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大梦 于 2011-1-17 20:09 编辑

      万维生 记事封(儿童)

             万维生手绘封.jpg

        万维生老师1932年6月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1955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后改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设计邮票40多套150枚,主要作品:《儿童生活》、《北京风景》、《天鹅》、《万里长城》、《童话—咕咚》、《水仙花》和《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


               万维生(鹅本).jpg

               万维生封口纸.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 路

               王 路.JPG

        王路老师1936年出生于安徽霍邱县,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吴作人、董希文、艾中信;1959年至1961年处女作“白洋淀上”、“黎明”、毕业创作“北国风光”等油画风景在一系列全国大展中获好评,196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北京画院同辈画家中最早加入协会的,作品多次赴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76年、1983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随吴作人团长出席在日本中国画展的开幕式。中国美术馆收藏其“古田会址”、“白洋淀上”、“天山之晨”、“花”、“长江三峡”等六幅油画。王路老师为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创作了“日月潭畔”、“阿里云海”、“玉山积雪”等多幅油画,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巨型油画“灰撤江河”、“珠穆朗玛峰”等油画,为鲁迅博物馆画了“漓江”、“黄山”等油画风景,历任北京画院油画、雕塑工作室主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王路油画选》三集。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 序

                王 序.jpg

        韩湛宁的这个采访系列做得很好,可以更深入了解王序,节录如下:         
         一开始,韩湛宁恭维王序是顶级大师,王序就这样开始回答:……不要说一些最顶尖什么的,我属于一个比较资深的设计师吧,你也知道,我和王粤飞是同学,都是比较早。
         韩湛宁:这是您的谦虚,但在众多的设计师心目中,您是一个先行者、引导者的角色。特别是您出版了很多书和杂志,其实是对广大设计师真正促进的窗口。比如在院校讲学、策划展览,比如1992年与1996年以及2003年在深圳的设计展、还有几次的宁波海报展等等,都是一种促进,特别是您坚持一个有好的机制,坚持一个好的竞赛,更是对设计的真正促进。
         王序:哈哈哈。要不就像一团浆糊,现在很多的设计展就像一团浆糊。
         韩湛宁:这种展览是不能参加的,没有标准的展览会损害年轻设计师对设计的态度。
         王序:哈哈哈,是的是的。这次装帧艺委会请我过去,吕敬人这次告急了,说需要一个枪手,要不阵地就守不住,往后撤了。
         韩湛宁:哈哈,这个阵地一定要守住的。您这方面的不妥协是我一直所敬佩的,觉得您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但做好自己的作品,而且不妥协地坚持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我们也做过探讨,王粤飞老师跟我也谈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竞赛?把握什么样的方向?我们要标榜什么?宁波他们也坚持得很好,最近我和宁波他们在电话里谈到,说宁波展一直做的特别好,因为有您在把关。
         王序:哈哈,宁波这次我不是主席,我只是提了一些意见,一定要有好的、新的东西,不管是谁。这是不是跟个性有关系呢?我从来不会后面的东西,我只看前面,只看未来,我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韩湛宁:这其实也是您的对设计的态度和方法吧?
         王序:过去有人这样评价我说,“王序你从来不会看后面的东西,就是说你会忘掉,就是只看眼前,做过的东西永远不会看。”我想这可能是个性,因为,比如说我做设计已经20多年了,从1979年开始,我看了不少设计师,在我脑海里面好象是一个图库,他们做的东西只要我喜欢,我都会记住,他们对我的影响潜移默化,但是对他们的多个时期的过程分析很重要,在看他们的作品时,看在他们猛的时候,看引退的时候的作品,我更多是思考。所以思考以后,对自己有极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借鉴。平面设计其实就是在传递一些信息,简单说就是一个中介。设计师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所以说过去我从事编辑也好,设计也好,没有一个很大的抱负,要推动设计界什么的,我的意思是说,我要逼使自己去学习、了解。我用什么方法呢?编辑的方式去学习,去看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了解他的历程,去编一本书出来,那不是随便编的,要对他有深刻的了解,当然,这个设计师必须是我喜欢的,这样去强迫自己,这是我的一种经验。
         韩湛宁:这也是我逼迫自己学习的一种方法。我想这大概是您编辑出版那么多书刊的一个原因,也是我想问的问题之一,不过我认为编辑和您的设计历程是分不开的。您传奇的设计经历一直吸引着众多的年轻设计师,您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设计历程?
         王序:我1955 年在潮洲出生,大学是1977年以工带薪的方式进入的,在广州美术学院装潢系学习了两年。1979年毕业,1980年参加工作,在广东包装进出口公司。我毕业的年代比较早,在我们那个年代,设计师毕竟还是少数,那时侯说设计他们不明白,你必须说我是美工,我是做广告的。因为那个时期的关系,所以我想认识了解这个设计,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什么事情。可能我做的比较早点而已,而不能说就是做的好的,那时不象现在设计交流那么铺天盖地,那时候还非常少,我记得那时候分南北派,南就是少壮派,北就是学院派,南对北不屑一顾,北对南也看不惯,而我从来不管这个,只坚持自己,把自己的路子发展下去,也不跟他们交流,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方式,你必须检讨一些过程,我作为一个资深设计师,我也有一个检讨过程,人必须对自己作出一个判断,不要认为自己很伟大,完全不是这样。
         韩湛宁:在那个时候您就开始做平面设计方面的工作?
         王序: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现代设计的意识,当时只学习基本的中英文字体,写古罗马字体,当时的教育已经跟不上了,属于滞后的那种,就是说在学校里面不可能跟世界那么紧密,比如说进口的杂志里面,有一些稍微暴露的就不让你看,比较旧的观点。我那时第一个工作是作出口包装招纸,也做杂志的设计,当时杂志到深圳嘉年印刷,我80年代初期就经常去深圳。1986年被派到香港工作,1995年回来先成立中西设计公司,后来在1997成立了王序设计公司,这里面反映了我的一个想法。这个思维方式就像我刚才所说那样,借鉴海外那么多的设计公司的做法,这段时间的思维非常有意思,这个改变足以说明我对外面的关注和思考。
         韩湛宁:我记得“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的画册后面有您公司的一个广告--“您要咖啡还是中国茶?”,这是不是跟你当时的想法有关系?
         王序:有关系,还有一种叫鸳鸯茶,就是咖啡和茶混在一起的,反映了这个历程,当时在摇摆之中,但受非常多的影响,而不是单方面的影响。1999年,这是一个故事:我忽然接到一个登贝从荷兰打来的电话,他要在墨尔本对外宣布:登贝公司、埃米公司、王序公司成立一个国际联盟公司。我受宠若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公司能够被邀请为国际联盟,我就到了墨尔本参加宣传仪式。当初成立王序设计北京公司就是想以未来的设计联盟的态度去做了一些事情。
         韩湛宁:您从事设计早期比较重要的阶段是不是在香港这段,或者说,您从在香港工作开始就引起了国际设计界的惊讶和关注的,是吗?那么您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呢?
         王序:到香港的这种转变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因为我是外派来的,所以到香港这个地方,也并不是我刚开始做设计的地方,在广州我1984年就编辑了一本关于标志设计的书,1984年之前还将《包装与设计》杂志进行了改造,那时我开始对编辑设计方面发生兴趣, 1989年到香港,但也是个奇迹,他和大陆完全不同,在那里最重要是设计发展的早,我觉得香港在60年代就开始了。
         韩湛宁:我记得您多次谈到石汉瑞,说他对您的影响非常大,是那个时期吗?
         王序:对,石汉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把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思想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中国设计的一个开端。为什么这样说,必须有一个根据,他把中国人的思想用现代人的眼光进行设计,融合得非常好。石汉瑞本人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师从保罗兰多,是一个日本浮世绘的收藏专家,对东方文化有深厚的兴趣,所以在60年代就在香港尝试把东方的文化跟现代设计融合起来。让华人进入设计这个角色,这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本身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例子,就像日本设计发展那样,这本身也可作为借鉴,本身文化也有相似的地方,讲究一个观点对文化的传播,这种表现非常好,也影响了一帮人,比如,靳埭强、陈幼坚等,他们本身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表现的更自如,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关系到中国平面设计起源的一部分,我认为:60年代应该算中国平面设计的开端。所以我在香港的好处就是能够跟他们交流。
          ......我和石汉瑞的关系也被香港的设计师戏称我是"耶鲁风格",因为石汉瑞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但是我对此深感荣幸,虽然是戏称。我觉得石汉瑞就是我的恩师,虽然我们现在联络的不多,但这个人,我……因为他已深入到我的骨髓里面去了,非常深远,一辈子。
         韩湛宁:您们的确有非常感人的关系,令人敬佩和羡慕。除了石汉瑞,您还受到那些香港设计师的影响?
         王序:在香港我还受到靳埭强、陈幼坚的影响,我觉得他们走在我们前面,之前我在广州就看到过靳埭强的海报,印象非常深,后来交往很多。他们都是对我影响非常比较深的。香港当然不能说只有石、靳、陈,还有一大批设计师在进行探索实践,他们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香港是个国际都市,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泰斗巨匠,像杉浦康平、五十岚威畅等。1986年我就听过杉浦康平的讲话,对东方文化的了解非常深,他听说我是中国大陆来的后说:"喔,你像个海绵。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我想跟你说一句话:作为中国设计师应该有三只眼睛,两只眼睛往前看,一只眼睛向后看,看背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这对我感触特别深,我也很努力。1986年香港设计双年展我只是看客,1988年我就获得金奖。
         韩湛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誉,您1986年去香港,1988年就获金奖,您当时是怎么看待呢?
         王序:1988 年获金奖后,香港报纸采访我,我说:"如果一个平面设计师真正懂得平面设计,他不管在那里都可以作设计,多么简陋的地方都可以创作"。我的意思是说:关键是你要真正懂得平面设计是什么,平面设计就是传递,你这么让人明白这个信息、关注这个信息。像占士维多说的,他在纽约设计了一张海报,有人在对街冲过去看这张海报,他觉得对于平面设计师这已足够,因为传递的目的达到了。
                                                                               2008年3月06日,于洛杉矶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宏剑

       王宏剑1.jpg        王宏剑3.jpg

        王宏剑老师1955年出生于河南灵宝,77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到安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84年作品《奠基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85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创作壁画《嵩门待月》,86年调入河南省书画院从事油画创作,1994年《冬之祭》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展奖;2004年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迎春 手绘封(鸽子)

             王迎春 手绘封(鸽子).jpg

        王迎春老师1942年生出于山西太原,1966年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在山西从事印刷装潢设计和油画、中国画、版画创作;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毕业,合作水墨三联画《黄河在咆哮》获该院叶浅予奖学金,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的筹建与学术研究工作。王迎春老师擅长人物画,兼及花鸟、山水、书法,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五、六届委员。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怀庆

                王怀庆.jpg

        王怀庆老师是一位兼善油画与中国画的画家,1944年生于北京,196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舞台美术设计;1979年又考入中央工艺美院研究生班,其间于1980年与同学筹办策划了“同代人画会”,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同代人油画展”;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王怀庆老师善于用对比强烈的线条和色块表现自己作品的主题思想,他设计的J121“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邮票即是他的典型之作,令人耳目一新。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文吉 手绘封(吉日)

             王文吉(吉日)1.JPG

        王文吉老师1971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1989年——1991年在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西安军队分校学习,大学文化程度,是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副馆长,政协户县十一届常委,户县文联委员,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文吉老师91年开始参加户县农民画创作,至今创作作品600余件,作品《吉日》在200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农民画联展中荣获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8年9月,《吉日》被国家邮政总局印制成TP36《户县农民画》特种邮资明信片封套面向全国发行。作品《白桦林之秋》、《鱼归》、《信天游》、《关中农家》2004年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2007年作品《秋天的晌午》、《白桦林之秋》、《关中农家》、《北方正月》、《民间健身图》(合作)被浙江美术馆收藏;作品《金猪宝宝》、《生命之源》被重庆美术馆收藏;2008年,作品《秋天的晌午》入选美国科勒KOHLER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推选的十位中国著名艺术家“科勒北京艺术展”。2008年—2009年,作品《吉日》、《北方正月》、《春风送暖》、《人勤春早》、《关中农家》、《家电下乡》、《桃李花开》、《龙抬头》、《路遇》等多幅作品被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文摘》杂志作为期刊封面。2004年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仙台举办的“亚洲地区现代民间绘画展暨理论研讨会”,作品结集出版画册;2005年被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市青年联合会、西安日报社、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西安电视台评为第十一届“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外办国际交流中心、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秦文化研究中心、三秦都市报社、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社会科学杂志、陕西省档案局评为“中国陕西百位中青年文化名人”。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亚妮

               王亚妮.jpg

        王亚妮,是全国迄今举办个人画展最多的小画家,也是世界上绘画作品作为纪念邮票图案年龄最小的人。   
         1975年5月,王亚妮出生在恭城县文化馆一个壮族美术工作者家庭,2岁半时,她就开始东涂西抹;3岁时,入迷地画猴,她的画清晰明快,表现力突出,稚态可掬,天真可爱,洋溢着生命的早春活力。她画的猴千姿百态,有活蹦乱跳的猴、会做梦的猴等,毛绒绒招人喜爱。她四岁时所画《给妈妈搔痒》,登上1983年的T86《儿童画选》特种邮票,成为新中国第一枚儿童邮票。她画的猴,汇集成《儿童的天地——亚妮的画》、《亚妮和她的小猴子》、《亚妮的画册》、《天真的笔》等画集在国内外出版发行,曾获米老鼠金像奖。   
         1979年,年仅4岁的亚妮在刘海粟大师的赞助下在沪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到1989年,14岁的她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常州、扬州等地及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24次。在日本,其画展享受了与日本天皇作品同等的礼遇,被日本画界誉为“东方的毕加索”。美国国立博物馆打破从不办在世画家画展的惯例,为亚妮举办“特展”,盛况空前。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虎鸣 手绘封(鱼)

               王虎鸣 手绘封(鱼).JPG

         王虎鸣老师1962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院装潢设计系,现为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
         王虎鸣老师设计邮票众多,《傅抱石作品选》、《何香凝国画作品》、《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八大山人作品选》、《黄宾虹作品选》、《清明上河图》、《李可染作品选》、小型张《香港回归祖国》、《百合花》等获优秀邮票奖,《韩熙载夜宴图》、小型张《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场馆》等获最佳设计奖。尽管如此,王虎鸣老师的设计在邮人眼中仍然位置不高,评议颇多,究其原因,我想:一是他的获奖邮票的原画作品很精彩,毕竟是再创作,有沾光之嫌;二是他自己独立设计的邮票虽有几套获奖,却难得闪光之作,不能给邮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要说的是,近些年用电脑设计邮票越来越多,但少了中国邮友最喜欢的“韵味”,也使邮票设计者的“功力”退化,像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那些邮票经典设计之作难得一见,是大大的憾事啊......

               王虎鸣(牡丹M).jpg

               王虎鸣.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书朋

                王书朋1.jpg

        王书朋老师1946年出生于天津,1967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68年在天津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及美术编辑室主任,是天津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代表作品有水粉连环画《微神》、油画插图《金老二的最后一夜》等,多次参加全国及天津美术展览,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为天津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创作多幅大型油画历史画,1994年在台湾举办个人油画展。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中医药堂》邮票设计师李晨手绘封(湘西苗女)

               李晨 手绘封(湘西苗女)1.JPG

         李晨教授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担任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副主编,编审;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插图工作室主任 ,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读者》杂志签约插图画家。
        李晨教授作品《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获1991年“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萧萧》获2004年“第六届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插图银奖,《红嫂》获2007年“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2009年,《安娜.卡列尼娜》参加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主要著作有《点击素描》《黑猫》《视觉盼盼》《李晨外国短篇连环画作品集》《经典连环画手稿 李晨卷》《中外名作插图手稿 李晨卷》《世界名著插图手稿 李晨卷》《素描插图》,2010年绘画作品《边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特别要说的是,李晨以作品《红嫂》参加2007年7月由文化部、总政治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以极精致的表现手法”获得金奖(此次美展仅设6个金奖);著名画家沈尧伊表示:《红嫂》荣获金奖,打破了十年来全国大型美展连环画不设金奖的局面。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姜维朴老先生先后三次撰文,于2008年2月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李晨和他的<红嫂>》、2008年1月7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李晨和他的连环画》,2007年12期在《连环画报》发表《迟到的金奖》,介绍了金奖作品《红嫂》的创作过程,肯定了作者李晨多年来为连环画创作做出的贡献。他在文中写道:“红嫂的形象在文学作品、戏剧舞台上多次出现,像李晨这样以写实的笔法刻画出的红嫂还不多见。……因为画家对笔下人物的深刻理解,才能刻画出如此平凡而又如此伟大的形象,表达出如此圣洁、淳朴的情感!” 此次全军美展结束后,金奖作品《红嫂》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主题画纪念馆收藏。

               李晨 手绘封(苗舞)1.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敏、辛静

               王敏、辛静.jpg

        王敏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辛静,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师。他们合作设计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一)》采用了抽象的创作方式,以反白的体育图标为主体,辅以动感背景,将运动项目以简洁、明快的手法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而且该套邮票首次采用影写与丝印相结合的不干胶工艺,增强了邮票的艺术美感,在当年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茵茵

               王茵茵.jpg

        北京大石设计公司设计师,美术学院教授,还合作设计了J165《北京亚运会(二)》邮票。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叔晖

             王叔晖.jpg

        王叔晖老师( 1912.8 -1985.7 )字郁芬,生于天津,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
         王叔晖老师学古不泥古,追求的是纯中国的古典式审美情趣,用她的话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她绘画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线描健劲有力,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当代新气象,终成工笔重彩画的一代宗师。
         王叔晖老师作品众多,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厢记》,人物生动活泼,充满诗意,色彩艳雅,线条流畅。《西厢记》邮票继承了这些优点,堪称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涌 手绘封(竹)

                王涌 手绘封(竹).jpg

        王涌教授1961年9月生于四川,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协会会员,湖北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北水彩画协会副会长。2004年水彩《青花清韵》《珊珊红彩》获湖北省第十届美展铜奖,壁画《生物进化史》合作)参加全国首届壁画大展,获大奖,并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2006年水彩作品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合作设计《长江三峡工程.截流》和《神农架》邮票。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岚 手绘封(沈阳故宫)

               王岚 手绘封(沈阳故宫).jpg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始建于1625年,1636年年基本建成,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楼阁耸立,殿宇巍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
         王岚是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手绘封上画的是沈阳故宫中的重点建筑——大政殿,它是太祖太宗时的庆典场所,用于举行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等大典。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雪青

                王雪青.jpg

        王雪青教授1955年生于杭州,1982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设计专业,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出版专著:《字体创造设计》《法国平面设计经典》《当代世界工业产品设计先锋》《国际设计传真》《C.I.体系—整体设计》《柜窗设计》。
         他设计的《国际奥委会成立一百周年》邮票据说是中国第一枚用电脑设计的邮票。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王振华 手绘封(鼎湖山.阔叶林)

             王振华 手绘封(鼎湖山.阔林林).JPG

        王振华老师是山东议上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邮票总公司高级美术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曾设计《鼎湖山》、《经济特区》、《中华全国集邮联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等邮票。

      王振华 手绘封(鼎湖山.雨林)

             王振华 手绘封(鼎湖山.雨林).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魏楚予 手绘封(万年青)

                魏楚予 手绘封(花).jpg

魏楚予老师1945出生,1965年由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后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颜文梁、潘天寿、林凤眠、倪贻德、罗工柳、陈大羽诸位艺术大师,毕业后任解放军南京部队、解放军总政治部美术创作室美术创作员、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聘为“百年中华英烈颂艺术大展”艺术总监,中国古代军事博物馆总体设计师。主要作品:油画《求索》、《恽代英》、《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油画《淮海大战》(合作)获第一届解放军文学艺术奖;兼擅书法、中国画、水彩、设计,曾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获奖。
        《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1993年由国家邮电部印制发行了《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并获当年全国最佳邮票奖。

                魏楚予2.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本帖最后由 大梦 于 2010-12-10 10:06 编辑

吴 勇

               吴 勇1.jpg

        吴勇老师1965年生于湖北武汉,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毕业,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担任编辑、美编室副主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艺术顾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主任、教授,并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程教师,北京服装学院装潢设计系客座教授。
         1998年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吴勇设计工作室,1995年,《范曾画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中央展区一等奖;1998年,《典藏名家散文系列》获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银奖。

               吴 勇.jpg
安徽安庆市燎原路11号 2460012孟晓涛  15055695658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