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jorge 在西班牙语里相当于英语里的 George 吧,呵呵。楼上远在阿根廷,还不忘集邮,看来中国邮票火热,还是大有基础的。

TOP

水原明窗的邮票,在华人集邮圈子里无人不知。可是,水原明窗的生平,却是几乎无人知晓。似乎没有人知道,水原大手笔买邮票的钱原来是从哪里来的,他似乎不是实业巨子,也不是出身富豪之家。我很仰慕水原的邮票,我更仰慕水原的钱包,尤其是在他飞往各大拍卖场,豪情万丈,挥舞支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我只能说,给我水原的钱包,我来看看我能做点什么。

TOP

我读了很多关于大集邮家生平的书,结论只有一个,不是巨富,不成大家。周今觉富可敌国,FERRARY 的老妈,是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女贵族;英国 Gerorge 五世,不用多说; ARTHUR HIND 制造业巨子;CASPARY 金融巨子; LITCHTENSTEIN 化工业巨子;JOSIAH LILY 药业巨子; MAURICE BURRUS 烟草业巨子 。只有这个水原,生平完全不知,除了他的邮票。
说到不是巨富成了集邮家,姜治方算是一个,但他显然和先前提到的诸位,至少差了5个等级。姜先生的书我读过,对我集邮有点影响,以后还会提到。

TOP

有了这些铺垫,就不难想到,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集邮也就是个自娱自乐,想要成为举世大家,基本属于妄想。所以我从不为得不到的邮票烦恼,举个例子,当年最富有的FERRARY ,也只收集到了全世界80%的稀罕邮票,还有20% 他也得不到。想到这些,看看我已经收集到的邮票,心安理得,至于那些还没有的,想要的总会有的,因为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买不起的,就是我不想要的。

TOP

大龙万寿红花再好,也只能占用集邮册的薄薄几页。都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一直以为蟠龙就是那个绿叶了,可真正伸手摘叶时,才发现,蟠龙高值飞雁,也早就是红花之列了。不知为何,总是不愿意高价购入高值飞雁,算了,就玩便宜的信销票吧,集邮嘛,总得有时候玩个戳票。

TOP

Geese_small.jpg
1

评分人数

TOP

清票里真正的绿叶,大概是宣统票了。现在的宣统票,不论新旧,都卖不到那几个精品JT票的价钱。可怜,大清国邮政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咱们中国的集邮者,真是不给面子。不过宣统票幅很大,倒是方便玩戳票。

TOP

SC131-3a.jpg

TOP

回复 96# 阮秀佑


    谢谢阮兄见爱。蟠龙票一旦开头,难免想着要日本石印蟠龙,伦敦有无水印,都要收齐。这个头,不开也罢。

TOP

回复 97# xinjoo


    万寿票是清朝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但那还是海关邮政发行的。宣统票应该是大清邮政本身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TOP

清朝邮票,就马马虎虎收集成这样了,有待以后提高。集邮文章看多了,大家总是说封片戳如何好,不能免俗,见到了也稍微买了几件,大致都是清一次二次片,身边没有见过三次四次片出售。

TOP

China_H-G_1Msmall.jpg

TOP

China_H-G_1Usmall.jpg

TOP

China_H-G_2Msmall.jpg

TOP

本来行文至此,应该结束,因为再没有可贴之清票。但请版主见谅,再贴两件民国邮票,就不再打扰。

TOP

前面说到姜治方先生的书,三年前,我借了一本,当作睡前消遣,写得颇有趣。有天读到其中一段,说姜先生终于回国看望一位北京老友,通信20多年,双方仰慕已久。宾主落座,主人请姜先生鉴赏他的邮票,姜先生一看,对方居然没有集齐光复共和票。姜先生是有涵养的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就算是我这么这么感觉迟钝的人,字里行间,也读出了姜先生那么一点不屑的口气。

TOP

本帖最后由 llicolt 于 2011-10-3 04:39 编辑

于是那天我恍然大悟,原来要被人看得起,需要有光复共和票。
我们集邮的人,集的是娱乐,集的是寂寞,有时集的,更是那么一点点虚荣心。

TOP

Comm revolution_small.jpg
1

评分人数

TOP

Comm republic_small.jpg
1

评分人数

TOP

回复 116# 阮秀佑

谢谢阮先生指点,有机会我会注意收集清代封片戳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