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草稿)征求邮友意见

先说几句开场白:<br/>&nbsp;&nbsp;&nbsp;&nbsp; 由于一直坐井观天,不知有此天地,来晚了。<br/>&nbsp;&nbsp;&nbsp;&nbsp; 本天地内有大量支持我做此《邮集》的邮友,在此深表感谢!<br/>&nbsp;&nbsp;&nbsp;&nbsp; 会长与版主曾邀请我来此展示拙作,当时怕占版主珍贵版面和邮友宝贵时间,说免了。现看到此地学术气氛如此之浓,深受感动和激励,我虽身为老教师,但在集邮上还是小学生(特别是"邮戳"集邮)??特来向各位求教。<br/>&nbsp;&nbsp;&nbsp;&nbsp; 欢迎各位发表高见,对拙作批评指正。并请继续支持本《邮集》,帮助完善、提高??提供相应邮品。<br/>&nbsp;&nbsp;&nbsp;&nbsp; 谢谢会长!谢谢版主!谢谢帮助过我的各位邮友!期待您的支持、帮助和指导。<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石剑荣 于 2008年 8 月 17 日 晨 <br/>以下每八个贴片(半框)为一单元,每天一框展示:<br/>(有些图片不规则是由于文件大小超过了100K压缩造成)<br/> iiN6bYaI.jpg <br/> bSJYDzXQ.jpg <br/> 8FLC6O4f.jpg <br/> DwGGHB6N.jpg <br/> VaErmtcg.jpg <br/> HyZegi4g.jpg <br/> auI06KZZ.jpg <br/> LHNvZDos.jpg <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6:33:23编辑过]


继续

5OeiCb1L.jpg <br/> uJb9w8Zn.jpg <br/> wbQsULjl.jpg <br/> PzC4oNJD.jpg <br/> hbCGJEvv.jpg <br/> zkURupt0.jpg <br/> cpajhEmn.jpg <br/> ZbQlqqSN.jpg <br/>

TO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8-8-17 8:31:01的发言:</b><br/>感谢石教授参与,其实当时请你贴出来是非常之有诚意帮你的,一尘只是一个买卖行货的网站,相对来说懂的人有限,而在本网的邮友大多没有在该网注册,所以交流不便。<br/>初步看了,贵集水平不低,但有些邮品的展示以及说明还要加强,还有制作的外观。<br/>还包括小部分邮品的真<font color="#ff0000">伪</font>。<br/>以新手来说,最好请人制作,钱也不多,但效果会好很多,然后再别人制作的基础上再消化,这样就等于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和做集水平,少走很多弯路和不会浪费时间。 </div>
<p>谢谢会长关心、支持。说实在的做此邮集真的很吃力??化费了大量时间不说,形象还不伦不类。<br/>能否就请会长帮助做集,不知能否给此特殊待遇?</p>

TOP

会长当之无愧,就请会长化功夫了,好吗?

TO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麦国培</i>在2008-8-17 9:14:37的发言:</b><br/>
<p>石教授我们也是老朋友,我当然希望能帮上你,也想你的邮集获取高奖,但做集这种事要几个人配合,花的功夫和时间相当多,特别是我看了你的集,票不少,在制作的时候可能要花不少心机。<br/>我做邮集有几个专业人员帮忙,所以才做出一些效果很好的邮集。<br/>有些难度!<img title="dvubb"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p1878.com/images/emot/em52.gif" onload="imgresize(this);" align="middle" border="0"/></p></div>
<p>会长:<br/>&nbsp;&nbsp;&nbsp;&nbsp;&nbsp; 具体需要“几个人”配合,要花多少“功夫和时间”、可能要化哪些“心机”,以及要化多少费用,才能克服这些“难度”?好在我已把“修改稿”的文字部分通过 E-mail 已发给您了,跟着我把所有封、片的原样尺寸图片也发给您,这样配合可否?具体在 E-mail 中联系,可否?<br/>&nbsp;&nbsp;&nbsp;&nbsp; 这里还是以学术讨论和听取各位邮友高见为主,多听意见总是好事。</p>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7 9:35:28的发言:
对的,没有问题,但我每个邮箱都满了,有些时候可能收不到信。
或者我先帮你试做一两个贴片再发上这里,请你参考一下。

谢谢会长特别关照,你我交往来日方长!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7 10:28:11的发言:
根据同样的内容,稍为做了一下,请石教授参考:
看看效果和情况如何?
其实再消化一下可以做得更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 副本 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改得很好,特别是邮戳重做后漂亮多了。但我觉得文字内容可多些,反正地方还有。如:它是第二代日戳,有什么优点,开始仅在30个地方使用等。还有:第一枚上海戳日期是99年5月3日;第二个上海残片日期是8月9日,它还是A型戳;第三个镇江残片才是B型戳,才是后来增添的,“由于旧票不清,A、B型较难区分”加得很好——此说明应放在镇江残片之下方。另外,要不要加一个[注释]——用张恺升等老先生的研究成果引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2:56:40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青在2008-8-17 21:47:16的发言:

石先生的邮集真是丰富多采, 鄙人望尘末及。
但我对上面这个封有疑义, 此封由德国上海客邮局发出,帖20芬尼邮资符合德国海外邮资,按正常邮路, 应由德国邮轮直接送达德国, 但为何却要由大清邮局转递?那样就成了客邮-清邮-客邮,我认为从邮路上说不通,所以我倾向此戳为后盖。
本来只想欣赏先生精彩邮集, 但田先生已提出疑问, 就回应一下,
希望石教授不要介意, 继续您贴完

怎会介意呢,应该自由探讨、各抒其见,这样才能进步。
我的看法是:首先应该承认邮戳都是真的,而三个在中国盖的邮戳,时间上分不出先后,凭什么说二个中国邮戳是“后盖”的?会不会是先盖上海书信馆邮戳、再盖小圆戳、最后盖客邮戳呢?可能的原因是:该信贴了德国邮票后,误投书信馆邮局,书信馆邮局转中国邮局,再转客邮局销票盖戳。当然这只是假设,是否可能,听听专家分析。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卢长春在2008-8-17 21:52:10的发言:

赞叹!从此,咱再也不玩红印花了。玩不起了。

应该也玩玩嘛,尽自己的财力,收藏几枚也很好嘛,为什么不玩?有能力也做个邮集(那怕一框集也好),这是你自己的邮集,也能参加基层单位的邮展,可能也能得个什么奖。有人一说到“玩”,就想得金奖,这不符合集邮的宗旨。我什么都玩,而且也都有一定深度、可以组集。我的“梦”是待退休后,做它十几个邮集,在各级邮展上得一铜奖就够了,然后像麦会长那样也搞个“个人邮展”——这是我的第二事业。
我的信仰是: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生活小康够,事业求大成。
人各有志,有人愿化100万做一部阳春白雪的邮集争夺金奖,也有人只想用自己的另化钱做一部或几部下里巴人的邮集得一铜奖就够了。我的看法可能后者更值得提倡,更符合集邮爱好的真谛。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7 23:14:21的发言:
玩和竞赛当然是二回事,参赛就要争取高奖!

竞赛可分级别,能力高的参加“奥运会”、差一些的参加“全运会”、再差些的参加“省运会”,但参加运动、参与比赛是宗旨,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得好些、提高些。决不是没有希望得“金牌”干脆就放弃。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liuyuan在2008-8-17 18:14:18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花了接近一个小时,做了个计划页。里面的序言是临时考虑的,还有重点展品仅供您考虑。
我觉得您的这5框划分好象不很合理,例如第一、二框以干支戳来分类似乎牵强。可以再考虑整体思路。
另外1899年的早期应用当时是整部集子的重点,应予以重点突出,另外清代部分也应突出。

仅仅是个人之见,希望石老师不要责怪。您花费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集子里面有很多好素材,我是自叹不如。
另外广东一位会友的同类集刚获得大奖,其编排您可借鉴

首先,我十分感谢刘老师对本邮集的关心和指导意见,江苏的集邮家也提出了类似意见(如首页文字要简练、应有重点邮品的介绍等等),修改稿中已采纳。至于以干支戳出现前、后分类是有道理的——干支戳出现前,小圆戳是唯一法定日戳,销盖于任何邮件,干支戳出现后,小圆戳只是“国外日戳”,干支戳是“国内日戳”,二者有分工,小圆戳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它的发展和存在也受到了挑战——小圆戳在与干支戳竞争中发展,最终又因竞争不过干支戳的后代而退出历史午台。
其次,刘老师能化一小时宝贵时间义务为别人做“嫁衣裳”,令人敬佩,我谢都来不及,怎会“责怪”?!
至于广东一邮友刚获大奖的大作,要看想学习的人何止我一人,要看麦会长能否玉成此事了,毕竟版权是别人的,不能随便转载供人欣赏、学习。不像我,希望抛砖引玉,愿意聆听各位高见。

TOP

想不到一天就有那么多邮友关注,特别是麦会长、刘老师等还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十分感谢!
今天继续。因有邮友希望能早些看到全部内容,今天就传二框,明天再传二框便可结束——不作“马拉松”了。

TOP

今继续:
RxmToDTf.jpg
此文字部分已作修改:1)简练了;2)加入了内容(清末上海、北京等地出现六A型——正式的戳号:横上编号)

VXRc5UFX.jpg
McoHLcvR.jpg
tfQ1nUbf.jpg
zGyQJKDt.jpg
Dyj6jXaO.jpg
SojfiVHt.jpg
ScN0jnY7.jpg

TOP

蟠龙邮票上的小圆戳最近又增加了几个,但还缺许多,希望邮友支持——提供、转让给我。当然快信邮票更需要增添。

TOP

继续:
gtVXPFGK.jpg
hm2cbYmt.jpg
RTKbHvkh.jpg
P5p2fUMJ.jpg
orxLRkZV.jpg
ndiLtNhy.jpg
Eo7c1rxj.jpg
0WCbocyo.jpg

至此,第二框 结束。

TOP

以下第三框:
bkxoyb8x.jpg
uRyeBQdP.jpg
thj10ndr.jpg
y0MntZ6G.jpg
JW43bLQM.jpg
ACMUQGXR.jpg
PzqTY7BB.jpg
vkcwwwIZ.jpg

spHbT8wQ.jpg (98.65 KB)

<中英文日戳>(草稿)征求邮友意见

spHbT8wQ.jpg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8 8:45:17的发言:

石教授此话差矣,参加竞赛当然是尽能力争取高奖,不然的话纯粹参加不评奖的不是更自由更快乐?
竞赛就需要有一种竞争精神,不然大家都不争取高奖,社会还怎么进步?
邮集还怎能有高水平的作品?

      我言不差,我是量力而行的参赛,重在参与的参赛,而不是金牌势在必得的参赛。有不评奖的参赛,我很乐意,那样的确更自由、更快乐——例如: 我在2001年南京的全国集邮展中(那天晚上还参加了您的婚宴),应邀展出了我的香港、澳门早期邮票邮品,还得了“特别奖”。
          我参加的省、市级比赛也有多次,但从不刻意去争大奖。我认为:邮集应是用邮品组织的“诗歌”、“散文”、或“小说”,而不该是适合评审员“口味”的一道“菜”。
          关于“社会进步”,我认为:在创新中才会有大进步——例如美术界“野兽派”的出现,音乐界“美声唱法”和“卡拉OK”的流行,才有今天的大好局面。集邮比赛规则也应大改才行,要平民化、大众化,要讲“产出/投入”比,不然就变成“经济实力”比赛,很不科学。什么都要科学发展,集邮比赛也应科学发展才能像唱歌比赛、体育比赛、美术比赛那样,吸引最大多数的集邮爱好者参加,取得大进步。目前的比赛规则太偏重于“珍罕性”和评审员的“口味”,求全责备、提出过高要求,不太重视邮集作者在邮集中抒发的感情和创意。当然,这需要漫长的过程。
         以上自由讨论,望勿见怪,个人拙见,丝毫不影响麦会长权威,我还是衷心希望麦会长能为我的《邮集》出谋划策,争取高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8 10:15:31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国培在2008-8-18 8:54:15的发言:
仔细看了前面所发各页,石老师此集素材平均,组成邮集是绰绰有余,但思路以及展示方式比较混乱,确实需要大大的修改,有好素材还要有好的编组方式,这样才会成功。

谢谢会长,就请会长“大大的修改”了。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蔡在2008-8-18 10:16:10的发言:
学习了!希望石老师的邮集早日成功!

也谢谢您,这里面也有您的支持和贡献。

TOP

继续发第三框的后半部分:
gebvmOs4.jpg
HEmNVLvt.jpg
bBdXemDq.jpg
5S23FULY.jpg
PXMMvtAn.jpg
hTYEy8Pa.jpg
n7irdOuu.jpg
fIQz2UX5.jpg

至此,第三框完。

欢迎各位邮友发表高见、批评指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