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是网上的一件邮品,借来用一下。
本件1912年8月使用,福州经上海寄徽州。背面手写“壬子八月十五号”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2 00:11


無言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強烈建意先生先看“大圓戳探索(1897﹣1913)”一書,書內有列明各地最晚使用時間,各局有多少把戳,不然只是建起稻草人去推倒稻草人。況且我不是研究大圓戳,希望有心得郵友能與您討論。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22# 斩风123

還有在“大圓戳探索(1897﹣1913)”一書,使用於宣統年號至民國紀年兩把戳都有出現,從實物看,晚期主要使用在快信及掛號郵件上。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俺是才集邮的,但我认为古人也说过,全信书不若没书
爱邮客 发表于 2012-12-22 06:43


你看過此書嗎?這麼快便下結論!若果看過此書,請指出當中謬誤和各實物不妥之處,才是討論的應有態度,而范先生只是拿著片面實物圖片便得出結論已經不妥。尚若對一些早有定論的東西作出指控,自已也應對此方面有些深入的研究,作出討論才是尊重郵學,不是信口雌黃。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这后几个封民信局封的特征非常明显,徽州进出的民局封存世很多,信封都有不同程度下过水的痕迹,会不会使用 ...
Ascollecter 发表于 2012-12-22 05:39

不妨向以下欄目的郵友討教,是否是民信局改做封?
http://www.p1878.com/bbs/forumdisplay.php?fid=98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可惜我手上没有《大圆戳探索(1897-1913)》,真是很想看看啊!哪位仁兄手上有的话,不妨将关于福州大圆戳一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2 01:11

書內列有各地大圓戳較早及較晚使用日期,這些記錄是以書內實物為準。從實物資料看,不像范先生所謂統一上繳,不知道范先生的統一上繳資料何處?
何況對中國早期郵戳有點心得的人應該明白用戳並沒太大準則,如章程指出代辦所及無日期欄戳,不能銷國際郵件郵票及郵資符;又如小圓戳指定使用於國際郵件,卻又發現不少實物銷在國內信件上。又如先生研究的代辦所信櫃戳等不能作銷票戳,卻又偏偏出現不少,這類說出,一本通書不能看到老,要將章程結合實物才能得出可信的結論。不然就會先生指出所謂英中文的腰框戳要有時刻,不然便有問題的謬誤。

掃描.jpeg (142.54 KB)

掃描.jpe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本贴我们只谈福州大圆戳,以实物和可靠资料为论据,大家以证据说话,其他暂不论,行不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2 08:51


以證據為依歸是好事,可惜我不集大圓戳,如何能拿出證據討論?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本帖最后由 edwardtin 于 2012-12-22 10:23 编辑
福州颁发了两把戳应该没有问题,但为什么福州大圆戳后又被启用,使用到1913年呢?这个问题的确需要认真研究 ...
李春光 发表于 2012-12-22 08:57


請李先生參考36樓。
按理論1897年推出大圓戳,因著大圓戳蓋銷面積大,所以兩年後1899年小圓相繼推出使用,大圓戳應該漸漸退出使用,但是按36樓的圖表看,除福州外,還有牛莊(1913年)及重慶(1910年)延用。而用至03或04年的亦有北京、保定、蕪湖、蘇州、溫州等大局。按理這等大局亦會先獲得小圓戳使用,為何會延用,可以作學術性的探入探討,可惜非普通人能力所及。
而福州這兩把戳從早期至晚期一直交替出現於實物上,並有其他郵戳比較佐證其真偽。先生認為范先生拿出的所謂尖銳問題,只是看了片面資料,便作出結論,如何尖銳?
范先生的論點:
1)統一上繳,所以沒理由留下使用,所以得出不會延後使用。(從物看已不成立)
2)福州有兩把戳,范先生單從嚴平西先生書內藏品,得出II型戳只在後期使用。(事實I型和II型都是從早期一直沿用至後期)
3)這些後期東西都是寄往安徽(當然這些後期實寄封很多都是寄往此省,是值得懷疑,但是單憑此點不能構成單一推反理據。)
4)民國時,為何有人會寫壬子八月十五的干支新曆日期(首先,范先生懷疑是由手遞封造假,手遞封本身自然是真的,質疑日期這麼寫法是否有點自相矛盾?)
另外,范先生已經否定福州有兩把戳,認為II型是假戳。無言!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56# shao8086
台灣出版的“大圓戳探索(1897﹣1913)”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那么到底是发了1把还是2把戳?如果是1把戳,那么后期的福州大圆戳又是怎么回事?如果确实是发了2把,那么为 ...
斩风123 发表于 2012-12-22 09:59

先生這麼快定論,是否武斷?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56# shao8086
集大圓戳的人不出來討論,反而我這個連一枚封片殘戳沒有的人討論,自問說服力不足,還是收口。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我是很明白你的挫折感的,这些讨论很累人的。下面是张凯升中国邮戳志的剪片,给出了一 ...
delicacy 发表于 2012-12-22 10:41


謝謝,現在要上課,不能再討論。
容後看看發展才參與。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戰線拉的如此長,我等自嘆無暇因應,不過大圓戳探索一文未參考張愷升先生論述是很奇怪的,
因為張先生的敘 ...
shao8086 发表于 2012-12-22 13:55

誤會此書了,書中記錄的都是以其書中實例為藍本,況且只是使用“較早”字眼,不構成甚麼天條定義。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I及II型都有在後期使用,主要用在快信及掛號郵件上。若果按范先生的論據,福州這兩把戳都是有問題。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版主,我说的意思很明白,我们要在前人基础上争取新的进步。您不要误解。再说, ...
爱邮客 发表于 2012-12-22 21:27

若果連前人的基礎也不清楚或下功夫研究,如何爭取進步?連前人的研究也未曾看過,便妄言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信口雌黃又是甚麼態度?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edwardtin


    你看来是当老师的。
爱邮客 发表于 2012-12-23 00:06


抱歉!
只對事不對人。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88# 爱邮客
客氣。
彼此以長補短,互補不足,才能獲得更大的滿足及樂趣。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回复 90# delicacy
可以向麥會買書,不要嫌書貴,有了郵識便省了被檢漏的機會。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还是讨论版主展示的封吧,别说得太远了,太空了,就封说封
Ascollecter 发表于 2012-12-23 07:07


請拿出那枚封來討論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我是觉得福州大圆戳的晚期使用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发现的实例也不是一枚二枚。讨论真假没有必要,讨论一下 ...
liuyuan 发表于 2012-12-23 09:05

明白劉版主的心情,就像有些人提出清未民初的國際郵件因沒有國外中轉戳或落地戳,便質疑未曾寄出國外一樣無奈,對這類質疑有理也說不清,就如有枚封由上海寄英國,有滿洲里的中轉戳仍可因沒有俄國中轉戳或英國落地戳,便提出所謂大胆假設的質疑,但是基於前設國際郵件要有國外戳下討論,要如何說明沒有國外戳曾真正寄出國外!這樣明明一枚好東西便被誤判為假,有理也說不清。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