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会员集邮区
首页
搜索
帮助
导航
图库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1)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邮网
»
民国邮票
» 香港版孙像分版的探讨
返回列表
发帖
quaff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aff
当前离线
UID
7550
帖子
445
精华
0
积分
44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1
最后登录
2024-11-11
版主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8 09:00
|
显示全部帖子
香港版孙像分版的探讨
产品
,
香港
,
中华
,
功夫
,
印刷
本帖最后由 quaff 于 2016-11-18 10:25 编辑
本文研究对象为
香港
版孙像,仅指原票,且不含
印刷
中间品。
港版孙像有两家印刷主体——
中华
厂和大东厂。每个厂的产品又能细分,中华厂票里,细分可达九组。大东亦有三组。这其中,中华票修改次数和位置颇多。而由日寇侵港之故,两厂票又相互打孔。这些都使问题复杂化了。
说到这里,各家
目录
其实对港孙的版别讲解也都清楚明确,并无争议。只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颇费些功夫。
如果你不是精通此票的高手,或因繁忙而功夫生疏,面对一枚随机的港版孙像票,难免记混或忘记要领。只能掏出目录:查页、寻找、比较、对照,一套功夫下来,方能找回思路。如此废眼累心,自然影响乐趣。
为此,我花了一段
时间
来分析和整理分辨港孙的思路,粗略地整合出了这个图。
具体的差异点解释还须看目录。图里只是提供一套清晰的辨别的流程。图里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分数票和带有分数的角数票,如2分、5分,2角5分。另一部分是整角数和元数票,请读者按港孙票面面值对应分支逐步判断,直至绿色框,即是判断结束。
为了减少错误,更加简便,此图还须要不断改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下载
(536.02 KB)
2016-11-18 10:22
下载
(408.42 KB)
2016-11-18 10:22
收藏
分享
白海亮
QQ:317023539 (须注明:华邮网邮友)
专门收集民国邮票,对封片戳尚不大懂,欢迎大家联系指教。
quaff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aff
当前离线
UID
7550
帖子
445
精华
0
积分
44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1
最后登录
2024-11-11
版主
2
#
发表于 2016-11-18 09:01
|
显示全部帖子
另外,我还有些问题未搞明白,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1.港华改版2枚的打孔方式如何,是否都是梳式齿?
2.港东粗齿8分都是大字钮吗,是否有二字钮的情况?
白海亮
QQ:317023539 (须注明:华邮网邮友)
专门收集民国邮票,对封片戳尚不大懂,欢迎大家联系指教。
TOP
quaff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aff
当前离线
UID
7550
帖子
445
精华
0
积分
44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1
最后登录
2024-11-11
版主
3
#
发表于 2016-11-20 20:19
|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
shao8086
票并没有多少,只是交流心得
白海亮
QQ:317023539 (须注明:华邮网邮友)
专门收集民国邮票,对封片戳尚不大懂,欢迎大家联系指教。
TOP
quaff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aff
当前离线
UID
7550
帖子
445
精华
0
积分
44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1
最后登录
2024-11-11
版主
4
#
发表于 2016-11-21 10:42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quaff 于 2016-11-21 10:48 编辑
大东的“圓”字,是有那种似连非连的,有时真是毫厘之间。
而中华的“圓”字,均是那种连的很实在。
拿大东票做样板去比对,愈加迷惑;不如拿中华的元数票做比较。
此票存世数十年,各家目录始终并无念元一说,想来自有道理。故个人感觉,难有新发现。
白海亮
QQ:317023539 (须注明:华邮网邮友)
专门收集民国邮票,对封片戳尚不大懂,欢迎大家联系指教。
TOP
quaff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aff
当前离线
UID
7550
帖子
445
精华
0
积分
448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5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1
最后登录
2024-11-11
版主
5
#
发表于 2016-11-21 15:10
|
显示全部帖子
只知道这一点。
其他的,全版时,尚可看厂铭。
由于齿孔的特殊性,在此不具备利用的可能。纸张倒是可以考虑,但好像也没有多大差异。
白海亮
QQ:317023539 (须注明:华邮网邮友)
专门收集民国邮票,对封片戳尚不大懂,欢迎大家联系指教。
TOP
返回列表
辽宁邮史
华邮特别论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专版
江苏分会编辑部
湖南分会编辑部
浙江分会编辑部
网站公告
新手上路
投诉与建议
版主交流区
China Stamp & Postal History Forum
2017丁酉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
2010’全国一框网络集邮展览
网上大讲堂
华宇拍卖专区
布约翰华邮专版
通用邮票社
华邮网大众拍卖厅
拍卖行拍卖信息
结标&流标区
邮品交流区
邮品征求栏
传统集邮研究厅
大清邮票
大龙邮票
小龙邮票
万寿邮票
红印花邮票
蟠龙邮票
其它邮票
清代邮戳
清代邮资
清代邮史
客邮邮票
精华版
美国客邮
英国客邮
日本客邮
德国客邮
俄国客邮
法国客邮
比利时客邮
意大利客邮
客邮邮戳
客邮邮资
客邮邮史
工部书信馆
上海书信馆
汉口书信馆
重庆书信馆
镇江书信馆
九江书信馆
福州书信馆
烟台书信馆
宜昌书信馆
厦门书信馆
南京书信馆
芜湖书信馆
其它书信馆
书信馆邮戳
书信馆邮资
书信馆邮史
民国邮票
帆船邮票系列
孙像邮票系列
国币邮票系列
金圆邮票系列
银圆邮票系列
纪念、特种邮票系列
其它邮票系列
民国邮戳
民国邮资
民国邮史
人民邮政(解放区)邮票
苏区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邮史
解放区邮戳
解放区邮资
新中国邮票
玩转信销票
普、改、航、欠邮票
老纪特邮票
文革邮票
编号邮票
JT邮票
编年邮票
新中国邮戳
新中国邮资
新中国邮史
沦陷区政权邮票
华中邮票
华北邮票
蒙疆邮票
苏北邮票
伪满邮票
沦陷区政权邮戳
沦陷区政权邮资
沦陷区政权邮史
邮政用品
商埠邮政用品
大清邮政邮政用品
民国邮政用品
解放区邮政用品
新中国邮政用品
印花税票
《印花交流》专版
史前及清代税品
民国税票
解放区税票
新中国税票
外国税票
邮史研究厅
鉴宝(估价、鉴定)
邮品估价
真伪鉴定
其它通信机构
驿站
民信局
侨批局
文报局
军邮(含机要)
港、澳、台
地方邮史
北京邮史
天津邮史
河北邮史
山西邮史
上海邮史
浙江邮史(浙江省分会专版)
江苏邮史(江苏省分会专版)
山东邮史
福建邮史
安徽邮史
广东邮史
广西邮史
海南邮史
河南邮史
湖南邮史(湖南省分会专版)
平原邮史
湖北邮史
江西邮史
四川邮史(川渝分会专版)
重庆邮史
云南邮史
贵州邮史
西康邮史
陕西邮史
甘肃邮史
青海邮史
宁夏邮史
西藏邮史
新疆邮史
内蒙邮史
黑龙江邮史
吉林邮史
辽宁邮史
台湾邮史
其它地方邮史
自动化专区
机盖日戳
邮资机戳
电子邮票
自动化邮品交易区
现代邮品
邮政附加费
快件邮品
贺年片及企业金卡
极限片
原地集邮
文献
集邮文献
邮政文献
集邮文化区
邮会、邮展区
龙城邮学会
组集技巧
网上邮展
各地方邮会专版
集邮协会专版
火车邮史研究会
专题交流所
素材探讨
专题邮品交易
其它收藏品
古泉纸币
旧书文献
纸品杂项
华邮慈善行
其它区
新手升级区
曝光区
网友记事区
网站友情连接
历史栏目
四川地震赈灾义拍专版
赈灾义拍专区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