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阮秀佑

這一偽品是箭射香港關先生和阮兄兩位.  
shao8086 发表于 2014-10-5 20:15

想2002年從華郵拍賣投拍12樓的羅星塔片,投拍前已親往驗票,除了發覺掉了一枚香港2分票外,郵戳、郵資、郵路也看不出破綻! 因為作偽一定要製造一個完美的郵品才可「賺」到更多錢,而香港2分票也不是貴票,加上一枚再蓋上 一個香港小圓戳便成,便掉以輕心。在此多謝華郵網提供了一個溝通平台,若不是將此片放在華郵網,一直也被作偽者暪騙! 也多謝 Weng 先生指出,經其指出後再次驗看也看不出其偽,郵友以後購買羅星塔小圓戳要千萬小心了!
我己決定留下此片作為一個參考品,以作警惕自己不小心,郵識不夠,被作偽者所愚。有機會為文指出自己的「淤」事!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关先生,一开始我只是感觉戳墨色有一点点不同, 有一点点棕色, 中间两个A字与右上部戳中的A字一 ...
weng 发表于 2014-10-5 23:08

沒問題,先生不用介懷。買入偽品只怪自己大意和做假的接近完美,若不是有圖片為証,真是有理說不清。再次多謝先生供圖片,若是能根查誰人買入或造假便完美了。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非常想见识一下补贴处的清晰照片,说不定还是出自XX大家之手
喜子 发表于 2014-10-6 00:33

今早外出,晚上回家將清晰圖片上傳,讓郵友引以為戒!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非常想见识一下补贴处的清晰照片,说不定还是出自XX大家之手
喜子 发表于 2014-10-6 00:33


請看高清圖片。
7-3-00 PA PC to Germany (F)-1000.jpg
        正面
7-3-00 PA PC to Germany (B)-1000.jpg
          背面


Questionable PA cds-1000.jpg PA cds on card-1000.jpg
   蓋在慈壽票                蓋在片上


PA cds on CIP stamp-1000.jpg    
    蓋在蟠龍票上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这对关先生来说并非难事,想这造假者也非等闲之辈,这几年也会有新作品。一旦公布于众,此君必身败 ...
liuyuan 发表于 2014-10-6 13:39

事實並非如此,不少拍賣行也要包庇作偽者,以作長遠計,集藏者是偶一顧客,作偽者才是長期顧客,拍賣只要售出便了結一宗生意!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邵兄,依我看,不见得是这样子的。   2002年,关先生还只是英联邦邮票收藏家之一雄,而你那时已是 ...
阮秀佑 发表于 2014-10-6 17:39

啊!原來邵先生才是目標人物,我只是誤中副車,成為 scapegoat! 若邵先生同意,我可以三不加出讓,一不加利息,二不加郵費、三不加意見。望成全作偽者吧!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同志们,这件就是我在#62楼上说过、存疑为高仿的罗星塔小圆戳蟠龙贰圆戳票。2012年9月1日,远在新西兰安 ...
阮秀佑 发表于 2014-10-6 22:48


節省成本嗎!只「做」一個戳便可多次使用,何「偽」而不為?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那么大家又该怎么看待这件拍品呢?这次的interasia第200号,书上记载出自日本
cjy3220 发表于 2014-10-13 22:15

這剪片可乆以從多角度看 :-

1) 貼票---慈壽初9分銀四方連直縫漏齒(這件剪片最大賣點)、12分銀、24分銀各一枚﹐,初版銀兩票1897年己停用,改用銀元加蓋票!
2) 郵資---貼港郵8角(8倍郵資)相對國郵72分銀(4 x 9 + 12 +24 =72分銀 ) 符合郵資。但一封信件竟然超重7倍,有溢貼之嫌!
3) 郵戳---港郵蓋1899年8月28日小圓戳,慈壽蓋 "乙巳臘月十五日" 即陽曆1906年1月9日,日期不符,
4) 此封源自布約翰1992年4月25,陳國珍(2007年1月23日)。


基於以上各點,我認為此乃集郵封,慈壽票可能後貼再銷蓋膠州"乙巳臘月十五日"戳。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初版万寿原票,至少在97年2月还在使用,况且在你所编写的万寿书中均有实寄封存在,所以对你所指出 ...
周升渊1 发表于 2014-10-14 08:05

中國地大物博,清代資訊沒有今天那麽發達,很多時上情不能下達,據1896年12 月10日郵政總辦葛顯禮簽發通傳第4 號通知各郵局自1897年1月1日起使用改值銀圓郵票,継又在「1月1日」上加一符號,並在文末註明「展延至中國新年」字樣。所以1897年1月至2月初期北京與天津皆無新銀圓票可用,只能以「郵資己付」戳應急,但對期間仍貼用銀兩票採取彈性處理,仍然接受,不作欠資處理。更顯1897年2月銀兩票封之罕與珍貴。可見"銀兩加蓋票1897年已停售及停止使用",但對「違規」使用仍寛鬆處理。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多谢关先生仔细回复!这件怎么很象用一个莫斯剪片加贴上邮票再销伪戳呢?
cjy3220 发表于 2014-10-14 08:57
個人認為膠州干支戳不似是偽戳,可能是有人將年前舊剪片貼上初版票,運用權力再拿到郵局蓋銷。
關道華
地址 ;香港寳珊道1號第三座6樓A室
電郵 : ttwkwan@netvigator.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