9日於北京

冬季郵運工作
‧‧‧‧‧‧‧‧‧
三.應注意以下主要規定:
‧‧‧‧‧‧‧‧‧
(二)經陸路或海路發往或發至北方的國際郵件,除需付國際資費外,還需加附國內郵資。
‧‧‧‧‧‧‧‧‧


以上非我自編,可查相關中英文文件比對,敘述有否
文字意思描述有误。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在88楼中的第五点→在冬季开办了海路运输后,在支付了国际邮资后,是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以現代的眼光看
現代秦皇島的轉運,當然是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若以1897-1901時的狀況,
想像秦皇島是如何轉運,再判斷是否有没有理由再加贴国内邮资部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 20:36:54编辑过]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在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后之几年,“越晚”信件数量越多,沒錯。
但你忽略1901冬季是什麼狀況,1902冬季就沒有了。
台灣台中市建成路1550號 林志明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